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让他国羡慕的武器?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东风-17无疑成为他国羡慕武器的NO1。近日,忽悠局政委金灿荣说,东风-16加个1,就是东风-17,速度达到20倍音速,东亚某国军事基地就无法防御了。作为世界首款服役的火箭助推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犹如平地一声雷,振奋了国人,震慑了那些不怀好意的“

他国”。

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界五六十年代。早在四十年年代,钱学森与他的好友郭永怀就共同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的概念,进行了高超音速黏性流动学研究。回国后,两人共同创建了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院,著名的“钱学森弹道”被提出,构想了飞航式战斗部可控乘波体飞行轨迹。钱学森口中抵10个师的郭永怀在高超音速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设想。不幸的是,郭永怀在1968年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钱学森

扎实的技术积累,为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有两弹一星功勋理论作为基础,我国高超音速武器研究走在了前列。2014年,东风-17试验只是言片语见之于报端,2019年就已经装备了部队,并一下拿出了16枚进行展示。其他军事强国,高超音速试验却屡遭失败,让他们羡慕去吧。

郭永怀

简单讲一下东风-17技术特点。火箭助推冲出大气层,距离目标数百公里时,弹头小角度切入大气层,在50至70公里的高度“打水漂”可控滑行,此时速度约为5至8马赫,速度虽然不算快,但其飞行轨迹漂浮不定,飞行高度又低于中段与末端高空拦截导弹的高度,难以被探测拦截。末端俯冲加速,速度加速到10马赫以上,甚至接近20马赫,仍然能实行大过载机动。由于末端切入高度比传统弹道导弹弹头低得多,留给末端拦截系统的反应时间非常短,依然无法有效拦截。可以说,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是一款不可拦截的导弹。

其实东风-17是有整流罩的,但是这次展示特意去掉了整流罩,目的不言而喻,打脸专用。突破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壁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有以下三大难点:首先是亚高空超音速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这一点从钱学森、郭永怀老一代就开始积累;第二是复杂的飞行环境,弹头必须经得起大过载、超高温的考验;三是先机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实现无依托发射后不管。

这次展示,只拿掉了东风-17的整流罩,我们有理由相信东风-26,乃至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都可以作为“乘波体”弹头的助推平台。另外,解说词中还有一句:“对目标实施高精度打击”,也就是说可以对包括军舰在内的点状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这个就更厉害了。


红龙军团长


能入美国法眼的国产武器装备还是有的。



首先是能打航母的弹道导弹,如东风21D和东风26。这可是全球“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产品,说美国不羡慕那是假的。



其次是WU14高超音速武器。WU14的出现,让美国引以为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显得形同虚设。有人说,我国的东风31、东风41等弹道导弹都可以穿透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了,再搞WU14是不是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而且东风31、东风41的速度比WU14还要快呢。呵呵,东风31和东风41都是战略核导弹,属于镇国利器,打起仗来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但WU14不一样了。它是常规武器,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另外,东风31和东风41的弹道基本是固定的,可以测算出来的。但WU14的飞行轨迹就非常的诡秘。它并没有飞出大气层,而是在大气层边缘内以10倍的音速飞行。它既可根据地面的指令控制自己的飞行姿态和方向,也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飞行。据外媒介绍,WU14使用的是“钱学森弹道”的飞行方式。上世纪的四十年代末期,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提出,先用火箭把飞机送到离地面100公里左右的高度,然后飞机与火箭分离,飞机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大气层的边缘飞行,40分钟就可以从美国纽约到达法国巴黎。后人把这一弹道方式称为“钱学森弹道”。WU14让我国也能像美国那样,可以在一小时内打击地球任何目标。你想想,以10倍的音速攻击,以现有的手段根本拦截不住。就算弹头没有装药,只是一块铁疙瘩,但依靠自身强大的动能,也能让目标遭到重创。像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要是被它从上往下来一炮,恐怕会穿个透心凉。

