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為什麼會瘋狂的愛上二婚的劉娥,並金屋藏嬌十餘年?

今古講堂


都別搶,我來答。

劉峨,史書上把她稱為章獻明肅皇后,後人評價她說“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這麼一位風光無兩,且如呂雉、武則天一樣臨朝稱制的女人按理來說應該出身名門望族,卻怎麼會以二婚的身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呢?

  • 劉峨其人

實際上劉峨的出身其實並不差,也是官宦人家,他的父親劉通是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的虎捷都指揮使,兼嘉州刺史(四川樂山)。但不幸的是,劉峨出生沒有多久,她的父母親便雙雙亡故,從此淪為孤兒,所以又把她稱為蜀地孤兒。

劉峨從小寄樣在母親的家族裡,長大後成為一名歌女,而且還被許配給了成都當地的一個銀匠。倘若不是命運的決定,想來劉峨註定將要過上相夫教子的平凡人生活,然而有一年,他的未婚夫龔美卻突發奇想帶著她來到汴京謀生,這一趟遠門從此改變她的生活。

龔美以鍛銀為業,納鄰倡婦劉氏為妻,善播鼗。既而家貧,復售之 。張耆時為襄王宮指使,言於王,得召入宮,大有寵——《涑水記聞》司馬光

然而,來到京城北漂的兩位小年輕日子卻過的相當艱難,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她的未婚夫龔美就自作主張就打算把劉峨賣掉,讓她改嫁他人,當時韓王趙恆(宋真宗)的指揮使張耆偶然見到劉峨,見她生的漂亮,又會唱歌,便將劉峨買下來送給韓王,以討好對方。

在古代買歌女送給達官貴族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段,而趙恆見到劉峨以後,心裡頓生喜歡,從此便與她日日幽會,耳鬢廝磨,受到趙恆的寵愛。但人的甚至畢竟不是鐵打的,時間一久,趙恆的身體越來越虛,漸漸顯露出憔悴的模樣。

宋太宗趙光義見到他這麼縱慾過度的樣子,就派人去訊問趙恆的乳母這是怎麼回事,得知趙恆每天和一個出身卑賤的歌女廝混在一起,頓時龍顏大怒,將趙恆找來痛斥一頓,要求他將這名歌女打發出去,但趙恆捨不得,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劉峨寄養在指揮使張耆家裡。

搞得張耆為了避嫌,連自己家也不敢回,只好另外找了一處房子住下來。宋太宗此外又給趙恆賜婚,這位新娘是宋朝開國功臣潘美的千金,不過結婚之後的趙恆依然放不下劉峨,所以經常偷偷到外面去和劉峨幽會,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趙恆這是在外面包養情人了。

  • 大權獨攬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駕崩後,身為太子的趙恆即位稱帝,對劉峨心心念唸的宋真宗立刻就把劉峨接到宮中來。但是當時皇后已經另有人選,起先的潘氏由於早亡,宋真宗後來又迎娶了郭氏,因此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才被冊封為一個美人。

景德四年(1007年),劉峨終於迎來命運的轉機,郭皇后去世,宋真宗隨即便把劉峨冊封為皇后。但是這個舉動當時受到寇準、李迪、向敏中、王旦這些大臣的反對,理由無非是“以為出於側微,不可”,簡單來說就是出身太過卑賤了。

先是,上議立皇后,安仁謂劉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於相門——《續資治通鑑》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還是不顧群臣的反對將劉峨冊立為皇后,劉峨這個人很聰明,頗有當年武則天的風範,她心思縝密,如王熙鳳般做事有條有理,經常幫助宋真宗一起批閱奏章,因此很是受宋真宗的信任。

凡處置宮闈事,多引援故實,無不適當者。帝朝退,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之。周謹恭密,益為帝所倚信焉——《續資治通鑑》

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病危,又恰逢星象中出現太白,占卜結果為“女主昌”,這和當年武則天活著的出現的異象是一模一樣,貞觀初年的時候,太白星出現,李淳風占卜的結果也是“女主昌”。

