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好生活?

一粒米咯


我在成都生活过几个月,时间比成都常住居民短,但大概比一般旅游者长些,粗略地用我的脚和眼睛丈量过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地方。短期旅游攻略中所谓的“成都必须要去的XX个地方”,市内著名的、不著名的景点、甚至仅仅是个普通的小区我都钻进去过,一般居民在成都的生活状态我也体验过。

现实生活中对我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都知道,我从不掩饰自己是个“成都吹”——基本像“巴萨的拉基蒂奇吹梅西”这样的程度。

对于成都,我有三百种吹它的方式。

比如:“天府之土初相遇,一见成都误终身。”

比如:“古人说“少不入蜀,老不出蜀”,我到了成都后,才知道是为什么——在那里见到的一切美好,居然要用此生往后的时光来不断缅怀。”

比如:“我喝过不少烈酒、看过不少风景、穿过人山人海,却只爱过一个美好的城。”

比如:“成都的好,住在那里的人不觉得,玩在那里的人不觉得,爱在那里的人不觉得,只有离开那里的人,才觉得。”

再比如:“当我老了,走不动了,快要挂了,吃不下了,如果我的孙子跟我说一句:‘爷爷,石锅牛肉好了。’我一定立马弹起来:‘扶我起来试试。’” 对于成都的生活体验,似乎写成一篇碎片回忆文更符合这个城市总能给你无穷惊喜的品质。

1)我第一次到成都时,终点站还是老火车站,符合你对中国所有脏乱差的火车站的一切印象,而新火车站在我最后一次离开成都时刚启用不久。 古老和现代,来到和离开,鲜明的对比和更迭,每天都发生在这座充满无限生机的城市。它有着厚重的历史,带着传说与故事走进新时代,但天府之土自古险塞,在现代社会里,这交通水平和蜀川文明根本无法匹配——难以和世界分享撩人的美食和动人的传说,也造成很多心念成都的人的终身遗憾。

不选择飞机的话,高铁动车没通之前,坐火车去成都对性子急如我的朋友而言,无异于一次修行——走走停停慢吞吞是一种残酷的折磨。火车在群山间环绕时,穿过无数没有信号的隧洞,两边的荒凉风景让你想着所见的“沃野千里”,在过去是多么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你大概无法相信终点站的那座城市会美好得让你震惊。

2)成都市内的交通与火车的水平是另一番对比。我有时会想,四川盆地就是一个天赐的“自嗨王国”,能在里面生活的人上辈子都拯救了世界,就这样圈内圈外地活着,多惬意和美好。

我在成都那段时间,市内堵车程度优于我之前去过的大部分城市。 比如成都的公交车有专用车道,几乎不会看到抢公交车道的私家车。这个城市的公交卡很有特色,刷了卡之后转车两小时内不收费,极其方便每天转车上下班的上班族,公交车报站是双语,并且会在本站到站前,连报两站。

类似细节,还有不少,比如,你看过成都的市区地图就会发现,这个城市的三环、二环、一环路,每一环都“环”得清晰,环得工整,犹如八卦图。 这些东西,光看着就挺美。

3)我去的成都市内第一个叫“景点”的地方,是锦里和武侯祠。 那里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有全国小吃一条街随处可见的铁板鱿鱼5块钱3串;有各种外饰雕花木窗里卖文艺用品的小店,也有外面电视机放着宣传片里面交钱就可以玩两把的诸葛连弩体验店,它有衣冠冢,有交钱才能进的武侯祠。

文艺青年找到文艺,吃货找到美食,各得其所——它是户部巷和昙华林的合体,却比合体版更好些,这是成都的缩影。 千年古城虽然阻止不了商业和现代化的脚步,但总有那么些地方给你脑洞大开、自由怀古。这个城市很幸福。

