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抄底策略方向


節後抄底策略方向


當糟糕到一定程度,對於資本市場就是利空出盡,很多人抱怨買了大金融不漲。首先你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大科技、大金融、大消費要學會搭配,我目前就是科技券商銀行醫藥。其次,你不敢去追大科技,即便你知道強者恆強,新高之後還是不斷新高。那麼你就別抱怨、老老實實在大金融趴著,趴到翻倍再說,你耐不住寂寞、受不了煎熬?

你要相信你不敢買高價股,不敢去炒作熱點題材的龍頭個股,大金融就是你最好的策略,主動買套趴著不動。而且大金融目前處於價值窪地,風險極低,但是不要拿了很久一漲就激動而拿不住,翻倍前會反覆震盪洗籌的,什麼時候看到曙光?就是你熬不住的時候,其實很快的,十年彈指一揮間,總比沒有能力追漲殺跌送錢的好。掙錢不能著急。祝大家好心態,找好適合自己的股票,耐心持股,只要不是問題股和短期爆炒股,不見兔子不撒鷹,鼠年必有厚報。

鷹翱九天

我看多鼠年A股的投資機會。至於是否會演變成大牛市不得而知,但是吃飯行情會有的。鑑於2020年在歷史上會書寫新的篇章,指數絕對不會有系統性風險,外資和機構藉助節前恐慌挖的大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恐慌盤外逃的作用。節後確診人數峰值的出現將是拐點,至於對基本面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炒股炒作的是預期,基本面是長期根本,消息面影響的是短期,而政策面發揮著逆週期調節作用,因此我們要相信而非恐慌。

個人認為大消費股行情整了兩年,如果未來抱團取暖的是大科技,那麼調整也就是短期和暫時的,行情不會那麼快結束,科技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題材多多。因此充分調整後(調整不到位的意味著現階段的強勢,高位介入必須遵守離場原則),鼠年科技股還會再創新高。大金融的上漲滯後,代表主板權重股的空間很大,鼠年新進資金肯定會配置,未來大盤指數無憂,3000就是我們資本市場的起點,今後跌破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因此券商能夠重新崛起,而頭部券商、銀行和保險走的會更穩更長久。穿越牛熊的板塊?目前就是熊牛交接的時期,行情來了我看好所有板塊。祝大家鼠年行大運,財源廣進。

香帥留香

疫情,還沒過去。目前有必要正視疫情對股市的影響,以及疫情帶來的對資本市場的聯動效應,還有國際投機資本對國內股市的動向,這應該是我們每個投資者當前的重點。既然版主提出了一些前瞻性問題,那麼,本人就只好“預判一把”了。

1.2020年股市的投資機會,總的來說,應該是在疫情結束之後。

2.考慮到這次疫情發生後,疫苗缺乏,有關的試劑缺乏,以後國家可能會加大防疫的戰略性投入。相應的醫藥股(不是板塊)有機會,可以穿越牛熊。當年的非典,也有類似案例。

3.世界經濟形勢本來不很樂觀,加上我國的這次疫影響,國際社會將會產生比較強烈的廣義的避險需求。生產經營貴金屬和一些稀有金屬的板塊,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穿越牛熊。

4.科技股,年前漲幅較大,疫情期間期後,應該藉機調整。板塊指數創新高的概率不大,但個別個股應該有創新高的。

5.券商股,年前的這波行情,券商股是主力先鋒。但成也蕭何敗蕭何,最後,反覆作妖、誘多殺跌的也是券商股。券商股背後的分析師,胡說八道的不少,散戶受傷的很多。估計短期內很難有起色。畢竟,券商股跟科技股一樣,年前看好的人很多,被套的人很多,從博弈的角度講,大多數券商股和大多數科技股是沒機會的,必須有一個較長的時間來消化套牢盤。

