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人的经历或能力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蓦然鎏域


说及历史,少不得谈论一番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

昆阳之战

这场战斗当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大战。

双方兵力悬殊差距达到近20倍

昆阳之战当时王莽一方的军队约莫有四十三万,传出去更是号称百万大军,大军出动,浩浩荡荡,比任何一部史诗级别的战争电影来的都要震撼,如果站在远处看,那人头当真是密密麻麻。行军之声,震天动地,怕是十公里之外,都能感觉到震动。反观刘秀一边,约莫也就王莽这边二十几分之一,能打的根本没有那么多。

如此悬殊的人数差,就算刘秀这边再厉害,车轮战都能给累死。

王莽方全副武装,猛兽虎视眈眈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王莽为了对付刘秀方,更是出动了当时六十三家精通兵法的人来当做谋臣,俗话说得好,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那六十三个,不就等于二十一个诸葛亮,何况这时候诸葛亮还没出生。

对于这支最为厉害的部队,王莽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军队任用长人巨毋霸,专门饲养虎豹犀象这些猛兽,想想长期训练的兽性,加上这种猛兽通常都是处于很饿的状态,一出笼,那红红的眼睛,和流出来的口水,怕是吓都能给人吓死。

最后却是刘秀大获全胜

按照常理说,王莽一方,无论如何不管刘秀这边如何垂死挣扎,都逃不了被大军碾压的下场。然而偏偏到了最后,赢家确是刘秀。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就是说,刘秀带着自己的敢死队杀向几十万的大军,不仅冲散了敌军的阵型,收缴了敌将的人头,还顺带着提升了自己的士气。

但这不是关键,我认为这场战斗最主要的就是后面的这电闪雷鸣,妖风四起,吓的猛兽动都不敢动,小兵吓得掉头就跑,还发生踩踏,傻一点的掉河里还淹死了。

不论后世人如何夸奖刘秀的才能还是批判王莽方领军的自大和无能,我都认为,这场战斗即使就算会失败,王莽方也不会在这次大战中损失了最主要的兵力,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王莽新朝的灭亡。

如若不是天时地利,光凭一个刘秀的人和,最多只能打退王莽方,而不是让其损失巨大,不管一个人有多强大,终有精力耗尽之时,人海战术普遍都是成功的。

所以昆阳之战里的天时地利人和,当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世间可能真的有命。


爱读书的小姑洗哟


大家所知道的“多朝元老”因为树大根深,大都被皇帝猜忌不得善终。

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竟然有一位真正的“十朝元老”,历经四个朝代、十位皇帝而不倒,成为官场上真正的“不倒翁”。

这位“十朝元老”就是“长乐老”冯道。

虽然后世的文臣都对冯道的评价非常低,就连欧阳修、司马光都公开骂他“不知廉耻”“奸臣之尤”,但是冯道能够被这么多皇帝倚重,甚至官居宰相之职,才华与政治智慧绝对是极其罕见的。

后唐四帝。

后唐时期一共出现了四位皇帝,分别是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

而冯道一开始就凭借自己的眼光投奔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并深受重用,并且在李嗣源篡位以后,正式被拜为“宰相”,从此荣宠不衰,成为五代十国时期一位真正的奇人。

并且开始主持刻印儒家经典《五代监本九经》,并不是没有干出实事。

后晋二帝。

后晋时期一共出现了两位皇帝,分别是石敬瑭、石重贵,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割让幽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的“儿皇帝”石敬瑭。

在此期间,冯道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代表后晋出使契丹,这也是冯道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

虽然石敬瑭宠爱自己的幼子石重睿,特意嘱托冯道辅佐石重睿上位,但是为了后晋的稳定,冯道最终因为“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石重贵为帝。

后汉二帝

后汉时期一共出现了两位皇帝,分别是刘知远、刘承祐。

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死后,冯道终于摆脱契丹人的控制,成功的回到中原,此时已经是后汉时期了。

可惜后汉建立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冯道坚持到了后周时期。

后周二帝

后周时期一共出现了三位皇帝,分别是郭威、柴荣、柴宗训,而冯道历经两帝郭威、柴荣,一直深受重用。

特别是在后汉时期冯道就与郭威交好,并且多次指点“骑虎难下”的郭威,在后周建立以后更是兼任太师、中书令。

直到此时,历经22年才刻印完成的儒家《九经》终于出世,这也是冯道最大的贡献了。

冯道以后,被周世宗柴荣“追封瀛王,赐谥文懿”,对“十朝元老”冯道的功绩也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首先想到的就是霍去病,诚乃天之骄子中的骄子

