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有哪些主要成就,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吗?

宇宙观察记录


1950年8月22日,美国华盛顿。39岁的钱学森向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表示,自己即将返回中国大陆。金波尔对他进行挽留。

次日上午,钱学森再次见了金波尔,表明去意已决,谢绝他的挽留。

在金波尔眼中,这名风华正茂的中国籍火箭专家,抵得上5个师,为了美国国家利益,绝对不能放他回到红色中国。

金波尔赶紧给美国司法部打电话,要求对方阻止钱学森回国。

当天下午,钱学森乘飞机离开华盛顿,晚上到达洛杉矶国际机场。

此时,洛杉矶移民归化局总稽查艾伦·朱尔已经在机场等候他多时。朱尔当场向钱学森宣布了不准其离开美国的命令,这一命令由美国司法部驻洛杉矶执行法官签署。

大约两个星期后,钱学森在位于洛杉矶东北郊帕萨迪纳的家中被捕。

▲电影《钱学森》剧照

钱学森原本已经订了回国航班,现在只能电话取消,何时能回国成为一个未知数。

来自移民归化局的逮捕令,指控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认为他是通过武力、暴力倡导或教育人们颠覆美国政府的组织、社团或集体成员之一。

具体来说,美国怀疑时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钱学森,是加州帕萨迪纳“一二二”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这个小组被国家安全部列为具有颠覆性质的组织。

这个共产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魏因鲍姆(俄裔科学家),此前已经被捕。钱学森是魏因鲍姆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的推荐人,平时对共产主义也抱持同情心态,因此不可避免被牵扯其中。

联邦调查局就钱学森是否为共产党员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但始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钱学森也一再强调,虽然他有些朋友表现出左派倾向,但他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共产党员。

尽管如此,在获悉钱学森离美回国的计划后,美国还是先下手为强,对他进行逮捕再审讯。

钱学森随后被转移到洛杉矶以南特米诺岛的司法部监狱。

1950年9月20日,在特米诺岛举行的调查和听证会上,美国移民归化局出席人员进一步指控,钱学森此前准备打包带回国的行李中含有大量涉密材料,并指出钱学森打算让共产主义中国得到这些材料,以及打算将大脑中的知识奉献给共产主义中国。

钱学森回答说:“我头脑中的知识可能对美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意义重大。为了信誉,我不会将其给第二人。这种职责如同两个相互敌对的公司雇用了同一雇员,这个雇员离开去另一个公司,作为一名职业工作者,如果这些信息在他们的竞争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不会将我早期雇主的信息给第二个雇主。我的态度就是如此。”

3天后,在钱学森的学生替他交纳了1.5万美元的高额保释金后,钱学森才得以出狱。

那天,钱学森的妻子蒋英开车去监狱接他回家。她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去接他出来的时候,他一言不发,你问他什么,他点点头,他摇摇头。我明白了,他失声了,不会说话了!15天之内,他的体重掉了15公斤。”

▲钱学森在美国授课【本文历史图片均来自中科院官网,谨致谢忱】

在钱学森案件上,美国并未停止“表演”。

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经过审查,发布报告称未发现钱学森的行李中有涉密材料。但移民归化局和联邦调查局仍旧不遗余力地捕风捉影,最终判定钱学森“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必须驱逐出境。

吊诡的是,钱学森一直处于被“驱而不逐”的状态。

当移民局给钱学森下达驱逐令时,一道难题却摆在美国国务院面前:谁愿意将钱学森,世界上最顶级的火箭技术专家送往红色中国呢?驱逐钱学森,不就意味着完成他回国的梦想吗?

