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奇趣瞬間,才知道自然界的神奇和魅力何在


鳳頭鷹屬於中型猛禽,比較罕見。它們機警且善於隱藏,常躲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主要以蛙、蜥蜴、鼠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鳥和小型哺乳動物。這種“老鷹抓小雞”的場景雖然在幼兒故事裡經常出現,但真實場景卻是難得一見的。天空的背景雖然相對容易對焦,但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也要時刻保持追蹤的姿態,以把握最佳時機按下快門。拍攝於廣西崇左,攝影:程斌

因體形短圓,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蘆,小鸊鷉又名水葫蘆,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平時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湖泊或魚塘等地,食物以小魚、蝦、昆蟲等為主。小鸊鷉雖然體型特別嬌小,但它們的潛水功力可謂出神入化。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瞬間潛入水中,數秒之後又會突然浮出水面,就像打地鼠遊戲的場景,令人難以判斷。拍攝於雲南香格里拉,攝影:程斌

在廣東的萬山群島,每年4 月都會有一種優雅、矯健的鳥兒遷徙而來。這是一種體型略小且羽毛非常白的燕鷗,因其特徵性的枕部黑色帶,又名為黑枕燕鷗。它們喜歡群棲,也與其他燕鷗混群,相對其他海鳥,更偏愛沙灘及珊瑚海灘,極少到泥灘,從不到內陸。燕鷗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甲殼類、浮游生物和軟體動物等海洋動物。拍攝這些鳥類,有時候需要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因為它們總會停落在自己喜歡的石頭上。拍攝於廣東萬山群島,攝影:程斌


蛇和壁虎擁有相近的祖先,甚至同樣屬於爬行動物,在這一刻,蛇成了贏家。壁虎屬於蜥蜴類,它的一些體型巨大的遠親,如某些巨蜥卻經常會把一些蛇類當成自己的美食。許多蛇類的主要食物則是小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蜥蜴經常成為被捕食的對象。這種奇特的生物鏈生生不息。在夜裡拍攝蛇與壁虎時,光線肯定是首要問題。由於常用的光線角度很難表現氛圍,而手電筒就成了得力的工具。拍攝於廣東珠海,攝影:程斌

螳螂是一種具有超凡能力的獵手,事實上,在自然界中能讓人類拜之為師的生物有很多,人類從中所能學到的絕不只是螳螂拳而已。為了拍攝到滿月的背景,我在中秋之夜的深山裡一直等待月亮從雲層中露出來,並且要等到螳螂的“招牌”動作,這需要靈敏的反應和極大的耐心。拍攝於雲南普洱,攝影:程斌

這種特殊的甲蟲是鞘翅目鍬甲科約1000 多種甲蟲的統稱,其近2/3 的種類分佈在亞洲,1/4 的種類在中國。鍬甲的雄蟲上顎發達,形似牡鹿的角,且角上有更細的分支和齒,角長和體長相當。因鍬甲體色豔麗,體型奇特,早在1460 年就已受到人類的關注。雄性鍬甲是一種極為好鬥的昆蟲,強大的上顎也是其作戰的武器,真可謂武裝到了牙齒。拍攝於雲南西雙版納,攝影:程斌


枯葉蛺蝶是一類極為著名的擬態昆蟲,與大多數蝶類以花蜜為食不同,在自然條件下,它們以腐爛水果、闊葉樹幹蟲蛀傷口流出的樹液等為食,是典型的食腐蝶類。拍攝於海南白沙,攝影:程斌

枯葉蛺蝶在休息時,其前後翅形成一片酷似具柄的橢圓形大葉片。其形狀、色彩極似枯葉,枯葉蛺蝶除其個體間翅腹面的色彩均有差異外,還有“中脈”,甚至有枯葉的“瑕疵”,如“蛀孔”“黴斑”等。當它們群聚到一起進餐時,會被誤認為就是一堆枯葉。拍攝於海南白沙,攝影:程斌

夜晚來臨,錨阿波螢葉甲在海芋葉子上,用口器切出一個個直徑約3 釐米的標準圓圈,切斷海芋葉子傳遞毒素的大部分葉脈通道,然後放心大膽地大快朵頤。拍攝於廣東廣州,攝影:程斌

昆蟲和植物的關係,即有著相互依存的親密,也有著相互較量的競爭,就像這種錨阿波螢葉甲演化出了超乎想象的技巧來取食有毒的植物。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主流學說中的趨同進化理論也只能是一種假說。拍攝於廣東廣州,攝影:程斌

條紋綠蟹蛛中多數種類的頭部、胸部和腹部短寬,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橫行,宛如螃蟹科動物,全球約170 屬,2000 餘種。這種蛛不結網,常靜伏於花草叢中等候捕食過往的昆蟲,有時舉起第1 對步足向左右張開,各種飛蟲則是它們偏愛的美味。拍攝於廣東珠海,攝影:程斌

圖文摘自《奇趣自然》,作者:程斌,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