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晚就是缺钙吗?为什么?

潍坊宏达钻井机械


咀嚼能力绝对是事关宝宝健康成长,然而想要煅炼这个能力的基础那就是宝宝出牙的早与晚。可是有很多宝宝出牙却迟迟都不到来,那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缺钙吗?

一、宝宝一般什么时候出牙?

宝宝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据我观察,周边小宝宝大多是在7个月左右出牙。有些早的宝宝甚至是三个月开始,小牙尖就能出来。

二、宝宝出牙顺序是什么样: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三、孩子出牙晚的原因有哪些:

1、早产儿:

早产儿,或者宝宝出生体重过低(不足五斤)。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必须延后10周。

2、疾病影响:

呆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先天性梅毒、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牙晚。有些药物会让宝宝的牙龈增厚,致使乳牙不易冒出,也会让爸爸妈妈对宝宝出牙晚产生误解。

3、营养不良

牙齿的健康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等营养素密切相关.。如果是纯母乳的宝宝,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是配方奶的宝宝,要确保足够的奶量。

4、缺钙

缺钙是造成宝宝出牙晚最常见的原 因。钙在牙齿中的含量超过99%。在长牙期间,任何原因导致身体缺钙均可影响到牙胚的生成和钙化,造成牙齿钙化不良,使钙盐在牙体和颌骨内的沉积速度变慢甚至停止。

四、孩子出牙晚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1、注意饮食营养

注意孩子全面营养是十分关键的, 正如前文所说的,人体内钙99%都是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因此在宝宝长牙期(可以添加辅食的时候),注意全面加强营养,尤其是适量添加钙、维生素D以及磷等微量元素,保证宝宝体内钙的充足。

2、 多晒太阳

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D,除开服用维生素D制剂,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晒太阳。维生素D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

五、宝宝出牙时会有哪些不适:

1. 流口水

长牙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很容易出现宝宝流口水的情况

2. 咬东西

宝宝因为长牙时牙龈红肿不舒服,可能会有咬乳头或者咬衣物等情况。

3. 不吃东西

因为吃东西时会触碰到牙龈,感到不适,所以吮吸或是需要咀嚼时,宝宝可能会排斥。

4. 低热

牙床发炎可能会引起轻度的发烧(体温低于38℃)。

六、孩子出牙晚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若宝宝出现:大量流口水且不长牙、影响吃奶、烦躁不安等异常症状,需要就医检查,以排除其他方面的疾病

为了宝宝之后能拥有一口好牙,长牙后,家长还应该定期带娃去看牙医,定期涂氟,等到大牙全部长好后,给牙齿做个窝沟封闭也是很有必要的。给娃刷牙也别偷懒,从萌出第一颗牙开始,就要刷牙!尽量选用含氟牙膏,帮娃刷牙到七岁左右,确保娃能刷干净牙,再完全把牙刷交给孩子自己。


梅花鹿1112


宝宝出牙晚就是缺钙吗?

作为一个过来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就是出牙晚真的和缺钙没有多大关系。

我同事的宝宝4个月就开始长牙,我女儿是9个月才长出了一颗牙,看到孩子没有出牙,当然是急得不行,还好自己经常学习,想了想,我女儿是纯母乳喂养,每天奶量够;辅食也是按时添加;维生素D每天都吃;营养跟得上,运动量也可以,为什么不出牙,等到9个月的时候终于长出了第一颗牙,等到不到两岁半长全了20颗牙。所以当妈的先别着急,孩子牙齿萌出的晚是有原因的,绝大部分和缺钙无关。

婴儿出牙晚的原因

遗传

孩子出牙晚最大的原因是和遗传有关,如果父母在小时候出牙速度比较晚,你家宝宝出牙速度也会晚。我们家女儿的牙齿是9个月长出了第一颗牙齿,我弟弟家的宝宝是10个月长出了第一颗牙齿。

如果孩子发育一切正常,身高,体重,奶量,营养等,很可能孩子出牙的时间就是受到了遗传的影响。这是最常见和最普遍的原因。

判断的标准就是出牙时间不能超过1岁,如果过了1岁第一颗牙齿还迟迟没有萌出,去医院检查,很可能是病理性的。

缺乏维生素D

很多妈妈以为孩子出牙晚就是缺钙,事实上,很多宝宝每天奶量正常是不会缺钙的,但是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不能进行转化和吸收,每天钙足够也是徒劳的,因为身体没有吸收到。