霍去病短暂的一生将是华夏5000年文明中一朵最华丽同时又是最短暂的流星。

一生仅24年,却是西汉最出名的将军,17岁便随卫青出征,大破匈奴,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现在人17岁的时候还整天想着游戏和泡妞);

19岁,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

21岁,霍去病率骑兵5万,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掌军政;

24岁霍去病去世,直接影响了汉武帝后续雄才大略的军事方针。

如果没有霍去病,很可能就没有今天如此幅员辽阔的汉族,霍去病将军六次开拓疆土,对汉朝的发展的推动是无法的估量的!

自霍去病之后,匈奴一蹶不振,一直到汉末天下大乱,方才有死灰复燃之象。

霍去病的一生充分说明了好钢易折的道理,刀太过锋利,必然容易折断,但天纵奇才,少年得志,又有多少人懂得藏拙,霍去病的出生就是为了完成消灭匈奴的使命,使命完成了,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史味人生


崔日用。经历神龙,先天多次政变,次次转祸为福,第六感和政治敏感度无以伦比。武则天女皇时代,崔日用只是一名山西小县令。那是十几年前,信佛的武则天颁布禁屠令,禁止全国宰牲畜吃肉,人们脸色往往跟菜色一样寡淡落寞,以往胖胖的宫女姐姐都失了丰韵。武则天常带俩男妾外出游玩,途经陕州。陕州刺史宗楚客是武则天亲外甥,这支庞大的皇家队伍饮食供给难倒了宗楚客。难道要请这些深宫仙娥、龙子凤孙们餐餐享用青菜豆腐、萝卜麦饭。如此,不等回宫,宫人们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宗楚客淹死。 正当宗楚客发愁之际,忽蒙女皇召见:女皇不仅慰劳他迎驾辛苦,还赏赐了很多彩缎、金银,“这突然而来的喜事把宗楚客弄蒙圈儿了,事后一打听,才知是家父所为”崔侯爷说。原来,崔日用从四方搜罗了山西特色美食,供宫人随从们享用,有蜂窝样儿的莜面栲栳栳、一粘二甜的甑糕、一窝金丝的闻喜煮饼,香气乱窜的“拨烂子”...,宫人们哪吃过这些鲜食野物,纷纷在女皇面前夸赞不已。崔日用还逢人就说,这都是宗大人让他准备的。宗楚客觉得他年轻会办事,不出半年就把他调进京里任御史。李兄不知,当时朝廷重内官轻外官,从地方任中央御史是别人八辈子求不来的福气。宗楚客是武三思朋党,而武三思是女皇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外戚,武三思和宗楚客四处搜罗人才安插在有弹劾之权的御史位上,是为了攻击政敌。谁是他们最憎恨的政敌?是五王。女皇末年,为了平息汹汹众议,女皇将流放在外的儿子中宗李显召回京师。但女皇即使缠绵病榻也死不放权,她身边两个男妾更有非分之想,霍乱朝纲,被忍无可忍的五位李唐大臣联合太平公主等皇亲,赶女皇下台,扶中宗上位。五位大臣因此被封王,被称为“五王”。当五王陶醉在胜利果实里,却忘了处理一个人,这个失误最终要了他们的性命”。这个漏网之鱼就是武三思,武三思频频入宫,他亲自睡了中宗皇帝的老婆韦后,又与“女宰相”上官婉儿搞到一起,还为儿子娶了中宗最心爱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安乐公主为儿媳妇。他武三思摇身一变,重新变成了新朝红的发紫的外戚,等到五王反应过来,再想要对付武三思,已经晚了。崔日用私底下向五王靠拢,他冒险弹劾了一个人,一个叫郑普思的妖道,给五王交了份“投名状”。郑普思以幻术迷惑中宗,中宗非常信任郑普思,想要绕过中书、门下两省,直接封他为秘书监一把手,这引起了五王的强烈不满。中宗一上位就忽视五王的“相权”,以后重臣还怎么制衡皇权?崔日用就以郑普思送女祸乱后宫为由,在朝堂上面折庭争,使得郑普思被贬官流放。正在崔日用积极向五王示好之际,五王却完蛋了。

