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孩子撫養需要注意些什麼?

Y先生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在工作中,我發現每個班都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怎樣撫養,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的建議是:

一、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夫妻離婚,是因為夫妻之間出了問題,不能再繼續生活下去了,和孩子沒有多大關係,但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


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認為雙方都要在孩子面前維護對方的形象、不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要儘量照顧 孩子的感受,給孩子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體驗,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他們還是最愛我的人。


二、幫孩子建立自信。


我們班有孩子,膽小、說話唯唯諾諾,目光躲躲閃閃,做事謹小慎微,和老師說話的時候,很少和老師對視。


剛接班時,根據孩子的表現,我初步判斷,孩子的學習一般。但拿到班裡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後,讓我沒有想到,這個孩子的數學成績竟然是100分。


下課後,和這個孩子談心,順便問了一下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告訴我,數學一般在98分以上,語文和英語大都在95分以上。


這麼優秀的成績,還滿臉的不自信。這讓我對這個孩子產生了好奇。通過進一步談話,孩子才極不情願地告訴我,爸爸媽媽已經離婚多年,現在和姥姥、老爺、媽媽生活在一起。


看來父母離婚極大地傷害了孩子,孩子的不自信正來源於此。


於是我告訴孩子,父母離婚不是你的問題,是父母之間出了問題,不能再生活在一起了,和你沒關係。你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現實,做最好的自己。同時老師希望能看到你臉上的自信,堅定的目光。


這幾天上課,我都有意讓他回答問題,情況有所好轉。希望通過的我的指引,能幫他建立自信。


同時我也希望,單親的爸爸媽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能夠陽光快樂!


三,不要因為自己的婚姻的不幸,而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或感覺虧欠孩子而溺愛孩子。


這兩種情況都要不得,都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孩子身上撒氣,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孩子就成了你婚姻不幸的犧牲品,傳播的是負能量,這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了惡劣低影響。


認為自己離婚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地的家庭,而感覺虧欠孩子,就事事遷就孩子,儘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這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勞而獲的壞毛病,而不能自立。



結束語:做父母不容易,做單親家庭孩子的父母更不容易。如何讓單親家庭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考驗的是父母的智慧、父母的思想境界、父母對待自己婚姻狀況的態度。只有父母的正確引導,有效示範,才能讓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樣陽光自信,健康快樂。


木爻木大說教育


我是單親媽媽,我家寶貝也是女孩。我用我和我女兒的經歷說說吧。

先簡單說下情況:我和前夫離婚時候,我女兒6歲,剛上一年級,是個特別活潑開朗的孩子,當時妞妞的撫養權也在爸爸那裡,而我女兒從小是我一手帶大的,所以在我前夫帶女兒的三年裡,我女兒經歷了比同齡孩子更多,過於成熟,心思更多。今年妞妞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我女兒回到了我身邊,變化非常大,現在我女兒才應該是9歲孩子應該有的天真和快樂。所以,我覺得夫妻離婚,不管孩子跟著爸爸或是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我們真的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疏通孩子的心裡關,這也是我認為最先而且必須做到的一點。不管我們大人願不願意談及離婚的原因,請坦誠面對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句話:爸爸媽媽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而你依舊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都愛你!你或許無法想象現在的孩子心裡承受力,只要不傷害孩子、不拋棄孩子、不嫌棄孩子,我們的孩子是能夠理解並接受父母離婚的事實的。

第二,為對方說好話。很多夫妻離婚了就跟仇人一樣,帶孩子的一方有意無意中會把自己對對方的恨意灌輸給我們的孩子,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會讓我們的孩子覺得不帶孩子的哪一方有多麼的不堪,從而對爸爸媽媽也懷有恨意而不願意再接觸,同時在學校也會自卑,久而久之孩子對未來婚姻也會產生更多的困惑甚至不願意結婚。所以平時帶孩子的一方,一旦孩子問及爸爸或者媽媽,一定要為對方解釋,不要抱怨,給孩子正面談及爸爸或者媽媽,並且鼓勵孩子自己多去給對方接觸,多去自己探索爸爸媽媽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第三,敢於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現代人壓力大,單親帶孩子的一方不僅僅要帶孩子,負責孩子吃喝拉撒,還要工作養活家庭,對孩子不可能時時陪伴,照顧也做不面面俱到。所以就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自己做作業,記得學校的課程表,會使用洗衣機,能夠洗一些簡單的衣服,諸如襪子、小內褲、夏天的衣服等,會做簡單的飯菜等等,孩子擁有了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們才能更安心的工作,帶孩子才會更輕鬆,孩子也會因為自己能做到而自信滿滿的。

