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向鸠摩智说最厉害的绝学是六脉神剑和易筋经,为何不提令他先祖独步武林的斗转星移?

除尽英犬美狗日奸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个简单的道理,连市井小民都明白,又何况是贯穿天龙的大阴谋家慕容博,所以慕容博肯定是不会将自家的绝技告诉给鸠摩智得知,而且三十年后,鸠摩智为了夺取六脉神剑,无所不用其极的表现,更显示慕容博的先见之明,不愧是天龙主线的缔造者和最终BOSS。

至于为什么要告诉鸠摩智六脉神剑和易筋经是最厉害的绝学,应该是为了一石二鸟,其一,祸水东引,让鸠摩智惦记大理段家绝学和少林寺绝学,要知道这两家都是当世武学大派,鸠摩智要想从两派手中得到两门绝学那是千难万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二,慕容博本身也想要得到两门绝技,但是一直始终无法得手,这也是为什么慕容博一直卧底少林寺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得到易筋经,我个人还有一个猜想,那就是慕容博当年应该和鸠摩智有一个约定,慕容博负责易筋经,而鸠摩智负责六脉神剑,得手之后,两人互相交换,而并非像鸠摩智所说的那般,只是为了将六脉神剑带到慕容博坟前烧掉,鸠摩智之所以,要去姑苏慕容家,应该也是打着慕容家武功的主意。

慕容博这一系列的动作,应该也是为了完善自家的斗转星移绝学。众所周知,修习斗转星移之前,修习之人必须要对天下武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施展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这也是为什么慕容家的男子要娶王家的女子为妻的原因,王语嫣家里可是有一个号称天下武功尽收其内的“琅嬛玉洞 ”!

这样一来,天下间,可以让斗转星移无法施展的武功,也只剩下有数的绝世武学,就比如易筋经和六脉神剑!天龙中,慕容复能够反弹降龙十八掌,我都怀疑慕容博可能已经将降龙十八掌搞到手了!慕容复之所以搞不过乔峰,很可能是内力不足,这点可以说是慕容博为什么执着于易筋经的根本原因!内功才是慕容家最致命的弱点!

以上都是个人猜想不代表真实原因。


小小二哥


三十年前,慕容博与鸠摩智相见,慕容博特别看中鸠摩智在吐蕃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看出鸠摩智对武学甚为痴迷。

于是,慕容博就将自己从少林寺得到了“七十二绝技”送给鸠摩智,然后告知鸠摩智天下最强的剑法是大理“六脉神剑”。

慕容博之所以将“七十二绝技”送给鸠摩智也是因为“七十二绝技”修炼起来相当的耽误时间,少林寺高僧很多穷尽一生也才只修炼一门绝技,能够学成两门以上的绝技都是相当高深的之人。

慕容博就想通过“七十二绝技”将鸠摩智拖住,武功自己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而且鸠摩智还会对自己感激不尽。可是没有想到鸠摩智异想天开,利用“小无相功”催动“七十二绝技”,短时间内竟然将“七十二绝技”全部修炼成功,甚至还想着大理的“六脉神剑”。

这时候的鸠摩智已经不弱于慕容博,这也是慕容博完全没有想到的。慕容博策略本就极多,他想着利用鸠摩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决不能被鸠摩智所牵制。

既然不能被鸠摩智所牵制,那慕容博就必须留一手,所以他并没有将姑苏慕容的绝技“斗转星移”传给鸠摩智。



如果慕容博将“斗转星移”传给鸠摩智,鸠摩智修炼起来肯定是极为迅速。

这门武功需要的条件不高,不像“七十二绝技”,进展极慢;更不像“六脉神剑”,需要的内力极高。

“斗转星移”既然能够被慕容复学会,可见这门武功起点甚低,鸠摩智也算是一名武学天赋极高之人,肯定能够将这门武功修炼到更高的水平,甚至达到慕容博的水准。

一旦鸠摩智掌握了姑苏慕容的祖传绝技,那么姑苏慕容完全不是他的对手,无论是慕容博还是慕容复,都极可能受制于人,而且他们的绝技都被别人所孰知,姑苏慕容威震天下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不存在神秘感。