由于武三思与情妇韦皇后在中宗面前日夜构陷“五王”,中宗先是罢了“五王”职务,接着是贬官流放。武三思在政治上绝不天真,他深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让情妇上官婉儿写份赐死的假圣旨,派酷吏拿着假圣旨到流放地虐杀了五王。五王之中,有的被一刀一刀剐死,有的被先喂下毒药,毒发痛不欲生之际,遭杖击而死。

五王的惨烈遭遇,让崔日用瞬间丢掉了政治信仰和坚持。一旦站错队,那些身死族灭,子孙株连的惨祸,崔日用彻底成为武,韦一党。

正在武三思除掉政敌,大权独揽之际,却突然死掉了。这多亏了他的儿媳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后最爱的小女儿,她纵奴抢良家子弟,大兴土木弄得民不聊生,拿朝廷官位卖钱。在公公武三思的撺掇下,安乐公主进一步想当“皇太女”。因为现任太子不是韦后所生,安乐公主经常辱骂太子为奴才,武三思对太子也是各种轻蔑压榨。太子忍无可忍,暴起反抗,带兵冲入武三思府邸,当场砍翻了这个奸臣,又转身进宫想顺便收拾安乐等人,结果兵败身死。武三思死后,韦后欲壑难填,她与两位近臣淫乱,又担心中宗知晓,加上女儿安乐公主疯了似的想当皇太女,母女俩合谋毒死了她们的至亲中宗皇帝。韦后秘不发丧,先是派韦家子弟接管了京里武装部队,又迅速进行人事调整。

崔日用知道,一旦韦后上位,作为韦后安乐一党,他的职位定会往上挪一挪,这时崔日用得知了一个危险的讯息: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正在私下煽动左右羽林军,为推翻韦后做准备。崔日用又一次嗅到了山雨欲来的血腥气味儿。三天后,中宗发丧,死讯传到宫外。当夜,李隆基带羽林军打着替皇帝报仇的名义杀进宫里。事出突然,韦后惊慌的跑进军营,被当场斩杀。对镜描眉的安乐公主没踏出闺阁就人头落地,上官婉儿被斩在旗下,宗楚客被杀死在城门。

政变后第七日,崔日用直接入阁拜相封侯,享受食邑400户。政变的前几天夜里,崔日用安排亲信,一个僧人,悄悄拜访了李隆基,送上了他的投名状“一份详细的政变方案”,他是向李隆基投诚的品级最高的官员,而且他掌管着兵部,负责军队调动,正是因为崔日用的投诚,让李隆基吃了定心丸。政变后,李隆基扶持睿宗皇帝上位,崔日用凭借大功,不仅洗清了武三思,韦后、安乐朋党的污点,还一路封侯拜相,崔日用的谋略绝非我等中智之人所及。


姜楠史话


1.关羽

关羽生前就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将,死后亦被供奉为镇守家门,驱邪的神仙。他是东汉名将,曾在白马坡斩杀颜良,建安二十四年时,关羽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在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所伤,遂有了后来的刮骨疗伤。在文学中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杀,蜀汉吴三个国家为其举丧,我觉得一个人能有这么多英雄事迹被流传下来已经很厉害了。

2.成吉思汗

在他一生中经历的60多场战争中只有一次战败,在他统治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占领。在他18岁时战败了蔑儿乞人,被其他部族记恨,因此向他发动战争。且死后的下葬地点至今没有被发现,这已经成为历史之谜

3.孔子

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儒家思想贯穿至今,曾有弟子三千,修订六经和《论语》现在依然有孔子学院。

4.邓小平

收复香港和澳门两大行政区,提出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政策,使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5.王莽

下令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禁止买卖奴婢,在商品流通和定价都有很超前的思想,颁布了一些超前的制度,被后人觉得是当时不可能出现的,因此也有人说他是个穿越者,当然这是不可信的。


小雀斑家娱乐


伏羲、五代徐子平、明进士万民英等如何命理学推向巅峰,流传千年,生生不息。这些人物背后所付出的大量案列分析,数据统计,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论证,神煞运用,最终形成可用于命理预测的学科。天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东荀国学命理


袁天罡和李淳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