“把我们的朋友送回去将是一种犯罪——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是有高度专业培养的人。没有一个清醒的政府会让这些中国学生中的任何一个走近北平,不论他们是否愿意。”一个美国籍教授说道。

当时,《纽约时报》公开报道称:“钱学森——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火箭专家,(1953年)3月5日在洛杉矶被命令驱逐回中国,但同时又被命令不许离开美国,因为他的离去‘不利于美国的最高利益’。”

陷入矛盾的美国最终选择暂缓执行驱逐令,限定钱学森每月必须到移民部门报到和登记,另外规定他只能在洛杉矶市内活动。他家的电话、信件都受到监听和拆检,上街也有人跟踪。

事实上,钱学森处于一种被软禁的状态。他内心无比痛苦和沮丧。

一个科学家,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免不了被无情卷入意识形态偏见与政治漩涡之中。这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

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师承力学大师冯·卡门,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从1940年起,火箭研究计划被美国政府列为高度军事机密,钱学森因为不是美国公民,只得被迫退出火箭研究小组。

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基于中美共同抗日的联盟关系,钱学森才获得参与美国机密研究计划的资格。1942年12月,在老师冯·卡门的推荐下,经过美国宪兵司令部的安全审核,钱学森获得保密许可证,从此深度介入一切军事机密研究,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并陆续承接了美国军方多项研究任务。

冯·卡门曾向美国陆军军械署推荐钱学森,称他是“目前从事超音速飞行研究最优秀的专家之一”。

1943年底,冯·卡门、钱学森等人共同提出美国远程火箭导弹研究计划(JPL)。次年1月,面对德国火箭计划咄咄逼人的进展,美国陆军军械署请求加州理工学院尽快研制可以用于实战的火箭。钱学森独当一面,负责火箭推进方面的工作。

随后,钱学森担任JPL理论组组长,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十多名中外科学家一起集体攻关,先后设计了“列兵A”“女兵下士”“下士”等美国最初的火箭,并顺利进行了发射试验。

在钱学森的天才与努力下,原本大大落后于德国的美国火箭研究,终于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钱学森由此奠定了自己作为美国早期火箭“理论设计师”的地位,他的老师冯·卡门不吝赞誉,说他是“火箭技术领域一位伟大天才”。

然而,二战结束后,一道铁幕在东西方之间落下。冷战加剧了国际局势的不安与紧张,美国民众对共产党的敌对情绪达到顶点,“麦卡锡主义”盛行。

具体表现是,美国在各界开展“忠诚调查”。如前所述,钱学森因为魏因鲍姆事件被动卷入调查。

尽管没有证据,美国军方还是很快吊销了钱学森的涉密研究资格许可证。这意味着,钱学森已经无法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

对于火箭技术领域的“伟大天才”来说,这几乎是要了他的命。所以钱学森的第一反应是辞职回国。

恰在此时,朝鲜战争爆发,中美两国的对立加剧。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将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列为重点调查对象,尤其是像钱学森这样拥有涉密资格的科研人才。

总之,美国不可能放任这些留美科技人才回到中国,成为中国发展尖端科技的骨干力量,因此千方百计地找碴和阻挠就上升为美国不可公开的“国策”。

钱学森回国行李被扣,本人被禁止离开美国,在1950年代的留美科学家中不算少见。很多选择回国的留美科学家,都曾成为调查对象,被美国阻止回国。

美国一直标榜民主法治,但基于国家利益制造冤案、整人,这样的事情干起来同样得心应手。

▲晚年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作为博弈的另一方,中国一直在关注钱学森案件的进展,以及留美科技人才的归国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亟需各类科技人才参与国家建设。根据摸底调查,当时留美的学生大概5000多人,朝鲜战争爆发前,这些人可以绕道香港回国。但朝鲜战争后爆发后,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开始使用手段,限制留美人才的出国自由。

得知钱学森回国受阻,中国科学界、教育界人士多次抗议美国政府的暴行。最多的一次,有189名在京科学家联名要求美国政府放人。

中国外交部当时认为,钱学森回国行李查出涉密材料(美国军方后来认定这些材料非涉密),因此不宜由外交部发表抗议声明。所以主张先由群众团体机关发表宣言、通电等抗议美帝逮捕中国学者。

