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還有希望拿回東普魯士的領土麼?

乖乖的Jane


希望渺茫且沒必要。德國是個地緣環境奇差的國家,無論朝哪邊發展都會招致群毆。為什麼國土發展得最好的是俄羅斯英格蘭(日不落帝國),甚至一些二流國家,比如西葡的殖民地也比德國多?這和下圍棋一樣,角四子最重要,往往一子定乾坤,而中路就得大搏殺,不是勢大形重站不住。德國的位置等於先手下了中路,能自保就不錯了,除非周邊國家弱得不像話不可能吃下週圍土地。而在現代秩序下,各國要想拉出以往那種代際差距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美國英國俄羅斯都會想法讓歐洲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下,很巧,其他國家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德國取東普魯士,必然阻力重重代價巨大還不穩靠。英國佬就很狡猾,早早佔了美洲澳洲,並且分家改名美利堅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其實是幾兄弟,還是英格蘭系列,某種程度上還是英國的土地,還不被嫉恨佔了太多土地招致圍攻,奧運會還能佔超多名額。最重要的,一旦爆發戰爭,立馬團購。我們今後看到的所有衝突,實質上都是對英系秩序的挑戰,德國人只有等這種局面弱化才有機會。


華為手機9


今天的東普魯士已經住滿了波蘭人和俄羅斯人,德國政府也已從法理上放棄了該地區,沒有收回的可能了

剛剛結束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著實讓全球各國球迷激動了整整一個月,為了舉辦這次世界盃,俄羅斯精心挑選了11個城市參與比賽的承辦,其中有10個城市在俄羅斯本土,唯有一個承辦城市遠離俄羅斯本土,它就是俄羅斯位於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而這裡曾經是德國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的首府,這裡在1945年之前屬於德國的東普魯士)

俄羅斯將加里寧格勒選為申辦城市的用意我們很難評斷,但是為了不刺激德國人的民族感情,這裡沒有安排德國隊的任何比賽。

(1919年——1945年間,德國領土的變化,可以看到德國在東部地區喪失了大片領土)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為此當了兩次戰敗國。

既然是戰敗了,那麼就必須付出點代價。自古戰敗國無一不是賠錢又割地,德國也不例外。

一戰前德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

《凡爾賽條約》割取了德國1/8的領土,約8.8萬平方公里,其中:

德國在東部將西普魯士、波森、上西里西亞劃給波蘭,重要港市但澤劃為自由市,作為波蘭的出海口。克萊佩達地區則給了立陶宛。

在西部,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法國,尤本及薩爾梅迪給了比利時。

而在北部,石勒蘇益格地區在經過全民公投後,迴歸丹麥。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

說實話,德國在一戰後割讓的領土並不特別誇張,起碼比二戰之後強多了。

二戰才是對德國傷害最大的一場戰爭。

一戰時的主戰場主要在法國、比利時和俄羅斯境內,德國本土並未遭受過破壞。戰後的割讓的領土也不是不可接受,總之德國的家底兒還在,傷筋不動骨。

但二戰就不一樣了。

在二戰後期,盟軍從東西兩線分別攻入德國本土,德國被炸成了一片廢墟。這一次戰敗,德國在西線的邊境雖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在東部,德國在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地區全部被蘇聯和波蘭瓜分了。

德國一次性損失了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原先居住在德國東部地區的1600萬德國人被蘇軍強行驅逐,整個普魯士就此消失,德國元氣大傷。

(二戰德國損失的領土)

戰後,德國被蘇聯和西方分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處於分裂的兩德都無力追討失去的領土,但德國人始終沒有忘記這些領土。

(圖中紅色的地方是今天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這裡曾經是德國的東普魯士,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便是出生於此,你讓德國人怎能忘記)

蘇聯解體之後,西德(聯邦德國)政府看到了兩德統一的曙光。為了得到其他四個戰勝國的支持,德國政府同意徹底放棄二戰前的領土。

1990年,聯邦德國、民主德國、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共同簽訂《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正式結束對德佔領,掃清了德國統一的最後障礙。而德國也與波蘭確認了現有的邊界,正式放棄了戰後割讓的所有領土。

至此,德國已經沒有法律依據再去索要之前失去的土地了。即便是去要也要不回來了,因為這些地方已經沒有德國人了。


千佛山車神


東普魯士在古代屬於波蘭的附庸國,稱普魯士公國。1875年東普魯士併入德意志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後,東普魯士被波蘭、蘇聯等國家瓜分。