其实美国对高超音速武器并不感到陌生,他自己就研制有X51“御波者”、HTV1、HTV2等速度达到或者超过1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但都没有成功,在试验中败多胜少。但我们的WU14在14年亮相以来,每次试验都大获成功。所以,美军还是挺羡慕它的。



第三是神鹰400火箭炮。要说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神鹰400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神鹰400是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一种远程制导火箭炮,总设计师是汤课辉。 可能有些人很奇怪,怎么没听说过有神鹰100、200、300,直接就崩出个神鹰400来?呵呵,亲,这400一指的是它的弹径400㎜,二指的是它的最大精确射程400㎞。

400㎞,这是什么概念啊?要知道美军的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也就260多㎞而已。换句话说,假设对手拥有神鹰400,那美军的武装直升机就不敢随便崩出来了设置什么前进基地了。它可以将以它为中心,周边半径400㎞内的基地炸个稀巴烂。

神鹰400除了射程远之外,它的发射方式也很奇特。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火箭炮是倾斜发射的,可这货却是垂直发射的。无论敌人在哪个方向,它都可以360度无死角的攻击周边的敌人,不需要转动发射架。 另外,神鹰400它是精确制导火箭炮,外贸型采用GPS+惯性制导;自用型采用北斗+惯性制导。惯性制导的优点就是不受电磁干扰,但缺点是随着射程的加大累积误差会越来越大;GPS制导可以有效的修正惯性制导带来的累积误差,但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两者相结合,正好取长补短。在战争中,如果GPS不受影响,它可以精确的打击敌方目标;如果GPS信号受到干扰或者敌方关闭了战区的GPS信号,它可以依靠惯性制导保持一定的精度,依靠数量优势对敌目标进行火力覆盖,达到摧毁敌方目标的目的。



神鹰400配种多种战斗部,如集束炸弹战斗部,末敏弹战斗部、钢珠战斗部、破片战斗部、穿甲战斗部、燃烧战斗部等。如采用钢珠战斗部,一枚神鹰400火箭弹就可以覆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目标,对裸露在外的敌方人员、车辆、电子设备进行畅快淋漓的杀伤。如果采用集束炸弹战斗部,当一枚火箭弹飞到敌方上空时,摇身一变,就可以变出140多枚小炸弹来。而末敏弹战斗部呢,一枚火箭弹可以携带50至60枚左右。一飞到敌方目标上空,它就摇身一变,变成五六十枚末敏弹。这些末敏弹可以自主寻找打击目标,以平均每五六枚末敏弹就可以摧毁一辆坦克计算,一发神鹰400火箭弹就可以摧毁10到12辆坦克。当然啦,在实战中,各种战斗部的火箭弹是混合配备,套用某句电视剧的台词就是“穿甲、燃烧、爆破一气呵成”,赐予敌人淋漓酣畅的吊打,让敌人的多彩人生瞬间变成一张张黑白照片。

更绝的是,神鹰400的发射架除了可以装火箭弹外,还可以装一枚由东风11改进而来的BP12A战术弹道导弹。当神鹰400发射车全部装火箭弹时,一辆发射车上可以装8枚火箭弹,当它装上BP12A战术弹道导弹后,就变成1+4了。

美军目前最牛的火箭炮M270最远射程也不过是150㎞,面对神鹰400,相形见绌啊!你说美军羡慕不羡慕?



第四是霹雳15空空导弹。去年珠海航展最后一天,歼20低空飞行,打开了机腹弹舱,亮出了4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今年美国就拨款,研制同级别的AIM250,羡慕不羡慕,你自己猜吧!

另外,安装在055大驱上的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量子通信技术也是美国羡慕的。虽然它们算不上是武器装备,但应用在军事方面却能令武器装备性能大增。本来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美国率先研制,预计安装在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阿里.伯克”2A/3型导弹驱逐舰上的,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只好作罢。谁知道后来被我们中国赶超了。


血染战旗红


让他国羡慕的中国武器。可以理解为外媒经常报道或外媒引用军方发言十分关注这些武器。

个人感觉让他国羡慕的武器有:

1,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射程1.2万公里。载6--10各分导头。偏差100米。

评:都让人打到家门口了。不害怕是假的

2,东风21D,东风26反航母导弹。

评:开创了新的打航母战法。对航母构成了严重威胁。要挑事慎重考虑。

3,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

评:速度快,弹道诡异。无法有效拦截。“拦截计算机”表示,会被累死。

4,卫士火箭炮(WS--2D),射程480公里。可装制导炮弹。

评:射程远,火力强。打击精度高。说炮不是炮,又像是导弹。这咋军控呢?


