釣魚時,你們會把剩下的餌料扔了還是留著下次用?

光頭魚司令


釣魚時,你們會把剩下的餌料扔了還是留著下次用?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垃圾帶走!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餌料是釣魚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開完餌後,因為魚口不好、臨時有事、天氣忽變等原因,導致我們餌料剩餘!如何處理這些剩餘餌料呢?在這個問題上個人是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剛接觸臺釣不久

那個時候剛學會臺釣,過度迷信於餌料配方!包中總有十幾二十幾種餌料。到達一個釣場後,也不管什麼魚情、水情,照自己愛用的先開完再說!結果釣一會後發現魚口很差,心想一定和餌料有關!於是另選一種,重新開始。如此往往一天下來,釣的魚還沒開的餌料重!至於替換下的餌料哪裡去了?扔了罷!扔水裡美其名曰“打窩子”,扔岸上心懷恨意“叫你不吃”!其實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很好笑!釣魚和季節、天氣、釣點、釣法、釣組搭配、餌料狀態等都有關係,而自己只迷信於餌料味型上!


第二階段:小有經驗之後

這時的自己已經有了一部分作釣經驗。到達釣點會分析季節、天氣等以上所說因素,並且大部分情況下,能依據這些因素配出一款合適的餌料。甚至也學著大師們搞一些自己所謂的“配方”“秘製”,更是一般不輕易示人,偶得一好用配方如數家珍!所剩餘餌料會帶回家放冰箱冷凍上保存,以備下次再用!想想那時的自己比較好玩,天天沉迷於餌料配比,並且愛自己捉摸,家中瓶瓶罐罐皆是!


第三階段:現在釣久的自己

隨著釣齡的增長,魚獲看的越來越淡!餌料方面也瞭解的更透徹,一年之中就用那麼幾種餌料!現在黑坑基本不玩了,主要以野釣為主!其實野釣用餌沒那麼複雜,根據不同的外界因素,選擇一個好的釣點,一個合理的釣法才是關鍵,餌料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輔助!現在開餌很簡單,釣之前根據外界因素分析,大體用多少基本能開正好,也就不存在剩餘現象!偶爾有事先走,就送給餌開不好的釣友,他們也很高興!有些時候還得多開點,以防有旁邊釣友來要,畢竟自己現在在周邊釣友中也小有名了(開始犯釣魚人的通病——吹牛了)!


以上就是自己3個處理剩餌的過程及做法。這裡提醒一下新釣友,在不確定魚口孬好;不確定用餌味型及狀態;不確定用餌量的時候,儘量做到少開!不但可以保證新鮮不返水,更能減少浪費和保存上的麻煩!最後祝廣大釣友們:開竿中魚,大鯽大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大王的釣魚日記


對於釣魚人來說,每次外出垂釣,都是懷揣著爆護的希望出行。開餌時唯恐不夠用,都會和2-3團大的餌料。收杆時,餌料往往還會剩下一大半。爆護成了釣魚人永遠的夢。至於怎樣處理剩下的餌料。我個人大致有過三種處理方式。

一、在剛接觸臺釣的那2-3年時間裡,我對剩下的餌料都會丟棄到水裡餵魚。

二、在往後的一段時間,我會在收杆1-2小時前(視魚口情況),開始斷斷續續搓(拉)大餌抽杆打窩。以求“廢物”利用,期盼出現奇蹟。

三、近二年來,對剩下的餌料,我主要從二個方面著手。一是減少開餌量,一般只開1-2個餌團的量,減少剩餘量;二是將剩下的餌料裝入保鮮袋,帶回家放至冰箱冷藏室裡,留著下次釣魚時用。在冰箱裡超過一週時間不用的餌料,就丟棄不再用了。

把剩下的餌料帶回家,下次垂釣時再用。這種做法我總結有二大好處。一是節省了錢。二是節省了再次垂釣時的開餌的時間,可以儘快投入戰鬥。

請釣友們幫我點一下“關注”,希望分享到你們爆護的喜悅。


康樂


我剛開始學習釣魚的時候也會把沒用完的餌料留下來,等下次再用。但是後來就不這樣做了,主要是因為餌料加水之後太容易發黴變質,我認為這和不同地區的氣候有很大關係,因為我生活在廣東,這裡的氣候比較炎熱潮溼,所以建議南方地區的釣友不要留任何餌料,北方地區如果氣候乾燥寒冷是可以把沒用完的餌料保存起來的。

