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諺語“知識雖遠在中國,亦往求之”,為何不是距離阿拉伯更近的印度?

澹奕


1/印度距離中東地區太近,且中東人多次進入印度,對印度的東西瞭解的太多,不必費力就可以求到。

2/印度為地域概念,歷史上小國林立,在阿拉伯人眼中不是1個強大昌盛丶令人仰慕的大國。與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及阿拉伯帝國崛起時相對應時代的中國,是繁榮強大的大唐王朝時期。

3/當時阿拉伯人到唐朝,須經瀚海(大沙漠)+帕米爾高原+天山等高山峻嶺等艱難的旅途跋涉,甚至要冒生命危險,到東方大國求學才顯誠心與不易。



趙凡丁201


我認為應該跟中國當時領土擴張有關係,阿拉伯諺語的這句話是默罕默德說的,那時候正是中國的隋朝末年唐朝初期時期,疆土一直在向西擴張,而羅馬帝國是向東擴張的,這也就創造了兩個文明古國文化交流的平臺了。

之所以說中國的知識要求,而不是印度的?很簡單,作為一個擴張者來講,所謂的知識一定是用於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在那個時期無疑中國在這些方面要超越印度無法計量的倍數。

不論是中國的四大發明,還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還是中國的絲綢,還是中國的大運河等等等等,無一不讓世界歎為觀止。

在唐朝時期的中國,確實是充滿了各種知識,值得每一個國家前來學習,就算幾千年後的今天,當時的很多東西現在都可以用來學習。





唐小武北漂過


雖,在古代是“即使”的意思。而根據古代西方人的觀點,世界的中心是阿拉伯,最西邊是摩洛哥,最東邊是中國。這句話本意是“學問即使在世界的盡頭,也要去尋求”,與實際上的中國沒有關係。

《天方夜譚》裡有一篇《阿拉丁與神燈》,其中說有一個摩洛哥巫師去中國找一個叫阿拉丁的人取神燈,這個故事不是想說摩洛哥和中國有多麼強大,因為無論如何摩洛哥不可能有實力與中國相提並論。

這個故事是想說,這個巫師為了神燈,而一路從世界最西邊找到了世界最東邊。而印度比中國靠近阿拉伯,所以無論如何印度不可能是世界的最東邊,如果把中國改成印度,就無法體現出他們尋找的艱難和決心。

如果當時阿拉伯人知道大洋彼岸還有一個印第安種族的話,阿拉丁的國籍就會成為瑪雅,這句話就會變成“學問雖遠在瑪雅,亦當求之”。如果當時人類能夠登月,阿拉丁就會成為月球人,這句話的目的地也會變成月球。

這就好像小孩子喜歡說“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不是真的說要一百年,而是因為在小孩子的心目中一百年就是世界上最長久的時間。換成大人呢,就會變成“海枯石爛此志不渝”,因為在大人心目中“海枯石爛”就是最長的時間,而不是真的需要等到海乾、石頭風化。

這些俗語中的標誌性的詞語都不是實際指代,而是借喻。所以,這句話的目的地之所以不是印度,不是因為印度不發達,而是因為印度離阿拉伯太近了。

古代中國人也犯過這種低級錯誤,比如“四海”,古人用海內代指全部中國,就把北方貝加爾湖和青海湖當成北海和西海,所以古代人不是真的認為中國的領土僅限於貝加爾湖以南、青海湖以東,不是真的說這倆湖是海,而是因為這倆湖就是當時中國人認為最邊界的水域。

這都是因為認知的侷限。所以後來西海就改成了鹹海,但其實還是錯的。如果換成現在,真正的四海應該是東海太平洋、西海大西洋、南海印度洋、北海北冰洋。而青海湖、鹹海、貝加爾湖,無論如何都不是海而只是湖。

所以,這句話裡之所以提到了中國,就是犯了這種錯誤,把中國當成了世界最東邊,就好像中國把青海湖當成了世界最西邊。

然而因為西域的存在,中國古代還和大秦等國交往過,所以西海這個詞迅速被識破而不再提起,倒是北邊因為居民很少,古人對北方瞭解有限,所以北海這個詞存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而南海也是因為這樣而沒有指印度洋,反而指了海南的中國海。

所以,如果當時阿拉伯人對世界瞭解在多一點的話,那個巫師應該是從英格蘭一路找到了楚科奇半島,阿拉丁應該是楚科奇半島人,而不是中國人。學問也應該在楚科奇半島。哈哈。


觸手皇帝


簡單點來說。

在阿拉伯人眼中

中國=遠方

印度=鄰居

然後你再看這個諺語,“知識雖在遠方,亦往求之。”多通順。

如果變成“知識雖在隔壁,亦往求之。”