6.疫情過後,經濟將會受到較大影響。為了刺激經濟,年前國家本就出臺了很多調結構刺激經濟的政策,屆時可能還會加碼。長期被冷落的大基建,週期股,二線藍籌股才是經濟發力的重點,也是股市劍走偏鋒的重點。大資金大機構,一定比我們散戶聰明,一定會在多數人預想不到的地方動手,一定不會去炒作前期的熱門,一定不會傻乎乎去解救套牢盤。千里狼煙外,我們要看到機會。但是,眼前的風險,我們更需要重視。炒股不是炒激情炒情懷,炒股是趨利避害,管控風險。我們都深信: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不過,我要警告的是:假如你在眼前的“曲折”裡倒下,那麼,未來的“光明”與你無關。

借殼走路

自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唱多A股,做多A股。去年的行情走的過程雖然很糾結,但是最終的結果大家都是看到的。今年年初的疫情註定股市不會太平,但是我依然看多做多A股。

今年的科技股行情源於華為事件的激發,以及全面實施註冊制這一關鍵決策。大家都認為註冊制是利好券商,我認為最大利好是的科技股,正常邏輯應該是註冊制全面實施,上市的股票會越來越多,對一些質地不好的題材股,科技股是一次很大的衝擊,而就是因為離全面註冊制實施的時間越來越近。蹲在科技股裡的主力如果不利用現在的時點快速拉起股票準備出逃,以後就真的沒人給他們接盤了。所以無論外部環境還是內部邏輯,科技股都是必須要漲起來的。

券商曆來是牛市的先頭部隊,隨著市場的演繹過程,越來越多的籌碼會從這些大藍籌流入市場的熱點之中,大藍籌主力收集籌碼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而這些低位的藍籌才是牛市爆發的主力軍,我依舊看好厚積薄發的大藍籌的機會,特別是因這次疫情要大殺特殺的銀行,保險,券商和週期股,都將迎來最好的低吸機會。

金股談

年後的進場策略:1,日線級別的主力動能運行到底部區域,且主力做空動能轉換成做多動能,方可進場。2,日線級別出現主力吸籌信號,說明調整到的點位被主力認可,具有波段底部的預期,可以進場逐步跟隨。3,先知先覺的推動資金出現的時候,可以進場。如果三個條件都滿足就是最穩妥的進場時機。

長期看,2019年~2021年看好科技產業的牛市,半導體產業將走出2013~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大牛市,百倍股的搖籃。中期看,今年2020年看好手機光學和半導體封測。從近期表現來看率先爆發的就是半導體封測以及半導體產業鏈。

波段1套利

A股歷史經驗表明,利好利空不會改變A股原有的大趨勢。就像2007年5.30半夜雞叫的大利空,短期也讓A股嚎叫聲一片,引發恐慌大跌,但不久指數就從3400漲到了6100點,原因就在於大利空不會改變原有上漲趨勢。同樣在2015年,大盤見頂之後引發短線爆跌,之後監管層不斷出臺超級利好,甚至親自動用數萬億的資金進行護盤,結果仍然沒有阻止股災1.0、2.0、3.0的發生,原因就在於市場趨勢已經逆轉,超級大利好也不會扭轉向下的趨勢。

這次的武漢冠狀病毒疫情,雖然短期對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並沒改變A股自2019年初以來的上漲邏輯,只要這些最基本的邏輯沒有改變,A股未來結構性的慢牛行情就不會改變。在2018年底,波段明確提示大家重點關注的中小盤股,雖然這些股在2019年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但這樣的機會仍是結構性的,並不是所有的中小盤個股(包括科技股)都出現了大幅大漲。目前市場仍有大量的中小盤股在底部區間,或者有些中小盤股雖然出現了一定的漲幅,但是漲幅還是相對有限,未來仍有較大的空間。

