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每年的諾貝爾獎揭曉,都會引發中國網絡媒體的一番打雞血似的熱議和競猜,紛紛討論中國某人會不會得今年但諾貝爾獎,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骨幹,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的鄰國日本。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2019年日本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三人在研究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現年71歲的吉野彰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是日本第27名獲得者,其中,自2000年以來,日本已經有17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19年,17人。至此,包括吉野彰(Akira Yoshino)在內,已經有27名日本或日本裔學者獲得諾貝爾獎,這個數字實屬驚人!

不過,咱們中國人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因為,在大概70多年前,獲諾貝爾獎對日本人來說也是一件難似登天的事情,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湯川秀樹的故事。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湯川秀樹和妻子在一起,1954年

說來也巧,1949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年,湯川秀樹被宣佈授予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使他成為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論物理學家。湯川秀樹獲獎時,才42歲,非常年輕,這一喜訊也給戰敗後的日本人鼓起了勇氣。

湯川秀樹對中國文化特別是莊子的道家文化有很深的感情,他中文造詣極高,遍覽中國古典名著,他還是大才女張愛玲的前夫、中國作家胡蘭成(長期旅居日本)在學問上的知己。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根據湯川秀樹自傳體小說《旅人》裡的描述,我們知道,湯川本人從五六歲起就隨祖父讀漢書,每晚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四書五經,這對兒童確是件苦差,但當他精通漢字後,讀起大人的書就毫不費力了。湯川秀樹的祖父和父親都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理解,他的一位哥哥還是中國文學研究專家。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湯川秀樹自傳體小說《旅人:一個物理學家的回憶》書影

傳說,有一次,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河邊散步。莊子說:“魚在水中游,這是魚之樂啊!”惠子立刻反駁:“你不是魚,怎知魚之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之樂?”惠子辯駁說:“我不是你,自然不知道你的情形。可你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之樂。這是毫無疑問的。”於是莊子答道:“請從頭說起吧。你問我‘你怎麼知道魚之樂呢’的時候,就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之樂了。我是在橋上知道魚之樂的呀!”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自由自在的魚兒

這篇《濠梁之辯》是湯川秀樹在日常講座中最常提到的故事,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中文造詣,在湯川秀樹看來,莊子和惠子的爭辯反映出科學家對事物的思維方法是處於兩個極端的。一種是:“一切未經證實的事物,全不相信。”另一種是:“未經證實的不存在的事物和未經證實的不可能發生的事物,全不排除。”他認為,假如所有的科學家都曾固執地堅持上述兩極端的任何一方,都是狹隘的,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科學了。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中國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這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塑像

因為對道家文化特別是莊子的思想有特殊的愛好,湯川秀樹主動借用這些先賢的思想為自己提供研究靈感。“介子理論”是湯川秀樹最偉大的發明,有關自己是怎麼發現介子理論的,他這麼說:

按照常規標準來看,我所走過的並不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我出生在一個學者之家,是和後來也成為某方面學者的幾個弟兄一起長大的。我所受到教育帶有很濃的自由主義色彩,我沒有體驗過世俗的辛勞。我有一個幸運的環境。

我的外祖父是一個傳統的武士,他精通漢學。從五歲起,外祖父就教我誦讀中國經書,我從此進入了用難以辨認的漢字寫成的書頁中兩千多年前的世界。我最早讀的一本書是《大學》,後來是《論語》和《孟子》。誦讀的經歷是痛苦的,一字一句,不斷重複,寒夜腳趾凍得發麻,暑夕汗流浹背,儘管如此,我必須照本宣科地學習,因為我怕外祖父手中的教鞭。我讀中國經書雖不求甚解,但收穫頗大,我後來讀漢文書籍幾乎沒有任何困難了。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年青的湯川秀樹

上中學後,我變得越來越內向了。一次偶然間,我在父親的書櫃裡發現了《老子》和《莊子》這兩本書。老子的思辨精神雖然讓我著迷,但我更愛讀莊子的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寓言。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夢到自己變成了一個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

對莊子的喜愛,讓我一度夢想做個文學家。可是到了1922年11月,愛因斯坦博士乘船從中國來到日本訪問,就在不久前,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次訪問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物理熱,很多科普書籍隨後出版,受此影響,我也把志向轉向了物理學。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湯川秀樹和愛因斯坦在一起

1929年,我從京都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先是留校任教,後又轉入新建的大阪帝國大學,我選擇原子核結構作為研究課題,正式開始了物理學的研究。

在當時,關於原子核結構的研究並非物理學的主流。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而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電子是由於電性相反而相互吸引,但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呢,這讓人困惑不已。有人提出質子和中子間存在一種核力,是它把數百個質子和中子束縛在一個原子核裡的,但種核力是如何產生的,無人知曉。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原子核結構模擬圖

這個難題困擾著全世界許多優秀的科學家,我也為此常常失眠。因為總是睡不著,我乾脆就把筆記本放在枕頭邊,這樣一旦來了靈感就可以馬上寫寫算算。有時候,我幾乎一晚上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一直到天亮。

1933年4月,我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指出核力是交換電子產生的,但這一結果馬上遭到了學界的否定和抨擊,我也很快認識到了這一假設的不足。

1934年9月的一天,一場猛烈的颱風席捲了大阪地區。風大的嚇人,很多東西像樹葉一樣被吹得飛揚起來,大雨傾盆。因為沒法出門,我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處於一種精力極度集中的忘我境界。恍惚間,我夢到了中學時讀過的《莊子》中的一則神話:南海帝王儵和北海帝王忽,時常相遇於中央帝王渾沌的地盤,受到很好的招待。儵和忽謀求報答渾沌的恩德,說:“人皆有七竅來看、聽、飲食和呼吸,唯獨渾沌沒有,我們試著來幫他鑿出七竅吧!”日鑿一竅,七日後,渾沌死了。

或許“倏”與“忽”像兩種基本粒子,“相與遇於渾沌之地”儼然是粒子對撞?而“混沌”可能就是我苦苦追尋的更基本的粒子構造呢?兩個月後, 研究取得了突破,我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原子核中存在一種未知的基本粒子,能產生使原子核得以結合的力,我把這種新粒子稱為“介子”,這一理論被稱為“介子理論”。

“介子理論”剛提出是,很多物理學權威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到了1947年,英國物理學家鮑威爾找到了我預言中的介子,從此以後,介子理論得到了世界的公認,我也因此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

和屠呦呦一樣,這位日本人也是受中國古籍啟發而獲得諾貝爾獎

《莊子》書影

兩千三百多年前的莊子,竟然有一些想法在一定意義上非常相似於今天像我這樣的人的想法,這真是不可思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