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说到楚成王,可能很多的朋友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可以说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很牛的人物,在当时不惧齐桓公、欺负宋襄公、扶持晋文公,而他的孙子则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但是,在挑选继承人方面,楚成王犯下了大错,最后被自己儿子商臣给逼的上吊而死,死之前,想要吃个熊掌,这是为什么呢?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开疆拓土,北斗霸主

熊恽(楚成王)即位后,广施恩德,并一改楚国因为僭越称王与周天子交恶的历史,主动向当时的周惠王上贡。周惠王还赏赐给他祭肉,并勉励他说:“镇守南方,平定夷族各族的动乱,不要侵犯中原各国。”楚王熊恽开始倒也听话,于是一心向南扩张,拓地千里。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但随着东南方向的巩固,熊恽便开始向北发展,试图进入中原地域。其在位期间与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恒公争斗了十多年,始终不落下风。而面对弱霸宋襄公,楚成王可是丝毫没有客气,先是乘会盟时将其软禁羞辱了一番,随后又在宋、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泓水之战中大败宋军,而且还射伤了宋襄公,满口仁义道德的宋襄公逃回去没多久便挂了。楚成王乘着这二十几年的北上中原,乘机兼并了楚国周边众多小国,并在占领的小国设立县制,楚国势力愈发强大。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老年昏庸,子弑父

年轻时的他可以说称得上雄才大略了,然而年迈时期的他却是有些人老昏庸了,这时的他不知是怎么想要更换太子,将原有的太子商臣废掉,另立王子职为太子。而当初成王准备立商臣为太子时,曾经征求过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劝他:“你还年青,不宜过早立太子,而且你妻妾成群,楚国又有立年青人的传统。你现在立太子,如果你将来在想改变,那将给国家带来祸乱。再说商臣相貌凶狠,性格残忍,也不宜立为太子。”结果成王不听子上的劝告,仍立商臣为太子。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现在成王已年老体衰,想更立太子为时已晚。商臣经过几十年的培养,自己周边已有了很强的势力。当他得知成王要更换自己的消息后,在自己老师潘崇等人的支持下,立刻发动宫廷政变,率军杀入王宫,逼迫父王熊恽自戕。老迈不堪的楚成王,见势不妙,可怜巴巴的对儿子商臣说,自己临死前想吃个熊掌,希望儿子满足自己最后一个心愿。无奈商臣根本不给父王这个机会,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最终成王熊恽上吊自杀。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楚成王为什么请求吃过熊掌再死?

看到儿子发动政变,心有不甘的楚成王打算拖延时间,于是向儿子讨要熊掌吃:“俟其熟而食之,虽死不恨!”商臣回答说:“熊掌难熟,弗听”,意思就是熊掌这种食物很难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熬透。楚成王想要吃熟熊掌,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但是商臣也不傻,拒绝了父亲的要求,硬逼着楚成王上吊自杀:“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楚成王死了以后还有一件灵异事件(只是传言,不可信),由于商臣给他的谥号是“灵”,属于恶谥,《逸周书·谥法解》解释为“乱而不损曰灵,而成属于美谥,所谓安民立政曰成。”所以起初商臣给楚成王“灵谥”的时候,楚成王死不瞑目,不得已只好给了他一个“成谥”,楚成王这才闭上眼睛。不过平心而论,楚成王还是当得起这个谥号的。

春秋一代雄主楚成王,被儿子杀死之前,为何想吃熊掌?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楚成王之所以在最后想要吃熊掌,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并非是真的想要吃熊掌。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