所以從總體大方向來看,2020年還是應該重點關注中小盤股(當然包括一些科技、題材股)。1、可考慮關注目前業績較差,但由於行業及公司的基本面明顯好轉,未來業績有明確增長預期的股票,在預期業績沒有兌現之前,短線下跌可能都是低吸良機。2、關注一些股第3浪大漲的機會,在牛市中真正的大牛股都會經歷多輪的上漲,最終達到5-10倍甚至更大的漲幅,那些在2019年曾經有一波良好表現的股票,經過充分調整之後,在2020年有些股票可能會迎來第3浪的大漲。3、儘量關注漲幅不是很大,但底部調充分且股性較活躍的股票,那些股性較死,沒多少資金關注的票,雖然風險不大,但提前去潛伏,等多久是個未知數,4、以銀行為首的大盤藍籌股,雖然足夠安全,但要集體推高它們需要較多的資金,目前的市場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資金量大的可以適當配置一些,一般不建議小散戶目前去買這些股票,5、儘量不要去關注目前業績較好,估值很低,但業績未來有明顯下滑的股票,因為炒股炒的是預期,一旦預期不好,現在業績再好也沒有用。6、波段一直認為券商股已經淪為了主力機構操縱大盤的道具,這就決定了券商股很難成為市場中漲得最好的板塊,當然在牛市行情中,券商股跑贏大盤應該不存問題,可適當關注。總的來說,在牛市行情中重勢大於重質,業績有大幅增長的股票會大漲,沒有業績、有想像空間、有資金關注的股票同樣也有大漲的機會 ,這類股仍值得大家關注,以上分析僅供參考!

以平常心的心態來看待今年的投資機會,趨吉避凶是每個股友必須具備的投資意識。不要在狂熱的頂部區域憧憬大國牛,在極寒調整環境中一跌就有股災的歪邪情緒。投資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於自律和足夠依據的自信。

未來的科技股仍然是大主題,無論是華爾街還是A股,更是穿越牛熊的品種。而真正有科技含量具有極深護城河的標的會不斷的刷出新高。但是偽科技概念絕對有害,盲目追捧最終將一地雞毛。而券商股無論是前景和潛在的邏輯本盲並不看好,作為傳統的週期股目前的週期還未到,只能偶爾被人為利用指數作點綴!

首先今年有特殊情況,估計會對股市有所影響。當然了,疫情總是會過去的,這個影響只是一個短期影響,對大盤的走勢以及科技股,金融股等不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人們在恐慌的情緒下,會對股票的走勢產生一種宣洩。同時人們也會思考,我們拿什麼來戰勝疫情?目前有一些報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對於這次疫情戰勝疫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相信科技就是生產力,科技是戰勝一切困難,引導經濟向前發展比較重要的動力。今年數字貨幣區塊鏈互聯金融大數據仍然具有相當大的機會。金融是經濟的命脈,科技是大國的利器,相信這些股票,還會有行情在等待。

萫茳

2020年市場的熱點會繼續擴散,也意味著又有更多的投資者可以賺到錢,市場的賺錢效應更多,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到A股市場,內資流入A股的資金量將會變大,外資也還會繼續流入。

從國家大基金二期的繼續投入,可以看出今年開始的新一輪的科技大週期,國產化替代,自主可控的是科技股的主線。個人認為5G、華為概念值得關注,半導體行業的上下游升級和完善值得關注。現在站在一年的起點,未來科技類的各細分行業的利潤增速會更快,所以可能股價表現也會更好一些。

當前受疫情發展的影響,市場出現波動也很正常,出現整理的態勢下,也是調倉換股的機會,板塊內高低切換,尋找相對底部啟動的個股。我們要依然堅定信心,要把握住科技股方向,繼續抓住主流的投資機會,抓住熱點概念逢低佈局。