....我不說了,自己體會。

然後我再延伸一下。

跟這個類似的,還有我們對外國人的稱呼。

傳統上

外國人=黑人和白人

而你要是在街上遇到韓國人,日本人,一般你不會稱呼他們為外國人,而是直接稱呼他們為韓國人,日本人,而不用外國人。

因為他們距離我們近,我們就可以分辨日本人和韓國人的區別。同樣,我們很多人可能並不能分辨德語和法語的不同。

即使在國內也有,就是東北人。

因為他們距離我們漢地十八省遠,加入我們也晚,所以我們比較難分辨他是吉林人,黑龍江人還是遼寧人,我們只能統稱他們東北人。


用戶3683077430


阿拉伯人影響印度才是真,除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阿拉伯人也入侵過,巴基斯坦己經證明了這一點。印度文化雜亂無序,缺乏系統,除了成千上萬的宗教和幾千萬個神,印度歷史上真沒有什麼可以學習的東西。當英國人企圖理清印度的宗教系統時,發現只是一團亂麻,只好乾脆把有3500萬個神的,信神、不信神的各種亂七八糟信仰的成千上萬個小團體籠統歸為印度教——印度的宗教。


沉140769451


有句諺語雖然遠在中國,穆罕默德聖訓也有說是阿拉伯諺語,但為何要去中國🇨🇳學習,因為羅馬波斯不如中國偉大,我國在秦漢兩朝時期漢朝的西征不斷向西擴張,打通了河西走廊,人們才開始瞭解到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有著強大的軍隊,也有美麗的絲綢和先進的技術。

對於羅馬帝國公元122年,當時建造的哈德良長城只有160千米長,我國萬里長城建造於220年秦始皇時代,再後來的朝代也不斷向外擴建總長21196公里,這兩個重大工程各有不同之處,我國的長城規模龐大,而羅馬長城雖然比較早但規模小,其兩者在建設長城時在技術方面等也大有不同之處。

另外,我國宋朝時期就發明了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這兩大技術當時震撼人類,在那個時候中國的絲綢也驚豔西方,因為喜歡西方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絲綢,在公元9世紀時候,西方通過絲綢之路才從中國學到造紙技術,由此可見歐洲造紙技術起源於阿拉伯人。


南廈之光


我個人理解,還是因為中國古代文化太過先進與文明!老實說,我對中國文化的優越性還是很有自信的。隨著中國重新強勢復興和現代網絡信息傳播便捷的體現,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漸漸被人們感受到。

古代的成就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明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後來居上。從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文化流派繁盛、技術生產力大跨步以後,中國就開始長期領先於世界,中國文明是全世界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文明、國家,不論是政治制度先進,還是思想文化的先進,以及技術發展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四大發明自不必說,直接推動歐洲近代化,中國還有很多世界首創的成就,比如世界最早的矛盾學、兵法、石油鑽探技術、地動儀、科舉、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紙幣等等,中國長期領先於世界,直到幾百年近代被西方工業超越才落後於歐洲。



歐洲的崇拜

歐洲曾經長期落後世界其他地方,經歷一千多年的黑暗中世紀後,因“文藝復興”而快速崛起發展起來,而關於文藝復興發生的原因,據我研究,是得益於東方文化的傳播盛行導致的,直接導火線是13世紀中葉蒙古人西征!蒙古的征服打通了東西方相對閉塞的交流環境,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傳播進程,另一方面,蒙古野蠻擴張征服導致了東方和中東地區大量難民逃難(也帶著他們的文化思想和讀物),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意大利!於是文化復興於13世紀後期悄然發生,然後蔓延整個歐洲,促進宗教改革和新航路開闢(尋東方)。在文藝復興期間,歐洲曾十分流行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歷史、藝術科技、軍事農業等,甚至還有文字。



十六七世紀時達到高潮,西方世界普遍掀起了追捧風靡中國文化、讀物和茶葉瓷器的熱潮,文化上更影響啟蒙運動的發生。我們看看近代歐洲學者對中國文明評價: 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個顯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英國經濟歷史學家霍布森指出:近代以前,歐洲幾乎沒有自己的發明,而世界科技主要集中於中國;是文化與技術的東西傳播,造成了西方的崛起的。

法國學者莫里斯·羅班說:“在啟蒙時代的西方,中國簡直是無所不在。”

美國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說:“17世紀和18世紀初葉,中國對歐洲的影響比歐洲對中國的影響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後,完全入了迷。”