第四,也是離婚後都會遇到的問題,再婚問題。在我女兒回到我身邊的第一天晚上就問了我這個問題,當時我女兒問我:“媽媽,你會找男朋友麼?我奶奶說要是你找男朋友,就讓叔叔把我送回去!"當時我聽了很震驚,因為單身三年,是我從大學畢業後沉澱下來考證的三年,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就算家人偶有提起,也都被我以考證顧不上而拒絕了。所以當時我很坦誠地告訴我女兒:媽媽不會輕易再婚,假如有一天遇到那個對媽媽好,對你好的叔叔,你負責把關,不然媽媽會一直一個人帶著你,而且等你再大一點,媽媽會把我們家的情況都告訴你,包括媽媽工資多少,房貸多少,送你上午託多少等等,因為現在我們家只有你和我,你有權利知道,也有義務承擔我們家的一些能所能及的小擔子,現在你還小,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事情不要考慮。雖然我的說法暫時給了我女兒一顆定心丸,不過再婚問題還是未來不可避免遇到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因為我們身上繫著小寶貝的未來,要更加慎重,首先不能傷害到孩子,再去尋找那個人吧,畢竟我們的孩子都是非常善解人意,體貼人的,也是最希望看到爸爸媽媽笑的。

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心,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而且單親家庭的孩子並不差,也是很優秀的,他們經歷更多,對家庭會有更多的責任感,是最希望擁有家庭圓滿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呼籲社會多多關注這一類孩子。


蕭敏兒


我曾經也是單親家庭的母親,我家大寶是男孩,雖然我現在又再婚了,我家大寶一點不像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給你分享下經驗吧

首先,父母之間的恩怨不要波及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都是自己最親的人,無論孩子向著哪一方,她心裡對另一方都是中背叛,所以在孩子面前絕對不能抱怨她的母親,家裡的爺爺奶奶或者其他人,都不要說孩子媽媽的錯,無論這個錯誤是否真的存在,要更多的告訴孩子,媽媽是很愛她的,媽媽為她付出了……這樣孩子才覺得就算爸爸媽媽沒有在一起,可她的愛卻一點都沒少,她的心裡才會沒有負擔,才能健康成長。

其次,你和孩子媽媽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放下成見,達成一致,不要讓孩子覺得爸爸說我了,我去找媽媽,媽媽說我了,我又找爸爸,這樣孩子沒有一個是非對錯的標準,很容易導致孩子在爸爸媽媽之間成雙面人。

再次,由於你帶的是女孩子,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媽媽經常給孩子打打電話,關心下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長狀態,你也好心裡有數,畢竟爸爸和女兒有些事還是不太好溝通,或者讓家裡的姑姑奶奶多觀察孩子的狀況,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最後,孩子在你身邊就一定要好好照顧寶貝,工作忙或者必須的應酬之外,一定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女孩子心思比較細膩,爸爸要給她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安心成長。還有就是爸爸如果晚上要出門,一定要把女兒託付給足夠信任的女性看管,不要出了事再後悔哦。

大概就是這些了,希望能幫助到你。


淨芮


我是單親媽媽。是男孩。先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單親小孩很正常,也很容易成才。

我們做媽媽的,要用積極的心態影響她!有人統計過名單,單親孩子成材率很高,而且成才都是一鳴驚人的,因為單親孩子看到母親的不容易,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奮發圖強,而且他們更敏感,更珍惜幸福。

名單如下

孔子、孟子、張衡、嵇康,陶淵明、歐陽修、范仲淹、成吉思汗、諸葛亮、韓愈、魯迅、胡適,郁達夫,巴金、老舍、矛盾、丁林、田漢、夏衍、錢穆、蕭紅、釋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穌,但丁,亞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頓,馬丁路德、麥克斯韋,叔本華、拜倫,格林兄弟,馬克吐溫、愛默生,莫泊桑、尼采,紀德、霍桑、高爾基,卓別林、安徒生,薩特、特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山口百惠,索菲亞羅蘭,林肯,克林頓,奧巴馬,李嘉誠,曾憲梓、張柏芝梁詠琪李玟。張曼玉,梁朝偉,周星馳,伊能靜,范曉萱。劉若英。孫儷,林心如,汪小菲,大s小s。周杰倫。蕭亞軒。劉亦菲。名單無限無限延長。