但是餌料最好還是一次性全部用完,在開餌的時候不要開太多,建議在釣魚的時候帶一個小量杯,每一次精確測量到底需要多少餌料,嘗試幾次之後就能把握好每一次開餌的量了。另外,如果只剩一個小時左右就要結束垂釣了,但是餌料還有很多沒用完,這時可以嘗試搓大餌並且加快拋竿換餌頻率,一方面避免浪費餌料,另外還能夠加快誘魚,爭取在最後階段多釣一些魚。

如果一定要保存餌料千萬記住一定要完全密封起來,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並且將餌料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當然,也可以放在冰箱裡存放,但是一定要密封,否則冰箱裡的異味會讓餌料串味,這樣的餌料用來釣魚效果就不好了。


眼鏡哥說魚


大家好,我是洪源戶外,無意間看見這個問題,我也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都是釣魚人嘛,有好的方法分享出來也算是盡一份微薄之力。

我剛開始學臺釣的時候,每次出去釣魚都是抱著爆護的想法去,開餌也會開很多以至於用不完就丟了,就當是打窩了。那個時候還不會開餌,就是九一八,藍鯽,雜七雜八的亂開,也不管什麼味型,只要能附鉤就行了。

後來慢慢的知道了每種餌料的味型,使用方法,於是乎我比較喜歡開腥味的餌,因為我喜歡小魚連桿的那種感覺。

有一次釣魚剛開好餌,因為臨時有事必須回去,看著剛開的餌一點沒用丟了挺可惜的,於是我就帶回去放進冰箱裡了,第二天拿出來只是有一丁點變味兒而已。為了增加它的腥味兒我突發奇想地加了一個雞蛋在裡面,沒想到就那一次就爆護了,野生魚二十多斤。

經過那次事件之後,我每次釣魚用不完的餌料我都會拿回來冰凍起來,作釣的時候加個雞蛋增加它的鮮味兒和腥味兒,效果都不錯。

感謝圍觀,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孫洪源


一般我都會少拌餌料,我以野釣為主,不夠再拌,對於多餘的餌料來說如果當天拌的餌料沒加香精什麼的我都直接丟到河裡,但是加了香精的我都帶走扔掉,一般商品餌都會加香料,所以我很少用商品餌,記得一次釣魚釣到條大的,但是由於有拉絲粉的緣故,魚嘴裡有剩餘餌料,結果做完魚滿鍋都是香精味,只能扔掉,我覺得加了香精的餌料投到水中對魚和水都會有汙染


serman


我一般儘量用完,實在用不完,給旁邊的釣友,要麼就扔下去打窩,天下釣友一家親,物盡其用,帶回去下次拿來打窩也可以。釣魚來說,餌料是一個相當大的消費,作為我這樣的工薪階層,像李大毛老師那樣打窩,肯定是消費不起。(沒有任何嘲諷的意思),開始釣魚時,我每次開一大團餌料,用不完,就直接扔下去打窩,一袋餌料也就400-500克,幾次就沒了,搞的經常買,老婆天天抱怨,這錢買魚一年都吃不完。後來我就改了,用量杯一次開100g,用完再開,這樣餌料狀態也好,省錢,就是稍微費事一點。再說一次性開太多,餌料一個小時就會反水,搓餌狀態不好,拉餌拉不出絲。




隨漁而安


在釣魚過程中,我們對餌料的消耗比較大,經常會出現開一包用不完還剩半包的情況。每次開少了,都會覺得手裡缺點什麼,拿著不稱手。剩下的餌料,也沒得到處理就直接扔掉了。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又該把剩下的餌料怎樣保存利用呢?

這裡提到保存,肯定很多朋友跟我一樣,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放冰箱,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了。冷藏室我們可以用於短期保存,像使用比較頻繁的情況使用。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就把它用塑料袋包裹起來,放入冷藏室冷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款餌料富含高蛋白質,容易變質,就的包裹起來放入冷藏室, 即使第二天要用也是如此。

除了把剩下的餌料放入冰箱外,我們還可以將餌料進行發酵,發酵後的餌料會有一股淡淡的香甜味。

製作方法如下:

1.首先找個能裝餌料的容器,把餌料放進去後攤開。

2.取發酵劑用水稀釋後,撒在餌料上。

3.密封保存即可

還有種方法就是風乾保存:

我們在黑坑或野釣時,把自己剩下的餌料和別人沒用完的收集起來,帶回家後,把味型相當的放在一起,將其在塑料板上攤開,放入陽臺風乾。風乾後在用容器裝好,方便下次用於打窩或散炮使用。

這裡很多釣友會覺得,二次處理過的餌料,不管在狀態還是味型上,都會有所變化,在實際垂釣時,會有所影響。經常處理的餌料確實會有影響,狀態會變,味型會變。因此,我們在使用這類餌料時,應當先用新鮮的餌料,在用剩餘的餌料。如果狀態變粘,我們也可以用輕麩調整。

以上是小編多年對釣魚的經驗之談,希望能給釣友們帶來幫助!