所以當時宋真宗也擔心劉峨干政,就密令寇準去著手準備讓太子監國的事情,但這件事最終還是洩露到劉峨那裡,當時劉峨聯合丁謂一起向宋真宗施壓罷免了寇準,而這時候又發生太監周懷政準備發動政變的事情,結果又因為走漏風聲政變失敗,寇準因此再次被貶。

寇萊公探知此意,遂欲廢章獻,立仁宗,策真宗為太上皇,而誅丁謂、曹利用等——《東軒筆錄》

當時宋真宗被矇在鼓裡毫不知情,忽然發現好幾天不見寇準,所以還問身邊的人寇準跑到哪裡去了,結果大家都不敢告訴他這件事。

帝初不知也,他日,問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見寇準,何也?"左右莫敢對——《宋史》

經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劉皇后逐漸大權在握,乾興元年(1022年)宋真宗駕崩,宋仁宗即位,劉峨被尊為皇太后,在削除丁謂的宰相官職後,劉峨臨朝稱制,如呂后、武則天故事。當時她甚至毫不避諱的穿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龍袍,成為實際上的皇帝。

不過就是這麼一位對權力十分感興趣的女人,卻似乎並不敢真的取代宋仁宗自己當皇帝,當時一個叫方仲弓的大臣上書請求劉峨像武則天一樣稱帝,後來成為宰相的程琳也獻上《武后臨朝圖》暗示劉峨稱帝。

但經過權衡之後的劉峨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

先是,小臣方仲弓上書,請依武后故事,立劉氏廟,而程琳亦獻《武后臨朝圖》,後擲其書於地曰:"吾不作此負祖宗事。"——《宋史·列傳一》

不過劉峨雖然斷絕了做皇帝的念頭,但是她還是非常喜歡穿龍袍,因為這件事當時還鬧出了許多矛盾。譬如她穿著龍袍去太廟祭祀,大臣們就有意見了,問她:“太后必御此見祖宗,若何而拜?”

就是說你穿著龍袍是行帝王之禮,還是后妃之禮,所以搞的劉峨非常難受,後來不得不妥協,將龍袍上面象徵忠孝與潔淨的宗彝和藻圖案去除,同時不佩戴帝王之劍。劉峨去世的時候,一直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宋仁宗感到很不解,問大臣這是怎麼回事。

及太后崩,帝見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猶數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奎曰:其在袞冕也。服之豈可見先帝於地下!帝悟,卒以後服斂——《宋史》

大臣參知政事薛奎站出來解釋說太后不敢穿著這身衣服去見列祖列宗,這位大權獨攬直到去世的太后這才結束自己的一生。但劉峨整體的評價是很不錯的,雖然她把持朝政,但是沒有幹出禍亂國家的事情,譬如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就是在她的主持下發行的。

因此宋史評價她說: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圍爐談史


劉娥是宋真宗的皇后――章獻明肅皇后。

歷史告訴我們,除了開國皇后以外,守國皇后大都是出身豪門或者開國元勳家中的女兒。

然而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卻出身卑微,並且是一個“二鍋頭”(結過婚的女人)。

劉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母早亡,15歲時嫁給了銀匠龔美為妻。

有道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劉娥經常跟著丈夫,搖著撥浪鼓沿街招攬生意。

夫妻二人主要是把銀子融化,然後打造一些酒壺、戒指等物件。

有一年家鄉鬧災,沒生意可做,夫妻二人只好來到了開封尋找活路。

誰知京都同樣沒有生意可做,二人一日三餐難以為繼。龔美很心疼妻子,如果這樣下去兩個人都會被餓死。迫不得已,龔美就把劉娥賣給了都指揮使張耆(qi)。

張耆見18歲的張娥長得很漂亮,他沒有獨佔其美,為了仕途,就把張娥獻給了宋太宗的第三子,當時的韓王趙恆(即後來的宋真宗,當時還是王不是皇帝)。

說也奇怪,有些女人生來就讓人喜歡,趙恆一見鍾情,隨之瘋狂愛上了劉娥。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劉恆不缺如花似玉的美少女,沒必要愛上一個“二婚”。