只要努力向前,困難是一所最好的學校

盡全力讓世界變得更好,媽媽一定要學習和努力,做合格領路人。


米曉鹿加油


我就是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成人了,雖然現在過得還自己比較滿足,但是我知道撫養一個單親孩子需要注意這些東西。

第一個東西就是教育,教育對於一個單親孩子來說是比較的重要的,因為只有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去讓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了好的建立

第二個東西就是不能給孩子壓力,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這樣孩子的想法容易極端,要學會給孩子信心。

第三個,就是要管理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單親孩子還比較的敏感,容易胡思亂想的,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把孩子當朋友

第四個,單親孩子對異性會有一定的偏見,要正確的引導孩子交朋友,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更多的是需要的溫暖。

這是我總結出來的,因為從小自己都是一個人。被父母拋棄了,所以很沒有安全感,找了個男朋友,對我很好,但是我就是不敢去想象結婚,因為世界上我就剩下他了,如果以後他和我掰了。就一無所有了,所以會害怕失去。千萬不要讓單親孩子活在沒有安全感的家庭裡


沙福林大人的小可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離婚率也在逐年的提高。作為單親的爸爸或者是單親的媽媽,對於如何撫養單親孩子,都充滿了焦慮。家長最為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心理發育問題。

其實很多優秀的案例都證明了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並沒有差別,甚至於單親家庭的孩子,還會優於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比如會有獨立能力強,善於思考,關愛他人,果敢等優良品質。作為家長,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

一、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個優秀的人。作為單親孩子的撫養者一般都是剛剛遭受過苦難的人,在一個階段內心情不佳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後期想要將孩子教育好,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是因為離異導致的單親家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責怪配偶,特別是作為女性家長不要沉浸在過去的情緒裡,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生活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你的自律和優秀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成為你這樣的人。

二、如果是離異的家庭,儘量與前任保持良好的關係。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離異,孩子和父母的血緣關係是永遠不會更改的。因此如果能夠放下過往學會寬恕和前任保持良好的關係。讓孩子仍然能夠感受到來著父母雙方的愛,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離婚,但是對他的愛從未更改也不會中斷,對於孩子的心理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不刻意強調孩子是單親家庭,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單親家庭的孩子多數因為自己的家庭會有自卑,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怕暴露自己的單親身份。作為家長要多講一些事例告訴孩子,單親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並不意味著不好。歷史上很多的名人,他們都是單親的孩子。多鼓勵孩子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讓孩子用自己的陽光和自信消除大家,對於單親孩子的習慣性誤解。


磊哥人生觀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前妻的壞話。不要用大人的好惡割裂孩子的心。

支持孩子和母親保持交流,有機會相聚 維繫感情 儘可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雙方的愛。

父親萬一再婚,務必考慮孩子的感受 ,取得孩子的理解。也要多考察再婚對象的人格品質 ,虛榮狹隘自私自利的人不適合當孩子的繼母。

孩子的心事要及早察覺,溫柔耐心詢問,讓孩子知道爸爸是可信賴的可靠的,不要簡單粗暴不耐煩,不要以為給錢給吃飯就行了。

祝好!


作家李媛媛


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你很勇敢,帶著孩子走出婚姻的圍城,但又進了一個圍城:為孩子孤獨堅守。

對於單親媽媽來說,孩子無疑是生活的重心。如何注意孩子的教育以及彌補父親缺失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希望小麥苗子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請相信,雖然會辛苦,但單親的孩子一樣能成長的很好!

