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吳用,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東溪村人。

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吳用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與晁蓋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密軍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後,因宋江被害後託夢給他,與花榮一同自縊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宋江墓前,屍身葬於宋江墓左側。

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吳用在水滸中的首次出場。作者對其敘說道: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這人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祖貫本鄉人氏。曾有一首《臨江仙》贊吳用的好處: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字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見《水滸全傳》第十四回"赤發鬼醉臥靈官殿,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按說,北宋時代是文人最揚眉吐氣的時代,朝廷開科取士"有教無類",對吳用的才智當不會"熟視無睹",那麼,他為什麼還那麼不被時代所接受?

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讀者都知道吳用籍貫鄆城縣,因在東溪村教書也就認為就是東溪村人了。據《鄆城縣地名志》記載,吳用是今鄆城縣城東約10公里的車市村人,這車市村原名吳家店,後來分為東吳家店和西吳家店。吳家店是個集市,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為"物資交流"大會,車輛及木料市設在西吳家店,人們呼其為"車市",時間一久,西吳家店就自然成了車市村了,併成了今天"法定"村名。這也是車市村雖以"車"字打頭,但村中並無車姓人家的原因。車市村以吳姓最多,據說都是吳用的後裔。

智多星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縊?

古人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最難了解的,善惡往往在一念之間。腦子雖然靈活,但結局是否都好,就要看能否將才智用於正途,能否深謀遠慮,否則雖聰明卻可能落得聰明反被聰明誤,作繭自縛的下場與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