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藥用價值是什麼?

曾洪電


附子為毛莨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溫裡藥,在中藥中稱為回陽救逆第一品。



附子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挖出全株,去掉鬚根,即是泥附子,進行加工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附子中的烏頭鹼毒性極強,如果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血壓有升壓或降壓的作用。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於治療陰盛格陽,大漢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瀉冷利,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溼痺,陽痿宮冷等症。

附子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芨,惡蜈蚣,黑豆,甘草,英芪,人參,烏韭相剋。


佈施


附子屬溫裡類著名中藥。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塊根上旁生的塊狀子根。主產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以乾燥旁生塊狀子根入藥。內服炮製品稱附片。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功能:回陽救逆,補陽溫中,蠲痺止痛。附子主要有溫陽、散寒、止痛之功。善補命門之火,益五臟之陽,為溫補命門之主帥,回陽救逆之要藥。其性善走,無處不到,為溫通十二經脈之要藥。中醫臨床常用於以下疾病:1、亡陽脫陽。2、命門火衰。3、胸腹寒痛。4、風寒溼痺證。5、陽痿滑精。6、水腫。7、慢性腹瀉(慢性腸炎、五更瀉、休息痢)。8、寒結便秘。9、脾寒便血。10、陽虛感寒。11、胸痺(冠心病)等病證。

常用量3一9克,久煎。大劑量可用至30克。回陽救逆可重用,溫補陽氣當炮用。注意!①、凡陽證、火證、熱證、陰虛內熱、血虛、孕婦均當禁用。②、附子有毒,生用尤烈,內服不能用生品,必須用炮製附子。久煎可降低毒性而不影響療效。一般宜先煎二小時以上。

附子特點:一、該藥大辛大熱,氣味俱厚,回陽退陰,徹內徹外,內溫臟腑骨髓,外暖筋肉肌膚,上益心脾陽氣,下補命門真火,既能追復故失之亡陽,又能峻補不足之元陽,有卓絕的回陽救逆,扶危救脫之功。

二、該藥辛甘大熱,其性善走,補命門益先天真火以暖脾土,壯元陽助五臟陽氣以散寒凝,故能化氣行水、通陽散結、祛寒止痛、扶陽攝血、溫中止瀉、助陽發表。

三、該藥氣雄性悍,走而不守,溫經通絡,無處不到,能溫經脈,散凝寒,除溼邪,止疼痛。

四、附子反半夏、栝樓、白蘞、白及、貝母。畏犀角。不能配伍使用。如炮製不當或用量過大可引起中毒。可用生薑、甘草或綠豆、甘草煎湯急服可解其毒性。

《本草衍義》評價:“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長短、似象而名之。”

附子主含烏頭鹼、烏頭次鹼等多種生物鹼,並含消旋去甲基烏藥鹼、附子磷脂酸鈣、β一谷甾醇等。

明白了嗎?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葉輕舟85將為你解答,感謝閱讀和熱心點贊。未經允許,不得搬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