慕容博也是一个极有心机之人,他内心复国的愿景从来都没有丢失过,虽然他隐姓埋名,但是他一直都在帮助慕容复。

慕容博虽然给了鸠摩智“七十二绝技”,其实他是杀人不用刀,鸠摩智的贪心必然会导致他走火入魔,慕容博此举就是为了排除一个劲敌的同时还让他感激涕零。

鸠摩智刚开始却未发现,直到后来才明白慕容博的狠毒。

所以,慕容博只会把“七十二绝技”给他,但是不会把“斗转星移”给他。



慕容博为人着实奸诈,与这种人为伍实在是危险至极。

相信鸠摩智此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结交了慕容博,他把慕容博当做最好的朋友,可是这个朋友从一刚开始就在算计他。

鸠摩智遇人不淑,注定痛苦半生,幸亏最终一身内力被段誉吸收,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

所以说,交朋友一定不要有功利心。

有了功利心,交的朋友都是以利用为目的,而非志趣相投,最终肯定有人会被伤害。因为有了功利心,就一定有所图,既然有所图,那必然也会被利用,最终的后果就是被伤害。

鸠摩智就是图了武学秘籍,最终被害得走火入魔;游坦之就是认识了全冠清,最终是非不分;萧峰就是结交了耶律洪基,最终自尽于雁门关;杨康一心巴结欧阳锋,最终还是死在蛇毒之下…………

记得一个学者说过:真正的朋友都是没有目的性的。

纯粹的彼此欣赏,能够彼此说知心话,没有任何的目的性,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一旦过多掺杂金钱利益,最终的后果就是关系破解,反目成仇。

鸠摩智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了慕容博。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257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姑苏慕容家的两大绝学,参合指和斗转星移。

其中参合指是一门不弱于六脉神剑的绝学。当然,这个是慕容博自己的说法,但是根据书中的描述,以及看到慕容博眼巴巴的想要六脉神剑我们可以看出来,参合指虽然也算是一门绝学,但是比六脉神剑要差上一筹。

斗转星移是慕容家的另一门绝学,也是慕容家闯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的根本,连天山童姥都对这门武功很是赞赏。这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武功,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不仅仅是武功,就连兵刃拳脚都可以转移方向,其中的奥妙,在于“反弹”两个字。但是这个很明显,斗转星移属于防御技能,没有主动攻击的能力。

六脉神剑是一门远程攻击的技能,而且和参合指是极其相似的,所以慕容家需要六脉神剑来替代参合指作为输出技能,降龙十八掌就一定弱于六脉神剑吗?连扫地僧都说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刚强的掌法,为什么慕容家没有想法呢?因为降龙十八掌的路子明显和参合指不同,也和慕容家搭配不上,所以他打上了六脉神剑的主意。

同样的,慕容家为什么要打探易筋经呢?易筋经是一门内功,他的地位不用说了,少林的绝学,被称为金书四大内功秘籍之一。无论是六脉神剑还是斗转星移,都需要强大的内力来支撑,可以他窥探上了易筋经。有了防御技能,再夺来更强的攻击技能和内功,慕容家才能够傲视武林,复兴大燕。


悠然布衣


斗转星移是慕容家老祖,慕容龙城的心血结晶,自己家的绝技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何况是外人,六脉神剑也是大理段氏段思平的绝技,大理段氏也不是人人可练啊,除非一阳指练到一定境界,而且是有缘人(和易筋经有点像)一阳指倒是大理段氏皇族好武之人都会。

话题转回来,鸠摩智内力是小无相功,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绝顶内功,鸠摩智是土蕃国师,李秋水是王妃吧?两人关系肯定不一般,鸠摩智靠小无相功这种精微渊深内力催动招式,无论少林绝技还是他自己的火焰刀威力都很强,火焰刀,一阳指,六脉神剑都是靠内力催动的功夫,慕容博见多识广肯定会推荐六脉神剑给鸠摩智,而不是给鸠摩智自己家的绝学。

斗转星移练到慕容龙城那个地步,接段誉不算纯熟的六脉神剑估计没问题,但是等段誉练到纯熟阶段估计危险(段誉的内力震古烁今,堪称第一人),慕容博要是不醉心复国,估计斗转星移能更进一步,参合指也很强,慕容家估计还有其他厉害招式。在慕容博心里,家传绝技密不示人,慕容家在江湖上威名远播也是靠的这门绝技,所以不和鸠摩智说,一是私心,二也是怕鸠摩智惦记,鸠摩智武艺高强,慕容复是应付不来的,保不齐鸠摩智会起歹心去抢斗转星移的心法口诀,从后面鸠摩智大闹天龙寺和少林寺来看,慕容博担心不无道理。三也是学武之人的通病,传给鸠摩智少林寺绝学(反正也是偷的)和鸠摩智有相交之好,然后窜着鸠摩智去弄六脉神剑和易筋经,自己也想看看传说中的别人家绝技到底是何威力,四是鸠摩智身份显赫,六脉神剑是大理国的国宝,易筋经是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巧取豪夺必然引发腥风血雨,他慕容家好乘机复国。

