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约旦国王敢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接受萨达姆女儿们的政治避难,并奉为座上宾?

风云一点通


要搞清楚约旦国王收留萨达姆家眷的原因,首先要弄清楚约旦和伊拉克及萨达姆的渊源。



伊拉克共和国的前身叫伊拉克王国,它同约旦王国于1921年由来自哈希姆家族的一对亲兄弟创立。

哈希姆家族是阿拉伯一个古老部族,其38任族长侯赛因·伊本·阿里在一战期间,趁乱发动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起义,并建立了汉志王国,他的目标是统一阿拉伯。

1920年,汉志国王派长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占领了安曼地区,三子费萨尔·伊本·侯赛因占领了巴格达地区。

而按照欧洲列强的圣雷莫会议,这两个地区都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汉志国王又没有实力同英国抗衡,于是双方达成协议,英国承认哈希姆家族的统治,但必须接受英国的委任。


于是伊拉克王国和约旦王国成立。1924年汉志国王在同沙特家族争夺阿拉伯领导权的斗争中失败,汉志王国被吞并,老国王流亡伊拉克。

1958年2月,伊拉克和约旦建立阿拉伯联盟,意图继承老国王阿里的遗志,为统一阿拉伯世界而努力。

不料同年7月费萨尔政权被阿卜杜勒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而萨达姆所属复兴党就是参与者之一。此时约旦和复兴党可以说是仇敌。

后来伊拉克内乱,复兴党被打压,美国看到了介入伊拉克的机会,于是扶持复兴党反政府。并在美国的撮合下,复兴党和同样亲美的约旦化敌为友。


在复兴党与约旦的合作过程中,萨达姆和约旦国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萨达姆是一个有“统一阿拉伯”远大理想的青年,这一点和约旦国王不谋而合。

后来萨达姆成功到达伊拉克权力巅峰,约旦也是功不可没。当然萨达姆不是一个忘恩的人,70~80年代伊拉克大发石油财,萨达姆给了不少约旦免费的援助。

也正因为如此,在萨达姆屡次危难时刻,约旦都坚定不移的支持他。比如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发生前,约旦都表示了反对,即使欧美国家断了约旦的援助,也不改初衷。

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约旦国王能顶住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巨大压力,接纳并善待萨达姆的家眷了。

不仅如此,萨达姆死后,约旦还为他建了一个巨大的雕像。也许在约旦人民的心中,萨达姆还是一个伟大的阿拉伯英雄呢。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苗姐,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他家里的男丁基本都被杀了,女孩子们却躲过一劫,是美国放过她们了吗?当然不是,是她们逃去了约旦,并且约旦王室表示会保护她们的。美国也曾专门要求过要引渡她们,可是被约旦一口回绝了,一点面子都不给。

有人要说了,约旦这么弱小的国家难道不怕美国吗?首先第一个原因,伊拉克和约旦这两个国家关系非常的好,好到能穿一条裤子,萨达姆对约旦特别的好,好多资源相当于白给一样,因此约旦也是非常支持萨达姆的,无论萨达姆干什么他们都是支持,可是萨达姆的死亡已经是必然,他们也没有能力阻止,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萨达姆的遗孀。

第二个原因,约旦心里很清楚,美国不可能为了这些女人和自己翻脸,约旦和美国的关系其实挺友好的,美国不会为了这个破坏两国关系,而且保护女人和孩子本就是人道主义,如果美国强行要杀了这些女人,那么在国际上的名声也不好,大国不屑于做这些事的。

第三个原因,约旦王室保护她们,无疑会增加自己的威信,同时赢得人民的尊重。当然也有阴谋论是这样说的,他们认为在战争时期,约旦虽说一直没有参与,可是他的态度是倾向美国的,萨达姆女儿们去约旦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随时进行监视。

当然这个阴谋论似乎站不住脚,因为如今的约旦已经在替萨达姆女儿造势,他们支持萨达姆之女去参加大选,并且在他们的运作之下,伊拉克已经允许萨达姆女儿自由出入。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约旦王室敢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想到了,美国不会为此做些什么,至于以此为借口出兵那绝无可能,除非他们真的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约旦是中东的一个小国,也是穷国。

约旦没有什么石油资源,同财大气粗的伊拉克、沙特之流是比不了的。

约旦不要说石油,连最基本的淡水资源都严重缺乏。

一般认为,约旦为世界上十大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萨沙在约旦买瓶装水,价格是埃及的二三倍之多,这是水还是石油?

