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為頭條號的第一篇文章,必須鄭重地將HONDA本田這個品牌正式地介紹一下,畢竟,無論後面我們如何介紹本田旗下的車型,還是它的改裝文化等,都離不開這個品牌的血緣正統介紹文章。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位於東京都港區南青山1丁目的本田總部大樓

HONDA本田的全稱是“本田技研工業”,日文的寫法是Honda giken kogyo,英文寫法則是Honda Motor Co., Ltd.。它是一家來自日本的交通載具及機械製造公司,主要生產汽車、摩托車、引擎、飛機及電力設備生產。“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的創始人是本田宗一郎(Honda Soichiro,1906年11月17日~1991年8月5日)先生於1948年9月24日在日本濱松市創辦,資本金為100萬日元,創建時員工人數20人,主要從事摩托車的研發工作;1949年,藤澤武夫加入本田任職副總經理,自此,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逐步將本田技研發展為今天大家廣為熟悉的HONDA。從1959年開始至今,本田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及世界最大的內燃機制造商,每年內燃機產量超過1500萬臺。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本田宗一郎先生(Honda Soichiro,1906年11月17日~1991年8月5日)

從1964年開始,本田以廠隊身份參與一級方程式賽事,1965年和1967年都拿下過單站桂冠,1968年退出並於1983年重返賽場,1986年~1991年間與威廉姆斯車隊和邁凱倫車隊合作連續六屆活得車隊總冠軍及5次車手總冠軍。1991年,本田宗一郎長子本田博俊通過旗下的“Mugen無限”接收本田所有的F1賽車技術和資源,並於1992年更名為“Mugen-HONDA”繼續為其他車隊提供賽車引擎,並奪下過四個分站冠軍。2000年,HONDA以廠隊名義再次重返F1賽場,Mugen-HONDA讓路。2015年與邁凱倫重溫合作,但三年後結束合作關係,2018年本田開始為小紅牛車隊提供引擎。除了世界頂級的F1賽事外,本田還參與全球各地的房車賽事,例如日本的Super GT及FIA國際汽聯認可的各類房車賽事,而通過常年的賽車場積累下來的技術及參數,本田不斷將這些科技從賽車領域帶到民用汽車領域,當中最為知名的技術包括了PGM-Fi電子燃油及點火系統、VTEC可變氣門升程系統、及本田車迷們讚賞有加且極具本田特色的前後雙搖臂懸掛系統及其設定。至於本田在摩托車賽事的成就那就更是一本書都寫不完,尤其在1982年成立HRC(Honda Racing Corporation)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這個日後再慢慢道來吧。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64年打造的本田第一輛F1試作車RA270,這是本田宗一郎與它的合照。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這輛11號賽車便是1965年10月24日為本田車隊奪得首個分站冠軍的RA272賽車,由美國車手Richie Ginther駕駛。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88年,本田換了邁凱倫為新的合作伙伴,此時的賽車名為邁凱倫MP4/4賽車,而引擎則是本田提供的RA168E。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2015年本田與邁凱倫再度合作後推出的MP4/30戰車。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除了F1這項賽事外,本田還積極參加日本國內的頂級賽事SUPER GT,中間為新一代的NSX賽車。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使用歐規思域FK參與的WTCC(世界房車賽)


除了賽車事業獲得觸目成就外,民用汽車領域裡,本田也是出了名的“買發動機送車”般存在,但必須稍微糾正一下的,本田汽車手裡的兩大武器,排第一的應該是操控、第二才是引擎,如果只看到後者強大而不知道前者,那還得好好進修一下本田歷史。

本田的第一輛量產車產品誕生於1963年8月開始銷售一輛名為T360的Kei Truck車型(小型貨車);而同年10月的另一臺作品則是名為S500的雙門開蓬跑車;第一輛雙門轎車則是1967耐推出的N360;第一輛四門轎車則是1969年推出的HONDA 1300;1972年推出Civic思域車系,成為日後本田本田種類繁多的入門級車系的基礎;2001年,本田成為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TOYOTA豐田;2018年,本田全球產量為535.7013萬輛汽車。目前,本田在中國、美國、巴基斯坦、加拿大、英國、日本、比利時、巴西、墨西哥、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泰國、越南、土耳其、臺灣、秘魯、阿根廷開設了裝配廠,而在中國有兩大合資生產廠,分別是1998年與廣州汽車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廣汽本田”和2003年與東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改組“武漢萬通汽車有限公司”而成立的“東風本田”。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63年8月正式開始上市的本田第一輛量產車T360,一輛使用356cc.排氣量直列四缸引擎(AK250E)引擎的小貨車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理論上,本田的第一輛汽車應該是這輛S500的前身S360,因為早在1962年便已推出,只可惜沒投產而讓路給了T360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N360雖然是本田第一輛雙門轎車,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其意義遠不於此:N360衍生出了N600,前者發展出了Life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69年推出的HONDA 1300是本田第一輛三廂四門轎車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72年的Civic思域和Accord雅閣一樣,是本田旗下兩個最主要的車系,即臺柱車型。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現售的十代思域依然保留著代號FC3的Coupe版造型,除了真有需求外,情懷和血統估計也是其繼續留存的重要依據

經歷了第一二次石油危機後,及美國國會“制裁日系車”等歷史事件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的北美,市場上的汽車消費觀念和車型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注意力開始從一些大型的V8引擎車型開始向一些四缸、六缸的大眾化車型轉移,也是因為這個變化趨勢下,1986年3月,本田在北美市場發佈了Acura謳歌子品牌,成為日本第一個發佈豪華定位第二品牌的車廠。但這裡需要指出,網上有人不斷聲稱謳歌是本田收購回來一說,但經過查證,Acura是Honda的北美原創品牌(包括後來的HPD),之所以有人非要這麼說,理由就像今天中國崛起了,某些公知非要覺得中國要走別人一樣的路才能被視為“成就”,這不就是思維奴化的結果嗎?。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86年3月27日,本田在北美市場成立Acura謳歌品牌,而打頭炮的車型就是這臺連國內車迷都熟悉的Legend里程。

另外一個需要被提及的本田家族成員就是M-TEC、也就是很多本田車迷都奉為“高性能精神領袖”的Mugen(無限)的前身,Mugen由本田宗一郎的長子本田博俊於1973年創辦,主要負責本田摩托車及汽車的升級產品研發及生產,1992年,由Mugen負責開發的3.5公升V6一級方程式引擎,並提供給蓮花車隊使用,除了本田一直以無限品牌參加F1(至2000年)、Super GT(至今)、V8等賽事外,日常經營業務主要是向民間車隊銷售原型賽車、提供改裝升級零件等業務。2004年4月1日,M-TEC正式接收Mugen全部業務並繼續使用Mugen品牌。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1989年Mugen推出的CR-X Si的廣告海報,已經可以看到相當多的專業改裝升級零件對應。

「歷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車簡史

作為本文簡單介紹過了本田的一些歷史事件外,其最引以為傲的引擎製作工藝和車輛操控能力也是被全球車迷所讚譽的,以一張思域Type R(EK9)上的B16B引擎作為本開篇文的結束,希望能繼續關注我們這個為本田車迷而建、專注於本田買車、用車、玩車的頭條號《Hon達誌》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