慕容博用心深远,比鸠摩智一心求武要复杂多了。


JP波纳尼夫


当年少林寺外,鸠摩智遇到了从藏经盗经的慕容博,以师门绝学“火焰刀”交换了慕容博三十多册少林绝技,与慕容博引为至交。却没想到自己陷入慕容博所设的圈套,自此自我谜误二十余年。慕容博的一石二鸟之计,阴险至极。



慕容博为了复国,无所不用其极

慕容博背负慕容家复国大梦,为了复国可谓处心竭虑,呕心沥血。但是身处盛世,人心思定,想要复国,难比登天,除非天下大乱,他们慕容家才有可乘之机。因此当年为了挑起宋辽交恶,借中原武人之手,制造了“雁门血案”,以致萧远山一家无辜受难。然而这件事并未最终如他所愿,反而致使自己落得为了躲避中原群雄的问责,而东躲西藏多年不敢露面,无形之中也影响了自己的复国大计。

经过沉静反思的慕容博,将慕容家复国的希望瞄向了中原武庭少林。慕容博认为少林武功乃是中原武学之首,如能求得“七十二绝技功诀”,传授于暗中纠举的羽翼人马,则慕容氏复国实力将如虎添翼,更形壮大。于是他在后来的几年中,前后分四次,潜隐少林,从藏经阁中盗取外出抄录了五六十门、共计八十多册少林绝技的秘笈副本。在最后一次盗出经籍时,他遇到了鸠摩智。


鸠摩智当时受师门之命从吐蕃前往中土少林交流佛法,但实际上却是觊觎少林的武学绝技。在他想进藏经阁盗取经籍之时,他偶遇了刚从藏经阁盗经外出的慕容博。他有心结交慕容博,意图获得慕容博所抄录的经济副本,于是最终以师门绝学“火焰刀”,交换了慕容博新抄录的三十多册少林绝技功诀的副本。

但是慕容博在受传鸠摩智的火焰刀之时,却动了歪心思,将“火焰刀”与大理段氏绝学的“六脉神剑”相媲美,对“六脉神剑”推崇备至,又以用“六脉神剑剑谱”到他燕子坞换取另外的五十册少林绝技,成功勾起了鸠摩智抢夺“六脉神剑剑谱”的欲望和决心。

慕容博道:“大师这‘火焰刀’神功,果然奇妙无方,以在下所知,或许只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可资匹敌。但据闻‘一阳指’运劲缓慢,远不及‘火焰刀’之动念即至。”鸠摩智道:“这该是运功之人功力有别。”慕容博道:“正是。传言大理段氏尚有‘六脉神剑’绝技,手指上可发六种内力,交叉运使,更加神奇,欲求得其术,想是难上加难。”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

慕容博之所以如此推崇“六脉神剑”,是因为他知道鸠摩智乃是个武痴,对天下精深武学都怀着窥探之心。慕容博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意图,而且还是一招一石二鸟之计。

正如前面所说,盛世之中,不识兵革,他们慕容家想要起事复国无异于登天,只有天下大乱,他们才有可乘之机。慕容博十分清楚,鸠摩智的师门宁玛教派在吐蕃王国的地位,也十分清楚天龙寺对于大理国的重要性。《六脉神剑剑谱》作为天龙寺的至高武学宝典,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鸠摩智想要得此剑谱,除非硬抢。如此一来,天龙寺与宁玛教派势必交恶,而引发的则是大理与吐蕃两国的交锋,后来鸠摩智的天龙寺之行,就想抓了保定帝段正明威胁大理。西南两国一起战事,居中的大宋必受牵连,再加上西北诸邦虎视眈眈,天下必定大乱,他们慕容家则有起事的可乘之机。


慕容博为了复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当真阴险毒恶。而且即便引不起两国交恶,倘若他鸠摩智真的取得《六脉神剑剑谱》,拿到燕子坞与他共享,他慕容博也是稳坐收渔翁之利。这一计,实乃一石二鸟,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慕容博对“斗转星移”的深刻认识和利益着想,让他对自家的家传绝技闭口不谈