1.東普魯士面積3.6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海南省大一點,東普魯士二戰前有200萬人,絕大部分都是德國人。

2.1918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從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東普魯士與西普魯士是德國的飛地。一戰後,德國割讓大部分的西普魯士領土給波蘭,導致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分離開來。



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吞併波蘭西部的領土後,擴大了東普魯士的土地面積。二戰末期東普魯士被蘇聯佔領。二戰結束後部分德國人企圖重回東普魯士,但是被蘇聯軍隊驅逐,也有很多當地的德國人被髮配到蘇聯當苦工。

4.1946年4月東普魯士北部地區併入蘇聯,蘇聯把東普魯士更名為加里寧格勒。1947年蘇聯驅逐所有德國人,讓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遷到此地,這樣就解決了東普魯士地區的民族問題。



5.目前東普魯士的土地被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等國瓜分,因此東普魯士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東普魯士地區的民族主要以俄羅斯族為主。因此德國沒有希望從俄羅斯手裡拿回東普魯士了。


香堂風子


德國還有希望拿回東普魯士的領土嗎?桃花石雜談在這裡要下一個定語,在可預見的未來沒希望了。而且不單拿回東普魯士沒希望,拿回西普魯士也沒希望了。


東普魯士在哪?

對歐洲歷史有點興趣的朋友恐怕對普魯士都不會陌生,因為現代的這個德國,其實最早是發源於普魯士。在公元18世紀和19世紀,普魯士王國在神聖羅馬帝國崩潰之後一步一步統一了德意志地區,最終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也成為了現代德國的前身。

但在二戰之後,普魯士這個地名似乎突然消失了。那麼它究竟哪去了呢?在說普魯士哪去了之前,桃花石雜談覺得還是有必要先說一下東西普魯士的區別。其實東西普魯士很早就產生了分離,而產生這個分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西普魯士在公元15世紀被割讓給了波蘭,和東普魯士分離。

最右側黑色區域為東普魯士,中間淺黑色區域為西普魯士

而到了公元1772年,波蘭被普魯士、俄羅斯和奧地利三國聯手滅亡並被瓜分,西普魯士又被合併到普魯士之中,但其人口構成和文化已經和東普魯士有了很大不同。1919年巴黎和會,西普魯士再次被割讓給復國的波蘭,東西普魯士再次分離。直到二戰期間才又短暫被德國佔領。

而大家搞清楚了西普魯士的歷史,其實也就知道東普魯士在哪了。西普魯士位於波蘭境內,那麼東普魯士自然是位於今天波蘭領土以東,也就是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之間。

東普魯士被割讓始末及其現狀

而東普魯士被割讓就是發生在二戰之後,是作為對德國發動二戰和戰敗的懲罰進行的。東普魯士被蘇聯和波蘭瓜分,在蘇聯那部分的主體成為了今天俄羅斯的海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另外一部分則成了今天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區。而在波蘭的那部分則成為了今天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裡省。

二戰結束後,地圖最右側的東普魯士被一分為二,蘇聯解體後又被一分為三,分別歸屬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三國

而在領土割讓的同時,無論是當時的蘇聯控制區還是波蘭控制區,都把當時生活在東普魯士的德意志人全部驅逐回了今天的德國本土。而從其它地區遷來了大量本國的移民,所以目前這些地區的居民已經完全是斯拉夫民族的居民,無論是波蘭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還是烏克蘭人,對德國都不可能有認同感,所以德國收回東普魯士的可能性完全是不存在的。

出身瓦爾米亞-馬祖裡省的波蘭女孩

也許有些朋友說以後德國強大了可以再把他們遷走,把德意志人再遷回去。但桃花石雜談要對大家說,這在現在的歐洲已經完全沒有可能性。因為在歐洲的社會里,民族強制遷徙已經被定性為最嚴重的罪行之一,所以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東歐政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90年代,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藉機重新強制遷徙任何民族,甚至改變任何國界,包括民族分佈極其複雜的原蘇聯各國境內,也始終未曾出現強制民族遷徙的現象,即使是在對俄羅斯族人敵意極深的波羅的海三國也是一樣,至今這三國裡都還有大量俄族公民生活。

生活在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人


所以除非歐洲文明程度出現超大規模地倒退,退後到比目前非洲更低的水平,恐怕才有可能出現把東普魯士的斯拉夫人重新遷走,把德意志人重新遷回去的情況。所以桃花石雜談說這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完全不可能的。