这场声势浩大的国内抗议,对于美国完全无效。现在看来,美国政府是否留意到中国国内的抗议潮还是个问题。

1951年9月后,美国移民局变本加厉,命令理科、工科、医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一律不许出国,违者处以5000美元以下罚款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两者并罚。

转机出现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出席会议的周总理向美方提出平民返回祖国的问题,美国也急于要回在中国关押的战俘和美国侨民,双方因此进行交涉,举行大使级会谈。

当时,中国境内关押着一批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军军事人员和间谍。这批人成为中国与美国展开谈判的筹码。

看来,国内抗议是没用的,国际公理也是没用的,关键时刻还是中国握有美国的底牌,才让钱学森等留美人才回国出现了曙光。

谈判中,美国否认中国指出的扣留了5000名中国学生的数据,称只有120名左右的非美籍中国学生未获准离开美国,原因是这些人掌握着美国不愿被用来反对自己的技术资料。

与此同时,在美留学生也行动起来,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说美国扣留我们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我们所学知识是公开的,不影响美国的安全。此外,美国被俘人员的家属,也给美国当局施压,希望他们的亲人尽快从中国获释返美。

在内外合围的态势下,1955年6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国务卿杜勒斯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回去。”

杜勒斯回答:“有两个人(注:一个是钱学森,另一个是从事奈克火箭研究的王大卫),国防部对他们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都掌握有非常高的涉密信息。”

艾森豪威尔继续表明他的态度:“这不应该成为障碍。他们所掌握的信息,现在已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价值了。”

随后,美国国防部给艾森豪威尔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称,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约有5000多名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其中有110名学生可能掌握了不利于美国安全的信息。 在这110名学生中,除两名同学外已全部释放。

这两名同学,一个正是钱学森。报告介绍了钱学森的基本信息:“钱学森,空气动力学著名权威,喷气推进专家。 他目前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戈达德’教授。 在1951年他从事机密研究的许可证被吊销前,他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高级机密的国防项目。”

报告还指出,现在看来,钱学森那个时候掌握的涉密信息可能被最新研究所超越,并且这些信息在苏联阵营看来也可能成为基本常识。

这意味着,美国在钱学森回国的问题上已经松动。他们评估认为,钱学森被“冷藏”了5年,他的知识体系已经过时,放他回中国,威胁不大。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中方代表王炳南告诉美方代表,昨日(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宣布,根据中国法律程序,释放11名美国空军人员,这11人同一天可以离开中国,拟于4日到达香港。

意思是,在“人质”互换问题上,中国诚意满满,希望美国也拿出诚意。

三天后,8月4日,美国司法部签署文件,正式同意钱学森回国。钱学森以及中国历时5年的抗争,终以胜利告终。

消息传出,美国媒体引用五角大楼某官员的话说:“用11个美国战俘交换钱学森,就像用11个平民交换4个装甲师。”

有意思的是,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并未得到消息。一直到8月8日,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王炳南还拿出钱学森的求助信质问美国代表,结果,美国人说,我们已经放人了。中国这才知道钱学森重获自由的消息。

▲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时的钱学森(右二)

1955年9月16日,钱学森离美的前一天,联邦调查局的几名人员对他进行了最后的询问。

他们继续问钱学森是不是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继续否认。

当被问到是不是对美国充满仇恨时,钱学森回答说:“没有对美国充满憎恨和厌恶,自己只是环境的牺牲品。”紧接着补充道,自己在美国有很多朋友,“从来不因为自己的逆境,而改变我对这些人的友谊和对美国人民的友好”。

当被问到未来的工作时,钱学森表示:“希望在教育领域谋得一份工作,但并未有一个具体的工作在等着我。”

第二天下午,在联邦调查局人员的监视下,钱学森一家四口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码头上挤满了送别的朋友,以及赶来采访的记者。

一名记者问钱学森,是否还打算回来?钱学森说:“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另一名记者问了联邦调查局问过的问题,你是否憎恨美国?钱学森说:“我并不恨美国人民。当你被一条狗咬的时候,你不能够恨那条狗,只能够恨那条狗的主人。”