1、避免受害者心態

孩子基本懂事之後,不要回避自己的婚姻問題,儘量客觀地向孩子解釋父母為什麼離婚。

關鍵要告訴孩子的是,人結了婚也常會發生矛盾,有的矛盾能解決,有的可能就解決不了。解決不了還繼續生活在一起,大家就會很痛苦,所以就只能分開了。

2、不在孩子面前講另一方的壞話

不論離婚的原因是什麼,都不能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詆譭孩子父親的形象,更不能讓孩子心中充滿仇恨。

如果孩子的父親真的很差,也最好給孩子一個更容易接受的解釋,不能因為一個糟糕的父親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3、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不會變

這一點很重要,不要忘記告訴孩子,肅然父母彼此不再相愛,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永遠不會改變。

4、為孩子找一個可以模仿的男性對象

類似你在問題中提到的,叔本華、尼采、安徒生,又或者孩子的叔叔、舅舅做孩子的學習榜樣,去替代父親,要他們給予孩子一些指導。

5、對孩子的愛要適度

與孩子共同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避免補償心態。單親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擔責任,讓他明白媽媽的苦與累,要他學會承擔,才能走向成熟。

6、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係

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學,家長要鼓勵孩子在班上交幾個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度週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看完是不是有些豁然開朗了呢?

關注我,關注孩子教育成長!~


小麥苗子


對於單親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在少兒時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兒時期處於行為習慣的養成期,單親家長一定要多陪伴,多鼓勵,言傳身教一定要做出榜樣。

二、注意引導孩子對單親的正確認識,防止孩子心理出現自卑,偏激,缺乏安全感,注意力不集中等毛病。

三、在孩子的叛逆期,一定要妥善處理家長的角色。不要讓孩子覺得唯一的撫養人都不能信任和依靠。

四、多引導孩子參與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能夠儘快的融入集體生活,能夠儘快的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孩子的這個能力一定要培養起來。

五、單親家長一定切記的是,不要當著孩子說離異一方的種種不是。一定切記,一定切記。等到孩子進入社會或者談戀愛的時候再把自己婚姻的失敗作為經驗傳授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判斷誰是誰非。


吉林眾心阿萌


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對自我意識、責任、義務以及自由等的追求的變化,導致了單親家庭的出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單親家庭的數量也隨之增加。


單親家庭的定義指的是夫妻離異、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組成的家庭.所有單親家庭中尤以離異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那麼題主的問題是夫妻離異後,女兒跟著父親一起生活,那麼離異會給女兒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呢?

父母離異,使原本完整的家破碎了。孩子原本擁有的完整的父愛和母愛突然間缺失了一半。孩子的心理會有失落感、孤獨感,甚至會產生自卑感,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很多的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因為父母的離異,讓孩子感覺到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媽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人,是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人。父母離異後,孩子跟著爸爸,見不到媽媽,孩子的心理就是極度的缺乏安全感。

更有一些偏激的孩子認為,媽媽不愛在自己了,自己被拋棄了。這樣的話,孩子的心理就會變得敏感、自卑,甚至會有絕望的念頭。這就是應激性心理創傷的症狀。因為家庭的破裂,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一個打擊。孩子需要長時間的心理自我療傷才能走出來。

二、導致孩子性格的孤僻:


大家都覺得生活中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好相處。甚至有些家長反對自己的孩子和單親家庭的孩子交往。這其實是帶有偏見的。

但是,家庭的變故肯定是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的。孩子因為感受不到溫暖的母愛,再加上父親和其他家人不能關注到孩子情緒的變化,不能及時的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的話,讓孩子缺乏心底的安全感,讓孩子變得膽小自卑、內向敏感、孤僻冷漠等。

三、影響孩子的社交:


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很容易被孤立的。還會經常的被人在後面議論“你知道嗎?xx爸爸媽媽離婚了”;“她現在只有爸爸,好可憐”;“我媽說了,不要和單親的孩子玩”……

本來孩子心裡已經夠難受了,還要面對同學的非議,讓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害怕社交,不願意和同學溝通聊天,壓抑自己的內心。

四、影響孩子的學習:


家庭的變故,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媽媽。孩子在學習上的注意力都會受到影響,容易造成孩子心不在蔫、失魂落魄、自暴自棄等。

當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不端正的時候,孩子的成績就會下降。

五、不利於親子關係:

有些單親家庭,雖然父母離異了,但是還能友好相處,但是有些家庭,因為帶孩子的一方沒有處理好雙方的關係,或者沒有對孩子講出事情的緣由。孩子的心裡就會有一個疙瘩解不開。