野釣大成子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釣魚領域創作者,釣齡也有10多年了,對於釣魚的一些事還是比較瞭解的,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釣魚時,你們會把剩下的餌料扔了還是留著下次用?

對於釣魚人來說,每次外出垂釣,都是懷揣著爆護的希望出行。開餌時唯恐不夠用,都會和2-3團大的餌料。收杆時,餌料往往還會剩下一大半。爆護成了釣魚人永遠的夢。至於怎樣處理剩下的餌料。我個人大致有過三種處理方式。

一、在剛接觸臺釣的那2-3年時間裡,我對剩下的餌料都會丟棄到水裡餵魚。

二、在往後的一段時間,我會在收杆1-2小時前(視魚口情況),開始斷斷續續搓(拉)大餌抽杆打窩。以求“廢物”利用,期盼出現奇蹟。

三、近二年來,對剩下的餌料,我主要從二個方面著手。一是減少開餌量,一般只開1-2個餌團的量,減少剩餘量;二是將剩下的餌料裝入保鮮袋,帶回家放至冰箱冷藏室裡,留著下次釣魚時用。在冰箱裡超過一週時間不用的餌料,就丟棄不再用了。

把剩下的餌料帶回家,下次垂釣時再用。這種做法我總結有二大好處。一是節省了錢。二是節省了再次垂釣時的開餌的時間,可以儘快投入戰鬥,感受爆護的喜悅。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


freefeel自然生活


我是釣魚愛好者,只要有時間就出去釣魚,不但可以放鬆身心,緩解壓力,還能鍛鍊身體,看看美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在釣魚時,不是每次的開餌量都開的非常合適。有時收竿時還有不少的餌料,我都是帶回家去冷凍在冰箱裡,下次使用。帶回去的餌料必須要冷凍,不要放在保鮮倉裡,放在保鮮倉裡,餌料的狀態會產生變化, 就不適於下次使用。下次再釣魚的時候,提前從冰箱裡拿出來,讓它有時間解凍。到達釣位正好可以使用。

剩餌,我有兩種使用方法,如果在冰箱冷凍的時間比較短,比如第2天繼續釣魚,還可以用它來做釣餌使用,因為短時間冷凍的餌料,狀態和味型基本上不會改變。如果在冰箱裡冷凍的時間比較長,我一般是用它做打窩的窩料。攥成雞蛋大小的餌團,固定到鉛皮座上,蕩倒釣點,浮漂翻身,抖動抬竿即可。

當然有好多人收竿時餌料剩下了不少,就一股腦都扔進水中,說現開的餌料最好用。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我還是提倡節約使用。

釣魚是一種娛樂。不在於魚而在於釣,享受的是在青山綠水間釣魚的過程。




悠然小釣


其實作為野釣來說,我對於開餌的量上真的是比較闊氣了,基本在作釣鯽魚時,一套普通的老三樣,我大致使用結束的話,最多就5次。每次出門作釣,我打窩很少,通常會在到達釣點後,找好位置,下好魚竿,順手扔個一把兩把的顆粒!

然後就是開拉餌作釣了,我釣小魚時有個習慣,喜歡以拉餌頻率來代替窩料,儘量是以釣餌邊釣邊誘!所以通常都會提前開足分量的餌料,如果魚口好,那麼餌會用掉很多,幾乎不會剩下多少,但是如果魚口不好,那就會剩下幾乎一大半。

但是窩從來不會將剩下的餌帶回來,而是直接選擇將其扔進窩子,就當是當窩料打下去了,差不多算一個隔夜窩吧,第二天排出天氣問題,只要到達釣點可直接從新開餌作釣。而長此以往下來,這個窩子會形成一個偏口魚窩,就是說這個窩子的魚特別認你的餌料。不講餌帶回還有一方面原因,因為很多商品餌的吸水性基本都在幾個小時,超過時限會造成餌的味型出現變化,也會讓餌過於發酵而出來狀態,這可以說是釣魚的大忌,為了這點點餌料,壞了一個窩點真的不划算!

所以釣魚還是不能太多節儉,畢竟老話也說了,“要想魚上岸,就得糧食換,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這都是前人的來的寶貴經驗,存在即道理!

全文結束,喜歡我的關注,點贊,評論留言!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