所以大部分孩子缺少的是维生素D,尤其是秋冬出生的宝宝,因为天气原因,户外活动比较少,很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所以建议婴儿从出生半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一直到两岁半。

妊娠期钙量不足

怀孕期间,孕妇很容易出现钙量的摄入不足,尤其是在孕晚期,钙量摄入不足,不仅影响的是妈妈也会影响到胎宝宝。

怀孕期间,钙量摄入不足,会影响婴儿乳牙,恒压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尤其是到了孕晚期,胎儿需要在体内储存钙,其中一半以上的钙质都是在怀孕最后两个月储存的,而且胎儿牙齿和骨骼的钙化加速,也会导致钙的需求增加,如果孕晚期孕妇身体钙质不够,会影响到胎儿。


辅食添加过晚

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在4-6个月,辅食的添加不但为孩子提供萌牙所需的营养,还可以锻炼婴儿的口腔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内血液的循环,加速牙齿的发育,所以辅食添加一定要按照严格的顺序,从软到硬,从细到粗。辅食添加过晚牙床得不到锻炼,营养跟不上,都会导致出牙晚。

4-6个月,婴儿的食物应该是泥状的,婴儿主要锻炼的是吞咽的能力,和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这个时候的食物性状是稀糊状到稠糊状。

7-9个月,食物性状由泥到颗粒状,锻炼孩子的舌头上下活动,以及用舌头和上颚碾碎食物的能力,比如颗粒面,粥,或者土豆条,西蓝花等手指食物。

10-12个月,锻炼孩子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对牙床的锻炼可以帮助牙齿的萌出,也可以让孩子吃些坚硬的水果,比如苹果。

骨骼生长慢

还有一种说法是孩子骨骼发育晚,出牙时间也会比较晚。不过孩子骨骼发育快慢是相对而言的,是发育晚不代表缓慢,孩子的身高体重都在正常值范围,只是数值比较偏低。比如我家姑娘身高体重一直在同龄人50%一以下,过了4岁,已经超了很多同龄人。

哪些宝宝容易出牙晚

  • 有研究证明女孩子比男孩子出牙时间普遍较早;
  • 好冷地方出生的宝宝比热带的宝宝出牙迟;
  • 营养好体重比较重的宝宝比体重轻,营养不是很好的宝宝出牙早;
  • 骨骼发育缓慢的宝宝出牙晚;

想要宝宝出牙早做对这两点

及时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婴儿阶段别盲目的补充钙,每天坚持补充维生素,还可以晒太阳,在太阳温和的时候可以晒够1-2个小时。坚持户外活动还可以促进孩子食物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营养的吸收,可以促进牙齿萌出。

适当进行磨牙

8个月左右,就要给宝宝准备合适的磨牙棒。通过磨牙棒摩擦牙龈,为乳牙的萌出。用牙床经常咀嚼比较硬的食物,可以使颌骨正常发育为恒牙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磨牙还能够提高婴儿的拒绝能力和消化能力。


豌豆妈妈育儿


您好,宝宝出牙晚不一定是缺钙,有的孩子四个月就开始萌出乳牙,有的宝宝到一岁左右才萌出乳牙,由于每个孩子的营养状况和母乳营养状况不同,都会影响宝宝牙齿萌出的早晚,因此,有的早,有的晚。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宝妈不用焦虑,我家老大是七个多月才开始长第一颗牙齿,老二四个月就开始长牙了。

一般正常第一颗乳牙萌出时间是4~6个月,到两岁半的时候20颗乳牙就出全了。如果一岁以后宝宝还没有出牙,宝妈就最好带宝宝咨询一下医生了。

宝妈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宝宝没有其它缺钙现象就不用着急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彤麟妈育儿日常记录


宝宝出牙晚,不一定是缺钙,可能是遗传因素,比如我们家两个娃,一个是10月龄出牙,一个是11月龄出牙。有的孩子三个月就出牙了呢。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家孩子很正常。

宝妈不用过度担心。如果觉得有异常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哈。没有异常的话,就静待花开吧,宝宝的牙齿会长出来哒。



育儿专家妈妈课堂


经常有宝妈问:我家宝宝已经十个月了,可是还是没有出牙的征兆,看着别人家六个月的孩子就开始冒牙,是缺钙吗?要多补充鱼肝油?还是要及早去看医生?