也許趙恆眼光很獨到,也許看出了劉娥將來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也許沒有也許……

講真趙恆愛得有點驚世駭俗。

劉恆不嫌棄劉娥,不代表他老爺子宋太宗的意思。

宋太宗趙光義發現近來三兒子面容有點憔悴,一打聽才知道三兒子在王府金屋藏嬌,養了一個“二婚”女人。

太宗勃然大怒,把兒子叫到面前一頓臭罵:“你丫的給我丟臉,什麼黃花大姑娘沒有,非要養個二婚低賤的女人,立馬把這個女人趕出王府”。

老爸下了命令,趙恆不敢違抗,但又捨不得劉娥,怎麼辦呢?

趙恆靈機一動,他想了一個辦法,把劉娥還送回都指揮史張耆家中,讓張耆代他養著劉娥。

還別說這個辦法挺不錯的,趙恆時不時的去張耆家和劉娥私會,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趙恆在外面養了一個“二奶”。

期間太宗為趙恆娶妻郭氏,後來又為他迎娶了潘美的女兒潘氏為妃。

轉眼十年過去了,趙恆和劉娥就這樣偷偷摸摸過來了。

就在劉娥28歲時,太宗去世了,趙恆隨之繼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

沒有老爸的約束,趙恆第一時間把劉娥迎進了宮,封她為美人。

就在這時,人們產生了疑問,趙恆為何瘋狂愛上“二婚”的劉娥,並且金屋藏嬌十年呢?

我一直認為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這就好比王八看綠豆一樣。假如這個女人很優秀,這算不算理由呢?

劉娥後來做了皇后,她就是歷史上的章獻明肅皇后。講真她和歷史上的呂后、武則天的能力相差無幾,但她沒有呂后、武則天的冷酷無情。因此被史學家稱之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事實卻也如此,劉娥進宮後安分守己,和嬪妃相處很和睦,和潘美的女兒潘妃關係最好。

光陰荏苒,十年一晃過去了,在劉娥38歲時,趙恆的郭皇后去世,當時宋真宗想把劉娥封為皇后,但遭到了宰相寇準的反對。

原來劉娥沒有生下皇太子,也就是說她沒有資格當皇上。(母以子貴)

由於寇準的反對,劉娥封后之事暫且擱置了起來。

三年後,也就是在劉娥41歲時,事情出現了轉機。

當時宋真宗的妃子李妃生下了一個兒子,真宗就想了個辦法,把李妃的兒子抱給劉娥撫養,對外宣稱是劉娥生下的兒子,起名為趙禎(即歷史上的宋仁宗)。

包公戲《狸貓換太子》就是根據這段歷史杜撰的,戲中把劉娥刻畫成了呂后、武則天一樣毒辣的女人,這不符合歷史事實。

既然劉娥生了兒子,寇準也就沒有理由反對了,兩年後,43歲的劉娥成了皇后。

由於趙家有種遺傳病――精神有時錯亂,真宗被這種病折磨著,於是就讓劉娥幫助自己處理朝政。

劉娥治國之道遠勝真宗,加上她不容易被權臣掌控,由此寇準一直反對劉娥臨朝處理政事。

劉娥進行了反擊,利用後起之秀、新貴丁謂打擊寇準。

此時真宗左右為難,一邊是寇準,一邊是皇后,兩邊都不想得罪,真宗成了牆頭草。

劉娥心疼丈夫,於是提出讓太子監國,也就是讓兒子趙禎接班,真宗欣然同意,真宗當上了太上皇。

趙禎繼位不久,在劉娥50歲時,真宗去世。

由於趙禎年齡還小,劉娥再次臨朝稱制,也就是和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一樣垂簾聽政。

這時權臣丁謂已經把寇準發配去了邊疆,不久寇準去世。丁謂成了宰相一手遮天,他豈能讓劉娥染指朝政。

劉娥為了兒子的皇權,不得不和丁謂展開了鬥爭,最終鬥敗了丁謂,並把他發配到了邊疆。

當劉娥大權在握的時候,她毅然把所有的權力交給了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她自己退居二線頤養天年,沒過多久,劉娥壽終正寢,享年64歲。

綜上所述,宋真宗趙恆確實有眼光,一個出身低微的二婚女人,達到如此高度相當不易,這樣的女人誰不愛呢?誰會輕易地放手呢?


