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大改革,还有必要考编制吗?

余世铖


事业单位改革,突出公益职能,剥离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剥离的行政类职能,事业单位不再参公管理;剥离了生产经营职能,事业单位没有了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改革后,事业单位管理更为规范,职能定位更为准确。事业单位不仅机构精简了,编制人员也精简了,精简高效,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

据统计,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教育系统人员约占一半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不管进行怎样的改革,都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取消了编制以后,考不考事业单位,还是要看个人的发展和规划,如果你刚毕业,年龄适合,条件优秀,喜欢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图一个稳定的工作,那你很适合去当公务员。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行事业单位改革,将目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调整合并,承担政府只能的转为公务员,承担社会管理服务只能的转为公益类,其中又分为一、二、三类,视情况给予财政拨款支持。所以,可能随着机构改革,一些事业单位会面临调整,但绝对不会是取消或者改成和企业用工一样的。

如果家庭经济还可以,可以帮助买房买车,可以一试,工作稳定,没有太大压力,且相对还比较自由;如果指望着养家糊口的,谨慎考虑。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如同鸡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月到手三千左右,年收入六七万,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保持恒定,想想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你还有信心进来吗?

当然,事业单位还有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这两个事业单位以后只会走向服务类企业或者组织。现在的事业单位工资基本上和公务员差不多,在每个地区都可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有想考事业的想法,还是得早做准备,不要犹豫是否有没有必要,先考上了再说。


江西事业单位招考资讯


事业单位大改革,还有必要考编制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值得继续考,毕竟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意味着现有福利待遇下降,更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全部取消。


事业单位改革内容:

1、事业单位改革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理清职能,方便管理,并不是为了缩减人员,节省开支。

2、合并一批单位,撤销一批单位,安置一批人员。重点关注两类人群:一是行政类,基本全部取消;二是生产经营、技术类,鼓励这类人或单位按市场化道路方向改革,鼓励个人离岗创业。

3、上调基层事业单位待遇:主要是指乡镇街道,这些部门工作压力大,值班加班天数多,经常下乡下村,但是他们是没有加班值班补贴的,也没有交通补贴。像我原来在乡镇,几乎天天下村,一个月油费就要小1000,单位一没补贴,二没公车。


事业单位值得报考的理由:

1、薪酬待遇:每个区域事业单位的薪酬待遇还是比较可观的。我在浙江5线小县城,每月到手3300,公积金3500,这里加起来差不多就小7000了,然后再加上年终考核啥的,年收入12万左右。在当地,过日子还算马马虎虎吧。如果你是高级人才,符合相关政策,年薪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2、社会地位:越小的地方,在体制内工作是不二选择。身边好多回来的同学,大都进了体制,尤其是父辈就在体制内的,更是希望自己小孩一毕业就进体制。还有个很有意思(让人讽刺)的事情:没进体制前,单身汪的父母总喜欢托人找对象;进了体制后,快则1个月,慢则6个月,单身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找的另一半的家庭条件,往往都不差。

3、改革被裁的保障:假使未来你所在单位被合并撤销了,你也是有退路的。退路一:转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编制性质不变;退路二:领取一笔补偿金,自行就业。


哪些人适合去考事业单位:

1、在外闯荡几年没闯出名堂的;

2、正在从事“人到中年,弄不好就直接下岗,找不到工作”的行业;

3、目前从事岗位,年收入低于10万的;

4、另一半已经在体制内,工作稳定的;

5、从小就立志为人民服务,时刻准备好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注我,带你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

事业单位搬砖狗


不影响你考编制,事业单位改革部分改合同工,部分转为公务员,部分岗位保留或转到其他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辞退或提前办理退休。


部分有可能转为公务员的事业单位,如文物、移民、渔政监督、公路行政、海事航运、港口、动物卫生监督、道路运输管理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


这一部分人的职能,实际上属于是行政职能,和现有的公务员机关中的一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责性质相同,转为公务员之后,更有利于归口管理。


本轮改革将在2020年底之前结束,结束之后会建立起管理科学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体系。其实,事业单位改革编制数量可能会减少,人员有效精简,机构更加精干高效,预计会不断提升工资待遇,各方面会越来越好。


若是你在意编制,完全可以留意哪些事业单位公招带有编制,到时直接报考即可;当然,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两手准备,共同进行,考上哪个就去哪上班。



四川中公教育


事业单位改革———

1、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了;

2、部分公益二类(效益好的)转企了;

3、成产经营类全部转企了;

4、小的撤了;