有记者问他,是否将帮助中国政府重整军备?钱学森回答说:“这是一个我拒绝加以答复的假设性问题。”他还说:“我是同情中国政府的,我相信我的前途寄托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样,都在谋求和平和追求幸福。”

经过三个星期左右的海上航行,10月8日,钱学森一家在香港上岸,随后经过深圳关口进入中国内地。

为了这一天,钱学森等了整整5年。他说自己梦里都在想象这一天,如今终于成为现实。

▲钱学森一家在回国的邮轮上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1956年10月8日,在钱学森归国一周年时,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成立当天,钱学森给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开始培养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技术人才。

作为技术主帅,钱学森带领科技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参与组织指挥导弹、火箭、卫星所有的重大试验并获得成功。

有人说,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1966年10月27日,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爆炸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以导弹为运载工具将原子弹运送到指定地点的能力。

《纽约时报》随即以《有价值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为题,报道称:“这是冷战历史的一个讽刺,一个由美国培养、教育、鼓励、尊重,且支付酬金和信任15年的人,帮助中国共产党用导弹把第一颗原子弹送上天空。”

然而,钱学森在美国学习生活了整整20年。美国人不应只记住前面的15年,更应记住后面的5年,警惕冷战的幽灵游荡回来。

参考文献:

叶永烈:《钱学森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张现民:《钱学森回国纪事》,载《钱学森研究》(第1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张现民:《钱学森回国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美侨民归国谈判》,《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1935—195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最爱历史


总结来看,钱老的主要成就,一共有六个:


第一,航天技术

提出了若干关于火箭动力的重要概念,如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

第二,卫星研究计划。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一份科研计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发展任务。在此之前的1964年10月16日当天,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为1964年12月26日,钱学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第三,工程控制论。

在与美国移民局周旋的五年内,被禁止参与美国科研核心机密工作的钱学森,只能涉及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FBI认为钱学森所知的机密信息五年后就会变得过时而没有用处,于是潜心钻研的钱学森,在1949到1954年的五年内,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工程控制论》的伟大研究,后来将这一成果带回国内,培养出无数专业人才。


第四,物理力学

1953年,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并开设了“物理力学”课程,同年编写出“物理力学”讲义,直到1962年,将相关理论技术带回国内,编著成《物理力学讲义》,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五,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更为我国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能够自我更新自我进步的全面体系,基于这个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科研系统的全面性和延续性,哪怕是从五十年前开始培养,但放到今天,这套体系仍旧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而继续沿用,无数人才与无数技术基于这个体系被培养,被创造出来,继续为我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第六,思维科学。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就已经在国际科学界兴起,而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深入研究以后获取的成果,能够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也被认为是跨越了数十年的先进思想,可见钱老对待科学细微知著的超前眼光。


最后再回答第二个问题:


钱学森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吗?


不是。


因为科学贡献从来没有谁最大,潜心研究科学的科研工作者,从来不会去比较自身的贡献是否大过别人,而是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在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中,不断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所以科研工作的贡献没有可比性。

钱学森是如此,邓稼先是如此,钱三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不可或缺的岗位上,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巨大贡献,后世看待这几位伟人的科研成果,也是站在上帝视角总结性看待,如果能够切身体会到当时科研的艰辛,你就会愈发感到,其实每个人的付出,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仍旧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

比如今天某个年轻人了解到钱学森的精神,为之感动,于是去学习航天知识,那么明天,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一个精通航天技术的人才。

明天某个年轻人了解到邓稼先的精神,为之振奋,于是去学习核物理知识,那么后天,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因此出现一个熟读核物理的人才。

所以这些伟大科学家们,对于国家的贡献除了当年那些伟大的研究成果外,各自对后人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这也是伟大科学家之所以被称为伟大之处,用自己的一生影响乃至改变了无数后继科研工作者的理想,持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尖端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贡献无法估量,更无法比较。