约旦唯一能够出口的东西,就是磷酸盐,约20亿吨。但磷酸盐只是一种化学原料,并不值钱,同石油无法相比。

约旦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7.8%,加上严重缺水,所以粮食和肉类都依赖进口。

约旦资源贫瘠,人口素质不高,工业落后,农业也不发达,很多商品必须进口。

2012年,约旦对外贸易总额为265.2亿美元。然而,进口高达186.1亿美元,出口才79.1亿美元,逆差100亿美元之多。

所以,约旦是很穷的国家。

在约旦留学的中国回族妹子告诉我,约旦是中东少有的民工大国。这个国家年轻男劳动力,有一半离开本国,在中东富裕国家打工。

因为约旦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工作,而且工资也偏低,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去海外赚钱寄回来,以此养家。

约旦很多城镇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就是这个原因。

萨沙刚去约旦的时候,一度没吓尿:这TM什么情况,怎么城镇街上基本上没人?尤其,乡下很多村子,几乎成为鬼城!

后来才知道,青壮年男人都外出打工了。

而根据教义妇女没有直系血亲男性陪同,不能随便上街。

所以,街上空空荡荡的。

同时约旦又是个小国,人口仅有600多万(在中东算少了),实力很弱。

更倒霉的是,约旦身边还有强敌,就是以色列。

约旦同以色列接壤,历史上同以色列激战多次。

其实,约旦原来就是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今天的约旦和巴勒斯坦。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以色列宣布建国以后,约旦第一时间发动进攻,一举占领了划分给巴勒斯坦的所有地区,包括以色列人眼中的圣地耶路撒冷老城。

结果四次中东战争,每次都是约旦被打的溃败,原本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全部被以色列占领。

同时,约旦地理位置又特殊,它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

在古代,约旦是中东的交通枢纽,今天也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所以,约旦除了开始同以色列为敌以外,大体是中立态度。

中东战争中,约旦多次同埃及、叙利亚平肩作战,算是亲密战友。

然而,他也同伊拉克关系非常好。

这有一些历史原因。

约旦的统治者哈希姆家族,在阿拉伯世界具有极高的地位。

这个家族被称为是圣裔,是先知默罕默德的后代。穆罕默德去世后,哈希姆家族认为应由其家族成员为穆罕默德事业的合法继承人。

由于地位崇高,哈希姆家族在近代曾经控制了伊拉克、约旦和汉志(今天沙特的一部分)三大王国。如果不是英国人的阻拦,哈希姆家族就几乎建立了统一的中东阿拉伯国家。

后汉志被沙特吞并,伊拉克也独立出去,哈希姆家族只控制了贫穷的约旦。

即便如此,伊拉克和约旦王室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两家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就是一家人。

1958年2月两国还组建了阿拉伯联邦(伊约联邦)。

可惜,由于伊拉克国内爆发了军事政变,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在政变中被杀,这个联邦只维持了六个月就被迫解散。