至于慕容博为何不向鸠摩智,提起他们慕容家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一来是他们慕容家的“斗转星移”自先祖慕容龙城开始,就已经声名在外。二来是因为将“斗转星移”传与鸠摩智,对他慕容家并未有好处可得。第三则是“斗转星移”名不符实,修炼受限太多。

当年慕容博之所以到少林偷取武功秘籍,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家的这门家传绝技,尽管这项能转移对手攻势来路的精妙武学,为慕容氏创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响亮名头,但却颇有“依人作嫁”的意味,而且受限太多,名不符实。用王语嫣的话说,则是根本就是吓唬人的,哪能有那么容易施展。

这是因为,想要用“斗转星移”去转移对手的招式,就必须先熟悉对手的武功招数与套路,而且还要有深厚的内力做支撑,才能真正做到将对手的进攻招式“反弹”给对手,让对方自作自受。因此慕容家自慕容龙城创下这门绝技之后,就修建了一座“还施水阁”,来收集天下武学典籍。为的就是扩展自己的开阔面,转尽天下武学,“还施”之意便是这水阁里的武学典籍都是为了“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个技能而服务的。慕容博被取名“博”字,也是为了希望他所学之博。


然而天下武学,何其之多,慕容家又怎能尽皆收之入“还施水阁”呢,不然慕容博也不用去少林偷取武功典籍了。慕容博之所以能够在大理用“斗转星移”杀死玄悲大师,就是因为他已经从偷取抄录的少林绝技中,修练了玄悲大师的看家本领“大韦陀杵”,熟悉了这门绝技的套路,不然他定然是用不了“斗转星移”杀死玄悲的。这个武学属性也让他们慕容家一直追寻别人的武功,研究别人的招数套路,但却始终不是自家的武学成果,这也是慕容博认为是在“依人作嫁”的原因。

外人不知道,以为“斗转星移”能够转尽天下武学,因而对他慕容家畏惧三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也让慕容家能立足于江湖,而盛名不衰。慕容博岂会自揭己短,将“斗转星移”名不符实的真相告诉别人呢?不然他也不用对外号称自己对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晓,以此用“斗转星移”的名头来吓唬别人了。

只可惜了鸠摩智,在得到慕容博赠给他的三十册少林绝技之后,对慕容博感恩戴德。然后潜心修炼少林绝技,深陷“武学障”,不断沾染武功所带来的戾气而积成一身内伤,即便自己身拥高深佛法,依然沉陷魔障不能自已,最终还险些丧命。直到在西夏枯井之中,方才醒悟,想到当年慕容博赠技之举未必尽是善意,自己苦受这般煎熬,全是此人所种的恶果。所幸的是,最后被段誉及时吸去一身内力,不但得以保命,而且大彻大悟,真正得道成为一代高僧。

(鸠摩智)直到此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才想:“那日他与我邂逅相遇,将这些绝技秘诀送了给我。一来是报答我传他‘火焰刀’之德,更想和我交换《六脉神剑剑谱》;二来是要我和少林寺结怨,挑拨吐蕃国和大宋相争。他慕容氏便可混水摸鱼,兴复燕国。”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五章》


总而言之,慕容博的每一次动作都可以说是居心叵测,他没有无缘无故的待人之好,为了复国能有一丝机会,即便渺茫,他也会为之一搏,机关算尽。而对于鸠摩智而言,他深中慕容博所设之局,谜误自己二十余年,这只能说是他的修行得道之路,必须要经历和勘破的劫难与魔障,以证天命了。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下列的原因:

一,慕容博的身份地位及其其他。

(1)慕容博是鲜卑皇族的后裔,慕容博所作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兴复慕容氏的大燕国”为宗旨的。比如说,慕容博一手炮制了“雁门关惨案”。慕容博的目的主要是想籍此挑起辽、宋等国之间的仇杀和矛盾,他慕容氏好从中渔利……

(2)“鲜卑皇族的后裔”的秘密身份,注定了慕容博只能够是一个阴谋家了。而阴谋家所说的话往往都是不能够当真的。何况,慕容博和鸠摩智二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老朋友的关系;另一方面,慕容博看出来了鸠摩智是一个典型的“武痴”。此外,慕容博大大震慑于鸠摩智的才识和武功,于是乎,慕容博又对鸠摩智想使坏了……

(3)慕容博索性拿鸠摩智来做试验,即挑起鸠摩智对大理六脉神剑武功、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以及少林寺易筋经武功的无限向往。慕容博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和一举多得了!因为如此一来,一方面很有可能可以挑起吐蕃国和大理国之间的纷争(后来鸠摩智真的就单枪匹马杀到大理国,抢夺六脉神剑武功去了);另一方面,慕容博也可以通过鸠摩智来检验检验易筋经武功和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能不能够“混练”了(是否会走火入魔)!