秉燭讀春秋


宋仁宗趙禎的母親劉娥與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有類似的經歷,都是有過一次不堪的婚姻後才入宮中的;宋真宗趙恆後宮佳麗沒有三千也有好幾百,斜乎在於他偏偏對二婚的劉娥情有獨鍾,自當襄王開始,就設法金屋藏嬌與其秘密幽會,上位後,又苦心孤詣把劉娥立為皇后。



宋真宗為什麼會瘋狂的愛上二婚的劉娥,並金屋藏嬌十餘年?

劉娥值得愛,劉娥的父親做過刺史,死得早,當時劉娥才9歲,但她已受過零星的初級教育,能識字。由於母親死得更早,無奈做了銀匠龔美的童養媳。劉娥14歲的時,龔美為了生計,就帶著小媳婦闖京城,由於小時個有曲折的經歷,使她懂得好多世故,再加上到京城見

過世面,使她日後擅長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或許天生有藝術細胞,她擅長擊“鼗”,配上與生俱來的好嗓子,加上體態嫋娜,嫵媚動人;龔美以她為搖錢樹,在京城賣藝,很快圈粉無數。當時,趙恆才14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懵懂少年,一天他在遊玩時,偶遇了劉娥並迅速迷上了她,但為她惋惜,如此才藝出眾的少女竟然淪落到這個地步,不免為她難過,王府指揮使張耆深悉小王的心思,主動做媒,承諾給一筆錢龔美,叫龔讓出媳婦,二人一拍即合,立即成交。


趙恆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初戀女孩,以後二人如膠似漆地纏綿在一起,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終於老爸知道了這事,並調查了劉娥的經歷,勃然大怒,勒令趙恆把劉娥送走,又把元勳潘美的女兒賜了給他;無奈,他只好將劉娥安置在張耆家中,而對小王忠心耿耿的張耆只好在外面安身;趙恆雖然有了家室,但還是經常到張耆家與劉幽會,歲月飛逝,不知不覺過了十五年。


公元997年,趙恆登基,這一年他29歲,隨後就把劉娥弄進宮中,而正妻潘氏這時已去世,劉娥已經30歲了,風華正茂,幹練成熟,魅力徒增,溫良恭儉有態度,琴棋書畫有才華,趙恆想立劉娥為後。


但,劉娥出身低微,還是二婚,又沒有子嗣。如果冒然立後,肯定會曹朝臣反對,真宗與劉商議後,便找侍女李氏為之代孕,隨後生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劉娥立即領來撫養,民間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就來源如此。


由於在張耆家十五中,劉娥利用閒暇時光,讀了很多的書籍,懂得了為人處事之道,對國計民生有 一定的認知與主張,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所以當皇后期間,每當真宗煩政時,劉娥就幫他批閱各種公文、奏章,

真宗對她越發喜愛。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娥被稱“有呂武之才,卻無呂武之惡”,作為宋朝第一位攝政太后,歷史上對她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她確實有很多亮點。最大的就是出身貧賤甚至做過娼妓的二婚女人,她可以讓宋真宗愛的瘋狂,金屋藏嬌十餘年。

劉娥本是四川華陽人,從小成了孤兒,在外祖父家長大,十幾歲就跟了一個叫龔美的銀匠從四川千里迢迢來到開封城。這個龔美生意也不是很好,眼看著自己都養活不了,就準備把劉娥賣出去,剛好韓王府招奴婢,劉娥就被賣進了韓王府。作為趙光義三兒子的韓王趙元休一眼相中了這個川妹子,被她迷的神魂顛倒。這件事很快被經驗豐富的皇帝老爹趙光義知道了,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和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二婚女人廝混,於是勒令他把劉娥趕出去。趙元休沒辦法,只好把劉娥安排在管家家裡面,管家搬出去住了,劉娥就這樣成了趙元休沒有名分的外室,這一藏就是十多年。



要說劉娥憑什麼能讓趙元休違背父命如此不離不棄?那首先一定是她的美貌,再就是劉娥不爭不搶,知恩圖報的溫和秉性了。說白了就是正合了趙元休的口味,讓劉娥嫁給愛情嫁給了權力!

