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名字难听,康熙皇帝赐名后,闻名中外

在中国十大名茶中,碧螺春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无论是那一届的评选,它都稳居榜中。碧螺春这种茶叶,一听名字就十分有诗意,不仅如此,它的形态、姿色、味道、香气也是在众多茶叶中独树一帜,它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只不过关于碧螺春的由来,却说法甚多。比如清代《野史大观》中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

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名字难听,康熙皇帝赐名后,闻名中外

无论是民间流传,还是野史记载,碧螺春都与康熙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传说,曾经有一个尼姑去山上春游,随便采摘了几片茶叶,在尼姑庵闲坐时,冲泡了她随手采摘的茶叶,奇香扑鼻,那尼姑脱口而出“香得吓煞人”,于是就有了“吓煞人香”的名号,后来,康熙皇帝视察的时候,觉得此茶甚好,但却嫌弃这个名字太难听,当地茶农求康熙赐名,康熙帝见到这茶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又产于春季,于是随口一句“碧螺春”,却成就了千古名茶。

明代罗廪在《茶解》中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也就是说,碧螺春的种植,茶树间还有果树夹杂,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使得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栽培方式,导致碧螺春具有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泡上一杯碧螺春,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让人赞不绝口。

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名字难听,康熙皇帝赐名后,闻名中外

碧螺春在古代的名气十分响亮,比同为十大名茶的龙井的名气还大,比如清末震钧在《茶说》中说:“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其实龙井不仅是杭州四大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而碧螺春则是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二者比较,实则难分伯仲,只不过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又加上碧螺春在种植时将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碧螺春由于是茶中臻品,所以假冒的也不少,要懂得碧螺春的内在和外在特点,才能更好的识别真正的碧螺春。碧螺春的外在特点是什么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毫锋毕露,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而它的内在特点却是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尤其是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如果没有这些特点,那一定不是真正的碧螺春。

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名字难听,康熙皇帝赐名后,闻名中外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有很多种,但细细总结,其实就两种方法,一种是外形紧结重实的茶,这种茶是先把水倒进杯子中,然后放茶叶,不要盖杯盖,大约两分钟之后即可品茶。另一种则是条索比较松展的茶,这种茶的冲泡方式是先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冲水,待到水至杯子的三分之一时,把杯子拿在手里摇晃茶杯,使得茶叶充分浸润,等到2分钟后,再往杯子里倒水,一直加满,然后就可以品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