二,其实慕容博本人也没有见识过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的。其实,慕容博也是对鸠摩智信口胡说而已!从《天龙八部》原作小说的相关描述来分析,

(1)雁门关事件发生之后,慕容博就诈死人间蒸发了。而鸠摩智一直记得慕容博生前的心愿----慕容博做梦也想见识一下“六脉神剑”武功。于是乎,鸠摩智就千里迢迢地赶到大理国,把段誉这个活剑谱带到慕容博的坟前了……

(2)后来在少林寺少室山上,段誉的六脉神剑武功把慕容复打得是狼狈不堪、慕容复都要拔剑自杀了……慕容博终于忍不住了慕容博终于跳出来了。慕容博还开导慕容复可以用慕容世家的“参合指”功夫,来对付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武功的!

一开始,慕容博也不知道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慕容博也有调侃鸠摩智的嫌疑的。等到慕容博真的见识了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之后,慕容博彻底震惊了慕容博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而跳出来了……

三,慕容氏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等功夫,开始跟不上时代了。慕容博慕容复父子已经对家传绝技失去信心了!因为,

(1)慕容氏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只有在慕容龙城时代,能够号称天下第一而已。传到慕容博和慕容复手上的时候,已经不能够转移无形的“剑气”了。

(2)慕容博对鸠摩智心存芥蒂,同时,慕容博也还不想把慕容氏的一些家底,彻底暴露给鸠摩智这样一个外人!比如说,慕容博绝不会对鸠摩智说起慕容氏的斗转星移绝技,使得慕容氏成为众矢之的的。

(3)本来慕容氏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就是杀头的罪名了,再加上其实“斗转星移”绝技只是一门及其巧妙的借力打力的功夫而已。只要明白了其中的诀窍,慕容氏斗转星移绝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因此,慕容博就只对鸠摩智提起六脉神剑武功,而对自家的斗转星移绝技绝口不提了!


骑蜗牛走高速




《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是一个心思缜密、不拘小节的枭雄。为了兴复大燕,他不惜策划雁门关惨案,试图挑起宋辽争端,从中渔利。而这样的一个人,他和鸠摩智也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绝无真挚的交情,所以不可能把先祖独步武林的斗转星移告诉给鸠摩智。

斗转星移是当年慕容龙城纵横天下的绝技,这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武功,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不仅仅是武功,就连兵刃拳脚都可以转移方向,其中的奥妙,在于“反弹”两个字。连慕容复这样的角色,施展斗转星移都能扛得住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可见其厉害并不逊于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慕容博告诉鸠摩智,天下武学,最厉害的首推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以及少林寺的易筋经,其用心是相当歹毒的。他知道鸠摩智对武学痴迷不已,必然到大理上少林,闹个鸡犬不宁,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料。

慕容博还把少林的七十二绝技赠给鸠摩智,首先让鸠摩智与少林寺结怨,挑拨吐番国和大宋相争;其次让鸠摩智尽练少林七十二绝技,走火入魔,好除去这个日后的对手,真是其心可诛。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1、斗转星移这门功夫,是一种借力打力的绝技,能将对方的攻击转移到对方或者第三方身上,是具有极强防御功能,、同时带有千变万化攻击手段的武功,大概类似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

斗转星移的创立者、慕容世家的慕容龙城,乃是与逍遥子、段思平齐名的绝顶高手。慕容复继承了这门家族绝学,并以斗转星移硬抗下乔峰的降龙十八掌。但是慕容复在面对段誉时,三番两次被段誉的六脉神剑妙败,由此可见,无影无形、无迹可寻的六脉神剑是斗转星移的克星。

2、慕容博心机深沉,故意强调六脉神剑的厉害,让对武学几近痴迷的鸠摩智去找大理段家的麻烦。(事实上,真的给段誉带来了很多危机)

