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霍去病,作為漢武帝衛皇后子夫之侄子,一開始起點就很高,18歲任侍中,後來討伐匈奴立功被封為冠軍侯,驃騎將軍。他屢建奇功,風頭蓋過了他的舅舅衛青,衛青手下的門客很多都投靠了霍去病,司馬遷的好友任安沒有棄衛青而去。

霍去病不太體恤士兵,士兵飢餓,但自己卻大魚大肉,還有棄肉。

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躢鞠也。——《漢書·傳·衛青霍去病傳》

他也不太喜歡學習兵法,漢武帝曾經希望他能夠學習吳起兵法和孫子兵法,但霍去病卻認為沒有用。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但當漢武帝為他建造府邸,結果霍去病說了一句話,正是這句話,使人們無視他的缺點,後世視其為英雄,崇拜。

對曰:“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漢書·傳·衛青霍去病傳》

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後人將他與蘇東坡並列,也有人將他與李清照並列。他與朱熹是好朋友。但是寫詞不是辛棄疾的主業,他的主要精力是希望放在對金國的抗爭之中。現在21歲的年輕人應該還在大學中學習,但辛棄疾已經走上抗金之路。他可以帶著幾百人襲殺金國幾萬人的隊伍,目的只有一個,抓回殺掉耿京的叛徒張安國。

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做成功了。那一年他25歲都沒有到。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接下來的辛棄疾進入南宋官場,卻沒了之前的神勇,不是他膽氣不足,而是被壓制,他基本上都處在閒置狀態。

他為什麼自號稼軒,也是大有來歷。

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生之具不求於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併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軒——《宋史·列傳·卷一百六十》

但是抗金一直是他一生的追求,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在臨終前還高喊:“殺賊!殺賊!”

為什麼這兩個人突然有點火了,主要與他們在歷史上的功績無關,反倒與他們的名字有關係。

霍去病,去病

辛棄疾,棄疾。

大家覺得他們的名字很好,一個去病,一個棄疾。特別在現在受到新型冠狀病毒侵襲的時刻。大家覺得這兩個名字特好。

實際上霍去病的雕塑前常有很多遊人都會排隊用手摸霍去病的名字,去病二字被摸的十分光亮。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太滑稽了,也太搞笑了。因為霍去病不到25歲就病逝了。

去病怎麼能去病呢?

但我們不可否認這一種美好願望的作用,他能夠給人以很大的心理安慰。

所以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今年的門神應該換成霍去病,辛棄疾,由他們守門,百疾不入。

說到門神,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一提門神估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唐朝二位將軍,尉遲敬德和秦叔寶。

他們兩位成為門神主要歸功於《西遊記》

《西遊記》第十回記載唐太宗受到涇河龍王的龍魂騷擾不能入睡,最後尉遲敬德和秦叔寶站了一夜,居然可以安睡,所以就畫了他們兩個的神像。

朕欲召巧手丹青,傳二將軍真容,貼於門上,免得勞他,如何?——《西遊記第10回》

前門有了,後門由魏徵守護。

所以門神就有這麼三個人了,再往後還加入包公,文天祥等人。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原來門神就是這兩位嗎?當然不是了,原來門神應該是神荼、鬱壘。

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成為門神這個傳說最早起源於《西遊記》嗎?

並非如此,據清代文學家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的記載,比《西遊記》還早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就有記載。

長春真人就是丘處機,他生活的時代在南宋末年,比吳承恩早多了。

此神荼鬱壘象,非尉遲敬德秦瓊也。叟不服,檢丘處機西遊記為證,二公謂委巷小說不足據——《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灤陽續錄三》

這裡就有了一個有趣的事情,他們在爭論這個門神到底是神荼、鬱壘,還是尉遲敬德和秦叔寶。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神荼、鬱壘兩個人是黃帝時代的人物,他們天生就會捉鬼,用葦索抓住之後,拿鬼來喂虎。他們在門神位置上呆的歷史很久遠,有人說他們才是正宗的門神。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論衡·卷二十二·訂鬼篇》

本來門神就是表達美好的願望。但是碰到這兩位較真的人就麻煩了。

他們本來是要逃難的,大兵壓鏡快要圍城了。但現在因為意見不一,所以他們就放棄逃難,選擇去查找資料證明誰說的正確。

把《長春真人西遊記》搬出來,他們覺得不足信,再去找《東方朔神異經》來作為證據,結果互相還是說服不了。

這個時候,他們忘記逃難的事情,徹夜查找。

霍去病,辛棄疾為什麼最近有些火?

第二天兩個人終於達成共識,但此時大兵已經圍城,出不去了,全家都遇難了。

次日將行,而大兵已合圍矣。城破,遂全家遇難。——《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灤陽續錄三》

所以文中給出的點評就是:

死生呼吸,間不容髮之時,尚考證古書之真偽,豈非惟知讀書,不預外事之故哉!——《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灤陽續錄三》

所謂的門神,就是由他們守門,我們心安則神。

然硬要考究真偽,痴也,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