或許劉娥真的有旺夫相,原本跟皇位無緣的非嫡非長的趙元休竟然當上了皇帝——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從此劉娥的人生就像開了掛。十幾年沒有名分沒有地位甚至連個孩子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趙元休的寵愛,當這份寵愛攀上皇權的翅膀,一切就都有了——從美人到修儀到德妃最後到“母憑子貴”的皇后!有人說了,不是沒孩子嗎?嗨,不是說了嘛!皇權寵愛之下什麼都可以有!“狸貓換太子”聽說過吧,把別人的孩子給劉娥,不就有孩子了嗎?!



一個最底層的女人一路登到權力頂峰,只有皇帝的寵愛是不夠的,尤其是宋真宗晚年中了封禪的風,神神叨叨沒辦法執掌朝政了。劉娥從進宮後就善待下人尊重當時的郭皇后和其他嬪妃,人緣是極好的,關鍵她聰明好學,經常幫助宋真宗出謀劃策,但是又不干預朝政。自己沒有孃家人,也就沒有外戚專權的事情發生,就連自己的前夫也被改姓劉和自己互稱兄妹,為大宋效力,成為歷史奇聞。

劉娥有呂武之才顯然是對她人品的一種肯定,才能不見得真有那麼好,說她沒有呂武之惡也是因為她善待他人,尤其是兒子仁宗的生母李氏,把她封為宸妃死後以皇太后身份厚葬,對仁宗也是視如己出,讓這個兒子眼睜睜看著自己霸佔著皇權十幾年不能親政也毫無怨言。單從她穿黃袍戴天冠乘玉輅,難說她沒有效仿呂武之心,只是沒有呂武的政治背景,實力和文官們都不允許罷了。



劉娥臨死前使勁拽自己身上的龍袍,相必是不願意讓真宗和宋太祖宋太宗看到自己這身打扮的。不管怎樣,她傳奇的一生沒有讓自己的家族遭遇呂氏武氏之難,能永保厚待算是很不錯了。


墨梅逸清寒


她是從當街賣藝的歌女一步步成為臨朝稱制的皇太后,她是手掌天下大權的無冕女皇卻堅持聲稱堅持不學武則天,她是北宋王朝第一位臨朝稱制女強人,也是宋朝諸位臨朝太后中功勞政績最傑出的一位。她就是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這位一生跌宕起伏經歷豐富,足矣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后,她美麗聰慧,從一位當街賣藝唱戲的孤女成長為萬眾景仰的皇后。她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為仁宗朝的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有呂后、武后的治國才華,卻終究沒有邁出那“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一步,也正因為如此,宋仁宗、司馬光、范仲淹以及後世的名史家、名人對劉娥的評價都很正面。不過在民間小說“狸貓換太子”中,她卻被描述成了心狠手辣、偷換皇子的一代奸妃,被後世唾罵,實在是令人咋舌。

劉娥並非宋真宗趙恆之原配,而是宋真宗的第三位皇后。劉娥出身低微,最初曾經混跡於街頭,靠著賣藝唱歌而生,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劉娥甚至還嫁過人,還曾被自己的丈夫賣掉,幾經輾轉,劉娥見到了當時還是韓王的宋真宗趙恆,初檢劉娥的趙恆很快便被眼前這位與眾不同共的女子所吸引。因此將其帶回府中,後來宋太宗聽說了兒子趙恆與劉娥的事情,對於這樣門不當戶不對的戀情,之宋太宗表現出了堅決的反對態度,他不僅命令趙恆斷絕與劉娥的來往,甚至還強令將其趕出韓王府。趙恆無奈,只得聽從。由於不忍心自己的心愛之人流落街頭再次受苦,因此趙恆將劉娥安置於自己管家的家中,趙恆也經常在繁忙的朝政之餘不時與劉娥相會。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瞞著其父宋太宗的情況下進行的。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59歲的宋太宗駕崩,韓王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真宗即位後便迫不及待的將劉娥接入宮中,因為當時宋真宗已經有了郭皇后等一批府邸嬪妃,因此初入宮中的劉娥並沒有任何名分,但是相比於其它名正言順的所為嬪妃,劉娥有著她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皇帝獨一無二的寵愛。劉娥雖然深受皇帝寵愛,但是實際上她卻為人低調,不僅能夠恭順的侍奉皇后,對已起她嬪妃,劉娥也從來不爭寵,這一點不僅讓宮中嬪妃歎服,也讓作為皇帝的宋真宗感到非常欣慰,因此對於劉娥,宋真宗除了寵愛之外還多了一些尊重。