4)地道的成都人曾用一种“嗤之以鼻”的口气多次告诉我,锦里这种地方,本地人都不去的——我北京的同学告诉我,她长那么大都没去天安门广场看过升旗,一个道理。

但又如何? 作为特色和地标,有些地方你明知是坑,有着“来都来了”替你撑腰,你还是会往里跳——就像你明知全聚德里已没有北京最好吃的烤鸭而且价格奇高,但到了北京,你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去那儿打个卡,不然总觉得缺点啥, 一个道理。

成都的春熙路,是个像三里屯一样,摆的、卖的你在全国其他大型购物区一样可以买到,但冲着那个名字,还是需要去溜溜的地方。走在路上,各种莫名其妙的人会拉着你问:兄弟,低价球鞋要不要?虽然耐克、阿迪、安踏的专卖店就开在对面,而且一条路开几个 春熙路上有家龙抄手,里面卖的是类似我们家乡叫做馄饨的东西, 我个人体会到“任何美食只要一开连锁之后就会马上变得巨难吃”,就是从吃到那里龙抄手开始的。

后来成都的同学告诉我,抄手这玩意,应该穿街过巷,去老字号小摊,才能吃到真货——就像火宫殿的臭豆腐,已经是一种打卡仪式,而不叫美食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讨厌人多,觉得“反正都在卖东西,千篇一律好没意思”,那你去春熙路一定会失望的。

如果要看人山人海,看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无什么差异的商场,我觉得在国庆这种游客爆炸的时候去春熙路是个挺好的选择。

5)但到了春熙路就离这个城市的“心脏”,天府广场很近了。 每个城市都要有这么一个广场,作为地标,去那里,可以一秒钟证明来过。 我第一次到天府广场的时候是和父母一起。我妈要在天府广场照相。彼时我过于高冷,觉得在城市的广场照相是一件没有格调的事,而她说,这么远的地方,虽然好,但以后肯定不能经常来了,多拍点照片才好。

最后我终于没有拒绝,大概是当时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天府广场很大,不知道那里的伟人像现在还在不在。我最后一次去那的时候是和这个城市作别,里面放的是林志玲的梅赛德斯奔驰的广告。 真应景,那的所有东西,我一样都带不走。但我看到过,那就够了。

6)成都的天气很养人,那儿的人肤色都很白,对比之下,一看我就是外地来的。 有个成语叫“蜀犬吠日”,可见以前在成都看到大晴天是件多么稀罕的事。 难得大晴天里,我在草坪上闲坐,周围都是出来晒太阳的人,推着儿童车的老人,追逐的孩子,情侣。不灼热的阳光是一种恩赐,那样的阳光我在到成都之前和离开成都之后,就再没遇到。

它可以让我在草坪上睡着一下午。

但没有太阳的天气里,阴灰,阴灰得让人抑郁,我不知道为什么四川盆地上空一定要有那么多云。我看天无法判断是要下雨还是持续阴天,能连阴十天半个月的天气里,如果再下场雨,简直就是灾难,在你阴郁的心上再插一刀。 但我并不想承认,这种天气太容易让人懒下来了,因为一沾上枕头就会觉得,在成都睡觉真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

我曾经毫无征兆地连续睡了14个小时——到成都之前, 我每天晚上12点睡,早上7点准时起。 成都不觉晓, 没有闻啼鸟, 没有风雨声, 睡得太沉了。

7)辣。真的很辣。 我和厨师说,待会炒菜微辣就可以,他说“哦”。于是我被辣哭。

后来我学乖了,我和厨师说,待会炒菜不放辣椒,他说“哦”。于是我被辣哭。他放了辣椒油。从此我放弃抵抗。 到成都前,我吃的辣椒大概没有在那里一天吃得多,后来我妥协了。

因为成都人告诉我,不吃辣椒的话中国有三分之二的美食你就无缘品尝。 我怀疑他说的“三分之二”都在成都那儿。因为成都的美食太多了。 成都有一道名小吃叫做伤心凉粉,它不仅是咸的而且还放辣椒。我以前吃的凉粉都是甜的而且配红糖水,你说这是不是毁三观。 但谁让它好吃呢,只能说我输了。

