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姜文说:想不到一奔子就挖到了中年,这才发现碎了一地烟火。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蔡康永曾经对成龙进行过一次访谈。蔡康永问成龙:“拍电影累不累呀?

就这么一句,让成龙在节目里,哭了整整15分钟。蔡康永一时也不知所措。人前谈笑风生、铮铮铁骨的汉子,被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击溃了防线。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电影《怦然心动》里说,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可真相不过是,那些住高楼、光万丈的人,只是将一身锈,妥帖地藏好了。

人到中年,大抵如此。

1992年,余华在北京一间8平米的房子里开始写作《活着》,写了一个叫福贵的人,余华说,时常觉得他不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曾经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位朋友。

作家的生活可能就是如此,总是在现实和虚幻之间切换,有时候现实会被虚构,有时候虚构又成了现实。

人到中年,其实才真正明白,人生的境界不是天天幸福,而是天天不烦。可是人到中年,我们才明白,我们能够扛得住生活的重担,却又常常败在一些细琐的小事情上。

一场失败的生意,一拨突发的裁员,一个永不企及的房价。或者,是父亲的一次感冒,女儿的一个拥抱,肥皂剧中的一语台词。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这是多年前的一家老工厂,夫妻二人都下岗了。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跟爸爸妈妈说,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求,大家都穿运动鞋。

可那时候,他们勉强够吃饭,实在没多余的钱买鞋。吃饭时,妻子开始了数落。怨丈夫没本事,没钱,鞋都买不起,娘俩跟着他,只能受苦。

丈夫埋头,一言不发。吃完饭,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故事戛然而止。

重如泰山的运动鞋,轻如鸿毛的中年命。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单位有一同事,今年遇到了三桩倒霉的事情:80万投P2P血本无归,父亲回家途中被车撞飞了,妻子得了乳腺癌。血本无归,同事神情自若,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话:“看来又得推迟七八年退休了。”

他父亲去世时,他也没有太过伤心,只是用心安葬了他的父亲,完毕之后,该干嘛干嘛,一滴眼泪也没有流下。他妻子得了乳腺癌,他依然乐观地与妻子开着玩笑,说:今天运气真是爆了,应当去买彩票!

可是却因为一件小事,整个人彻底崩溃了。那天中午,他点了外卖,送外卖的迟迟没有到,他点了两次催单,可就是久久没有送来,他竟然趴在办公桌上号啕大哭。

可是送外卖的又活的那么轻松吗?这是一个发生在送外卖人身上的故事: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他的小儿子得了白血病。为了高额治疗费,他每天要送餐16小时以上。

这单外卖的路上,他突然接到妻子电话:孩子突发高烧,急需买药。他急忙赶往医院。买了药,没来及再看,就跑出医院接着送外卖。

他急懵了,忘记给顾客打电话解释。晚了10分钟,顾客因为等不急,取消了订单。他拎着饭愣住了。

沮丧、无助、委屈... 今晚送的五单外卖,全部白跑了。

这个30多岁的大男人,忽然就像孩子一样,不顾旁人,蹲在街上大哭起来。“我赔给你的,是儿子的救命钱。”

他哭着说。“我觉得自己真没用。”他孤零零的一个人,陪伴在边的,只有那两盒没送出的外卖。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累积起来的爆发,你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姜文说,中年是一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还要做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妻子的脸色,还得不停地迎合上司的心情。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到中年,唯独活得没有自己。

60岁的刘小庆还要扮成30岁的样子,可是她敢走到范冰冰面前吗?齐秦、罗大佑等生生地把自己沦落为乡间交流会上的台柱子,可是能够找回曾经耀目的光彩吗?人到中年还跟自己较劲,刘晓庆差一点把自己弄成了刘胡兰。

试问,中年人,真的能像福贵那般彻悟吗?

在别人眼中,福贵一生悲苦,从地主家的少爷变成了乞丐,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到了垂暮之年,只有一头和他一样老的老牛相伴。

一个从生到死隔着很长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之中,会发生许多事情,有幸福有痛苦,有平静也有动荡,有记忆也有感受,有理解也有想象,最后当别人成为一段传奇时,一个人其实丢了自己。

姜文说:人到中年最不能干的两件事情,一是用自己的嘴去干扰别人的生活,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我们窄如手掌的一生,可否能宽若大地呢?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就是苦难,其它什么也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他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福着》里的福贵让我们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我已经记不清我是第几次购买余华的《活着》了。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第一次从看《活着》看得正读高三女儿手里没收了《活着》,看完之后,我又把这本书还给了女儿,我自己从网上买来了余华的《活着》和他的一些其它小说。

这些小说,我带到办公室,放到办公桌上经常不翼而飞,再也不回来了,于是就一买再买。它像一杯老酒一样,常常温暖着我孤独寂寞的心。

女儿读着《活着》,考上大学,带着《活着》,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国企上班,《活着》依然又放到了她的行礼箱里,这是唯一带着的一本书。

姜文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余华说:活着

平时,我与女儿谈话,也常常牵扯到余华和他的《活着》。我的学生现在也看,余华、福贵、《活着》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就像英国人开口就谈着莎士比亚一样。

少时读《活着》,同情的是福贵,中年读《活着》,才明白福贵是一位老师,他在教我们如何面对不尽如意的人生。

读《活着》,也许只是让我们更好地“活着”!点击下面的商品条就可以购买余华《活着》及其它小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