剑雨1358


在上个世纪很长时间内,我国都非常眼红西方国家的先进装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东地区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开始的作战中,双方使用的武器都是美苏双方援助的当时世界两大阵营的顶级武器,作为旁观者的我国看的那叫一个羡慕啊!时过境迁,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技术积淀,我国军工科技也盛开了属于自己的花朵,有了让他国羡慕的武器。

我觉得我国目前最让他国羡慕的肯定是东风家族。网络上流传着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东风快递,20分钟全球使命必达”,说的就是我国东风系列弹道导弹。我国东风导弹家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导弹家族,包括现在风头正盛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和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还有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和东风-41等各种性能出色的镇国重器。



说完东风系列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他我国武器届的黑科技,这些黑科技不只让普通国家羡慕,甚至美国这样的大佬都表示想了解一下。

火箭炮

自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吸收消化改进俄罗斯龙卷风系列火箭炮以后,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顽疾的中国陆军对这种火力强大的武器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如今世界舞台之上的火箭炮中国说自己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现在的中国火箭炮在国际市场可是抢手的香饽饽,射程远的可以当战术导弹使。



比如我国现在最新的两款火箭炮系统,采用4X4卡车地盘,机动性非常好,打完就能跑。其中小一点的PLH-03式火箭炮射程150公里,大一点卫士-2D相当恐怖。卫士-2D射程达300公里以上,而且采用我国特殊的制导技术,嗯,没听错,就是能够制导的火箭炮,直接可以把战术导弹按在地上摩擦。

下面要说的都是我国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和他的团队多年研究的成果了,大家擦亮眼睛哦。

电磁炮

很不谦虚的说,我国的电磁炮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其实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有很多国家都在研制电磁炮这种威力巨大的定向能武器,但是挣扎了几十年以后,只有中国和美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做出了实物。不过这是国家战略级武器项目,保密非常严格,最官方的信息也就只有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证实我国的电磁炮正在研究之中。


潜艇无轴泵推系统

说到这个更不谦虚了!潜艇无轴泵推技术是我国独到的秘诀,马伟明院士曾经公开表示,我国的潜艇无轴泵推技术领先就领先美国,而且至少领先十年!潜艇的推进系统是潜艇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潜艇推进系统的噪声主要就是来源于驱动轴旋转的摩擦。无轴泵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潜艇推进系统的噪声问题,大大增加潜艇的隐蔽性。

在上个世纪,我国早期的核潜艇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噪声非常大。据说当年只要我国核潜艇一出发,冲绳美军基地的声呐就可以听到我国核潜艇巨大的噪声。美军甚至给我国当时的核潜艇取了非常嘲讽的外号,叫做“水下拖拉机”。虽然我国后来的新型核潜艇噪声处理的更好了,但是由于龟背,噪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科研人员。现在潜艇无轴泵推技术实现了,我国下一级核潜艇肯定可以将基洛级大洋黑洞的名号抢过来。



电磁弹射系统

如今我国也可以挺着腰板,拍着胸脯对世界自信的说一句,中国也是航母大国了。辽宁舰2012年入役到现在已经6年了,002航母也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海试,003航母大分段都已经走上了船台。我国目前的两艘已经建成的航母都使用的是飞跃式甲板,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的起飞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影响舰载机的航程和载弹量。