桃花石雜談


如題,我個人認為有希望,雖然目前看困難更大。前邊有高人回答了,細數東普魯士的歷史沿革,蘇共清洗當地德語人口,條約確認戰爭果實,等等,貌似希望渺茫,學生換個角度,試論一下可能性。歐洲國家四五十個(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外高加索這些身份複雜的單說),具體數不糾結了,唱主角的四大流氓國家,西歐三國演義(英法德),東歐一家獨大(斯拉夫人的旗幟),下邊分別說。

1、德國。先說苦主,戰敗國丟了領土肯定希望拿回來(嘴上肯定不說),“我們也是戰爭受害者”這麼不要臉的話只有東亞某島國能說出來,西德前總理一跪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人家心裡是不是真懺悔我不敢妄議,問題是“歐洲問題”解決了嗎?換句話說“德國問題”解決了嗎?篇幅所限,不展開說,可以頭條自行科普。

2、英國。老牌帝國主義,各種陰謀詭計不多說,主要說外交。其實英國幾百年以來的外交政策沒大變,就是看不得誰在歐陸稱王稱霸,n次反法同盟,2次世界大戰搞德國,現在歐陸誰最危險?如果能拔掉加里寧格勒這個前哨,削弱俄國,為什麼不希望呢?畢竟德國現在不搞“海軍競賽”,再搞一次“禍水東引”符合英國利益。

3、法國。雖然現在有點給人感覺打醬油,畢竟是列強,少說幾句。法國和德國利益一致(大面上),俄國是共同威脅,削弱俄國,法國樂見,只要德國不強大到鯨吞法國,其他條件可以談。

4、俄國。肯定不希望,除非俄國解體,或者衰弱到烏克蘭、白俄羅斯的事都管不過來了,看俄國的單一產品經濟(自然資源和武器出口),如果沒有政治強人,國家走勢真不好說。

綜上,不希望的1票,希望的幾票呢?肯定比1票多(二戰時伊比利亞國家也沒公開說支持法西斯啊)。有朋友會說“怎麼沒說美國是不是希望啊”,美國是西歐的老大,不遺餘力搞俄國,兩德都能統一,德國外交能不能說服老大呢?歡迎大家來頭條接著討論。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很多答主的答案都是東普魯士德國是拿不回來了,主要是基於東普魯士已經成為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

但從德國統一和歐盟兩個相似的事實、俄羅斯挑撥烏克蘭東部加入俄羅斯這兩個事實來看,德國拿回東普魯士也不是不可能。

實現德國統一的俾斯麥首相

德國統一和歐盟的相似:

1、和中國的大一統不同,德國的統一是以各個德意志國家組成聯邦的方式組建的一個鬆散國家聯盟。而由法國和德國領導的歐盟同樣是由歐洲國家組成的鬆散國家聯盟。德國統一和歐盟在形式上基本一致。

2、德國和歐盟建立過程類似。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除了奧地利和漢堡外,其他德意志國家都加入了。在擊敗法國後,1870年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宣佈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

1952年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聯邦德國、意大利成立歐洲鋼鐵聯盟。1958年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1967年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組建為歐洲聯盟。

德國統一和歐盟建立都是從經濟入手,慢慢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綜合體的組織。

昔日的德意志帝國,就是今日的歐盟。德國想要拿回東普魯士,不是說一定要德國自己拿回回來,通過歐盟拿回來,哪怕是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加入歐盟,從形式上來說,也是符合德國統一的內涵。

下圖為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疆域地圖:

德國通過歐盟拿回東普魯士的難點

最大的難點,不在於東普魯士現在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而是在於現在東普魯士地區都已經沒有德意志居民在那裡生活。現在想要在那裡殖民,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由於沒有德意志局面,或者歐洲居民的大量存在,因此德國想要拿回東普魯士,最有可能就是投井下石的逼迫俄羅斯割讓東普魯士。

俄羅斯都能從烏克蘭手裡搶奪克里米亞,德國通過歐盟拿回東普魯士也不是不可能。現在的形勢來看,就是看俄羅斯到底陷入多少的危機之中,能夠獨善其身的走出來?否則東有日本的北方四島領土爭議,西有德國通過歐盟窺視東普魯士,還有車臣等潛伏著,趁你病拿你命,不是做不出來的。

只有被立陶宛和波蘭所佔據的東普魯士部分,由於波蘭和立陶宛已經在歐盟裡面,也達到德國通過歐盟拿回東普魯士的目的了。

總之,如果用中國觀念的拿回領土方式,僅靠德國,是難以拿回東普魯士,但通過加入歐盟方式來拿回東普魯士,就不是不可能。反正歐盟是德國主導的,和1871年普魯士主導德意志帝國是一樣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理論是可以的。

在歐洲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德國可以要求加入波蘭。

沒錯,德國加入波蘭,而不是合併波蘭,否則波蘭肯幹?