而且钱老如此淡泊名利的一个人,如果听到外界谁谈论他和邓稼先或其他人谁的贡献大,估计他也只会淡然一笑吧。

因为从他选择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刻,他就不是为了跟谁比科研成果多而来的,他是肩负着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使命与理想,才义无反顾宁愿舍弃在美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的土地上,与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站在一起。

这一点,尤为令人尊敬。


钱品聚


钱学森是两弹元勋之一,参与和领导了中国的火箭、导弹、卫星等的研制,为中国的国防和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等称号。

若是说钱学森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会是对钱学森的捧杀,钱学森本人也不敢接受这样的评价。

钱学森搞的是技术应用,而且也不容易算的上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如果他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那可以说中国几乎没有科学家了。

钱学森有其贡献一面,也有严重阻碍科技发展的不光彩一面。国内的“亩产万斤”与钱学森的理论计算有着密切关系;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气功热也与钱学森的力挺有着密切关系,今天隔三差五蹦出来的各种大师,他们身上都有着八十年代气功热时的典型特征。

即使刨除钱学森身上不光彩的一面,他也不会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科学的魅力在于恒久远,三百年前的牛顿力学至今仍在闪烁着光辉,并且一直会写在教科书中。基础科学对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很有可能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看看诺贝尔奖的偏爱即可知道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大多数诺贝尔奖的科学奖项授予给了基础科学方面的突破。

国内也有一些基础科学工作做得非常不错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在公众中的名气不如钱学森等人。一方面这与他们从事的基础科学工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钱学森等人是被树立起的科学家标杆有关。一百年后、几百年后,目前的中国科学家中能够被人记住的很可能不会是钱学森。


刁博


钱学森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钱老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枝术领导职务。

在20世纪40年代已成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科学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

钱学森为新中国的成长,壮大,国防建设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是老一辈科学团队中,影响最大,功勋最卓越显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他一生的历经和奋斗的成就,在中国史和人类世界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科学家,钱学森生前照片)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中国两弹一星问世了,威振惊撼全世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翻天履地的变化,使新中国成为世界的东方明珠。

不幸的是这位《敬爱的航天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0月31号,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8岁》,为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永刻史碑,永远忘不了。


文笔缘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之父!



白龙马517


由于我是科学领域的创作者,我就从科学领域来谈一谈钱学森的科学贡献。

在聊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钱学森的荣誉头衔,其实还都挺吓人的。

1,世界顶级的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

2,中国的工程控制论创始人

3,“两弹一星”获得者

4“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唯一)

5,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6,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贡献

7,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可以说,钱学森是中国近代,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钱学森早先拿着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师从西奥多·冯·卡门。西奥多·冯·卡门是工程力学和航天技术的权威,尤其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他带着钱学森一起参与调查德国火箭技术,并且劝说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到美国。后来,冯·布劳恩领导的科研小组造出了人类至今运载力最大的土星五号,并且送宇航员上了月球。

因此,其实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火箭专家,导弹专家,在美国工程领域都是顶级的专家。当他决定回国报效国家时,美国当局是很纠结的,因为如果放任这样一位专家回国,势必会使得中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发展起来,因此他们扣留了钱学森。

后来,周总理一直密切关注着钱学森的动向,并在朝鲜战争时,用美国多名战俘从美国换回了钱学森。这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钱学森才华的看重。

而回国后的钱学森迅速投入报销祖国的各项工程当中,其中就有氢弹原子弹的项目,还有导弹,卫星等项目。他在火箭和导弹方面的才能帮助中国在这个领域做到的国际前列的水平,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

因此,钱学森可以说是我们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钟铭聊科学


为什么这世上尽出现你们这帮乱咬舌头的畜牲呢。难道钱学森不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尔等这帮畜牲不如的杂种。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钱老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和无私的奉献。为什么就尔等不知道呢?还大言不惨的在这上面来放这种屁。这不是在寒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身的科学家的心吗。尔等出来放这种屁还佩活在这世上吗?我看谁如果对国家贡献最大。尔等这帮畜牲就出来攻击谁。这还是人吗?还佩做人吗?还佩活在这世上吗?还知道这世上有羞耻吗。