而弹射起飞方式不一样,弹射起飞,飞机可以满载起飞,而且也不消耗自己的燃料,不会影响航程。更重要的是,弹射起飞效率更高,可以有效提高舰载机回收效率,提升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在马伟明院士的带领下,我国直接跨过第一代蒸汽弹射,进入电磁弹射,为我国003航母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国产电磁弹射系统。
我不追星,只尊敬英雄,向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致敬,向抗美援朝的197653名志愿军烈士致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所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赤焰哒哒哒


这要看他国是哪个国家,和谁比的问题。如果是和印度比,那么我们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是印度所羡慕的,因为我们有整套的工业基础,印度没有,印度想和我们比战斗机研发,结果歼20都出来了,印度自己连LCA都玩不转,更不用说其他杀手锏武器了。

如果和俄罗斯比,那么我们的优势就少了一些,因为俄军基本上所有的武器都会造。那我们的东风21D、东风26就是俄军所羡慕的,还有054A、052D等驱护舰也是俄海军所羡慕的。

在核平台的研发上,比如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等这些都是俄军的固有强项。如果和美国比,那么美军羡慕我们拥有各种强大的反舰导弹,这是美军的弱项。

还有我们拥有强大的陆军,和远程火箭炮,这是我们的强项。从二战以来,中俄都是传统的陆上强国,美国陆军显然要低一些。


深空电报


闲话少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看看中国令人钦佩羡慕的那些先进武器技术。

高超音速武器

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速度的领先者。仅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美国先后实施了X-43A、HTV-2、X-51A等一系列空天领域的高速飞行验证项目,美国陆军的AHW滑翔导弹。最终结果,HTV-2试飞失败,X-43A部分成功,X-51A仅短暂试飞,AHW爆炸。总的来看,美国人的高超声速技术一路波折,基本完成了实用化过渡。但是,美军至今上没有进入实用化的高超音速武器型号。

综合国内外消息,中国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高超音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东风-17于2017年11月,携带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进行了弹道飞行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实战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飞行试验,该导弹将在3年内投入部署。

据分析,东风-17其实就是将东风-16B中程弹道导弹装上1个助推-再入滑翔弹头。最大优势就是利用了弹道导弹的推力将弹头先赋予一个超过大气层的高度和高超音速,但随后弹头并非沿着常规的抛物线弹道飞行,而是像滑翔机那样在再入大气层后进行水平弹道飞行,而且其弹道可以进行灵活调节。

实际上,这只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冰山一角。2018年6月,星空-2号飞行器搭载“国内第一乘波体”进行了飞行试验,检验了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9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临空投放宽域飞行器实验,代号为D18-1S、D18-2S以及D18-3S的“宽域飞行器”完成了下落、加速、跨越音障等一系列飞行动作。10月11日晚间,北京等地的夜空突现“不明飞行物”,并在高空变轨,专家分析疑似中国再次进行高超音速实验。

中国研制东风-17等高超音速武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美军高度优势的航母战斗群,或突破美军的反导系统。

未来,东风21、东风26,甚至东风31等,都将配装适合高超音速弹头,成为刺破美军赖以自保的屏障。据分析,由于中国选择了技术风险更低、成本相对更低的助推-再入滑翔飞行器研究方向,而不是将资源洒向许多个研究方向,使得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能够后来者居上。

组合循环发动机(TRRE)

当前,各国都在研究能够从机场起飞、充分利用大气层空气、低成本进入太空的组合动力发动机。TRRE发动机是一种将涡轮、火箭和冲压发动机通过结构高度集成、热力循环和工作过程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高度一体化的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在起飞后的低速阶段(2马赫以下、15公里以下高度)使用航空涡轮发动机,在大气层高速飞行(2-6马赫、15-30公里高度)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临近空间(30-100公里)使用火箭发动机再进入太空。其的技术难点是研发超燃冲压发动机,还要使三种发动机能够有效融为一体并实现小型化实用化。

我国在组合循环动力上成果丰硕,已经走出了自己路线。在2017年3月在厦门召开的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上,中国公开了大量高超音速动力试验和实物。资料显示,中国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超燃冲压的飞行试验,更在组合循环高超音速发动机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果。

