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誤擊客機,是否說明這個國家的管理很混亂,科技很落後?

小余豆


伊朗誤擊客機有指揮控制上的失誤,但是不能完全說明伊朗的管理混亂和科技落後,更多的原因應該是海灣地區持續不斷的緊張局勢給伊朗的防空部隊帶來了很大壓力。

在伊朗誤擊客機之前,伊朗剛剛用地對地導彈攻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要防止美軍的報復,所以伊朗的防空部隊是處於緊張的備戰狀態。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伊朗是完全有能力對飛機進行識別查證。伊朗可以派遣戰鬥機升空對目標飛行物進行抵近偵察識別,在識別之後再根據目標具有的威脅程度採取相應的伴飛、驅離、擊落等措施。

除了伊朗外,前蘇聯也發生過部隊擊落客機的事件,當時共造成了269人死亡。1983年9月1日清晨,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進入蘇聯領空,遭蘇聯空軍Su-15攔截機攻擊,墜落於庫頁島西南方的公海。從時間上看,當時正處於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的防空部隊也處於高度緊張的戰備狀態,否則也不會草率的下令,要求飛行員擊落客機。


三尺命看國際


1月8日,烏克蘭航空公司1架波音737-800客機在伊朗德黑蘭附近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由於這架波音737機齡很短,而且雙機長經驗豐富,按理說並不具備太多事故症候,事發時的錄像顯示其在空中就出現了火光,機組也沒有發出任何求救信號,而且墜地後殘骸極為破碎,因此與一般的機械故障導致的航空事故有著不小區別。

最終,昨天伊朗確認了誤擊這架民航機,這也印證了之前客機被擊落的猜測。僅從事故本事,伊朗承認誤擊以後所有疑惑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釋。唯一的問題在於,伊朗人需要犯多少錯誤才能誤擊? 伊朗給出的解釋是,伊朗軍方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這就十分詭異了。因為按照正常的邏輯,距離德黑蘭霍梅尼機場那麼近的軍事中心,並沒有與機管局或者空軍有充足的空情共享,彷彿周邊完全沒有民用機場存在一樣。

這裡還隱藏了一個問題,“伊朗軍方”是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隊還是伊斯蘭革命衛隊,而導彈又是從哪一個部隊發射的?是軍隊還是革命衛隊下達的命令?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革命衛隊下令發射的概率應該更大。由於從2005年內賈德任期開始後,革命衛隊就不斷擴大其政治影響力,而且還保留著完整的海陸空三軍架構,軍隊反而受到了不少削弱。而且蘇萊曼尼死後,革命衛隊毫無疑問主導了相關的報復行動,因此在1月8日發起的彈道導彈反擊時,革命衛隊應該事實上至少在那個時刻掌握著伊朗軍事行動的指揮權,或者至少在人事上對伊朗陸軍有干預,甚至可能在革命衛隊軍事中心附近直接對駐防的防空部隊發出命令。革命衛隊需要對這起悲劇事件負責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革命衛隊一直以來仍然不能被嚴格地視為正規武裝力量,而是一種軍中軍的武裝組織,本質上是統治集團不信任軍隊的產物。儘管政治上狂熱有餘,其專業性在兩伊戰爭中就表現出嚴重不足,伊朗多次損失慘重的進攻戰役都是由革命衛隊策劃實施的。儘管革命衛隊也有40年的發展,然而革命衛隊更擅長的活動可能還是對內鎮壓、對外特種作戰以及開拓國內經濟業務、邊境走私等等事務,常規專業化的軍事能力恐怕也沒有什麼提高。革命衛隊專業化能力不夠也可能體現在,伊朗在介入敘利亞和伊拉克與極端主義組織的戰爭中也損失慘重,陣亡人數可能接近1萬,這種傷亡規模也反映出一些更為深層次的問題。所以,這次誤擊事件中,革命衛隊毫無空情概念的行動恐怕也是他們不夠專業的代價,畢竟一般的中等國家正規武裝都不會在有大量民用航班活動的首都空域附近犯下這麼匪夷所思的錯誤。

革命衛隊的權力在內賈德時期以後得到了顯著擴張,現在來看縱然伊朗總統是改革派的魯哈尼,然而革命衛隊的利益已經龐大到尾大不掉,而且還有最高精神領袖的支持,恐怕這點難有改革的餘地。而藉助於惡劣的國際環境,革命衛隊仍然可以理所當然地維持自己對外軍事行動的主導權以及對內的經濟特權,他們強硬的態度在擴大的經濟利益加持下進一步強化。 因此,伊朗軍事力量的問題遠遠不止於裝備老舊,組織架構上的低效、跨部門溝通不暢和不專業很可能是更大的問題,背後則是革命衛隊組織上的嚴重弊病。因此,如果真要爆發戰爭,伊朗人能依靠的恐怕還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這樣的專業人事,捲入政治太深的革命衛隊恐怕難堪大用。


怪蜀黍老囧曾


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主要還是人員心理素質問題。美國擊落伊朗655航班,用的是最先進的宙斯盾系統,你能說美國海軍技術落後,人員訓練差麼?


薺菜糰子


不能說明。最簡單的例子,類似事情,美國也發生過,而且還是有故我識別功能的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