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心台


钱学森是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位巨匠。中国有很多科学家,科学也分成很多个种类,每个分支上都有代表人物,钱学森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巨大贡献在于我国的导弹研制,核弹与导弹的双弹接轨,也就是现在军事上最牛的武器“核导弹”,以及卫星与航天工程。他不仅仅是我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也是享誉全世界的科学家——火箭之王。因为钱学森,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他的贡献,让中国人在世界之林中挺直了腰板,因为有了强大的国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得以迅猛发展。

美国海防次长金布尔在洛杉矶软禁钱学森时,这样评价他:一个钱学森,可以抵过美国海军陆战队5个师。毛主席说:钱学森的力量比5个师的更大。

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监视了5年之久,其所写的求救信才艰难地回到祖国。最后也是在艰难万险中,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故国。1956年,钱学森才正式开始在祖国的伟大事业。

1959年,苏联科学团队已经全部撤离了中国,使得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导弹“1059”(也就是东风一号导弹)被迫中断。钱学森站出来鼓励大家:“中国科技人员是最了不起的,我们不仅有聪明智慧,我们还能够艰苦奋斗。只要国家给了任务,大家便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去干,甚至为此损害健康,直到牺牲,也不泄气。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不怕落后,不怕困难多。我们一定要赶上去,我们能够赶上去。”

本该定于1961年发射的“1059”的导弹,在钱学森等人的努力下,于1960年提前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的第一枚导弹,但多数都是苏联导弹的复制品。钱学森说材料和信息都在迅速地更新,我们必须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导弹。其实早在苏联专家还未撤走前,他就提出了这个计划。但要知道自行设计的难度是远远高于仿制的。

1962年,钱学森研制出了“东风二号”导弹,它是我国真正属于自己的国产导弹,但不幸的是东风二号失去控制,从半空距发射塔600多米处掉落直接爆炸,在地面砸出了20米的深坑。东方二号的失败,给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冷水,可见导弹的研制是多么复杂和艰巨。但钱学森仍顶着巨大压力鼓舞所有人。他说:“同志们,不就是掉下一个东方二号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我们就把它射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年,我在美国的时候,写一篇很重要的论文,写成的只有几页,可是我的底稿,却装满了一个柜子。到底失败了多少次,我自己都数不清了。如果失败了就哭鼻子,闹情绪,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成功了。”

接着,钱学森在不断地总结失败下,终于在1964年6月29日7时成功发射东风二号导弹,并于先后三发三中,均发射成功。1966年,东方二号导弹开始装备部队,成为第一种投入实战的我国自主研发的中程地对地导弹。自东方二号失败之后,钱学森就提出只有在上天之前做好充分的地面测试,才能保证导弹上天万无一失。这条原则,也一直被沿用到现在,不可动摇。

早在1959年,一架美制的RB57D型侦察机曾进入我国领空19500米高度盘旋,他们以为我们发现不了而有恃无恐,结果被钱学森用“萨姆2”地对空导弹直接打了下来,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全世界第一个国家使用地对空导弹实战打击并一举拿下敌机。说到“萨姆2”,其原型还是苏联导弹。1962年,一架更先进的美制U2侦察机再次进入我国,高度22000米,也同样被“萨姆2”击落。敌方根本没有意识到苏制的“萨姆2”导弹在钱学森手中变得如此强大。不久后,美方在U2型机上装置了预警系统,可以侦测到萨姆2搜索的雷达信号,再次潜机进入我国,同样被“萨姆2”击落。因为萨姆2在钱学森手中再次变强,装载了反电子预警1号系统。与此同时,国产自制的地对空导弹也相继诞生,被命名为红旗系列。直至1967年,红旗二号的问世,让敌机再也不敢光顾大陆。

1964年,红旗号刚出不久,毛主席就问钱学森:“你搞的导弹那么厉害,有没有办法对付它啊?”毛主席的这句话使得我国再次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努力下成功研制出反导弹系统。