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简称TRRE)已经完成地面原理样机验证,预计将在2025年装备到“腾云工程”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上,进行水平滑跑起飞-着陆的飞行试验,如果成功,将是里程碑级的成就,这台发动机将成为全球首个该类型中能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提供动力的引擎。这一进度走在了组合动力高超音速飞行器竞赛的最前列。

对比来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连具有实用意义的可持续超燃冲压验证都没有实现,更别说

组合循环动力了。

电磁炮

2017年底,美军表示,由于电磁炮不符合现有发展技术能力,计划在2019年停止拨款,终止电磁炮的研发项目。但笔者一直对消息颇为怀疑,认为这或许是美军放出的烟幕弹。果不其然。根据2018年8月披露的美军电磁炮最新进展,电磁炮身管寿命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甚至“比常规火炮还好”,这么看来美军的电磁炮计划仍在继续进行中,并正在为装舰做准备。

中国的电磁炮研制技术相对较早,80年代就试验过303EMG型国产电磁炮。2017年12月,中国将电磁炮安装在登陆舰上开始海上测试,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使用电磁轨道炮在海上射击的国家。一般来说,达到完整的电磁炮全系统装舰测试阶段,意味着该武器系统已完成陆上实验,只要完成海上测试定型,就可以装舰服役。中国电磁炮没有美国这么声势浩大,但进度却已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

据分析,由于美军电磁炮技术要求过于超前,特别强调更高的威力,过分依赖舰船供电设施,大大增加了技术风险,预计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电磁炮装舰测试,从时间上要落后我国5年时间。到那个时候,安装实用版电磁炮的055改进型驱逐舰可能已经下水了。

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船舶动力经历了人力风力--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机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期,各国都在尝试全新的电力推进系统,已获得更加安静、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船舶动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国家就开始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最近几年已经实现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英国45型驱逐舰、英国CVF航母、美国DDG1000驱逐舰、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均采用了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

中国国宝级专家马伟明院士带领的团队,突破西方技术窠臼,集中攻关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已完成全系统联调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这种动力系统装机容量大、功率密度高、适装性好,尤其适军用舰船要求,在全世界船舶动力系统中独树一帜,引领发展方向。

以此为基础,中国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都将装备全电推进系统,或采用无轴泵喷技术,必然会大大提高舰艇静音性能和装载适配能力,并为电磁武器上舰铺平道路。同样,新型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电磁拦阻系统也就水到渠成,即将出现在正在建造的003航母上。

关注军备解码,一起关心国防建设,聚焦军情军备发展~


军备解码


我国的主战装备,正如题主所说,近年来水平大踏步前进,一些武器装备已接近、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到某些型号,连美国都会眼馋。

所谓眼馋,不光是说先进,而是美国拿去也能用得上、派上大用场。

盘点我国的先进武器,从陆军开始,03式“远火”自行火箭炮,300mm火箭弹射程可达150公里,是美军现役火箭炮的两倍,而且底盘机动性强,火力迅猛,火箭弹还有制导能力,综合性能远远胜过美军的M270,而后者已经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火箭炮。

这还不算,去年的某展会上,中国陆军又透露了新型370mm火箭炮的信息,据悉该系统最大射程已提升到近300公里,更令M270望尘莫及,甚至比M270系统搭载的ATACMS战术导弹的射程都远!

前段时间,美军高层曾有言论,认为美陆军一直在火炮领域无所作为,主战武器陈旧,相比性能优越的“远火”,显然会很眼馋。

陆军的战争之王,我国的05式155mm自行榴弹炮,也是美陆军眼馋的主战装备,该系统战斗全重43吨,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达50公里,而美军现役M109A6自行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仅30公里,美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05榴我军已装备多年、操练娴熟,而美国全新研发的M109A8才刚出样车、要列装得等好几年,想必对05榴也会眼馋。

再看海军,最近一段时间频频上新闻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相比美国华而不实的“朱姆沃尔特”级,更实用,战斗力更强,大尺寸的112单元垂发,大功率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四台超大功率燃气轮机的动力配置,都比“朱姆沃尔特”更强。