郭皇后去世後,劉娥顯示被真宗封為了四品美人。 之後,因為深得皇帝之心,劉娥又接連晉升為修儀、德妃。朝中很多人對於劉娥這樣出身的人的迅速崛起產生了警惕,認為後宮專寵有可能引起外戚專權,但是宋真宗卻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劉娥是個孤女,沒有父母,也沒有其他家人。郭皇后駕崩後,皇后之位空缺,真宗欲立劉娥為皇后,,但是朝中大臣極為反對,但是由於真宗的堅持,四十五歲的劉娥最終還是成為了大宋王朝的皇后,

此時的劉娥早已經不再年輕,但是她卻仍然能夠深深的吸引真宗,憑的是什麼?實際上憑藉的就是劉娥的才華。劉娥雖然出身低微,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但是確是一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並且對於很多國家大事、朝政事務的處理,劉娥總能夠 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識。她才華出眾,熟知政事。經常陪在真宗身旁批閱奏章,無論大事小事,真宗總習慣性的問劉娥意見,而她也每每都能給出令他滿意的答案。

劉娥雖然熱心於朝政,但是真宗在世時,劉娥並沒有越雷池一步,反而是是恪守皇后本分,這也也正是有別於呂后的地方,劉娥終其一生都沒有心狠手辣。 54歲的宋真宗趙恆去逝臨終前真宗寫下遺詔:“太子趙禎即位,皇后劉氏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軍國重“權取”皇太后處分。”因此,劉娥以太后的身份,帶著十一歲的小皇帝趙禎撐起了大宋王朝的天空。

掌權後的劉娥也並沒有像呂后那樣大封自己的孃家人,雖然追尊加封祖宗,不少劉氏家族的人因此也加官進爵。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她不讓那些劉氏姻族插手,甚至平日裡的賞品都不許帶龍鳳圖樣,她自己說:“劉家人不能用這些。”


劉娥最初憑藉是美貌征服了宋真宗,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美貌的失去,劉娥的才華和能力則成為了深深吸引宋真宗的地方,如果說容貌是女人的第一張面孔的話,那麼一個女人的才華和能力則是她的第二張面孔。在宋真宗趙恆能夠終其一生的寵愛劉娥,想必這兩點便是重要原因吧


歷史課課代表


宋真宗趙恆身邊的女人並不少,可他偏偏最愛的是二婚的劉娥,甚至在他還是襄王時,一度愛得死去活來,並設法金屋藏嬌秘密幽會,生怕被他老爹知道。當上皇帝后,又克服了重重阻力把劉娥立為皇后。這就非常奇怪,劉娥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夠讓趙恆如此著迷呢?今古講堂為您解答:

一,輾轉流離,經歷曲折。劉娥的父親曾經做過嘉州刺史,早年隨宋太宗伐北漢,死在路上。當時劉娥才9歲,幼時也受過一些初級教育。她的母親死得更早,作為孤兒無依無靠,輾轉做了銀匠龔美的童養媳。

劉娥14歲的時候,龔美因生計艱難,就帶著他的這個小媳婦到京城做了一名“京漂”。由於她至小經歷過許多事,使她能夠明白世理,尤其善於察言觀色,討人歡心。

二,天生麗質,精通才藝。劉娥很有藝術細胞,尤其特別擅長擊鼗,又有天生一副好歌喉,善於演唱一些詞曲,加之面容俊美,身材婀娜,龔美就讓她在京城賣藝。當時汴梁城經濟、商業、藝術都非常繁榮,劉娥年輕漂亮,才藝出眾,很快就遠近聞名,吸了不少粉。可以說,放到現代,就是一個剛走紅的美少女歌星。試想:一個不滿15歲的小蘿莉,美貌加才藝出眾,就算是在宋朝,也是稀缺資源。



