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尾加粗3目调3目钓3目子线在水下是什么状态?

老梁野钓


首先我们可以忽略加粗票尾这个细节,直接来分析调3目、钓3目子线在水底是什么状态:

首先明确一个点,那就是调3目是在半水情况下来调的,然后这时去钓3目,子线双钩在水底的状态为下钩触底,上钩轻触底,子线的状态为上钩子线垂直、下钩子线弯曲。



以上结论是我在调漂桶里来实验的,我试验的调目是2目,钓目也是2目,道理是一样的。

这种调钓方式适合在野钓时使用,属于不灵不钝。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非渔不可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简单就简单在它是调3钓3,如果是调3钓2,哪怕是调3钓两目半,再来通过调钓知道子线的状态,都会难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好比为了防止中巨物切线,给竿子挂上了失手绳,结果钓到结束,也没见到大鱼的影子。失手绳挂在竿上只是充当了一个摆设,3目加粗调3钓3,跟这基本差不多,加粗的3目只是一个摆设,当然这里的摆设有用,就是醒目。

我们来分析一下调3钓3的情况下,漂尾加粗3目与不加粗3目的异同点。

虽然浮漂的末端3目加粗,但调3钓3的情况下,无论是调还是钓,这3目始终没有没入水中,也就是说虽然它的体积大了(浮力大),但没有参与到调钓过程中来,唯一的区别是加粗的3目波纤稍微重一点点,但这个重量上的差别相对整个漂-坠的整体来说,几乎可以完全忽略。而调钓目的浮力差是子线状态的决定因素,所以这里加粗与不加粗,子线的状态基本完全一样,子线的状态一样,漂坠的总重量一样,那它们的灵敏度也都一样。注意,这里说的灵敏度是狭义的灵敏度,指浮漂能出口,至于到底能出多大的口往下看。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加粗的漂尾除了给钓者更醒目的效果,还有什么不同?调3钓3,上面的共同点是针对静止的平衡状态。当鱼拖动浮漂产生信号,3目的钓目势必要向下移动(顿口),这时加粗与不加粗就有区别了,加粗的漂尾向下移动阻力大,原理就是需要排水体积大,所受反向浮力大。所以,虽然同样的鱼口,加粗尾的漂相动作会小,越粗越小,

这里是广义的灵敏度范畴。这就两者的不同点。

我曾经回答过加粗尾浮漂怎么调的问题,加粗尾除在浮钓鲢鳙需要加粗目来载饵之外,其它情况尽量是让加粗的目数一直不要参与到调钓当中,只让它起到它该起的作用——醒目。

那调3钓3子线应该是什么状态呢?

要想知道子线也就是双饵的状态,简单的通过调目和钓目是不可能知道的。不求精确的情况下,根据鱼口调整,作钓是没有问题的。但既然上升到要了解子线状态的层面,那就必须要知道钩重和饵重,否则能告诉你状态的,他一定是一个伪大师。调3钓3,

如果钩重与饵重相当,那就是不灵不钝的状态(上饵可能轻触底或刚好悬起),如果饵重大于钩重,那上饵触底,钩饵重量悬殊越大,上饵触底越实。反之,钩重大于饵重,调3钓3上饵离底,两者悬殊越大,下饵失重越明显。

所以,题主的问题想要得到答案,就必须要了解所用鱼钩与饵料的重量。鉴于加粗的3目会影响漂相的大小,如果是生口鱼,调钓上无所谓,如果鱼口较弱,那建议钓3目以上,当然调目根据需要来定,弱口最好是不用。。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江钓人狂龙


加粗漂尾的主要目的为抛远、视力不好、风浪等特殊原因观漂更清楚、更容易。

一、漂尾加粗部分主要有三种方式。

1、以自身玻纤或在玻纤上加个塑料管加粗2-3毫米的方法,这种加粗其灵敏度可忽略不计,子线水下状态如上。

2、以泡沫(也叫纳米材质,就是做纳米浮漂的)加粗的方式。当调钓时注意加粗处泡沫的自身浮力,否则影响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当下移浮漂时,由于剩余浮力增加,可能会出现上钩离底,下钩子线绷直的现象。

3、以塑料、硅胶为材质加粗的方式,如三角、圆形。增加了浮漂的自重较大,改变了重心影响较大。

二、吃铅量较大时,调几钓几时有可能出现,随着浮漂上移,双子线弯曲。钓目不变没有到底的假象。

三、子线细、柔软度好。当吃铅量大时,子线无法托起铅坠,也会出现随着浮漂上移,子线弯曲钓目不变的假象。

使用加粗尾浮漂时,因加粗部分的材质不同,一定要注意吃铅量与线组、子线的合理搭配,才能达到你理想的子线在水下的不同状态,不失灵敏度,利于观察鱼儿吃饵的漂相提竿中鱼。个人见解请指正。


钓鱼老赵


调三目钓三目属于钓顿,下钩躺底,子线弯曲,上钩躺底,子线垂直,希望能帮到你。



户外灵魂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瑕疵,其实我个人认为加粗的三目几乎可以不考虑,因为漂就调到了三目,露出水面的加粗三目没有入水,也就不存在浮力,那么水底下的状态就和正常的调三钓三没什么区别,只是鱼在吃食把漂往下扽的时候,加粗的三目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加粗三目浮力较大,如果是冬天小鱼吃食力度较小那么漂像可能不会很清晰,加上有时候人的注意力分散,容易漏掉好多细微的信号。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用户3588297675844


和加粗目没关系,反而与漂吃铅大小,钩饵重量有关注!常规鲫鱼漂小钩饵轻,长子线小弯曲,短子线轻微绷直,鲤鱼漂大钩饵重,长子线小弯曲,短子线微弯曲!


钓鱼新手晓刚


很开心回答楼主的这个问题,如果确定调漂过程没有问题,那么调三目钓三目双钩在底会有这两种情况。

1,下钩触底,上钩悬浮。分析:这一般是采用拉饵做钓出现的情况,拉小饵,饵料重量较小,当下钩触底之后下钩重量被水底平衡,而上钩的拉饵比重轻重量小,处于一个悬浮的状态。

2,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这种情况上钩和钩上面的饵料并没有被水底完全平衡,还会有一部分剩余力用来平衡浮漂。原因(当下钩触躺底之后对线组不再有拉力,如果浮漂依旧还是三目,那么肯定是被上钩上面的饵料产生的一部分力中和,所以浮漂还能是三目。)

3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情况是上下钩都悬浮。这是为什么?当我们拉出来的饵团过于小的时候虽然双钩还处于悬浮的情况,但是它对于浮漂的拉力基本没有改变,因为饵料太轻了,浮漂会有一点点变化但是目测会看不出来。所以上下钩都悬浮,它还能露出来三目。


牛城狙鲫手


子线在水下可能有两种状态:1.双钩躺底,子线弯曲;2.一钩躺底子线弯曲,一钩触底子线绷直。



野外时光



悦钓钓鱼


下钩触底,上钩离底。但是这样钓容易双钩离底。建议,不带钩调三钓钓三。这样即使二目也会双钩到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