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最终以北方胜利告终。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南北战争南方旗帜

很多历史学家把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南北在蓄奴制上的矛盾,这种论断其实是比较片面的,美国内战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州权力与联邦权力之争,北方的工业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需要各州降低自治权,以便大规模的商品流通,而南方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统一的市场并不感冒。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罗伯特.李

《独立宣言》注明:联邦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而现在南方不想再跟北方在联邦里一起过日子了,南方政府仅仅是想北方履行当时联合抗英的承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南方是简单的背叛,不如说是为了独立宣言赋予南方的权力而战。而废除奴隶制仅仅是北方为了战争的正当性,在欧洲寻求道义支持的一种借口。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林肯:我在这一斗争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

战争的具体过程我们不做累述,我们关注的是那场战争结束后,参加战争的南方将兵们,身为失败者是怎么度过那段对他们来说的最艰难的岁月。让我们回到南北战争双方的代表性人物,北方将领格特与南方将领罗伯特.李。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北方统帅格兰特,其与李鸿章关系甚密

李出生于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他在1825年入学美国军事学院(俗称西点军校),并于1829年在46名同学中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起先罗伯特·李任职于联邦政府,曾经联邦政府要任命他为少将,但遭到了他的拒绝。布莱尔曾经问过他,拒绝是否跟可能失去家中的奴隶有关。李回答说:如果美国的400万奴隶都归他所有,为了避免一场战争,他也会欣然让他们全部获得自由,他不是为保全奴隶制而战。他早就认为:“蓄奴作为一种制度,在任何国家中都是一种道德上和政治上的罪恶。”行动胜于雄辩。作为继承人,李将军遵照岳父的遗嘱,1862年释放了所有的奴隶,并亲自为自己过去的奴隶们签发了通行证,让他们越过防线投奔北方。

因此李并不是奴隶制的拥护者,但是身为南方人,他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南方,任职南方军总司令;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南北战争爆发后,经过大大小小的残酷战争,时间来到了1965,战场上的形式越来越不利于南方,南方的士兵已经是只能用野洋葱、野草、去年的烂土豆和所有只要能吃的东西充饥了。大势已去,继续流血只会是无谓的牺牲。李将军知道,该让战争歇息了。1865年4月,他下令打起了白旗。李将军在他起草给战士们的最后一份文告里说:“只是因为感到英勇和忠诚是无法补偿继续战斗所招致的损失,所以我决定避免无谓的牺牲,南方士兵已经尽力了,投降未必不算英雄,李将军和剩下的将兵,没有选择充当奴隶制的殉道者。

于是投降谈判开始了,李将军在与格兰特洽谈投降仪式之前,对手下说:“我可能要成为格兰特的阶下囚了,我想我必须使自己的仪容尽可能好一些。”败,也要败的有尊严。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南方军队投降

1865年4月9日,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和南军总司令李将军与随从们,先后骑马来到弗吉尼亚州的阿波马托克斯镇。他们在一个叫迈克林斯家的二层红砖楼里签署了有关投降的协议。

李将军提出,败军之将不受辱,必须充份保证南军将士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侵犯。格兰特的助手奥特将军还特地提醒他的上司,应该在停战协议里写上,所有接受投降的南军军官可以随身携带他们的手枪和佩剑。格兰特将军接受了它。在谈判中,李将军希望他的骑兵和炮兵能够保留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的马匹。而格兰特则回答:“如果这些士兵没有现在所乘马匹的帮助,就很难收获下一季的庄稼,养活家中老小过冬,我会这样安排的。”那些马匹曾经是战争的工具,但格兰特和李都没有忘记,美国需要和解。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投降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结束,败军之将罗伯特.李即起身告辞。格兰特将军亲率随从及各级军官整齐列队相送。当李将军一身戎装,含泪离开时,在场的北军将士全体肃立,举帽致敬,目送了一个悲剧英雄的最后谢幕。

格兰特胜利了,但他能给昔日兵戎相见的敌人以体面的谢幕。李的军官们依然还可以保留自己的随身武器。没有绞刑,也没有被长期羁押。战争的硝烟在散去,但仇恨并没有随着战争一起结束。在有些人眼里,叛乱者应该受到严惩。要知道,在这场战争中,共有62万人丧生。大约每60个美国人里,就有一个死于战火(美国往后的所有战争加在一起死亡的认识都不及美国内战)‘

照常理来说,总得有人为这场残酷的战争负责,当总统约翰逊问格兰特什么时候能审判李和杰斐逊·戴维斯这些人时,格兰特认为决不能审判,除非他们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他说他宁可辞去司令之职,也不愿去执行要他逮捕李的命令。从此,一个联邦法官团体以叛国罪对李提出起诉的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林肯的继任者约翰逊

美国内战没有产生战犯,也没有一兵一卒在未来的岁月里因为“历史问题”而遭到清算和迫害,胜利者更没有用笔墨掀起一场丑化运动以便将反叛者扫進历史的垃圾堆,南部邦联总统杰斐逊.戴维斯1889年去世,活了81岁。副总统斯蒂芬斯则战后不久就被佐治亚选为联邦参议员,死后墓碑上居然还刻着“一心为公”,他生前没有被进行政治迫害,尽管他至死都坚信奴隶制比工资制更有人性(他认为奴隶制能保证奴隶的最低生活保证,而拿工资则朝不保夕,批判的眼光了解一下)。即使是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同情南方的布思刺杀,美国也没有因此疯狂,来一次彻底干净肃清南部残余的斩草除根运动。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著名电影乱世佳人,里面以南方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有明显丑化北方

战争结束了,在1865年9月就任了华盛顿学院的院长,工资一年只有1500美元。这所规模很小,名气也很小的,破了产的学院,地处偏僻的列克星敦山区。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余年里,昔日南部邦联的一些大人物们,用回忆录和文章继续着往日的战斗,而这位善于言谈的南方总司令,却什么也没有写。

在1870年——李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带着女儿安妮到南方休了两个月假。所到之处,迎接他的是鲜花、欢呼和敬意。在哥伦比亚,南部邦联老战士冒着倾盆大雨,列队走到车站欢迎;在奥古斯塔,数千人向他致敬;在朴次茅斯,人们为他鸣放礼炮……南方的人民用凯旋者才可能获得的仪式迎接这位过去的败将。

1870年,李将军则长眠在了华盛顿学院的小教堂之下。在那里,他的塑像依然身穿南部邦联军装。

南北战争的尾声--让失败者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

李将军雕像

然而南北战争的影响还在继续,2017年8月16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第摩,包括罗伯特·李在内的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将领的4座雕像被连夜拆除。市长称此举是为了防止这些引起分裂的雕像引起混乱,以防夏洛茨维尔市的暴乱在巴尔第摩上演,现在的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难让人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