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驾崩前是如何对待李绩的?后者为何要把武则天捧上台,以便祸害唐朝呢?

文史砖家


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唐太宗临终时对李世勣的做法

唐太宗去世之前,把李世勣给外放了,担任叠州都督(从三品)。

唐太宗外放李世勣的原因,两唐书均有很明确的记载,据《旧唐书》李世勣传记载: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谓高宗曰:"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乃出为叠州都督。

据此看,太宗是想让李治重用李世勣,李世勣原本是武将,但太宗准备让李治任命他为仆射,真正的“出将入相”。而李世勣这个人,从以往的表现看,属于不轻易表明自己立场、闷声发大财的类型,太宗活着的时候,驾驭李世勣是游刃有余的,但是,太宗一旦去世,李治对李世勣没有恩,能否驾驭得了这个重臣,太宗心里没有底。因此,太宗才想出了这个办法,由自己把李世勣外放,再让李治即位以后,重新重用李世勣,这样的话,李治对李世勣也就有了恩典,君臣关系也就更加顺畅。此外这对李世勣而言,也是让他必须表明态度,因为一旦外放,以后还会不会把他再召回来,就是由李治来决定了,如果李世勣接受这一安排,也就相当于向李治宣誓效忠。

应该说,太宗在给李治的人事安排上,也是采用了因人而异的方式,他留给李治好几位大臣,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程知节等,但是,李世民对他们是比较放心的,因此也就不需要特意做出这个安排。而对于李世勣,他的特点是不太愿意表态和站队,所以太宗要对他做一个特殊安排。

对于太宗的这一安排的用意,李世勣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接受了这一任命,向太宗和李治都表明了态度。

这里多说一句,对于太宗的安排,两唐书均未记载假如李世勣不接受任命,而是迁延顾望该如何办,而《资治通鉴》则加了一句:

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资治通鉴》根据什么史料加的这句话,我不得而知。

二、李勣是否支持武氏的问题

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去世后,因为避讳,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很多人认为,李勣在永徽六年(655)支持李治立武氏为后。实际上,从史书记载来看,李勣在这个事情上表现的并不积极,还是秉承他以往的一贯风格,不想表态。

当时,高宗把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和李勣叫到内殿,商议立武氏为后的事情。李勣对此的反应是,”勣称疾不入

“(《资治通鉴》),显然是不想掺和这件事情。

第二天,高宗又召集宰相商议此事,这一次,褚遂良犯言直谏,高宗大怒,幸得长孙无忌救护,褚遂良才没有当场受处分,于志宁不敢说话,而这一次,史书仍然没有记载李勣的态度,可见,李勣要么又称病躲起来了,要么虽然在场,但还是不说话。

后来,高宗单独召见李勣,这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求李勣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李勣实在躲不过去,才对高宗说:

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旧唐书》褚遂良传)

可见,李勣还是不想表态,只是说让高宗自己决定,只不过这话的意思说明,李勣自己不反对立武氏为后,所以实际上形成了对高宗的支持。

以上是我的一点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贞观二十三年,病危的唐太宗突然下达了一道迢命,贬李勣(音同"绩")为叠州都督。李勣,原名徐世勣,因立下赫赫战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

李勣平生为人谨慎,善于审时度势,深得朝廷上下赏识,这样的人竟无缘无故被贬去穷山恶水的甘肃叠州任职,令人不解。

太子李治也为李勣意外遭贬感到不公,就向父皇求请。唐太宗便对儿子说:"李勣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沒有恩泽,恐怕不能驾驭。如今我有意贬他,如果他口无怨言,马上动身走,我死后,你就把他用作宰相。如果他牢骚满腹,推三阻四,就是怀有异心,必须早除后患。"

幸亏李勣明白太宗的心事,接诏后没有回家就前往贬所。

沒过多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李勣最终得以重返长安并提拔为宰相。

永徽六年初,唐高宗李治开始谋划废立皇后之事。遭到了贞观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的强烈反对,但李勣在心里是支持立武昭仪为皇后的。

有一天,高宗与李勣一见面,就说:废立皇后这事,长孙无忌、褚遂良都反对,他们都是先朝顾命大臣,看来这事真不好办。如果不行,只好算了。

李勣微微一笑说:"此乃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这句话似乎沒有正面回答皇上的询问,但实际上明确地告诉了高宗:不要听他们的,自己决定的事不要犹豫,他们不敢把皇上怎么样。