1964年,我国成功试发了第一颗原子弹,很多人都以为原子弹的出现和钱学森有关系,其实不是,原子弹的研究者是科学家钱三强和邓稼先。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子弹和钱学森没有关系,而是钱学森让原子弹的威力得到了巅峰性的突破——这就是原子弹与导弹的结合。

当时其他国家都笑称我们的原子弹有弹没有枪,意思是原子弹没有发射的载体,在实战中就如同石头。1965年,我们学着当年美国用飞机投射原子弹一样,也成功投射。然而飞机作为投射原子弹的这杆“枪”,美国人1945年就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钱学森想到了让原子弹代替导弹的弹头进行远程打击,这个过程相当艰难,因为原子弹体型笨重,必须缩小它的体积,同样在火箭加大推力上还要考虑到它的安全性,然而这又对制导系统的命中率提出了新的要求。钱学森对每个细节都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一丝不苟。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一根没有焊好的电线,一个不合规的零件,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1966年10月27日9时,“东风2A导弹”弹头飞跃了894公里,成功命中打击目标。两弹结合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开始拥有了第一枚核导弹。第二天,美国纽约时报头版的新闻人物就是钱学森,用钱学森的成就吐槽了美国冷战时期监禁钱学森的这段历史。

我们所说的两弹并非原子弹和氢弹,这其实只属于其中一弹,另一弹指的就是钱学森的导弹。而在钱学森手中,他又将这两弹合二为一,变成了全世界最厉害的国防武器。

1970年,钱学森再次用他强大的火箭技术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并且这颗卫星是当时最大的一颗卫星。同年,核潜艇也建成下水。1975年,长征二号火箭发射了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此后又相继研制出同步卫星等等。我们现在生活方式的便利,到处都智能化,这些都离不开钱学森所创造的卫星啊!

这些就是钱学森在科学上的成就,他的老师冯·卡门教授被称为火箭之父,而钱学森是火箭之王,他用火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发展迅速的中国。


读名家名著



有一位科学家对钱学森先生的评价就是他是中国的火箭技术至少提前了20年。美国海军不是说了嘛,他至少抵5个师。但我只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待钱学森先生的事,本人认为,因为他在苏联和美国对中国发出核讹诈之前发明了火箭技术,使中国不仅有了弹更有了枪。所以成功的抵御了外国对中国的核威胁,保护了中国老百姓。
虽说这是中国众多科学家和千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英明的领导人和众多的科学家万众一心的结果。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做到,也只有共产党才能不让外国侵略中国。共产党用伟大的胸怀包容和感动了千千万万海外游子回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所以我们应该很幸运能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并继续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啃泥弟1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生于上海,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钱学森作为我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之父,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4年钱学森大学毕业之后便赴美留学,赴美之后的钱学森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但钱学森极其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冯.卡门的注意,冯.卡门热情的邀请钱学森前来加州理工学院跟随自己学习火箭技术。



钱学森成为了当时研究火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几人之一,钱学森当时所在的研究小组后来变成了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可以说钱学森也是NASA的创始人之一,二战爆发之后钱学森还参与了高度机密的“曼哈顿工程”,获得了自由出入五角大楼的特权。

二战结束之后钱学森继续留在美国,当他听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之后便想和其他海外科学家一样回祖国效力,但当时美国盛行麦卡锡主义,钱学森不仅不被准许回国而且还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软禁和监视,钱学森在一个月内瘦了30斤。但不论美国政府如何迫害钱学森,他始终忠于中国人民。



钱学森被软禁的同时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密切关注,在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用11名朝鲜战争中的美军飞行员俘虏换回了钱学森一家,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回国后的钱学森就像蛟龙入海,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后便开始了为新中国研制导弹的任务,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所,1964年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钱学森就用东风二号导弹搭载原子弹成功从酒泉发射在罗布泊上空实现了和核爆炸,从此我国的核弹和导弹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