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沒有誰會想到新年的起始,會籠罩在這樣氛圍裡。假期延長,又別無去處,在自家屋子裡轉悠,難免倦乏。這時你會發現小編髮的那些“閒情”的事理,不是空穴來風。閒賦在家,不是件輕鬆的事情,是“修理”自己的一件要事。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閒情,是一種“停下來”,但對於生活在這樣社會節奏中的人們來說,會難以適從。這是被社會裹挾出來的心理慣性。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不為一個念頭操心,不被一絲焦躁留住,念來念轉,身心自在。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真正的閒情是身心和靈魂的隨性、自由、心無旁騖,只為喜歡而做,而不是為了做而做。閒情並非人人可有。一個人可以有空閒,但不一定有閒情。閒情是不追趕,不慌張,不功利,不浮躁。

當前之時,對於普通人而言,待在家中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賞賞畫,寫寫字,看看書,愉悅身心,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畫竹即畫人,虛懷而有節”。

姜子龍之墨竹,有其獨特的風格:清韻俊秀、剛直不阿、疾風勁節。他畫竹始於種竹、賞竹。無論麗日、颳風、下雨,常沉醉於佇立竹林前靜觀揣摩。為了畫好墨竹,姜子龍多次下江南之地,尋求竹之神態。經過多年寫生,他筆下的竹,望之有動影,聽其似有聲,竹枝凌秀,枝節挺拔,如見真竹,具有君子風度。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梁實秋先生說:「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忙於取悅他人,不如閒居取悅自己。生命的姿態,永遠在於自我的修養。有閒情者,可以心御物,惟閒養性,於眾人熙攘往來之外,尋方隅院落,或瓦窗木屋裡的一卷竹簾,一瓶插枝,乃至一道茶煙,亦能成為渾渾物慾之路上,安棲身心的驛站。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疫情當前,最需閒賦在家,暫且做個清閒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