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通知要求出班费给孩子班级买智能扫地机器人,说不用家长再搞卫生了,你怎么看?

美蛙英语


我看到这个题目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哪里的家委会又出幺蛾子呢,怎么最近关于家委会的新闻越来越多呢,家委会的手越伸越长,管的越来越宽,是不是家委会里的成员都不知道自己组织的性质是什么了吗?

家委会就起到个助手作用,协助老师搞好家长的工作,它没有任何权利在群里发布任何通知,只是负责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沟通。把老师的意图反馈给家长,把家长的意思传递给老师,利于家校沟通,它没有权利做任何决定,家长们对于家委会的任何决定不满意,都可以直接找老师反映,因为老师和学校才是班级的决策人。

拿我校举个事例。

九月份开学后,新一年级要求征订校服,于是就把一年级每个班选了几名家长成立了一个小群体,来商讨校服的事。先广泛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家长是否同意征订校服,这个必须是自愿的,每个班的家长再去找本班的家长们,了解民意,后来反馈信息,家长们都同意征订校服,因为大家觉得上学穿统一的校服有仪式感,便于孩子们的集体活动。

于是大家就款式和价格进行了商讨,再把意见逐班反馈给家长们,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来大家在做最后的决定,新校服出来后,家长对于校服的质量,价格等非常满意,这就是家委会起到的作用。

像问题里提到的,家委会通知要求出班费给孩子班级买智能扫地机器人,说不用家长再搞卫生了。我想针对此问题说一下几点,

首先说说关于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打扫卫生的问题。

不知道别处的学校的教室里怎么打扫卫生,我们就是孩子用扫把扫地,开始的时候孩子是不会扫地,家长们在教室外面等着,看得着急了,就进来帮助孩子,我都是委婉的拒绝家长帮助,指导孩子怎么干,但是不能代替孩子去干活。指导几次孩子就会扫地了。扫地的速度也比开始快了很多。

为什么很多孩子就是大学毕业了都没有点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被家长们呵护的太好了,只要孩子会学习就行,其他孩子不用考虑。

其实家长的想法是错误的。学习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学会生活才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一个动手能力和生活能力很差的孩子,你觉得他未来的生活会很好吗?

所以不要心疼孩子,孩子开始时不会。孩字刚生出来,还不是什么都不会,慢慢地不就学会了很多东西吗?如果连一个打扫教室的能力都没有,“一屋不能扫,何以扫天下”。放手叫孩子参加该参加的劳动就是了。

其次是家委会发出的决定是代表谁的想法,老师还是全体家长。

如果家委会收集了大多数家长的意见,都觉得买个智能机器人方便,那么家委会发的通知,大家就会拥护,如果只是家委会和老师几个人商量出来的办法,没有广泛的征集家长的意见,有的家长就会不同意,人家就会拒绝配合,就算照顾面子,勉强掏了,心理也是疙疙瘩瘩不舒服的,一定会有怨言。

家委会不能只当老师的应声虫,老师做了决定,家委会就发通知,实际上是老师在控制,那样也就改变了家委会存在的意义和性质了。

大家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商讨,广泛争取大家的意见,达不到100%。但是也得大部分家长得到认可才可以。

这个问题我也不能简单的说买智能扫地机好不好。在我的观察,如果一年级的孩子用扫帚扫,学几次就都学会了,可是如果用拖把拖地,那就不只是会不会的问题,还有孩子们人小,个头小,力气小,根本就拿不动拖把等等问题。这是家长想要帮助孩子的主要原因。

买这个智能扫地机也不是不可以,价格也并不贵,家长们分着付款,也不是很多。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买好了。可是这个智能扫地机家庭使用很好,可是它适合学校用吗?教室里那么多的桌椅,是智能扫地机能胜任的吗?如果买了还是不行,钱也花了,但是还得家长去参与,那时家长会意见更大,这个家委会考虑过吗?