成都有一种石锅牛肉,锅是石锅,牛肉薄如纸片,配上它们独特的酱料,轻煮慢熬,红油几公分厚,等牛肉下锅,纹路清晰,板筋透亮,我能慢哉悠哉地吃一天,一个人。 这是一个无法列举有多少美食的城市,离开成都之后

我得出一个结论:成都没有不好吃的食物。如果有一定是你不会吃辣。如果觉得还是有请参照第一句。 如果我是成都人就好了,我一定永远从来不会发愁“有朋自远方来,请他吃什么。”这种问题。

8)草堂,一位长者曾在那里留名。他是杜甫。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你说杜甫绝对不知道他那个时候怎么能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呢?所以他在《兵车行》中写下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样的诗句,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气概,对世人展示了他非常熟悉“胸怀天下”那一套。

我把去草堂逛逛看作是去体验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古诗有什么价值?当我站在草堂里把小学开始学到的杜甫的古诗一首一首地狂背时,便有一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触景生情的复杂感。 这是我对长者杜甫和成都的敬意。

9)文殊院里有个院子,每天下午有无数的老人在那里闲坐喝茶聊天,热闹程度堪比海滨小城夏夜的大排档。但老人们大多热而不喧,闲得惬意,能慢哉悠哉地把一壶茶喝够一下午。他们和自己桌的聊天,再转头聊向别处,自得其乐。

相比之下,在一旁狂嗑瓜子和吃零食的我和友人就显得太另类了。我初到成都时,惊异于“这个城市的人都闲得不用干活吗?” 后来我理解了这个城市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明明要早起做生意的早餐店,往往9点多才开门,我问老板为什么?他说,起不来。我问他,那你们不开店怎么赚钱,他说,够花、够花。于是下午3点又关门了。

这个地方商机无限,有的人很拼,大多数人点到为止。 这个城市很慢很闲,有很多地方,让人“老不出蜀”。每当和成都的老人们聊天,我都觉得能在成都养老真是人生赢家。

10)这个地方的人太喜欢搓麻将了。有的地方搓得扰民,不堪其扰,问其原因,答曰:“文化。” 据说飞机即将降落在双流机场的时候听到的麻将声是最响的,因为整个城市的麻将声都能听到。当然这是调侃,但成都人愿意为了搓麻将不做生意那就太正常了。

夏夜,和友人去商店买啤酒,四顾店里无人,站了片刻,扯着嗓子喊道:“老板你再不出来我们把东西偷走了啊。”二楼传来急切的声音“哎呀,你把钱放在冰箱上就可以了。” 他真的不怕我用一块钱抱走一箱啤酒,真是瓜娃子。

11)我喜欢这个城市的一切。 用脚走在这个城市,你会有一种时空的逆转感,总觉得时间太短,路不够长。我离开时,还没来得及和九眼桥、宽窄巷子、望江楼、“腐烂河”作别。

这个城市有太多值得夸耀,作别和回忆的地方了。

如果我老是怀念一座城市,无非是它带给我了此前所有生活体验的巅峰,而往后见过的风景,再也没有能比得上它。

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会觉得这个城市虽好但是不属于我,站在东湖边会觉得武汉这个城市还是缺点什么,在成都的时候我就会遗憾,为什么我不是一个成都人,从小到大都在那里,最后读个川大并在成都工作,一生不出蜀,算球。

当然我还是庆幸自己以前去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的成都,比匆匆的游客闲适,有充足的时间去好好看看这个城市,

在我看得动、吃得动、走得动的时候,经历过、有回忆并引以为豪,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我有,希望你们也是。 感谢阅读。


可盐的乾


1.论收入,很多生活在成都的小年轻们都常常抱怨:“就这滴滴儿工资,咋个过得起走嘛~”

但是边说边往串串儿、火锅、小酒馆走起~成都人民真的很会过日子,了解一些情况的基本都晓得,“悠闲”是这个城市的标签之一

遑论生活工作,谨此成都二字,已然心猿意马。一则都江堰,说甚水利工程?分明情爱好法典。深挖堰,浅作滩,隐喻夫妇之道:推心置腹深之又深,波涌浪急浅之又浅。再则薛涛笺,说甚信纸而已,果真字画意相融。明事理,知情性,蜀女合当淑女:闲适岁月天府滋味,安逸时光能不要得?