其实,妈妈们大可不必这么担心,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第一颗牙的时间一般在6个月-1岁左右,稍微早一点亦或是晚一点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将近一岁的宝宝没有长牙也属于正常情况。

宝宝怎么还不长牙齿呢?

宝宝出生后,一般的情况下,六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首先长出来的是下颌两颗门牙,叫做乳中切牙。之后,长出的是上颌两颗门牙。再后,是乳侧切牙、乳第一磨牙、乳尖牙,最后是乳第二磨牙。在两岁半左右,二十颗乳牙全部出齐。 宝宝长牙的规律,大致是每隔四个月长出四颗牙来。一般的情况下,左右同名牙齿是成对长出的,下颌牙比上颌的相应的牙出得早。

长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乳中切牙(四颗)——六个月

乳侧切牙(四颗)——十个月

乳第一磨牙(四颗)——十四个月

乳尖牙(四颗)——十八个月

乳第二磨牙(四颗)——二十二个月

健康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六、七个月就开始出牙。但有的孩子出牙较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异常,有的宝宝1岁左右才出第一颗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有些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就会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粉,并且加量地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往往会有损宝宝健康的。

宝宝怎么出牙这么晚呢?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在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要早一些。如果父母出牙晚,宝宝很有可能就会晚出牙。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缺钙

宝宝缺钙也有可能会造成出牙晚,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给孩子补钙,以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牙晚就是缺钙,所以就不加选择地给孩子吃钙片,补钙,其实这样盲目地行为不一定会解决根本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医生诊断出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出牙晚,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钙。

那么有妈妈要问了,孩子多大没长牙要看医生?一般建议,如果宝宝到了18个月左右,仍然没长一颗牙,才需要担心。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两大妙招来解决!

注意饮食营养

宝宝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宝宝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宝宝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切忌擅自给宝宝服用大量鱼肝油、补钙剂和维生素D等,否则很容易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中毒。

适当添加硬辅食

很多家长过于精细,以至于孩子小的时候只给他吃非常软的面糊,生怕他噎着,或者不会嚼。孩子的饮食和他们长牙的数量、时间以及吞咽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意识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让宝宝学会咀嚼食物,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以刺激牙龈,可促进乳牙的萌出,而且对口腔牙齿有自洁作用。

我也需要“刷牙”了

最后要说的是:当宝宝开始长牙,宝爸宝妈们就要开始给宝宝清洁牙床和乳牙了,因为宝宝出牙期间,口腔内是极易感染病菌的。

如果牙齿还没有长出来,宝爸宝妈可以用沾了温水的湿布给宝宝轻轻的擦擦牙床,清理一下奶垢。

如果宝宝已经长出了小牙牙,宝爸宝妈们就可以尝试教宝宝刷牙了!


安适育儿


不是,补钙不会让牙齿早点萌出。

宝宝出牙规律,一般情况下宝宝六个月左右会萌出第一颗牙齿,两岁半左右,乳牙就基本都出齐了,这只是普遍的规律,由于每个宝宝的成长是不同的,出牙时间及顺序也会存在差异,有的宝宝4个月就萌出第一颗牙齿,有的宝宝则接近一岁半才开始出牙,这些都是正常范围内的。牙齿发育和萌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宝宝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也很正常。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如果宝宝到了18月龄,没有出牙迹象,或者三岁内没有出齐所有的牙齿,那么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家长带宝宝到口腔科检查后确认病因。

出牙过程中宝宝可能感觉各种不适,比如烦躁,易怒,牙龈红肿,流口水,喜欢咬东西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可以给宝宝一个干净的,冷的牙胶来缓解宝宝的不适。乳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颌面部发育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宝宝出牙期间的注意事项:

1.尽早开始口腔清洁。出牙前可以用湿纱布清洁口腔;出牙后就可以给宝宝刷牙了,推荐含氟膏。且越早开始刷牙,宝宝越容易接受。

2.改变不良口腔习惯。宝宝一岁后,就应该尽早纠正吮吸等行为。

3.添加的辅食要由细到粗。长牙后,家长要调整辅食的性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有助于牙齿和颌面的正常发育。


儿科医生鲍秀兰


您好,我是育婴师睿睿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宝宝出生以后,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发育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此时会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有的宝宝可能会早一些,有的宝宝出牙会晚一些,甚至到12个月以后还没有萌出第一颗牙齿,本身家长并不是很担心,但是周围人谈论和对比多了,家长就开始担心宝宝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出牙,难道是缺钙了么?宝宝出牙晚和缺钙有关系么?

宝宝出牙晚是缺钙么?

宝宝出牙的早晚和缺钙是没有关系的,宝宝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出牙都属于正常情况,所以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

宝宝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也都不相同,所以出牙的早晚也不同,宝宝的乳牙都在牙龈下面,长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补钙并不会让牙齿早一点长出来,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宝宝出牙晚或是出牙慢就担心,开始盲目的给宝宝补钙!

正常宝宝出牙的时间是多会?

每个宝宝的出牙时间都各不相同,大部分宝宝一般在6个月左右萌出第一颗乳牙,有的宝宝可能会早一些,在4-5个月左右出牙了,但有的宝宝可能在9-10个月还没有出牙,家长通常会比较担心,其实宝宝6-12个月内萌出第1颗牙都属于正常的,所以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

如果宝宝18个月左右还没有出第一颗乳牙,这时家长需要注意,必要时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具体的化验和诊断。

宝宝乳牙萌出时间有个体差异,无论出牙早还是晚,宝宝在3岁前出齐所有牙齿都是正常的。

宝宝出牙晚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

宝宝出牙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长小时候出牙比较晚,那宝宝出牙错也会相对晚一些。

2、严重营养不良

吐槽宝宝牙齿的健康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等营养素密切相关,严重营养不良的宝宝,生长发育较慢,同样宝 出牙也会相对晚一些。

3、某些疾病

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是宝宝出生体重过低(不足五斤),还有宝宝患某些疾病,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宝宝出牙的时间,如宝宝患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4、添加辅食过晚

宝宝随着月龄的发育,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添加辅食,光靠母乳或奶粉喂养已不足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可以促进口腔内血液循环,加快牙齿的发育,使乳牙正常萌出

现在补钙是各位家长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宝宝缺钙,生长发育不如别家宝宝,其实正常来说,真正缺钙的宝宝并没有那么多,家长日常该如何了解和判断自己宝宝是否存在缺钙的问题呢?

宝宝到底需要多少钙?

1、0-6个月的宝宝

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只要保证奶量充足,钙也会充足的摄入,宝宝不会缺钙或不会轻易缺钙。

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中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为了更好的促进母乳里的钙吸收,要注意每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3,每天补充400IU;奶粉喂养的宝宝,奶粉里强化了维生素D3,如果宝宝每日奶量里摄入的已足够,那不需要额外再补充了,但如果奶量不够,家长是需要额外给宝宝补充的。

2、6个月以上的宝宝

这一阶段的宝宝,每天需要的钙量比之前并没有多太多,如果宝宝可以继续保持一定奶量,如600ml以上,同时辅食注意摄入富含钙含量高的食物,如西兰花、豆腐等,那宝宝日常从奶里边和辅食里能获得充足的钙,再加上注意维生素D3的补充,宝宝是不容易出现缺钙问题

日常生活中,听到很多家长说自己宝宝夜里睡不好,出牙比同龄宝宝晚,到了学走路的时候不会走……都会认为是宝宝缺钙了,事实上这些症状不能直观的判断宝宝是缺钙了,真正可以判定

宝宝是否缺钙,要到医院去抽静脉血,来准确检测宝宝血液的维生素D的水平,或是通过手腕X线片观察宝宝的骨密度情况,看是否存在佝偻病,医生常说的佝偻病,是宝宝确实出现佝偻病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进行补钙或补维生素D3,而不是像家长所认知的,给宝宝补钙就可以了。