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买,家长可以在家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到了学校他就会扫地了,为什么家长为啥非要代替孩子劳动呢,要想着,这是孩子个人的事情,不要揽到自己的身上。孩子不会很正常呀!可以在家慢慢教孩子,这种生活能力的事情,教几遍孩子就会了,剩下的就是孩子慢慢熟练地过程,开始可能打扫的不干净,慢慢就会越来越好。

主要是现在家长太宠爱孩子,不想孩子劳动,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学会劳动是孩子必须的能力呀。还是慢慢培养孩子劳动的能力吧。不要小看孩子,你只要教,他就可以学会,还买啥机器人,在智能,如人智能呀,扫地机打扫教室也不是很适合,教室里有很多桌椅,根本不是智能扫地机可以胜任的。我看还是孩子们亲自学着打扫教室最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地观念。树立美好的环境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意识。

大家觉得呢,你家孩子是自己做值日,孩子家长参与,如果买智能扫地机,你会同意吗?


浅浅的教育


我儿子小学三年级,窗帘都要家长掏钱洗,一个学期最少一次200块,扫把簸箕卫生用品,需要买什么,都是家长委员会几个有官瘾却缺乏能力的人在经常提要求,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她们几个的私欲,在这里说的是不好的家委会,好的家委会成员还是有的


阿霞88497


关于教室卫生问题,高年级学生自然可以自己搞定,但是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把整个教室打扫干净确实比较困难。我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他在家还是一个吃饭穿衣都需要大人照顾的小毛孩,也不怎么会扫地,而且有些比较高的地方,孩子们根本就够不着,更别说去打扫了,所以在学校做值日这个任务肯定是不能很好完成的。而一开始老师也是要求家长去帮忙做值日,我觉得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扫地机器人价格不是很贵,分摊到每个孩子身上没有多少钱,又能很好解决教室的卫生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操作的。毕竟家长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天天去帮助孩子们做值日,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恐怕就难以坚持了。

题主既然提问了,应该是对这件事不是很赞同,是不是扫地机器人价格比较贵?需要每个孩子分摊不少的费用?我想如果家庭确实贫困,拿不出这笔钱,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老师能不能给予特殊照顾。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笔钱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大家少在外面吃一顿饭,什么都有了。不知道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凡是和孩子学习有关的花费,我是不会心疼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我都愿意出,只要真正对孩子学习有利,对孩子成长有帮助,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和孩子的成长相比,那点小钱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的年龄完全可以自己做值日,那我不支持班级买什么扫地机器人。虽然机器人可以免除孩子的劳动,但是也会不自觉助长孩子们懒散的坏习惯。我们一直讲究劳逸结合,孩子在学校上课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凳子上,我们知道坐久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孩子在课余时间打扫教室卫生,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仅能保障教室里干净整洁的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更能锻炼身体,增强动手能力,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益处多多。


小Z老师扎马尾


这打扫卫生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怎样跟同学合理安排好班里的卫生,还有责任感,你这叫什么事,我儿子幼儿园了,周五下午就腾一个下午的时候给小宝贝们打扫卫生,老师从中指导,现在干活麻溜,有了知识没动手能力,这是废人吗,太恐怖了,还扫地机……现在的幼儿园都知道垃圾分类了……


不愿透露名的黄瑜


现在的家委会是有点变味了,本来是家长和老师的桥梁,为家校沟通和学生服务,现在却反过来做一些歪门邪道的事。


扫地机器人的确不错,我家里也用,除了头发有点烦恼,其他的扫地还真的挺好用,反正比以前自己扫地拖地要舒服多了,科技能改变生活。

但是对学生来说,教室里是不需要这种科技的,认为学校老师安排学生值日搞卫生,目的不仅仅是把地上的灰尘搞干净,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我想这个是扫地机器人没法代替孩子去干的。

那么部分家长为什么对这个扫地机器人如此上心呢?一方面因为现在的低年级教室卫生都是由家长完成的,所以家长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总是希望有一种更先进的手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另外一方面家委会的家长更多的是为自己在考虑,没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和想法。