建立大波蘭共和國。

然後德國政黨通過選舉,取得大波蘭共和國總統之位,或者佔據政府半壁江山

最後通過決議改名,把大波蘭共和國改為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最後把波蘭踢出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把想要的領土留下來,反正德國有錢,波蘭巴不得都留下來。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國家,比如新加坡。

先加入馬來西亞,最後又被踢出來。

不過這招玩不好就徹底亡國亡黨了,波蘭徹底翻身做主人把歌唱。


銫媒體


自從1991年東德分裂為五個州加入西德的時候。德國🇩🇪就宣稱德國的領土是由原聯邦德國和東德組成。也就是說在那時德國已經放棄二戰之後被割讓的所有領土。相比納粹德國用武力來統一歐洲現在的德國只需用錢就可以做到了!現在的德國經濟總量歐洲第一,世界第四。佔歐盟經濟總量的1/5以上,2018年德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四萬億美元,而排在歐洲第二的英國🇬🇧經濟總量只有2.8 萬億美元。

就算是德國想要拿回東普魯士的領土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東普魯士在二戰後被蘇聯分為了兩部分,北部歸蘇聯,南部歸波蘭。而現在歸蘇聯的那部分成了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大部分居民都是俄羅斯人對俄羅斯的歸屬較強,除此之外加里寧格勒的建築風格也都是俄羅斯風格,跟德國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不是德國不想拿回而是根本就拿不回,因為現在跟德國沒有任何關係。就像是我國🇨🇳一樣,雖然被俄羅斯搶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但是現在那些地方基本沒有華人都是俄羅斯人,所以也收不回來!



王鶴樓lnqcr


“大正”可以肯定的說,在現有的世界格局中,德國想要拿回東普魯士,幾乎無任何可能。

依據:

1、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戰敗國必定會被懲罰,而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被分割也是懲罰的條款之一,雖然德國肯定不願自己領土被分割,但為了保全大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雖然東普魯士幾乎可以算得上德國的發源地,靈魂的所在,很多文化名人都出生在此地,但沒有辦法,除非推翻現有格局開戰才能拿回失去的領土,現在看來是不可能的,德國也沒有這個膽量。



今天德國被閹割厲害,軍隊戰鬥力十分存疑,而且德國民眾安逸生活過了多年,能不能拿的動槍炮都不知道,開戰機率幾乎為零。

2、東普魯士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波蘭,一小部分屬於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這主要是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主導的,割走波蘭的東半部分,用德國東普魯士和德國西部領土來補償,佔盡好處,佔領波蘭這部分領土在今天烏克蘭境內。



劃分好後,波蘭復國,把自己獲得領土上生活的德國人全部驅逐到殘破的德國,數百萬德國人失去家園,財產被波蘭人剝奪,這也算是德國人為發動戰爭所付出的代價。

現在東普魯士可是波蘭的正式領土,幾乎沒有德國人居住,生活的都是波蘭人,而且生活了七十多年了,德國有什麼理由收回去,想要收回去,只有滅國之戰了,領土丟了,一旦時間長了,就永遠收不回來了。



3、德國憲法也有一條“德國土地的每一寸領土已經在德國領土裡了”,也表明德國的整個國家意志是不再提收回曾經的領土。

————————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變數,目前來看,世界格局不被打破,德國是不可能收回東普魯士領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大正看世界


以世界目前的狀況來看,暫時沒有可能,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但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領土被割,還有天價賠償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引起了德國人的復仇情緒,發動了二戰,再次失敗,這是近代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同時也奠定了目前的世界格局,東普魯士也是在這次戰爭中被割讓出去的。



德國如果想要把東普魯士拿回來,就算提出來,也會被詬病,翻舊賬,其發動戰爭的罪行會再次成為攻擊德國的利劍,德國不傻,不會這麼幹,況且東普魯士已經沒有德國人居住,都是波蘭人,奪回來難道把那些波蘭人趕出去,除非有新的世界戰爭,可以組建新的世界格局,所以拿回普魯士,短期內是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