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高三各科老师同步参加高考,参加考试的老师各科总分能得全校第一吗?

用户67646559380


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高考,肯定考不过学生。老师的主要精力在如何教学生审题做题,还要关注哪些方面容易出错等问题。


金娇阿婆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个设想是想证实“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语呢,还是想验证“名师出高徒”的古谚呢?总之,令人浮想联翩。

这个假设是无法验证的,一是教师无法完成网上报名工作,二是教师试卷进不了评卷系统,所以只能猜测。不过我倒可以提供几则有趣的材料,给大家的推测来一个佐证,也许比这样像猜硬币的正反面那样有趣。

1.教材主编高考语文不及格。

著名学者、诗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刘国正先生一年心血来潮,参加了某个年度高考语文科考试。

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用时两个半小时,闭卷答题,然后把自己试卷送入阅卷点。——那时阅卷还不像现在这样采用网上阅卷系统,还是人工阅卷。

按照考场阅卷规则评完试卷,卷面150分,最后主编只得了72分!

这是高中语文教材主编的考分唉,是专家水平不够?显然不是;是语文繁难偏怪?那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得130分+!

这就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考生和自由随性专家的在答题上的区别!也许教师兼“专家”和“学生”两重身份,但是语文老师的考分能够超越所有考生,我看未必,超过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可能!否则也太没面子,那真是毁人不倦了!

2.同样一份竞赛卷,老师败给学生。

有一年我校一高三数学老师拿到一份数学国际竞赛试卷,一时好奇,于是把它打印了出来,发给学生见识一番。

他也算得上我们学校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很强悍的老师,手痒难奈,于是监考时候,也和学生同样进行了考试。

试卷规定时间是3个小时。3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试卷反面还没有完成,他估计学生也会有很多没完成。

可是对照答案考完之后,他脸红心跳,愧疚不已。有一个学生竟然得了115分(满分120分),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答题规范。那个学生后来考入了清华大学!

这并不鲜见,到了高三后半学段,许多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已经远远超越老师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不难解释。我们许多学生将来能上“985”、“211”、“双一流”等名校,而老师大部分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在当年上学读书时就很少是学校里的佼佼者,

直接点说,就是天资平平之辈,智商不高。

随着年龄渐长,已经很少有老师独立去深研题目,一眼看不出结果时,就看一看答案。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思考能力、运算能力、记忆能力了。

从这样两个事例来看,我估计几科老师合力可能很难打败学校里最顶尖的学生!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丢人事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如果教师教出的学生超越不过老师,社会不就没法进步了嘛!哈哈。


青衫李探花


有可能,不过不一定。

我爹差不多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所以确实是有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考试。有学生考的比老师要好。

我们上学那会,数学老师自己说,他去高考,数学可能也就是120-135之间。

工作后,碰到各种大神级别老师,他们在各自科目可能基本上都能考满分,或者接近满分。但是,谢谢老师不是说随便哪个学校都有。

所以说,有可能,但是不一定。


痛风科普和理财


有可能,不过真的不容易,尤其在一所重点中学里!重点中学的学霸,毫不客气的讲,属于神一级的存在!各科都是能考到接近满分的!高考总分一般能达到700+,也就是六科平均每科扣分低于十分,遇到这样的学霸,老师也只能自叹不如!


小初高教育


有可能,但不一定,老师,术业有专攻,但学神级别学生,才思敏捷,丝毫不逊同做陌生题目的老师


launge1


老师是侧重于在教,是如何把这个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语文历史政治中主观性很强的题目,它的综合题的答案,往往不一定每个老师都能想得到。但客观性很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本身有一部分压轴题,就是对少部分学生要求思维训练要求很高的。所以老师不一定能把这张试卷做满分。还有就要看你比较的群体。绝大部分老师的均分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总体均分的,但是如果你碰到学霸级的学生,老师的分数不一定会比学霸级分数高


笑疯了69258580


这个不一定

老师👩‍🏫👨‍🏫虽然是教学生们的 但是并不一定就能考第一

1)题不是老师自己出的 对老师来说也许也是从未没见过的

2)老师也是人 一样会🈶️脑子不灵动…出错的时候


紫丁香珍珍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