看看別人的評價,再看看某些人對自家文明的無知和卑賤態度!可見思想認識上的巨大差距,西方瘋狂汲取了大量中國和其他文明的成果後經歷破碎化的歐洲戰國競爭環境而快速變革相互促進、後來居上,他們是站在世界各文明尤其是東方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功,實際先進起來不過幾百年。

而從他們的評價亦可見,當時的中國文化在歐洲有多受追捧大多影響力,可以說開智了近代歐洲人、推動了歐洲近代文明,也包括歐洲人發家仰仗的火藥火器也來自中國的貢獻,可以說沒有你沒過火藥,歐洲人甚至連征服印第安人都難,沒有中國的指南針,歐洲人甚至走不出歐洲。

現代的體現

現代很多人貶低中國文化讚揚西方文明各種先進制度和思想習慣,甚至崇洋媚外,讓人心痛。然而隨著現代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據,中國文明不僅不落後,實際上反而更為優越,以下兩個證據可做參考:

1、全球智商調查測試證明東亞國家或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朝鮮、香港、臺灣、新加坡)是全球平均智商最高的,為什麼?這是西方人做的調查,也是西方人最迷信的人種優越論,但我不認為是人種原因,而是文化原因,以上智商最高几國都是漢文化圈的國家或地區,且平均值都在105,這實際上不是巧合!


2、自二戰後,亞洲最先發展起來的幾個經濟體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外加更早崛起的日本,他們無一例外都是中華文化圈(或稱儒家文化圈或漢化圈)的國家或地區,這同樣不是巧合,緊接著的亞洲四小虎有多多少少有儒家文化的影響,以及大量的華人,算半個漢化圈國家。而作為中華圈的核心的“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也迅速發展了起來,快速崛起,金磚國家第一,僅40多年就大有趕歐超美之勢,這些漢化圈的國家相繼優先發展崛起,這不是巧合,而是文化上的先天優勢與優越!
所以,綜上所述,阿拉伯人的古諺語,為什麼是“知識雖遠在中國,亦往求之”就好理解了,他沒有往歐洲沒有往印度,其實是有深刻含義和事實根據的,古代的中國曾長期領先於全世界,中國是當時也是近代以前兩千多年最先進最文明的國家,這也是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延續下來的根本原因。


龍拳舞秀


為什麼是中國

歷史上,有部分朝代,中國與阿拉伯的距離也很近的,彼此整治經濟文化也有很多交流的。以唐朝為例,當時大唐在西域設立安西大都護府,管轄西域事務,管轄範圍至今天中亞鹹海、阿富汗一帶。而關西都護府的西邊,鄰近國力衰微的波斯帝國,以及國力正盛的大食(阿拉伯帝國)。當時阿拉伯帝國正通過戰爭蠶食波斯國土,波斯三次向大唐求援助其復國。大唐也在此時期設立波斯都督府,併入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也正因此,大唐與阿拉伯帝國有過不少戰爭,兩國爭奪的焦點就是現在的中亞與西亞,大唐帝國曾與阿拉伯帝國大小爭戰20餘次,大唐軍隊勝多負少。兩國也在戰爭與邊貿中間接加強了知識技術的交流。

從唐朝當時的內部情況來看,唐襲隋制,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管理內政外交,興科舉以選拔人才,經濟發展卓有成效,秦朝大一統以來傳承千年的知識文化也沿襲發展,奉行“海納百川、自服四夷”外交方針,眾多外國人士(包括阿拉伯人)來到大唐學習、經商,也認識到了大唐帝國的先進之處,紛紛加以學習。

為什麼不是印度

印度歷史更像一部外來民族與本土王公貴族的政權爭奪史,且都是外來民族最終掌權。歷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中亞人、馬其頓人、突厥、蒙古人、阿富汗人、等十幾個民族先後來到印度,輕鬆征服印度,建立起了國家。印度雖然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其國家政權多被外族掌控,加之其內部激烈的宗教衝突和森嚴的種姓制度,國家內部顯得並非實際上“大一統”,不種族、不同宗教掌權帶來的是知識文化難以傳承,知識文化顯得比較破碎,對外部的影響力也不會那麼大。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謝謝支持!


如論財經


這不是阿拉伯諺語。是《古蘭經》經文裡的一段。阿拉伯世界曾經給人類做出過很多貢獻。就像近代史上的歐洲一樣。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他們很相似。 國家歷史很長。但對人類的貢獻並不多啊。


戈壁孤狼19


一中國比印度遠。二穆罕默德時代,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已經在中國,整個世界知識智慧的頂峰在中國,所以要求知就去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