5、职能相近的归并了;

6、功能类似的整合了;

7、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取消编制了;

在职在编人员,无论是全额、差额还是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性质,除少部分被改革转企脱离体制外,其余人员大体会保持身份和待遇不变,无非是岗位调整、分流安置罢了。短期内,会有一个人员、编制消化过程。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或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员需求量是稳定的。对事业单位开考,没有影响。

至于有没有必要考,见仁见智。如果家庭经济还可以,可以帮助买房买车,可以一试,工作稳定,没有太大压力,且相对还比较自由;如果指望着养家糊口的,谨慎考虑。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如同鸡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月到手三千左右(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另说),年收入六七万,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保持恒定,想想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你还有信心进来吗?

不过,行政事业编制总体趋势都在压缩,未来编制会更加紧张,事业编虽然待遇不高,含金量却在加强,未来竞争会更大,想考还不一定考得上。与其问有没有必要,还不如问问自己能不能考上。

话糙理不糙,好好想想吧!


80后小公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分类推进实施,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出路在哪,关系到3000多万在职职工。

事业单位,分为三大类

一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未来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其它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有,从事渔政监督管理,海事航运,公路行政等一些单位。

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转为企改制,在职职工转为合同工,而不是之前的聘用制。这类事业单位有,工程维护,农场、经营性林场,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文艺社团等一些单位。

三是从事公益服务的,这些事业单位是改革的大头,这类事业单位的情况也非常复杂,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等分类改革。

公益一类,这类单位有义务教育,党校,卫生院,疾病防控,博物馆、档案馆,国土监察等;

公益二类,这类单位有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文化宫等;

公益三类,这些单位有时政报刊,广播电视,公证,经济仲裁等。

目前,国家已明确的,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单位事业性质,采用聘用制。

从改革设想来看,今后,事业单位数和编制数越来越少,编制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随之岗位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同时编制资源会向乡镇和街道倾斜,基层一线事业岗位比例会更多。

是不是要考事业编制,就看你更看中收入还是身份,如果奔着收入去,可以考医院类事业单位;如果注重身份,那就考编制类的事业单位。


小公务


题主好,我说一下我知道的情况,仅供参考。

我所在部门2018年也经历了事业单位改革(以下简称事改),原机构撤销,并入了另一个一类公益机构(什么一是类公益,题主可自行百度)

一、考前了解招考单位性质

题主去参加涉及事改机构的招考时,可事先了解清楚报考的单位属于事改三大类中的哪一类:改为参公、改为服务类、改为公益类(分一类、二类),具体是涉及到哪些事业单位,这个题主也可以自行百度。

如果拟报考的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类的,那事改后是要转企业,这种单位就没必要去报考了,后面会说。

建议报考具务行政执法类、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这类单位事改后,就会参公或是改为公益一或二类。

二、事改后的编制

在我们这边,我们单位的两个同事,他们以前就是事业编制(宾馆,很多年以前是事业编制),在他们的原单位改革(也是很多年前,大概十来年前吧)后,他们原身份编制为事业的,仍保持原有的事业编制,但因原单位改革后成为企业,于是他们又被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他们去的第二个事业单位,后来又撤销了),最后来到我们的单位,成为了同事。这就是我让题主不要考生产经营业事业单位的原因。可能考进去了是事业编制,但只要一改革,工作岗位、环境、地方都会变,非常不好适应。虽然编制还是保留事业编制,但却可能涉及不断变换工作单位、岗位等。

而考取其他类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工作单位、环境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换了个身份,换了个牌子。

只要当地的政府及编办明确,编随人走,事随编走,参加事业单位招考就可以。如果没有明确,那就没必要参加考试。

三、最后

我们原所在机构改革后,划处同系统的一个一类公益机构,工作单位、环境基要不变,只是编制所在机构变更了。


以上情况,仅供参考,另外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没说太得明白的,请留言指正。


喉子小青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改革其实已经接近尾声,很多改革的落实方法也都已经落实实行,其实形势已经算比较明朗了,那么我们就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整体形势来分析下。

一、编制还有没有?

事业单位改革后,高校和医院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因此如果是等改革完成后进入高校和医院,部分岗位可能就没有编制了。另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企,也取消编制,所以进入这部分事业单位也是没有编制的了。

二、福利待遇怎么样?