突發事件打亂了市場的節奏,使得近期行情走勢出現短期可能的變化,雖然不影響市場整體向好趨勢,但短期的操作上還是需要適當的謹慎。從基本面看,當前市場有支撐、有提振,還有節後的利好預期;此輪上漲行情以來,政策逆週期調節良好,外資和長線資金擁簇,市場總體支撐較強。而“重要靴子落地”,市場風險偏好繼續回升,經濟保持穩定向好,對市場構成信心提振。而降準釋放流動性下,接下來仍有節後降息以及進一步將準的預期。新興科技也是戰勝疫情的法寶。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股是符合大戰略的,是不會受到突發事件太大的影響。2020年仍然抓住有業績潛力符合產業政策的科技股。


大盤難有深幅調整,這點大家無需擔心,個認為2900點基本是調整極限了,預計節後第一週估計還是醫藥股和防護題材股相對活躍,但是這些題材股最多就是在節後第一週的中後段就會開始逐步轉弱而且那些純粹概念炒作起來的品種一定是大級別的轉弱進程。

這輪牛市行情真正的主線還是科技股,而且節後大的主線行情會圍繞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技股開始展開,這個邏輯也和本輪醫藥股行情的題材刺激有直接關係,那些人工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工業企業確實堪憂,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非典期間的情況。我認為從目前的疫情進程看,對今年上半年工業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但相對來講對於一些高技術型企業還是正面的刺激,比如大數據分析,軟件信息化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產業鏈絕對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甚至會加速中國的智能智慧城市化進程。


2020年,A股還是那句話:突發事件只能影響A股一時的下跌,但改變不了A股長期向上的趨勢。

1、科技股:看好。依據是高科技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符合國家戰略,有政策推動;眾所周知,5G是真金白銀的確定性主題,2020有望新建超70萬座5G基站,產業鏈的公司訂單和業績都有望加速釋放,華為基建天線及射頻器件標的無疑將率先受益,5G行情仍在路上;醫藥生物科技,成長性依然顯著,高壁壘、高臨床價值、高性價比的藥品依然是未來鼓勵的方向,資金不斷湧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終端需求修復將帶動產業鏈景氣度向上,鋰電池、上游鈷鋰資源等個股業績表現預期樂觀,機構普遍看好。所以,科技類題材此起披伏,活力源源不斷,讓投資者津津樂道,這也是科技股日後再創新高的主要原因。

2、券商股:行情的上漲,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券商業績實現大增,不排除券商股能產生一輪上漲行情。

3、銀行保險:盈利豐厚,低估值,在鼠年能穿越牛熊。總之,2020年,A股的投資不會一帆風順,但好機會不少,充滿期待。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財運亨通!


股價漲高了要跌,跌多了會漲,股市一直在輪迴。科技股迎來良好機會。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那些已經漲到幾百倍市盈率幾百元股價的科技股不可能再一直漲下去,嚴重透支未來的高股價儘管披著芯片極其時髦的外衣,這樣的高股價也有原罪。今年科技股繼續演繹結構性行情;具有創新的獨家概念的醫藥股有希望成為慢牛。但醫藥整體不可能成為領漲的板塊;券商,因為競爭環境變了,本身位置不低,未來盈利能力難有保證,再難有整體行情。

去年雖然指數漲幅不大,但個股大牛比比皆是。今年也一樣,拋棄指數做個股,結構性機會大把大把的存在。如果要推選一個板塊,俠散哥首先推選數字貨幣+區塊鏈+互聯金融三者融合交織的股票,猶如去年初華為+蘋果+5G一樣,具有確定性機會。另外,低價股被人拋棄冷淡對待,市場被擁有話語權的機構把持,全面炒熱高高在上的所謂的核心資產,那是絕對的尋找接盤俠的手法,比如現價茅臺一旦套上十年內恐怕都難以解套。即便核心資產不戴套也沒有多少機會。反而那些低價股,要從中擦亮眼睛從垃圾中找黃金,特別是一些基本面出現改善業績拐點已經顯現的低價股,蘊藏著大量機會!

聲明:用戶或嘉賓在股吧/博客社區發表的所有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決策需要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