面臨家庭的變故,孩子變得不愛說話,變得脾氣暴躁,變得愛哭鬧等,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怎麼樣,都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最好。不明真相的孩子,可能會在心裡把錯誤放在某個人身上,影響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

曉夢就是一個例子。本來她有著愛她的爸爸媽。可是在她五歲那年爸爸媽媽離婚了,曉夢跟著爸爸生活。但是爸爸整天忙於工作,只好把曉夢交給老家的奶奶帶。原本幸福快樂的曉夢,現在每天不僅看不到爸爸,更看不到媽媽,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了,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畫畫。她畫了很多關於爸爸媽媽的畫,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

離異的事情,我們不能控制,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我們改變不了事實,那麼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作為帶孩子的一方,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以平靜、友好度心態和孩子談論離婚這件事,讓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既然離婚了,那就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分開了,但是,無論爸爸媽媽在哪裡,都會一如既往的愛你。同時,帶孩子的一方,不要詆譭另一方。離異不是一個人的錯。作為父母,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的健康快樂。那麼維護另一方在孩子心裡的形象和地位,也是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記得看過一個很溫情的故事,溫暖的解釋了父母離異的事情:那天孩子看到媽媽收拾好行李,親吻了自己的臉蛋,然後對孩子說:“媽媽要去很遠的地方出差了,很長時間不能回來了,但是媽媽會想你的哦。”說完媽媽走了。

孩子看著爸爸說:“媽媽會回來嗎?”爸爸抱著孩子,對他講了一個故事:

每一對父母都是長有翅膀的天使,他們的職責就是在世界各地照顧孩子。但是,當他們發現一個人可以完全照顧好孩子的時候,另一個就要飛到別處去照顧別的孩子了。現在上天覺得爸爸一個人能夠照顧好你了。所以把媽媽派到其他的地方,去照顧別的小朋友了。但是,當你想念媽媽的時候,媽媽就會出現在你的心裡。她會一直陪著你的。

其次:與前任溝通好探望孩子的時間和方式。

離異後,父母雙方依然是孩子的父母,都擁有照顧孩子,撫養孩子的權利和義務。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事而剝奪了孩子享受父母愛的權利。

所以不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一方,有權利和義務定期的看望孩子的,關心孩子的成長。這個需要父母雙方的良好溝通合作。雙方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協商,讓孩子得到健全的父母之愛。

朋友離婚後一直對離異的事情耿耿於懷,不想前夫介入到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但是有一次,她因為有事走不開需要前夫幫忙接孩子。她給前夫打電話的時候,前夫很爽快的答應了。而孩子對爸爸也很親切。後來前夫對朋友說,大人的事不應該影響到孩子。孩子的事,只要有需要,就隨叫隨到,這是做爸爸的責任。現在朋友和前夫約定了時間,讓爸爸定期陪孩子。

再次:平時多注重和孩子的交流,關注孩子心理變化。

家庭的變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性格、情緒、行為等方面都會收到父母離異的影響。

作為爸爸媽媽,無論哪一方帶孩子,都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父愛或母愛。要對孩子比平時更用心,多一些耐心、細心、關心。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多留意孩子的變化,對孩子的心理,情緒等進行引導。


有時間的話,家長也可以陪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或者帶孩子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打開心結,接受現實的自己和生活,坦然的面對。

最後:對孩子愛而不溺。

我們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是我們的天性。離異家庭的父母更是如此,都覺得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是對孩子的虧欠,所以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彌補。

但是,我們對孩子的彌補式的愛要有度,不能把愛變成溺愛。


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①陪伴,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充足的時間進行陪伴,陪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陪孩子聊天溝通,陪孩子玩耍等;②耐心的傾聽,我們需要放下我們的姿態,放低我們的身體,去聽一聽孩子的心裡話,聽一聽孩子的心聲;③肯定和讚賞,對孩子的出色表現和能力,進行及時的肯定,滿足孩子內心的被關注感,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孤單的一個人;④學著去放手,愛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立性,讓孩子學著去做他力所能力的事,學著去照顧自己。

愛孩子不是無條件的滿足,而是有意識的引導。


家庭的不幸,不是孩子人生的絆腳石,只是讓孩子多了一些經歷,更好的面對以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