美国人胆战心惊,不仅在依惯例起代号时,给055取了一个杀气十足的“刃海”,这很罕见,毕竟在美国眼里这都是敌人的装备,一般只有真正吓到了西方的武器才会有如此霸气的代号。

就连舰艇级别,也赫然给写成“CG”(巡洋舰),显然是认为我国将055称为驱逐舰,是在隐藏实力,这都是眼馋的表现。

反观“朱姆沃尔特”,不仅造价高、作战能力差,最近1000、1001两舰更被美国海军除了名,要等系统调试正常才能再次入役,美国海军心里苦啊。

一艘“朱姆沃尔特”每年维护费就要6亿美元,而在中国,再添点钱就能造一艘055。

然后是空军,说到这儿,歼-20、运-20、直-20乃至轰-20这些,美国该不会眼馋,毕竟世界最强空军的名头不是盖的。

但有一样,我国的“空警2000”预警机,装备有三面大孔径相控阵雷达,权威媒体曾报道,其雷达性能胜过美国的E-3,虽然伊尔-76载机的性能不如美国的波音737,但美国肯定眼馋“空警2000”的相控阵雷达,否则也不会立项、要研发类似的无需旋转的新一代预警机用雷达系统。

除陆、海、空军外,火箭军也有让美国眼馋的武器:

“东风-21”、“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美国现在还没有持续追踪航母、并与弹道导弹通讯的技术,如果拿到这些“东风快递”,就多了一个遏制某大国航母编队的杀手锏,奈何现在只能眼馋。

最后还要补充一个,我国的独门武器:战无不胜、威震四方的毛泽东思想!



美国不光眼馋,这是他永远也学不来的。

——


炎黄军武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是提起军事大国,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美俄。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和俄罗斯本身在世界上所彰显出来的力量可能比较强大。在大家普遍的认知当中,也会认为他们所研发出来的武器比其他国家更加厉害,可以在军事方面甩其他国家几条街。加之本身的科研投入力度比较大,所以这种军事能力强于他国的想法就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虽然他们可能在军事实力上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有一部分武器有可能还没有中国研制的好。

大概从清朝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国家和其他比较厉害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也会慢慢地去学习,同时去了解外界的发展水平,长时间的思考也会让国内的一些科学家研究。

特别是一些留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之中,将一些知识或者研究输送到国内。久而久之国家的科技发展以及安全保障能力也就在不断的增强,比如说航天之父、导弹之父,他们本身对于国家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提起来他们已经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他们的研究精神却让很多人还在继续坚持。而中国本身也就存在着一些比其他国家还都厉害的武器,甚至这些武器都有可能让美俄都十分的羡慕。

提起别的武器,可能大家都觉得不太相信,但是一旦要说起中程弹道导弹领域,我们必须显得非常自信,因为在这个领域之中中国的研究能力是非常强大的,算得上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大概是在1987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签署了一个中导条约,这个条约起初是为了保证世界的安全。

毕竟导弹也存在,让很多人都感到人心惶惶,所以签约之后两分就开始了销毁导弹的道路。他们之后也没有进行中程导弹这种装备的研究,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就开始研究中程弹道导弹,毕竟没有条约的限制加之之前技术的学习,所以很快中国也就加入了这个行业并且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每一种武器的出现就表现出来这些研究专家对于导弹所倾注的心血,但也表现他们想要守护着人民的安全,从我们所了解到的三种弹道导弹就可以看出来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比如说东风-16弹道导弹,东风-21弹道导弹,东风- 26弹道导弹。这三款导弹所展现出来的威力都非常强大,不管任何一个装备拿出去都能展现出来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实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东风16弹道导弹,其实它本身克服了一些导弹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射程比较远,但是在东风16弹道导弹上面,它配备了很多的弹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去非常稳定的选中目标,从而利用弹头来打击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操作。当然不管是武器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都非常多,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东风16的造价也比较低。

