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自理能力,你會選擇安樂死嗎?

西瓜笑笑生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希望自己不要很老很老了還活著,最早是希望自己活到六十歲。我的媽媽是六十四歲去世的,是急症,那時我還沒有太大的經濟實力,媽媽沒有花過我多少錢,一直覺得特別的遺憾,自從媽媽去世後,我幾乎同時也失去了家的感覺。因為,媽媽在的時候,即使再忙再累也會早早給我把床收拾好,曬好被子,洗乾淨床單,也會為我端上熱騰騰的飯菜,無論家是如何破敗,有媽在,就覺得溫暖,每次離家,就像充了電一樣覺得人生美好。媽媽去世後,和兄弟姐妹一直照顧爸爸,直到他八十四歲去世,但是,爸爸一直是被照顧的對象,無法給與我支持和溫暖,有事還會抱怨我的不周。所以,我就想,為了我的兒子人生有一個可投奔的地方,我得儘量活得久一點,直到我不能陪伴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能自理,我希望安樂死,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我兒子是獨生子女,生活中陪伴少,他可依賴的人也不多。


用戶3174861410375


如果有安樂死我就會選擇安樂死。

說說我自己的想法吧。

我目前是31歲,最多在活40年就完事,因為我不想活太年紀(以下說的都是代表我自己,不包括任何人)

年紀太大對於我來說感覺就是遭罪,也不希望招人煩,我這人比較好強,容不得別人白眼。

年紀大走路走慢了人家嫌煩,坐車人家討厭,去浴池洗澡人家怕摔到,逛街人家都會繞著你走,生怕你把人家訛上,吃飯別人也嫌髒,反應又慢,手腳又不靈活,耳聾眼花滴,想想我以後的樣子,我就覺得沒法活了,所以為了讓自己有點尊嚴的離去,我就去選擇安樂死,希望四十年後我們國家能有這個規定,這樣我就安心了。


寶寶jiao


說一說我的真實想法吧,作為一個80後,最直接的感覺是父母那代人日子過的很苦,可是我們這代人壓力特別大。由我自身感受出發,我不願意我的孩子將來也有那麼大壓力。作為兒子,為了家庭,為了生活,沒辦法陪在父母身邊,相信我的孩子長大了,也會重蹈覆轍,這是生活,沒辦法。所以呢,有一天我失去了自理能力,我不願意成為孩子的負擔,我願意安詳的離去!

其實我早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把我的身體捐獻給女兒出生的醫院。


我愛皮筋


這種情況應該是人各有志吧。

有些人覺得生命很可貴,不容易放棄自己。但是像我們這些見慣了生死的人,真的知道失去的自理能力代表著什麼。

如果你只是雙腳癱瘓,手還可以動,還可以想東西還可以上網玩手機的話,這樣還是可以選擇繼續生存下去的。但是手腳都不能動,一舉一動都必須要人家來照顧,這種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全身癱瘓,所有的事情都要別人來照顧,如果家裡不缺錢的話,這倒不算什麼。問題是你知道請一個護工現在的價錢是怎麼樣子嗎?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

我母親是1998年開始查出鼻咽癌,到2004年就離世了。最後的一兩年裡面我們是請了護工的,你知道2004年以前的工資是多少嗎?最高的時候應該都不會超過兩三千塊錢,而且1998年的時候我的工資都還不到1000。可是請一個護工就要3000以上。

到2010年到2014年的時候,我父親也患上了絕症,在最後的一兩個年頭,我們也給他請了護工。當時護工的價格跟我母親的時候也是差不多吧,也是3000多。可是後來的3000多就輕鬆的多啦。

他們兩個的案例還是可以走動吃喝的情況,真正不能走動就只是那一兩個月而已。如果是全身癱瘓不可自理的話,可能花的費用還更多。像我父親這樣子,他是直腸癌,造漏,在肚子這裡開了一個口,讓糞便可以留出來,我就在淘寶上面給他買一些美國進口的袋子。可以粘住皮膚但又不會過敏的。

可是這種情況,但很多時候都是可以自理的。護工的幫助下,他每天都可以換。而且吃喝洗澡到最後那一個月之前都還可以自己來。

但是如果像霍金這樣子的話,那很多人可能就失去了求生的願望。


中小學英語精修


一般不會。

儘管失去自己的能力,但是隻要精神大腦還清楚,都有活的慾望,能申請安樂死的,能用明明白白心申請安樂死的,一般我認為都是屬於心理素質非常堅強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如果神智不清或者老年性痴呆的,更沒有安樂死一說,不能以家屬的意志來強加在患者身上。

即便是有類似公證的文件作為證據。有關於不搶救,不插管等等的"遺囑"。但是什麼情況下叫不搶救,什麼情況下叫不插管,什麼情況下是家屬強奪了病人活的希望,什麼情況下放棄救治是合情合理合法。這裡面沒有一個非黑即白的標準。

關於臺灣作家瓊瑤對於痴呆丈夫插管(胃管)不插管與原配所生子女之間的糾紛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

所以說在世界範圍內能執行安樂死的國家沒有幾個。


高芹醫生



沙漠一舟2000


安樂死也叫尊嚴死。當一個人失去了所有能力,醫院的大夫護士沒完沒了的往他身上插管子,作各式各樣的儀器。一切的一切只是拖延在世界上的時間,幾天幾小時……人有意識,但是不能說話,只能任由這些事情發生。那邊又是親人們哭天抹淚,甚至傾家蕩產。最痛苦的也就是如此,想死都成為了種奢侈。以上是最慘的卻每天都在醫院裡上演。好一點的事躺在家裡一切都需要人來照顧,大小便擦身上防止褥瘡。自己一切理想成為了泡影,還拖累自己最愛和最愛自己的人。如果真有我會選擇,但是中國目前不允許[靈光一閃]


羽落塵290


我如今已是七十多歲的人,我原來也想過,如果自已那天生活真的不能自理,我願意選擇安樂死,不想跟兒女找負擔,自己也受罪。


任老師377


我現在已經明確的告訴我的姐妹和兒子,將來如何時候不允許給我插胃管,不允許給我用呼吸機,我活就要活個質量,沒有尊嚴的活還不如歸去。


ll29799462


其實我覺得,生兒育女,用一輩子的辛勞換來以後忍受著子孫嫌棄的目光,倒在病床上苟延殘喘,這真的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人總是要死的,長痛不如短痛,又何必給自己的子女帶來負擔呢?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沿著祖先宿命的腳步,揹著沉重的責任包裹在繁衍生息,複製黏貼者先祖的人生,根本就沒有自我!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活出精彩,為自己而活,那才是無悔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