然而,即便萨达姆上台以后,约旦和伊拉克关系仍然很好。大部分约旦人认为和伊拉克本来就是一家人,伊拉克人也是这么认为。

所以,在约旦经济困难期间,萨达姆一直在援助约旦,给了很多钱,还计划免费的送给该国石油。

而在政治上,约旦也非常支持伊拉克。

在海外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站在美国一边,但约旦还是维护伊拉克。

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约旦就收留了萨达姆逃出来的家属。

需要说明的是,约旦相对世俗化。

约旦的妇女打扮相对开放,很少有看到带黑色面纱的,穿黑色长袍的。

留学的中国回族妹子因是外国人,连头巾都没戴,脸上还划着很浓的妆。

她告诉我,就算在他们甘肃乡下回族村,也是要戴头巾的。

可见,约旦要世俗化的多。


萨沙


约旦这个国家的外交非常巧妙,跟势不两立的伊拉克和美国的关系竟然都很不错,生动阐释了一个奇葩的现象——朋友的敌人还是朋友。

2003年7月22日,被萨达姆视为左膀右臂的儿子乌代和库赛,以及14岁孙子穆斯塔法,统统的被驻伊美军打死,尤其是稚气未脱的穆斯塔法,在父亲、伯父及随行保镖丧生的情况下,独自持枪奋勇作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终于实践了其祖父萨达姆战前的宣言。这个结局意味着,萨达姆东山再起的希望几乎彻底破灭。之后,萨达姆的妻子萨吉达及其三个女儿的下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随即,萨达姆长女拉加德则带着妹妹拉娜和9个孩子开始逃亡,辗转各地,最终被约旦收留,约旦国王明确表示,会尽全力给她们提供政治庇护,并拒绝了美国的引渡要求。

实际上,表面美国老是吵吵着要引渡萨达姆的女眷们,实际上并不是真心非要这么弄。比如,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曾经表示“她们本来可以前往利比亚或者叙利亚,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就不妙了。因为,在那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对她们进行监视。”也就是说,即便是在亲美的约旦避难,也等于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过活,美国还是可以间接掌握她们的一举一动,犯不着往死里面为难这些妇孺,搞坏自己的名声。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约旦跟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那真的不是一般的好。而且在前萨达姆时期,关系也是相当的紧密,到什么程度呢?早在1958年2月,两国组建了阿拉伯联邦(伊约联邦),自愿合并成了一个国家。但不久后,由于伊拉克国内爆发了军事政变,国王费萨尔二世在政变中被杀,这个联邦只维持了六个月就被迫解散。

萨达姆掌控伊拉克之后,更加重视和约旦的关系,在自己过的好的那些年,一直非常出力帮衬约旦(约旦是中东地区罕见的不产原油的国家),每年都主动向约旦送石油、送粮食的;而且,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在中东地区算得上是一霸。小国约旦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萨达姆政权,来对抗沙特阿拉伯。而萨达姆也承诺,会为约旦提供保护。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萨达姆偏执的外交政策和咄咄逼人的武力威胁,把中东的邻居们都得罪了个遍,只留下约旦,成为了伊拉克硕果仅存的中东老朋友。甚至,1990年8月,在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在全球一边倒的谴责声中,约旦的态度竟然是“对此表示理解”。之后,海湾战争爆发,约旦是中东地区唯一支持萨达姆的国家,并因此上了沙特的黑名单,还差点跟美国闹翻。

而且,不但两国上层关系好,政府间打得一片火热,两国民众对彼此的感情认同很深。在很多约旦人心中,伊拉克就是自己的兄弟,在伊拉克人心中,约旦就是自己的亲人。当年的萨达姆,在约旦各界也是非常有人气的,尤其是约旦民间,积累了大量粉丝。

(开斋节中,约旦小吃包装上印着萨达姆的头像)
所以,这么看,收留老萨家的女眷对约旦国王来说是一种共赢,一方面增加他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全球人气;同时,这一举动也安抚了那些质疑国王亲美立场的人;此外,约旦本身又是美国的长期盟友,面对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中打出的各路“妖魔鬼怪”,美国还指望着自己发挥更大作用呢,犯不着为了几个妇孺的何去何从跟约旦翻脸,坏了大事儿,反正约旦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让他暗中监视就可以了。