除了东风-16之外,其实东风-21、东风-26他们本身也相比于东风-16非常的优秀。为什么这样说的?在我们的想法之中,导弹目标集中其实准确度并不高,但是对于东风-21和东风-26来说,他们在研究过程之中已经提高了这种准确度。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海上作战的时候,他们也能发挥自身的努力,甚至可以去打击海上移动目标,从而变得更加清楚。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国内的武器制造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在武器方面的希望。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也可以支撑武器装备的研究,所以我们也相信未来发展的过程之中,武器装备也会越来越厉害。


猫眼观史


脱销中东的几款武器。

PlZ-45

由于中东地区环境和气候原因,自行火炮舱门封闭以后,内部温度可能一下飙升到了40度以上,中国的PLZ-45在研制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中东地区环境问题,决定在火炮上安装了空调,于是军工与厂方合作开发了第一款安装在自行火炮上的军用空调,而实际上安装空调只是中国对中东的一个贴心设计,中国的该款火炮能够进入“不差钱”的中东市场自身的实力还是数一数二的,该武器重32吨成员5人,火炮最大射程30公里,就凭这一参数就已经远超了当时美制的M109火炮18公里射程指标, 在1989年PLZ-45在科威特自行火炮国际招标中,击败了美英法南非的火炮赢得了首批订单,2000年科威特开始接收了该火炮,同年8月份科威特PLZ-45系统培训班典礼上,经过模拟的科军一上炮就能打,一打就能打准演习的成功轰动了整个阿拉伯,到了2005年,海湾6国举办了联合军演,十多回合之后,科威特的火炮兵打的最齐最准,2007年科威特的该款火炮参加了阅兵,解说员自豪的说它是海湾地区最先进的自行火炮,科威特陆军对这款火炮非常满意,不久后又开始追加了两个营的采购,据了解2000年科威特陆军装备了中国制造的自行火炮之后,海湾国家所装备的美制M109等自行火炮,在射程、配套、数字化、自动化上都落后于PLZ-45,到了2008年沙特终于忍不住了,向中国下单了3个营的采购数量,不过也有不少美军对这款武器的热销很不服气,直到美国军官真正了解了之后这款性能确实超过了M109,事实证明中国制造的自行火炮,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


彩虹4,翼龙二。


小胖歪说


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当下的国际军事发展的新形势,武器装备也迎来了一个新时期。传统的技术和武器系统都遭遇了挑战,近些年,国内连续拿下了不少军工领域的重大成就,让国内外刮目相看。就简单列举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够代表国内军工产业的进步。

最能代表技术进步的就是海军领域,相比于陆军和空军,海军武器系统更加复杂。想要发展出一支成熟的海军舰队,不是三十年,也不是五十年,往往需要近百年的技术积累。海军的代表武器就是航母,航母从功能上讲,只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平台,不如驱逐舰具备独立全能作战的条件。但其系统的复杂程度是超过航母的,想要把舰载战斗机安置在航母上,实现全面的保障,同时承担起整个战术编队的指挥和调度作用。航母是否成熟体现了一国舰船技术的水准,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又是一个新的跨越,代表我国航母走到了成熟的阶段。接下来就是从成熟走向先进。曾经几千吨的战舰打主力,到现在的航母编队,不少国家对此还是羡慕嫉妒恨的。

除了水面舰艇,分量最重的就是核潜艇了。甚至可以这样讲,大国没有航母还不要紧,但没有核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问题就很大了。现在潜艇的噪音系数越来越低,在海战中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艘战术核潜艇只要战术得当,就具备了反复出任务,击沉多艘水面大型舰船的能力。

近些年研发的094潜艇,是潜艇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不仅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还提升了核反击能力。这款潜艇虽然不算国际上最先进的,但也称得上是被人羡慕的武器。

接下来就是空军和陆军,歼20和99坦克的成功,事实上弥补了国内军工技术的短板,跟上了形势。这两款武器设计得还是很成功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已经步入了国际第一梯队,一举扭转了很多大国对中国武器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培养了很多人才,建立了技术梯队。一种武器的价值或许是短期的,但人才的重要性是长期的,有了这些积累,未来的前景就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