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群防群控

眾志成城

在攜手共抗疫情的阻擊戰中

湧現出許許多多

或讓人肅然起敬

或讓人潸然淚下

或讓人心酸又敬佩的時刻

幸運的是 這些生活中的感動瞬間

被捕捉記錄了下來

跟小萱一起重溫!

“我要舉報我孫子”

大年初二下午,家住牟平區水利局家屬樓的任大爺來到了牟平區寧海辦事處,他跟值班人員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孫子是從武漢回來的,我來登記一下。”

原來,任大爺的孫子在武漢讀書,早在1月初就從武漢返鄉,當時疫情並不嚴重。之後,隨著疫情的發酵,新聞媒體報道不斷,小區門口、單元門口甚至家門口貼滿了宣傳材料,家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讓任大爺的孫子進行自我隔離,並決定把情況上報政府。任大爺通過自家門上張貼的《寧海街道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的一封信》找到舉報方式,親自來到街道值班室將孫子的情況進行登記。

政府街片工作組隨後上門為任大爺孫子測量體溫,持續隨訪。目前,任大爺孫子已過14天潛伏期,無咳嗽、發熱、乏力等症狀。

積極配合、主動上報,任大爺做出了表率,為全街道增添了共同抗擊疫情、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為您點贊!

“一個女同志,我可以換她”

“我看安排的值班表,海韻24小時壓力很大,我這邊壓力沒有那麼大,如果需要我可以頂上。”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急難險重看擔當,開發區海昌社區的王斌同志主動向領導申請替換二十四小時值班的女同志,小萱在為他點讚的同時也要告訴他,誰說女子不如男,疫情當前,我們女子也能撐起半邊天!

“疫情期間,這就是我的家”

“疫情期間,這就是我的家!在村委挺好,凍不著,請放心!”,在開發區八角街道泊子村委,有著一張簡單的臨時床,67歲的老書記李信國在這裡住下了,他說“戶看戶,村看村,群眾看著黨支部,現在我必須要在最前線堅守,請組織放心,保證讓群眾安心!”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身正為範,一身正氣、擔當有為!向老書記、老黨員致敬,辛苦了!

“他突破小區封鎖,為了啥”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疫情防控綜合組的一封緊急召回令,讓在煙臺探望父母的趙哲輝心情急迫,他所居住的開發區中建悅海三期已採取封閉措施,但有召必回,他向小區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說明,回京是應組織要求,研究對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藥物。“我就是要回去做點事情,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最美逆行背影,在前線的您請放心,在後方的我們會守護好您的父母!

“這個企業疫情期間不休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煙臺開發區睿創微納公司部分研發和生產人員中止春節假期,加班加點將產品送到防疫前線!目前,產品測溫模組和人體體溫快速精準篩查紅外熱像儀已經應用到廣州(白雲機場)、成都(東站、北站)、武漢(協和醫院)等疫情篩查一線中,其他城市在陸續安裝中。助力高效精準監測和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防疫面前,齊心協力,煙臺企業勇於擔當!

“不寫春聯寫標語”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月初二,芝罘區世回堯街道全體機關、社區幹部冒雨上崗,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居民樓洞張貼通知,設置檢查站、勸返點進行疫情防護。由於逢春節期間,宣傳物資以及人員匱乏,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轄區老黨員們挺身而出,紛紛發揮自身特長,從自己家拿出對聯紙免費為社區書寫宣傳標語,並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冒著小雨進行張貼,解決了社區的燃眉之急。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芝罘區世回堯街道上堯社區黨員王振才幫助社區寫宣傳標語

“快喝點熱薑湯暖和暖和”

“真的是辛苦你們了,我主動申請去幫忙,你們又不讓,就在家給你們熬了點薑湯送過來,暖暖身子,一定要保重身體,有你們在,我們心裡踏實。”家住芝罘區鳳凰臺街道中臺社區的劉阿姨端著一大鍋薑湯送到社區。之前劉阿姨和樓長路大叔多次要求到社區一線參與疫情防控,但社區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家中有人需要照顧,婉拒了兩位志願者的幫助。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家住鳳凰臺三街的樓長郎大叔帶著保溫桶將熱乎乎的薑湯分給社區執勤的工作人員,並說道:“為了老百姓的安全,你們大過年的還要冒著冷風守在大道上,真的很辛苦,快喝點熱薑湯暖和暖和。”家住新橋社區的牟阿姨、吳阿姨、呂阿姨、孫阿姨相約在家熬好了薑湯,帶著熱好的暖手寶來到道路登記點,給工作人員們送溫暖。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在孩子心中已經成了‘超人’”

劉元超,今年39歲,來自登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名參加過抗擊非典戰役的全科醫生,更是一名黨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戰場上,他再次出征,來到了隔離點。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在登州街道隔離點,他每天忙碌於各個房間,為東航MU2046航班密切接觸者及其家屬測量體溫、消毒、送餐、送藥,撫慰他們的焦慮情緒……為了節省防控物資,也為了保護他人,他一天12小時不脫防護服,做完所有的工作才敢脫下防護服,與同事進行信息彙總。對於現場發現的問題,需要外界協助的,他會及時打電話告知,而自己不能越線半步。