事实证明,约旦真是个外交策略及其巧妙的国家,当时的大义之举被全球人民敬仰,国内更是人气、民心高涨;而美国老大那边呢,其实也并未真正特别冒犯过。

甚至,现如今,已经改朝换代的伊拉克现政府也并没有因为约旦支持萨达姆政权,而敌视约旦,两个国家早就开始再次重温历史的友谊,迅速恢复了兄弟般的关系。伊拉克前政权时代的那些恩怨情仇,貌似并没给两国关系留下什么阴影。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2003年,伊拉克局势恶化,萨达姆也开始给自己的家人安排后路,但他也明白想把儿子,孙子送出去几乎不可能,因为西方人也看重家族传承。于是退而求其次的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别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约旦,约旦国王接受了“烫手的山芋”并没有因为伊拉克不行了,而将萨达姆的两个女儿拒之门外,并且后来美国几次要求,约旦国王仍然顶住了压力。


之所以约旦国王会这样积极的庇护萨达姆的女儿,首先他和萨达姆的关系当然是一部分。如果说萨达姆在这世界上还有几个站在他这边的朋友,约旦国王一定是一位。这种感情首先基于两国共同的感情,伊拉克和约旦曾经一度准备合二为一,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两国民众都将对方看做自己的兄弟。



美国是约旦的盟友。约旦之所以有这个胆量敢接受萨达姆的女儿,必然是下定决心愿意和美国对抗的,但这种对抗在约旦政府心里,一定是控制在可控范围。其实萨达姆的女儿去了约旦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美国人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她们的所作所为,如果当初她们去了俄罗斯,就像斯诺登一样,美国人就望尘莫及了。

如今离伊拉克战争过去了16年,萨达姆被绞死也过去了差不多12年,当年在中东盛极一时的伊拉克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而萨达姆家族也差不多烟消云散,留在世上的只有几位托于约旦的女儿。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约旦敢接受萨达姆女眷家属的政治避难,是和当时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尴尬地位分不开的。按照本意,估计萨达姆跑到约旦避难都有可能!

伊拉克和约旦王国关系非常密切,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

1、本是同根生:

伊拉克和约旦王国是在1921年由哈希姆家族的一对亲兄弟创立的,所以关系一直非常好。在萨达姆的伊拉克复兴党与约旦的合作过程中,萨达姆和阿卜杜拉二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重要原因是萨达姆是一个有“统一阿拉伯”远大理想的青年,这一点和约旦国王不谋而合。

所以,对于萨达姆的女眷家属,阿卜杜拉二世表示愿意提供保护。

2、经济方面:根据约旦与伊拉克签订的供油协议,伊拉克每年将为约旦提供550万吨原油和石油制品,其中一半为赠送,另一半以优惠价售给约旦。所以,在两伊战争时,约旦一直在为伊拉克说话。


所以,在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警告,通知他们伊拉克正在通缉萨达姆长女拉加德·萨达姆·侯赛因时。约旦政府表示,萨达姆长女目前是约旦国王的客人,他们不会将其交出,并给予她们很多帮助和保护。

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萨达姆的男眷家属,约旦没有加以保护,这是给当时的这些西方国家一个面子,约旦的主动示弱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浪,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国与国直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然而,约旦也很穷啊!仅有8.9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外援是约旦经济主要来源之一。为了伊拉克,约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海湾战争前,约旦外援主要来自美等西方国家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在海湾危机爆发时,由于伊拉克采取同情伊拉克的立场,主要援助国中断了对约援助,国内经济形势恶化。

所以,海湾战争以后,约旦加强了和这些国家的关系修复,很快约旦外援就恢复正常。2003年国际社会向约旦提供高达19亿美元的贷、赠款。尤其是和美国的关系修复,约旦得到大量的外援。