3、12个月以上的宝宝

相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每日所需的钙量需要500-600mg,这时家长要继续保持宝宝的奶量。如果宝宝一岁后不喝任何的奶制品,光靠辅食里或食物里的钙是不够的,这时可能会导致钙摄入量不足,那家长需要补充一些钙,这个是可以的(建议要听从医生的),正常情况下,推荐尽量给宝宝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钙,如每日保证400ml左右,甚至更多的奶量,再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豆制品、芝麻酱等,这些食物含钙都很好,如果给宝宝在食物中获取不足的话,建议还是要听从医生去补充一些,要注意是合理补充,不能滥补,这样才可以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帮助,相反如果给宝宝摄入的钙剂量过高,可能会影响到锌等其他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吸,反而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睿睿妈提醒

0-6个月:宝宝每天补充维生素D3为400IU。

6个月以上宝宝

:辅食中要保证每日摄入富含钙含量高的食物。

7-12月:宝宝每天要保持600ml奶量。

12个月以上:宝宝每天奶量不少于300-400ml。

宝宝缺钙的误区还有哪些?需要家长注意

1、不易入睡、夜惊夜啼,不是缺钙的表现

宝宝不容易入睡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和钙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正常来说,3个月前的宝宝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因素导致的,7-8个月的宝宝,由于分离焦虑导致的不易入睡,只要和妈妈在一起,能解决这一问题,更大一点的宝宝如果有夜惊的表现,可能和白天看刺激的电视或是见到不常见的场景导致的。

2、夜间盗汗,不是缺钙的表现

宝宝自主神经还未成熟,所以在晚上熟睡时,会盗汗、手脚冰冷,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现象,有些宝宝盗汗,甚至会使枕头全湿,可摸宝宝手脚,却是冰冷的,搞得很多家长不知是该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了,对此的解决方法是:不论室温高或低,家长摸孩子的后勃颈温度,如果是温热的就是正好,如果湿热就是穿多了,如果冷就是穿少了,还有家长要注意可以给宝宝床上铺毛巾或保洁垫,盗汗全湿,抽掉换一条新的,不需要叫醒宝宝。

3、烦躁、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是缺钙的表现

宝宝小,不会说话,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哭来表达,但是家长要注意,宝宝没由来的哭闹,除了肠绞痛或肠重叠外,通常是真的生病了,如蛋白过敏、胃食道逆流、中耳炎、泌尿道感染……建议宝宝出现这些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切记不要自行给宝宝乱吃钙或是其他药物。

4、枕秃圈不是缺钙的表现

宝宝出生后,由于新陈代谢较快,还有宝宝月龄小,每天只是躺在床上,头和枕头、床的接触是最多的,长久下去,路线宝宝的后脑勺位置会形成一圈枕秃区域,这和缺钙并没有关系,等宝宝月龄增大以后,和床、枕头的接触减少以后,自然而然就会长出来了,所以家长不需要担心给补钙。

5、前囱门闭合延迟、骨关节畸形、串珠肋软骨增生等,是维生素D缺乏所造成的拘偻病症状

佝偻病的宝宝血中钙浓度可能稍微偏低,此时补充钙剂是无法解决宝宝佝偻病的症状的,佝偻病有些是来自先天遗传疾病,有些可能是后天的阳光照晒不足,或未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3,营养不良等原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宝宝体内的维生素D过低,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吸收的,少了它,各种骨头类问题和症状自然就会出现了。

宝宝如果缺钙该如何补充?