3、易筋经是绝顶内功心法,慕容世家名动江湖以外家功法见长,缺乏合适的内功心法结合所以后世子孙一直难复当年之辉煌。所以慕容博对易筋经是既渴望又嫉妒的复杂心态。

4、由此可见慕容博的私心。虽然是探讨武学,慕容博也不愿多提自家武功,一怕“贼”惦记,二怕暴露自己绝学的优缺点。



大花侠


我觉得无论什么武功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都很厉害。

六脉神剑类似于无剑胜有剑,手指发剑气杀人。是厉害。段誉偶尔灵光一闪,蹦跶两只出来也吓人。但注意,这种武功必须配充沛的内力。如段誉没有北冥神功,估计也是完蛋。凭他自己的修为,弹药早消耗光了。

突然之间,觉得任我行好悲苦,要是任我行也练了六脉神剑,估计也不会受吸星大法的反噬之苦了。

易经筋类似于重修的意思。令人脱胎换骨的玄门武功。我记得体育人间介绍过一老大爷练过这门功夫,八九十岁了,筋骨居然柔软无比。老头碰见个小偷,随手一下,小偷手骨折了。所以我才说,什么武功练到境界都厉害。

我个人理解易经筋最大的功能就是把凡胎洗成天生的练武坯子。

至于斗转星移,估计说的就是借力用力了,非常类似倚天屠龙记里面张无忌练圣火令上的乾坤大挪移。

估计这是一种技巧类武功,毕竟张无忌才练了几个时辰就练到了好像是第三层。但张无忌当时已经练了九阳神功做底,有了深厚的内力做资本哈。

我估计慕容复还是真心希望自己能练一点真材实料的武功,他之所以推崇六脉神剑和易经筋,主要是他想先把自己的身体重塑一遍,便于学习高级武功。六脉神剑不仅威力大,还很隐蔽,毕竟没多少人会注意到赤手空拳的人竟然可以从手指尖发剑气,再说六脉神剑也好看,非常符合慕容复的赏美观。

我觉得慕容复是走偏了,既然家传绝学是斗转星移,估计前几辈子的人对这门功夫领悟非常深,否则慕容复也不可能跟乔峰齐名。

慕容复有王语嫣这个人肉复印机,几乎偷了天下绝学,结果越练越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弄得门门懂样样瘟。

十分高兴和大家聊古典武侠,这些书都是小时候看的。不知还有人记得陈青云的残肢令不?也是相当好看


善良之子86


我相信慕容博说的是真的。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慕容博跟鸠摩智互殴了,结果慕容博发现自己的斗转星移奈何不了鸠摩智,但彼此佩服,在这种情况下,慕容博说他知道世上有两种厉害的武功,也就是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和少林寺的易筋经,可以看做是“我打不赢你但我知道有两种武功能打赢你”,不排除有吹牛的成分,那也能说明这两种武功确实有独到之处。



从后面两种武功的实战效果来看也能说明这一点,练成六脉神剑(虽然时灵时不灵)的段誉在少林寺痛扁修习斗转星移多年的慕容复,可以看出六脉神剑确实比斗转星移高出一个档次,而且当时萧峰也说,如果他和慕容复易地而处,恐怕也不易抵挡,由此可以看出六脉神剑威力之大。


从鸠摩智的态度也可以推测出一些线索,鸠摩智这样的大高手,对慕容复简直不屑一顾(从在西夏国比慕容复跳井可见一斑),但对会六脉神剑的段誉却颇为忌惮(从在少林寺偷袭段誉略知一二)。

再来看易筋经,短短一段时间就让本来内里平庸的游坦之收获了一大波内力,而且还能帮他解奇毒,短时间内把他打造成一流高手,轻松在丐帮内比武夺魁,还能和星宿老怪交手不落下风。更是在与慕容复联手群殴萧峰时主要承接萧峰刚猛的降龙十八掌掌力,可见易筋经名不虚传。



到了笑傲江湖时,在少林寺大战中,魔教教主任我行用吸星大法竟然吸不动修习易筋经的方证大师丝毫内力,而且从实力上来说,方证大师要略高威震江湖的任我行一筹,也能侧面反应出易筋经的威力。


由此可以看出,六脉神剑和易筋经确实很厉害,算是独一档超一流的,斗转星移也比较厉害,但不是独步天下的,只能说是一流的,比如星宿派的化功大法,大理的一阳指,鸠摩智的火焰刀,在江湖上名头都很响很唬人,但比起六脉神剑和易经筋还是差一个档次。

对了斗转星移名头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总能用别人的成名绝技杀死别人,江湖上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讹传讹,越传越邪,把慕容氏斗转星移妖魔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