2018年2月,美国宣布将每年对约旦的援助从10亿美元提至12亿美元,截止2018年年底,约旦共接受外援31.4亿美元。


从小爱历史


约旦国王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收留萨达姆遗孀,这本身是一件非常拉好感的事情,原本约旦和伊拉克关系就非常铁,铁到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那种,后来是分道扬镳。但是伊拉克在战争前,还会每年向约旦提供550万吨的石油和相关制品,半送半优惠,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明,两国关系再好,在当时伊拉克战争那种局面下,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约旦国王就真的是只考虑“感情”吗?显然不是。




第一,约旦亲美,利于监视。

约旦和伊拉克关系是不错,但是他也亲美,这并不矛盾,美国以前不是也支持过伊拉克吗?到了伊拉克战争时期,伊拉克和美国闹翻,萨达姆的女儿选择约旦,对你美国来说,更容易监视他们,如果他们去了利比亚或者叙利亚,能不能接收不敢说,但是如果接收了,那么一定会不会向美国提供她们的信息,不利于美国掌握其动向,所以约旦是也可能是在美国授意之下接收她们。



第二,舆论需要。

约旦很多人认为伊拉克的萨达姆是个大英雄,所以对于亲美的约旦国王来说,其国内必定会有声音反对约旦国王亲美,所以约旦国王此时如果能收留“英雄”的遗孀,那么一定会赢得国内的支持,而且就以往两国人民的亲密关系来看,如果约旦国王不同意,那么约旦国内也一定不会太安稳,所以此举是舆论需要。




第三,从情感出发。

虽然对于国与国之间,在面对国家重要抉择时有多少感情在里面,但是我还是不太有把握认为约旦国王一定是从同情出发才同意了她们的避难,但是至少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才敢掺杂个人感情,既然能接受她们,美国也没有十分反对,那么不如就尽量让她们过的好一点,毕竟除了这个,他们也不能为自己昔日好友的遗孀做点什么,不管是不是为了拉好感,但至少萨达姆的女儿和外孙们得到了保护。


不管这种保护是否存在监视,或者存在其它因素,现在萨达姆的大女儿,已经着手准备2018年的伊拉克总统竞选,并且呼声很高,虽然有部分人不想因为她的回归让伊拉克更糟糕,但是如果她的女儿继承萨达姆那些好的遗志,能再让伊拉克回到以前那种高福利国家,结束伊拉克目前的状况,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不过,萨达姆争取本也是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种,家族贪污腐败严重,大肆敛财,和古代皇室一样,但是和伊拉克现状比,孰轻孰重,每个人要求不同吧。


风云一点通


约旦国王敢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接受萨达姆女儿们的政治避难,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抉择。美国也是有默许的。
一、约旦国王阿布达尔二世同意为伊拉克前国家领袖萨达姆的第一任妻子以及小女儿提供避难。交换条件是,她们不得参与政治。阿布达尔二世国王做出上述决定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希望能够通过此举使得她们同已在约旦的家人团聚。据报道,萨达姆的其他两个女儿拉德、拉娜以及自己的9个孩子们住在首都安曼城内杜巴克街区国王专门招待客人的一个居所内。收留萨达姆家以妇女儿童为主体的家人,约旦国王这种完全出于人道主义行为,无疑会赢得具有正义感、具有同情心的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二、为萨达姆家人提供避难的方案,对于当时的布什政府十分合适。对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约旦国王当时持不反对态度,确切的说倾向于美国,因此,如果萨达姆家人去约旦避难,美国是可以掌握住他们的一举一动的。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曾经表示“她们本来可以前往利比亚或者叙利亚,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就不妙了。因为,在那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对她们进行监视。至于萨达姆女儿们的流亡生活的条件,约旦政府并没有对外界透露。不过,据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的说法,他们之间有“君子协定”。她们被要求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得从事与政治相关的任何活动,其中包括同媒体会面。
三、为萨达姆家人提供避难的方案,对约旦国王来说是一种共赢,因为这将增加他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同时,这一举动将安抚那些对国王在伊拉克战争时期表现出亲美立场不满的大多人。因为,萨达姆在他们眼中是阿拉伯世界唯一敢对美国人说“不”的英雄。对于萨达姆的家人而言,他们在安曼的处境还算不错。因为大多数的约旦人都崇拜萨达姆,因此她们可以吸引到阿拉伯人对她们的保护。
四、依据当时战争形势,萨达姆家人到约旦避难,安全将更加有保障,为萨达姆家人提供避难的方案不仅受到美国方面的欢迎,同时也受到阿布达尔国王的欢迎。阿拉伯报纸指出,美国方面原则上不反对其他未被通缉的萨达姆亲属离开伊拉克,此外,美国将不会阻止阿拉伯国家向萨达姆亲属提供避难。据该报纸报道,在萨达姆亲属中除了目前已经在安曼的他的女儿拉德、拉娜以外,还有他的表姐乌姆-奥马尔及其丈夫和四个孩子。