所以,我觉得如果家委会提出这种要求的话,家长们应该勇敢的站出来说不,直接告诉他们需要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同时家长在搞卫生的时候也要带着孩子一起搞,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语



这学期开学以来,家委会已经红成了网红,老师又被扣了好几顶黑锅。

前段时间是家委会发通知,要家长缴装修教室的钱,其中一位家长发了杂音,被班主任老师踢出群;另一所学校家委让家长交班费装修教室,被学校阻止了。现在又说家委会让家长出钱买智能机器人,家长就不用做卫生了。依依老师有些不满了。

1.家委会的权力从何而来,主意又从何而来。

家委会顾名思义是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是为孩子们服务的。而不是打着各种为孩子家长省力的幌子收取费用。

不知道这次收钱买智能机器人扫地,是谁让家委会这么做的?如果是家委会自己的主意,就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吧,这样会培养出一大批的懒孩子。孩子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得学习各种能力,不然以后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如果这个主意是班主出的,那可以向班主任建议不要买,让孩子们多多锻炼不是一件坏事。如果班主任老师不听,家长完全可以投诉。


2.清洁卫生该谁做?

不买自己智能机器人,问题又来了,清洁卫生谁去做呢?

我曾经带过90个人的一个班,每天下午放学,我和科任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起扫地。地扫下来,整个人都变得灰扑扑的;前几年带一年级,我会教孩子怎样扫地,怎样握手扫帚?怎样分配任务?怎样扫最省力。教得了一段时间,孩子大多都会扫。

如果我再带一年级,我会在报名时告诉家长教孩子学会扫地。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太小了,连扫帚都不会握,不应该学扫地。更有家长害怕孩子给累着了。所以原本给孩子做的清洁卫生却变成了家长的任务。难道家长要一辈子帮孩子扫地,直到孩子上大学吗?无论如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

结束语:家委会的想法也许是好的,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这样的主意来自于谁,如果真的是家委会自己想的,那么赶紧取消这个决定吧,不然你会害了老师。你们这样的决定会害得老师背黑锅甚至丢工作。如果这个决定是你们自己的主意也赶紧取消吧,孩子虽然是用来疼的,但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家长抢着去帮孩子做。千万不要培养出一大批懒人。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看到这位的问题,真的让人啼笑皆非啊!

家委会有这样的资格,让家长们集资干这个 干那个吗?而且学校有要求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委会成了一个必须成立的群体了,当然有一大部分家长真心是为学校着想,为班级服务的。

但是,永远会有一些有官瘾却整天胡思乱想的人。就像题目中的,买扫地机器人,何必呢?

用得着吗?本来家长打扫卫生就完全没必要,这还用得着上机器人吗?

据我所知,有个班级,家委会成立 之后,就是完全所有的事情全部用钱来解决。

一次大扫除,全班同学谁都不干,就是家长每个人掏30元钱来请家政。

一次开学,全班同学和家长 谁也不收拾教室,就是每个人花50元钱请装修公司。

一次排练节目,更是每个人出100元请别的培训老师来培训一下。

这些事情简直是太多了。

而这个班,慢慢地也沦为了“收费班”,同学们呢,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个班是自己的,随地扔垃圾扔废纸的现象特别多。他们没有感觉到自己应该爱惜这个班。因为所有的卫生全部都是他们花钱请人来的。

而家委会呢,时不时就收钱,家长们,一个个地都敢怒不敢言。

当然,好的家委会一定是有的。
就是有一部分并没有能力的人,并没有大局观的人,去掌控了家委会,对这个班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Longsuixinyuan


我认为无稽之谈。家委会通知,交班费给孩子班级买扫地机器人。说不用家长在搞卫生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是有多么忙碌,连打扫卫生的时间都没有吗?