改革后实行聘用制的改企事业单位如果发展好,福利待遇可能不降反升,如果发展不好可就不一定了。高校和医院努力要实现同工同酬,不过医院一直以来的待遇都不错,所以也不会有很大变动。依然还有编制的其他事业单位,改革后实行绩效工资和职级工资,其实给了专业技术人员更大的空间,只要有更高的职称,有更好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就能有更好的薪酬,另外事业单位的福利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还是很不错的。

三、未来还有前景吗?

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体制,缩减编制,其实也就是在像公务员体系靠拢,今后的事业单位会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当然也会越难越难考。物依稀为贵,事业编制缩减,以后的事业编制就会更值钱!当然是有前景的!

改革还未尘埃落定前,很多人还想趁最后的机会挤进事业编制,加上编制缩减,现在的事业单位考试竞争也是更大了,还要纠结编制值不值得考?当然考上才是王道!


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写作匠为你精准解析:事业单位大改革,与个人的关系不是太大,如果说有关系,那就是大环境更好了,各项体制机制更加理顺,干活更舒心了,所以依然有必要考。

1.事业单位改革改变的是大环境。

事业单位改革更多的是对某一类事业单位进行整体性的改革,比如,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取消行政职能,包括渔政监管、草原监管、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等,这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行政职能要被取消。

还有一些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也参与改革,比如公立医院。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相似部门的合并、归类等。

总之,事业单位改革的是大类、大环境,对于个人来说,随大流就好,听从组织安排就行,而且大部分热门的事业单位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还是该怎么考就怎么考就行。

2.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没变,依然是稳定、可靠的。

既然事业单位改革的是大环境,而且是部分事业单位,那么,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事业单位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依然是之前的那种稳定、可靠的状态。

有人可能不理解事业单位有多稳定,可以简单说一下,比如工资,如果没有职称或职位的晋升,你的工资好几年内几乎是差不多的。比如,我上班7年了,工资一直在4000—4500元之间徘徊。这个工资不论你干的好、还是差,只要你没违法乱纪,你每月都可以照领。而在企业就不一样了,这个月业绩好,你的工资就高,下个月业绩不好,你的工资就低,每月都是有起伏、有变化的。

正是有这种明显的差别,一些希望孩子少吃苦、更稳定的父母都让自己的孩子机关进事业单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没那么大风险,压力也没那么大。

3.考不考事业编制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来决定。

至于要考不考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再做决定。

(1)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就是你父母、亲戚、朋友等,他们是不是大部分在事业单位,如果是,你考进来以后,对于你后期的发展,他们或许能够帮助你。

如果没有家人、亲戚、朋友在这个领域,你考进来以后,或许就要靠个人的修行了,这样比之前就有人脉基础的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也是可以实现升迁的。

(2)个人性格

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是什么类型,是喜欢挑战,还是喜欢稳定。如果你喜欢稳定,那你是适合考事业编的,因为这个工作性质符合你的性格;如果你喜欢挑战,那么你就去企业,最好是销售类工作。

(3)自己的志向

你还要分析一下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如果你有志于服务人民群众,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那你就考事业编;如果你的志向是赚钱,那你就不要考事业编,因为事业编工资不高,你可以去企业或者自己创业,进而实现赚钱的目的。

总之,尽管事业单位进行了大改革,但是其性质没变、工作状态没变,如果各方面都适合的话,你可以尽情的去考。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作者:写作匠,前100强企业首席文案策划,人民日报公众号签约作者,十点读书特约作者,省报特约记者。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写作干货。

写作匠


目前,全国的事业单位都在改革之中,但对于追求稳定的人员来说,体制内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将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分为三个类别,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因此在考试报名前最好能弄明白自己考试单位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避免进入单位后受到改革不好的一方面影响。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那么原有人员的编制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转为行政机构,这类单位的人员,在改革中部分人员有可能会转为行政编制,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好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比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市政管理处等很有可能

会被转为企业,里面的人员会失去事业编制,和企业签订合同,按照企业人员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单位会被撤销,比如科学技术咨询中心,里面的人员会被分流到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上去,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不稳的。

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这类单位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单位内的在编人员基本也不会有太大变动,

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受影响最小的。


其实如果真的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最好的选择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不是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编制相对于事业编制来说,不论是发展空间还是工资福利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稳定性也是更好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事业单位更类似公务员,无论从性质上还是待遇上。或者说,事业单位也是属于机构。大家可以上网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部的网站上就有一个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

举个列子:2012年10月份哈尔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最终报名缴费成功的 7186人中,近半为本科生、29位为硕士研究生。这个事例虽然比较极端,但是侧面反映除了公务员,事业编也是编制中的人,待遇和发展还是得到大家的公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