山外山FJH


伊拉克战争时,约旦为什么胆敢让萨达姆女儿避难,难道不怕美国打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铲除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为目标的“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正式启动,大量美国战机如同猛禽出笼,飞向伊拉克境内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力图瞬间摧毁伊拉克军方的指挥系统。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没有闲着,他们趁着伊拉克军方被美国战机炸的方寸大乱,迅速登陆伊拉克本土,直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至此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的结果对于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高层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虽然伊拉克号称百万雄师,结果在美军的精确制导导弹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了。2003年4月15日,美国人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萨达姆及其亲信,为了能够活下去,在号召百姓同“侵略者”美国人死战到底后,选择藏于山区之中,等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随着伊拉克被攻占,萨达姆家族在伊拉克的统治被完全终结,众多曾经跟这个家族称兄道弟的中东权贵家族们,纷纷选择了沉默,虽然不按照美国人的逻辑,表达萨达姆家族罪大恶极。

却也没有站出来大声说萨达姆家族并没有美国人所说的那么不堪。不过万事都有意外,作为伊拉克的老朋友约旦,它在萨达姆家族最危难的时候,伸出了自己的手。

约旦国王阿布达尔二世同意为伊拉克前国家领袖萨达姆的第一任妻子以及小女儿提供避难。在美国四处围剿萨达姆家族的大背景下,约旦国王的这一行为,可以说是“胆大包天”,狠狠的在美国脸上打了1巴掌。

因而很多朋友,在得知约旦国王的行为之后,真心为他捏了一把汗,他们担心美国会以“包庇”的罪名,让约旦变成第二个伊拉克。

不过好在历史的结果,并没有按照这个最悲剧的情况发展,美国虽然有要约旦交人的行动,但并没有强势要求约旦必须这么干,最后萨达姆的女儿得以在约旦安安全全的生活下去。

约旦国王当时不怕美国吗?他胆敢让萨达姆女儿避难。从局势来看,约旦肯定怕,美国毕竟是世界超级大国,中东小霸主伊拉克说灭就灭了。

至于为什么约旦敢这么做,小袁的大胆猜测是,美国希望它这么做。萨达姆家族在伊拉克被占领后,其成员早已藏入山中,想同时间全部抓住,几乎不现实。若这群人有1个跑到了美国相对对抗的国家,譬如俄罗斯,用他那张嘴就可以把美国搞的天翻地覆。

相对的,作为美国盟友的约旦,率先表态,可以接纳萨达姆家族,并用实际行动表示来自己这里是安全的,那萨达姆家族可能会全部聚集到约旦。而这样一来,美国利用跟约旦的盟友关系,可以把这群不确定因素,牢牢地放在手里。

所以说约旦的行为是在帮美国找台阶下,符合美国利益,它根本不用担心惹怒了美国,相对的就不存在哪个“胆敢”二字了。


袁载誉


美国在2003年的时候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随后伊拉克的统治者萨达姆被美军抓捕,并于2006年被伊拉克新政府以战争犯的罪名处死。在将近四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的儿子们无一幸免全部身亡,但萨达姆的遗孀和女儿们却逃过一劫,被约旦保护了起来并奉为上宾。虽然美国及伊拉克新政府几次要求约旦引渡相关人员,但约旦国王均视而不见。是什么促使约旦敢冒犯美国,为萨达姆的亲人提供政治避难呢?

