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一票险胜中科院,最终结果:停止对撞机建设!

大新强子对撞机是粒子物理科学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观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机制设备,是一种将质子加速对撞的高能物理设备,但是这种设备很烧钱,或许还会是一个无底洞,即使投入了很多,其结果也是没有多少收获的。科学理论离不开仪器的检验,而这些仪器通常都是非常高科技、高精度的,但是这些想要建造出来也并不容易。就像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早在几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就曾提出,要在中国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杨振宁一票险胜中科院,最终结果:停止对撞机建设!


因为大型粒子对撞能够让中国在物理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并且还能吸引非常多的优秀科学家,所以王贻芳认为这是对我国非常有利的。如今的世界各国比的就是科技的先进,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够引领未来,因此各国都在科技的研发上大力的投资。但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耗费太多钱,至少需要1400多亿的人民币,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成熟,即使耗费了巨资,也不一定能够有多少收获,技术吃不透,反而为他国做了嫁衣!

杨振宁一票险胜中科院,最终结果:停止对撞机建设!


此外,这么一大笔钱不论是用在其他科学领域的投资上,还是用在民生上,都会比用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上效果更好。学术上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就会有辩论,而杨振宁和一些中科院的专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辩论,虽然该项目获得最初的启动资金,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差一票未能通过。也就是说,目前还是不会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而杨振宁的意思并非是觉得我国不应该投资建设该项目,只是因为以目前我国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还不能太急功近利,这些钱用在脱贫上会更适合,待我们经济抓稳后,在建造也不迟。

杨振宁一票险胜中科院,最终结果:停止对撞机建设!


的确,高能物理方面的突破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利用粒子对撞机寻找超对称粒子方面的理论也不成熟,如果我们动用这么一大笔钱去研究的话,很可能到时候人财两空。对于科技的研究我们自然是不能停止的,但这要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而这笔钱不是我们拿不出,只是这项研究并非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

将来等我们有了足够的科学家和科学基础,那么这个设备就非常有需要了,到那个时候在将项目提上日程也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