1、口服补钙产品

现在市面上钙制剂品种很多,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建议参考医生的意见,给宝宝选择一款好吸收不上火的钙,每天按剂量给宝宝食用,给宝宝补充。

2、多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

添加辅食的宝宝,奶制品是补钙的最好选择,因为奶制品是公认的含钙质丰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蔬菜、水果、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这些食物大部分还含有维生素D,促进宝宝对钙质的吸收,所以家长可以多多选择这类含钙丰富的食品给宝宝日常食用。

3、宝宝适当晒太阳

日常带宝宝晒太阳可以促进钙吸收,所以可以给宝宝在太阳好的时候出来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但注意要选择春天或是秋天阳光比较温和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宝宝直在太阳下玩耍的同时晒太阳。

4、及时找医生帮忙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缺钙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出现浑身无力,骨骼畸形等症状,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去检查和治疗,切记不要自行补充,医生给宝宝监测钙含量,如膳食钙的测定,血清钙的测定,尿钙的测定和骨矿密度的测定等,全面了解宝宝缺钙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钙措施。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之间就会出现差异,所以宝宝出牙也有早晚分别,这点和缺钙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也不需要自行给宝宝添加,给宝宝钙补的多会造成负担,导致钙化,反而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伤害。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大家喜欢睿睿妈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育婴师睿睿妈


宝宝的出牙问题一直受到家长的关注。能够让宝宝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宝宝出牙速度比较慢,那么,宝宝出牙慢是不是缺钙?

其实每个宝宝的出牙时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只要在宝宝两岁半左右,出够20颗乳牙那么就表示属于正常的生长速度。另外宝宝的出牙比较慢不一定是因为缺钙原因导致的,当然牙齿出的慢,不排除是因为宝宝本身的成长速度就比同龄人要慢一些。家长需要根据平时的观察以及医院检查来判断。平时可以多喂食宝宝吃一些含钙较高的东西。

想要让宝宝快速的出牙,补钙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可以喂食宝宝吃一些牛奶或者是奶酪,在宝宝一周岁之后,能够添加的辅食数量会更多,比如说鸡蛋或者是豆制品等等。除了补充钙质以外,也应该要检查宝宝的微量元素,看一下是否各项都比较正常。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如果只是出牙比较慢,那么就不用担心。

宝宝出牙慢的原因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在平时可以详细的观察一下,宝宝是否有其他的症状。如果总体而言宝宝比较正常,没有其他不适的表现,那么就不必太忧心,表明宝宝是健康的。


齐齐教


宝宝出牙晚并不一定是缺钙。平均下来,宝宝在6-9个月萌牙,也有些宝宝一岁了才出牙。

首先、我们来说下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缺钙。可以观察宝宝是否有夜间磨牙、手脚抽动、容易惊醒而且固执任性、胆小怕事等反常行为和异常情绪,那么宝宝极有可能是缺钙了,家长就要注意给宝宝补充钙和镁元素了,最好采用食补,多吃含钙辅食,比如牛奶制品、豆类制品、西兰花、黑芝麻、虾皮等。此外钙镁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所以补钙的同时也要补镁,可以多吃坚果、黄豆、瓜子、谷物、海产品等。一般而言宝宝快一岁了在出牙都是正常现象。


其次、来说下为什么有些宝宝出牙晚呢。宝宝牙齿的萌出不仅仅与营养有关,还和遗传有关,有些宝宝父母出牙就很晚。也有些宝宝发育比较慢出牙时间就晚,比如早产儿、先天性营养不良的宝宝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就有可能直到一岁了还不出牙。其实只要宝宝非常健康、运动功能良好,家长就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注意合理、及时的添加辅食,多晒太阳,就能保证今后牙齿依次长出来,家长也没有必要盲目给宝宝补钙或者带宝宝到医院拍片子找原因。


最后、如果宝宝一岁半的时候还不出牙,就要注意查找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佝偻病,还有可能是先天性无牙畸形不过这个十分罕见。对于一岁半的宝宝还不出牙,建议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检查,找出原因,这样不仅仅大人放心,对宝宝也好。我侄儿出牙就很晚,一岁过了一个周才萌出了一颗小牙牙,看到第一颗牙齿出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这小家伙牙齿可好看了,长得整整齐齐的,我儿子虽然出牙较早,但牙齿比较稀松。


果果的妈咪


宝宝出牙晚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宝宝出牙早晚因人而异,一般4个月—12个月之间出牙都是正常的,大多数宝宝7-8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牙,平时从宝宝出生15天的时候就要补充鱼肝油了,补充到2岁,可以检查微量元素及骨密度后确定确实缺钙,补充一些钙剂如碳酸钙颗粒及葡萄糖酸钙等。注意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