“我的家人支持我,我在孩子心中已經成了‘超人’。但比起真正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現在的工作並不是最危險的。大家一定要儘量少出門、戴口罩,我們一起努力,一定能儘早取得勝利!”劉元超把這份信心送給自己,更傳遞給隔離病區的每一個人。

“終於不用就著風吃飯了”

“比起露天地裡,板房雖簡易,但足以擋風禦寒,終於不用就著風吃飯了。”坐在剛剛搭好的板房裡,下曲家村口的工作人員樂呵呵地打趣到。在全民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芝罘團區委聯繫愛心企業捐贈2處板房用於世回堯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無償供給檢查站、勸返點工作人員使用,板房數量雖不能達到每處點位都有,但足以讓這場冷酷的戰役多了很多溫暖。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防疫不忘戍邊人”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黨員鄒家冬給部隊領導發送的消息截圖

近期,湖北省武漢市等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4日以來,省、市、區、鄉、村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加之天氣原因,長島北隍城島多天未通航。在當下這一特殊時期,北隍城鄉黨員鄒家冬擔心海島駐軍食物供應不足,自費為當地駐島部隊營區送上了新鮮的蔬菜、海鮮等食物。為了降低疫情傳播幾率,他將物資放置在軍營門口,在他離開後由戰士們自行將食物搬入營內。他的這一善舉,不僅展現了海島人民愛國擁軍的良好風尚,還體現出海島人民面對疫情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互助精神。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黨員鄒家冬搬運贈送的食物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部隊戰士搬運食物

“小小暖手寶 暖身更暖心”

近日,一則醫護人員身掛暖手寶,溫暖體溫計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傳了開來。為了讓溫度計在寒冷的天氣裡能正常使用,幾名工作人員身上綁著暖手寶……這個簡單的方法既保證了工作效率又溫暖了每一位一線醫務工作者。

海陽市二十里店鎮威青高速路海陽西路口是車流量較多的交通卡點,壓力大、來往人員多。這裡的一線工作人員一天要為幾千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監測。但是由於戶外溫度低,電子體溫測試儀頻頻出現問題,給一線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裡店衛生院醫護人員紛紛反映,“一天一個電子體溫計要換十節甚至二十節電池,但還是不好使 ”、“把手搓搓,然後再用手這個溫度捂一下,過五六分鐘它才能好用”。裡店衛生院集思廣益,終於把目光鎖定在暖手寶上。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像這樣將暖手寶充上電,戴在腰間,不僅解決了體溫計的故障還可以讓戶外的醫務工作者在夜晚值班時取暖。

“你知道目前救護車司機需要幹什麼吧?”

他淡淡一笑說:“知道,我老婆是八角醫院的。”

他仍淡淡一笑說:“知道,我老婆是八角醫院的。”

“你知道現在的救護車會很忙,沒黑沒白,沒有時間觀念吧?”

他依舊淡淡一笑說:“我可以住在醫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然而,煙臺開發區古現醫院卻來了個面對院長“三連問”面不改色的人,這位“淡定哥”用自己“疫往無前”的魄力得到了一份救護車司機工作。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王虎,今年35歲,是煙臺開發區八角村人,在惠邦房產諮詢有限公司工作。家庭幸福的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5歲,小女兒2歲,本是家庭頂樑柱的他為何冒著風險來到疫情最前線?

“我妻子焦娣在八角醫院工作,平時主要為八角街道轄區兒童接種疫苗。這次疫情防控,她第一時間趕到八角高速口給過往車輛乘客測量體溫,每次需要在外面站六到八個小時,非常辛苦。”王虎說,看著妻子的付出,他的內心深受觸動,總想著做點什麼。

終於,“機會來了”。1月27日,妻子告訴王虎,古現醫院救護車司機短缺。本就在家苦恨自己“英雄無勇武之地”的他,沒有任何猶豫,就來到古現醫院成為了一名義務司機。

“孩子現在都在姥姥家住,奶奶也在姥姥家幫著看孩子,父母們身體都比較好,孩子安頓好後,我也沒有後顧之憂。”

“我知道在這個時期做救護車司機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可能會拉一些確診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每個人對此都會心存恐懼,但我覺得人還是要有擔當,如果我們都怕,都不敢上,那戰勝災難就沒有希望了,所以我覺得我應該頂上去。”王虎說,疫情現在還處於爆發期,一時半會不需要上班,他會在此期間當好義務司機,等到疫情控制住後,有空閒時間,只要古現醫院需要他,他還會義務來這裡幫忙。

“不打擾你們工作”

1月27日上午,牟平區師範路片包片幹部付主任接到了一位轄區居民的電話,說要給寧海街道辦事處送一箱消毒液,這位居民名叫陳淑芬。

陳淑芬大姐是寧海街道金嶺村的一位普通村民,過年這兩天,她積極響應號召,沒出去拜年、串門,儘量減少出行。通過朋友圈,她瞭解到寧海街道、社區、裡村的幹部們放棄了休假,積極投身於防疫抗疫的工作中,便想為街道的防疫工作出點力,跟家人商量後,她決定給辦事處送一箱消毒液。

1月27日臨近中午,陳大姐和家人開著車來到辦事處門口,沒有過多的寒暄,放下消毒液,陳大姐說了句“不打擾你們工作”,就匆匆離開了。

“我要舉報我孫子”——直擊煙臺戰“疫”一線感人瞬間

病毒無情人有情,這場戰“疫”中,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煙臺人,好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