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大环境很不错,正好赶上成都高速发展的列车。人文环境很好,经济发展在内地来说是名列前茅的,一座休闲生活与努力工作完美融合的城市。成都是吃货的天堂,除此之处,也没啥。每年春秋两季巴适,冬天阴冷、夏天湿热。成都人包容不排外,你江湖他就仗义,管你是哪的人,三年后就是成都人。成都挣钱一般,但多少都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幸福。开宝马的和骑电动车的都在苍蝇馆子吃饭、都同在农家乐喝茶打麻将,打50元的不会看不起打5元的,大小都是耍,高兴就好。


HT小土豆


1. 享受生活:按照自己的生活能力和方式生活,不去攀比,不看别人脸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说起成都人民的生活,估计都要用悠闲来形容,确实没骗你,每到周末,各个餐厅咖啡店就是这种景象,所有人都跑出来晒太阳逛街聊天。

2.品尝美食:可以为了一顿美味的稀饭跑20公里的路,更别说其它美食了。


3.旅游:外出不在乎远近,时间短有短的玩法,时间长有长的耍法。相约家人朋友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共同欣赏沿途的美景,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4.自由娱乐:空闲时间呼朋唤友来场麻将切搓,茶馆、酒吧、慢摇吧、咖啡屋、美容院、按摩院等,自己可以随心选择。


如梦无痕


在成都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好生活?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很多人说好的生活就是有事做,有爱人,有所期待。按照这个论证的话,你三样都占据了。你应该算是比较好的生活了。是不是我们总是习惯羡慕别人的幸福?我们总是习惯去仰慕别人的幸福,殊不知自己也在被人羡慕我。知足常乐,如果人一旦陷入了比较当中,就会活得比较痛苦,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认真生活,好好活着!

推荐你看一下杨绛♡一百岁感言♡

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是: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看了电视剧《少年派》后,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普通人!都只是芸芸众生中很平凡的一个。普通家境、普通学历、普通收入,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但我们并不需要因为自己的平凡普通而感到失落和不甘,因为我们可以努力活着,慢慢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们还可以学习大诗人李白的遇事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所以,不必为了眼前苟且的生活不安,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度过每一天,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平静的内心就是最好的生活!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

由此可见,阅读的好处,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还能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

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

如果看不进去书,可以多出去走走,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最后祝你天天开心!




怎么活的值


你在朋友圈上看到别人的生活是不是很羡慕,其实,大部分的人在朋友圈上晒生活,其实都是美好的一方面,难道你把自己不好的和自己的伤心的都把在朋友圈上晒吗?是不可能的。所以,朋友圈上的,看看就好了。

你自己的工资到手10000,上交,6000给自己的媳妇儿,自己的媳妇儿到手工资7000,每个月可以存4000块钱,也就是说你们一个月可以存10000块钱,但是你们要还房贷,每个月的房贷4000块钱,你们还能剩下6000块钱。

你们两个平时上班,都是在公司吃住,水电气都是免费的。所以对于你们来说,平时的负担都没有,剩下的这6000块钱,也可以让你们过的一点好的生活,比如平时,下班之后两个人一起吃吃一点的,可以去看看电影逛逛街,买买衣服,都是充足的。

对于你说的感觉自己很穷,有一定的可比性,看自己和什么人对比了,如果和,很富有的人对比自己当然很穷。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挣多少,受过怎样的生活,其实这样也是挺好的,不是有一句话说的是知足常乐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