历史原因,约旦视伊拉克为亲人

在地理位置上,约旦和伊拉克相邻,可谓山水相依,是唇齿相连的关系。在历史上,约旦和伊拉克都曾属于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希姆家族计划将其控制的伊拉克、约旦和汉志合并为一个阿拉伯王国,但由于英国的阻碍,汉志之后被沙特吞并。

1958年,约旦和伊拉克合并为一个国家,名为:阿拉伯联邦。这个国家维持了半年的统一状态,虽然最后被迫解散,但两国人民之间的认同感却很深厚。约旦人民认可伊拉克人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在伊拉克人民的心中,约旦人民就是自己的亲人。

萨达姆种下的“善缘”

在世人的印象中,中东国家虽然环境恶劣,但石油资源丰富,似乎各个国家都像战前的伊拉克,现在的卡塔尔、阿联酋一样富得流油。但约旦因为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算是比较贫穷的国家之一,是中东的被援助大国。

萨达姆成为伊拉克统治者后,非常重视和约旦这个邻居的关系,不但注重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还在石油、粮食、经济上给予约旦以援助,在军事上对约旦给予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说,强盛时期的伊拉克与约旦,就像大哥与小弟的关系,伊拉克处处维护约旦,约旦也甘愿为伊拉克这位老大哥效犬马之劳。当年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时,约旦是唯一一个支持萨达姆的国家。

当美国等西方国家推翻萨达姆的统治后,其他国家都不敢向萨达姆家族提供政治庇护,也只有约旦这位“小弟”患难见真情,仗义的为萨达姆的遗孀和女儿们提供了最后的落脚之地。

约旦国王的选择

约旦作为中东小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并不大,他们的特产除了地毯、陶器和饰品外,最有名的大概要属他们的美女王后拉尼娅了。除此之外,约旦国土面积只有89342平方公里,比重庆市大不了多少,还是个内陆国家,全国只有一个出海口,紧挨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不受巴以冲突的影响,走自己的路已然难得,要想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舞台发挥大作用,可想有多难。

但约旦国王亲自宣布收留萨达姆的遗孀和女儿们,不但拒绝美国和伊拉克新政府的引渡要求,还将这些无家可归的女人们安排在老国王的宫殿生活,提供保镖保护,奉为上宾。这无疑会增加约旦国人民对约旦王室的好感度和尊重,增强约旦在阿拉伯世界的威信,甚至在国际社会,约旦的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都能赢得不少赞誉。

美国怎么想?

约旦和伊拉克的关系很好,但约旦同时与美国关系亲密。美国在打击IS恐怖主义的时候,约旦积极配合。约旦与美国定有自由贸易协定,约旦国王也曾多次访美,美国也给予了约旦大量的经济援助。

虽然美国攻打伊拉克,但这并不影响美约的关系。约旦政府收留萨达姆的女儿们,美国也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她们进行监视。所以,萨达姆女儿们去约旦寻求避难,对美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这大概也是美国对约旦拒绝引渡萨达姆的女儿们这一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约旦政府最终是为萨达姆的女儿们提供了一席之地。约旦的行为似乎对伊拉克新政府和反对萨达姆的伊拉克人民极不尊重,但改朝换代的新政府也并没有因此而与约旦兵戈相向,两个国家延续老路重温历史友谊,很快恢复了兄弟国家关系。

而萨达姆的女儿2008年的时候重返伊拉克参加总统选举,虽然她的出现并未获得太多支持和拥护,甚至民众极为排斥,但政界如战场,各种利益关系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鹿死谁手。也许有一天,萨达姆的后辈继承他的遗志,重新掌权伊拉克,到时对约旦来说,如今的选择未尝不是美事一桩,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