这句话启示了唐高宗和武则天。

不用赘述,武昭仪最终被立为皇后。

那么,李勣、李义府等为何要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长孙无忌等人独掌相权、把持仕途的局面深恶痛绝。他们不满现实,要求改变现状,企图通过废立皇后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千形万象


作为“千古一帝”,唐太宗深谙御下之术,喜欢使用权谋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中,使他们在为自己卖命的同时,不敢有丝毫的异心。不过对于皇帝的这些做法,个别绝顶聪明者不仅能善于应对,而且还能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反击”,比如开国元勋、宰相李勣便是其中的典型。这件事,还要从太宗临终前的一道命令说起。



唐太宗临终前,将太子李治托付给妻兄、宰相长孙无忌,然而考虑到后者的权势和地位,觉得很有必要再选择一两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帮助新君牵制长孙无忌,以防止他揽权专横。可是就能力、地位、名望而论,能与长孙无忌平起平坐的大臣们或已经作古,或老朽不堪重用,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便只剩下宰相、英国公李勣一人而已。


然而唐太宗深知,李勣才智超人、功劳盖世,除了他能驾驭外,若想让他竭尽全力地侍奉新君,却是难上加难。原因无他,李勣身为宰相、爵至国公,已是位极人臣,新君不可能再给他施加恩惠,而得不到恩惠,任谁也不会死心塌地地给主子卖命,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好在唐太宗深谙御下之术,喜欢剑走偏锋,往往能以常人想不到的方式来解决难题。唐太宗为了能让李治有机会赐予李勣恩宠,便决定先将他贬谪出京,等到自己驾崩后,再由李治将其召还、起复,如此一来,虽然是绕了一个大圈,但却给了李治施加恩惠的机会,就手段为目的服务而论,实在是再好不过。所以在公元649年五月,太宗颁布诏书,将李勣外放为叠州都督。


太子不明其故,便向乃父询问原因。太宗语重心长地跟他讲:“李勣才智超人,我准备让他辅佐你,可是你平时对此人没有恩惠,恐怕难以让他真心效忠。现在我把他贬谪到外地,如果他立刻动身赴任,那么等到我死后,你就提拔他做仆射(宰相),并重用他治理国家。如果此人徘徊观望,那么就杀掉他。”太子听后,深有所悟。


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李勣聪明绝顶,对皇帝的心思看的很清楚,所以从接到诏书的那一刻,都没向家人告辞,便动身赴任,片刻也不敢停留(“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引文同上)。不久,唐太宗驾崩,太子李治登基为帝,是为唐高宗,而高宗在即位的当月,便将李勣重新召入京师,并超拔他为宰相(初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很快便晋升为尚书左仆射)。


经过这波“神”操作,李勣表面上确实对唐高宗感恩戴德,发誓肝脑涂地,竭力报效皇帝,但内心深处却对唐太宗父子恨之入骨,认为他们是拿自己当“猴”耍,而当年自己若不是脑子转的快,恐怕早已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场。李勣看穿这一切,然后便在暗中等待机会,准备给李唐皇室一个教训,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冲击”。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让李勣在高宗改立皇后一事上等到了。公元655年,唐高宗计划以“无子”为由废黜王皇后,改立宠妃武媚娘为皇后,却不想遭到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一干顾命大臣的强烈反对,让他很是气馁。就在此时,李勣却以“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为由,帮助高宗坚定废王立武的决心,事情就这样办成了。事成之后,高宗对李勣感激不尽,而后者心中却是冷笑不止。


它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引文同上。



李勣没有看走眼,武媚娘不愧是唐朝的“破坏者”,登上后位没几年时间,便架空高宗,成了帝国实际上的主宰。等到高宗驾崩后,武后更是步步为赢,没几年时间便篡唐建周,并大肆屠杀李唐皇室,若唐太宗、高宗地下有知,恐怕连肠子都要悔青。而这种局面的出现,跟被他们戏耍的李勣有着很大的关系。凡害人者必被人所害,唐太宗当年之举,实在是咎由自取。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太宗晚年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他不得不为太子将来布局。他无辜压官远放功臣李勣,识探其反应。李为官多年久经风霜深懂帝王心术,接旨后连家人辞行都不敢,立刻走马上任,以消帝之疑心。后帝交待太子,李勣若用必重用,否则杀之。高宗即位后为立后之事与顾命大臣发生激烈冲突,孤掌难鸣无可奈何。便想到了刚被招回朝中,在家养病的李勣,征求意见。李对帝讲,立后乃帝王家事也,何必问人。一句惊醒梦中人,高宗果断出手力排众议立后成功。自后顾命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贬,唯有李勣深得高宗武后重用,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