家委会,顾名思义,家长组成的委员会。家委会有助于老师与家长沟通学生之间的问题。学校可以让家长去学校体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辛苦和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工作的环境。但是学校不应该让家长长期去打扫卫生。

我想定是由于学校长期让家长打扫卫生,家长才会想出家长出钱,给学生买扫地机器人的这个想法。劳动本身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从小培养我们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如果说,我们家长出钱买了扫地机器人之后,那么我们学生还用做什么劳动吗?我们学生还知道打扫卫生的辛苦,以及生活工作学习好环境的来之不易吗?以及我们怎么去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




我不建议,学校让家长去打扫卫生,也不建议家长共同出钱来买扫地机器人,免去学生的劳动。本身劳动就是一个好的习惯,好的活动。所以这个是我们学生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说文写作


感谢题主提出的问题,如果你问我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那么我会告诉你请不要纵容了家委会和学校的这种不良风气!

根据题主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第一,家委会组织购买扫地机器人

第二,不用家长再搞卫生

首先我们来说说第一点,家委会。众所周知家委会的作用是辅助学校的一个职责,而不是对在校学生的生活进行干扰。家委会的家长心疼孩子们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这也同样的扼杀了培养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其次不用家长搞卫生,我就不明白了,孩子上个学为什么需要家长去学校里面做卫生呢?我们都是从小上学从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也没有哪个家长去学校里面给孩子做值日打扫卫生啊。

社会在进步我希望我们的思想水平也能够有所进步,不论是孩子家长还是学校。古语说得好,教书育人,不要光教书还要育人,现在社会的人心浮躁,只知道一味地赚钱而忽视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思想来对待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们!


戒惰儿


前段时间听说有家委会筹钱装修教室、安装空调,筹钱给班主任老师买摇篮(女教师生了孩子),现在又要收班费买扫地机器人。我看要不了多久,就会众筹给班级请菲佣、请英国管家、买劳斯莱斯接送上下学。

且不说,智能扫地机器人在教室根本不适用——桌椅腿子太密集钻不过去,就算真的很有用(比如立式空调),家委会这样做,有没有征得所有人同意?有没有考虑其他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有没有讨论此决定的实际意义?

有些家委会委员认为:一项决议,只要多数人同意,就可以执行,家委会获得了全体家长的授权,家委会通过了,就相当于大多数家长同意。

这是对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错误解读。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有效的前提是,对某个事项的讨论是合理合法和无法避免的。比如,一群迷路的驴友走到岔路口,走左边还是右边,需要作出决定,在没有更多帮助决策的线索出现时,就应该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因为在这时候,“向前行走”是合理的和无法避免的,必须作出选择。

但给教室购买扫地机器人,这件事的合理性存疑——不一定有用,合法性存疑——是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抵触,并非无法避免——不买扫地机器人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无显著影响。所以,这时候,并不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其他表示质疑的家长,也不是质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认为家委会不应该把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

提出此类建议的家长,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看到孩子们打扫教室时,灰尘乱舞,担心危及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也常为此担忧。但是,好一点的扫地机器人,价格昂贵,班级人数不多的话,分摊到每位家长,可能也要上百元。对于经济困难的家长来说,也会增加一些压力。特别是,今天是扫地机器人,明天是装修教室,谁知你哪天又要整出哪一出?比如装空调,价格近万元,即使众筹,也是笔不小的支出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说法(估计是谣言),说某地有家委会提议众筹给老师买车。这就越发荒唐了,你敢买,老师绝不敢要。不过,也侧面看出,某些家委会成员,根本没有把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不反对有钱的家长主动捐赠一些确实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设备,当然前提是必须安全且不违反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家委会的名义绑架其他家长意志,是不妥当的。家长们尤其反感这点。

教室卫生,关键在于管理。教育学生不乱丢垃圾,每次打扫卫生要彻底,定期冲洗教室,平时用拖把而不是扫把。这样,教室里的灰尘并不多。

成立家委会的初衷,是让家校沟通更顺畅。家委会的职责,既是为了协助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为了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监督。成立家委会的程序,应是学校组织,家长自主选举。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家委会成员都是自荐和老师指定,没有固定的章程,也没有明确的职责。以致,家委会不但不能代表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利益,反而代表了学校和老师的利益。更多时候,是代为收取各种费用,以帮助学校和老师规避风险。这样的家委会,肯定会招致其他家长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