三,初戀情人,秘密幽會。這一年,趙恆14歲,年紀比劉娥還小了幾個月,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一天他和王府的一幫人在外面玩,偶然見到了劉娥,一下子就被她迷上了,這就是初戀,而且是一見鍾情。並且深深惋惜,這麼好的一個女孩竟然是別人的童養媳,從此,那個在街頭賣藝的少女,就成了他的夢中女孩。

王府指揮使張耆看出了小王爺的心思,主動跑去勸說龔美把小媳婦讓出來。龔美當時生活很困難,他更看重的是錢。聽說王爺看上了他的小媳婦,趁機獅子大張口,要了一大筆錢,把劉娥送進了王府。這就叫一拍即合,一個要錢,一個要人。

趙恆得到了他夢中的初戀女孩,每天二人都如膠似漆的纏綿在一起。有一天,他的父親宋太宗發現兒子最近明顯消瘦,一調查,原來是因為一個銀匠的媳婦,而且居然還是個賣藝的,頓時勃然大怒,勒令趙恆立即把劉娥送走。怕他再惹事,又為趙恆賜婚,把開國功臣潘美的女兒賜了給他。這對少年趙恆來說,讓他硬生生和初戀分開,簡直是生離死別!

他只好將劉娥秘密安置在張耆家中。張耆為避嫌,不敢回家住,在外面另找了一處房子安身。趙恆雖然有了正妻,可還是日夜思念劉娥,經常偷偷的到張耆家與之幽會,時間一晃就是十五年。


四,為立皇后,找人代孕。公元997年,29歲的趙恆登基為帝,很快就把劉娥接進了宮。此時,太宗賜婚的潘氏已去世。劉娥已經30歲,卻越發有魅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關鍵的是,終於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趙恆想立劉娥為後。可是劉娥出生又低微,又沒有子嗣。應該說,這不是真宗的責任,真宗一生有6個兒子,還有幾個女兒。所以他的生育能力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劉娥身上。

真宗和劉娥一商量,就找宮中的侍女李氏代孕,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由劉娥領養。這就是“狸貓換太子”故事的原型。

後來,由於劉娥的關係,她原來的老公龔美也到了朝廷當官,劉皇后認他為兄長。

五,聰明伶俐,熟知政務。在張耆家中的這十五年,劉娥有大量的閒暇時光,這期間,她讀了很多的書,學習為人處事之道,對有關國家政事的書籍十分感興趣,琴棋書畫更是學得樣樣精通,知識儲備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當皇后期間,真宗經常為朝政而煩惱,劉娥就幫助他批閱奏章,處理朝政。

這就有點類似於漢武帝的母親王娡,跟金王孫離婚後就嫁給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劉啟,並得到了劉啟的恩寵。

真宗去世後,劉娥成了太后,因仁宗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執掌朝政。因此,後人常把她與呂后、武則天並稱,並評價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就是說,她和呂后、武則天一樣有才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呂、武二人做了不少惡事,她沒有。

後來,仁宗的親生母親李氏去世,根據丞相呂夷簡建議,以一品夫人的規格,著皇后衣裝下葬,棺內盛水銀,保持不腐。劉娥死後,仁宗才知道真相,想到自己一天都沒能認自己的親生母親,就對劉娥極度痛恨。即追封李氏李宸妃為皇太后,並準備按照太后的規格重新安葬。但打開棺木一看,看見其母著皇后衣裝,面目栩栩如生。他才深感:差點兒錯怪了劉太后。

大家對宋真宗和劉娥的這段戀情有什麼看法呢?


今古講堂


因為他們是天生一對


般若曉傑


因為劉娥吸引了皇帝


坐看流光飛舞


因為劉娥有吸引他的地方,愛不需要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