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世紀的歐洲人只喝酒不喝水?

風亂語


中世紀歐洲的水,喝多了會死人的。

(普通家庭也自己釀酒)

話說,在中世紀以前,歐洲人還是很乾淨的。古希臘時期城市都擁有引水溝渠、雨水收集系統、廢水和雨水下水道系統、衛生用水系統,乾淨的廁所和大澡堂子也很多。

古羅馬的城市用水系統也是非常先進,城市的下水道主幹道的寬度甚至超過5米,7個分支流過羅馬城的大街小巷。

所以,中世紀之前的歐洲城市,相對很乾淨,水源受汙染的並不多,直接喝也不會有大問題。

但是,蠻族入侵後的歐洲,城市排汙系統被廢棄,人畜糞便到處都是,除了人煙稀少地區的天然水源還算乾淨,其他水源都是又髒又臭。中世紀人也不是不喝水,但是很多人喝這種臭水實在是難以下嚥,再加上喝完之後會得病死亡,大家慢慢的也就很少喝生水了。

(中世紀城市骯髒,疾病叢生)

至於熱水,那時候的人們沒有細菌的概念,他們覺得把水燒開放涼了喝,和直接喝涼水沒有啥區別,為啥要多此一舉?東方人喝熱水因為茶文化的普及,最初也並非為了防止生病。


總之,因為沒有乾淨的水源,而人又離不開水,所以歐洲人把目標轉向了酒。

中世紀歐洲人有兩種酒可供選擇,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地,氣候適合葡萄生長,所以產出了大量的葡萄酒。在不適合葡萄生長的北部地區,比如德國、英國,葡萄酒比較貴,一般人都是喝啤酒。

但是,中世紀的釀酒技術並不高,不管是葡萄酒還是啤酒度數都很低,味道好一些就像現在的低度果酒,品質低的味道就會千奇百怪(當時幾乎每個家庭都釀酒,品質無法保證),估計和刷鍋水差不多。

但是,酒畢竟更容易保存,喝了不會讓人生病,而且味道比臭水要好得多。於是,大家開始把酒當成水了……中世紀晚期,歐洲很多地區的成年人平均每天喝兩升的葡萄酒或者啤酒,地中海地區的人們每年平均飲用四百升葡萄酒。越是富有的人,飲酒量越大。至於底層貧民,只能喝自己釀製的“酒”,還是要節省一點的。

實際上,中世紀歐洲的酒,只能算是味道奇怪的飲料,度數非常低。大家為了活命,只能喝這種東西了。


七追風


關於這個問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權利的遊戲”裡的獵狗,黑水河之戰時,獵狗桑鐸·克里岡一口噴出別人遞給他的水,並說了句:“Fuck the water,bring me wine.”中世紀的歐洲人好像對水都不感冒,但凡解渴就是喝酒,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歐洲的當時惡劣的飲水質量和環境”已經“相對低廉的酒的價格”。

一、惡劣的飲水環境和質量

中世紀的歐洲,天然水源的水質大多很差,與羅馬時代不同,當時的歐洲並沒有安排下水道,公共廁所和浴室。糞便和汙水只能走地上,不能走地下,甚至會有將糞便直接倒在街道的習慣,城市的排汙系統通向河道,而河水又是居民的飲用水源。是以飲用水及其骯髒,經常會引起各種疾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飲酒是補充水分的最好的手段之一;

二、相對低廉的酒的價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世紀的歐洲人更傾向於飲酒,因為酒精較難腐壞,能夠長期保存,且具有殺菌的作用。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盛產葡萄,由於光照充分,土壤肥沃,葡萄種植面積廣闊,葡萄酒的產業也十分旺盛,貴族基本都飲用葡萄酒,每年平均飲用超過四百升;而平民沒有這個消費能力,就引用淡啤酒。歐洲地區廣泛種植小麥,所以原材料極其方便。

根據Henry Riley寫的《13,14和15世紀倫敦和倫敦生活編年史》(Memorials of London and London Life in the 13th, 14th and 15th Centuries)中提到:當時在倫敦花上0.5到1便士就可以喝上一杯(容積約半升)葡萄酒。而啤酒被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飲品,常常被當作報酬支付給工人們。

其實直到今天歐洲的酒類依然便宜,記得在法國旅遊時,看到超市很多葡萄酒標價就1、2歐,相比於他們的收入,等於1瓶酒就1、2塊錢,和依雲的價格幾乎等價。


hantao18694


不喝水,只喝酒,中世紀的歐洲城市人,是錢多,還是腦子壞了?

既不是人家錢多,也不是腦子壞了,因為在那個階段,喝酒比喝水健康,喝酒比喝水還省錢。

下面,我們一起聊一聊,那個“水”比酒貴的時代。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水質極差

中世紀,主要指的是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在這個階段,城市人口增加,疾病橫行,戰亂到處都是,城市治理骯髒不堪,各種細菌混在水中,像一個個隱藏的殺手。

當時,沒有先進的水處理系統,想取得乾淨的水,太難了,可能要從很遠的地方拿來,這就導致這些“乾淨的水”價格貴得嚇人。那如果不管不顧,喝了城市井裡的水呢?不行嗎?

可以,但是,你的腸胃裡可能會出狀況,讓你拉稀拉到死,都不是什麼新鮮事。運氣好了,生命沒有危險,但,去醫生那裡看病,那是一定的,錢不會少花的。

於是,你想喝水,只有一個選擇,喝價格高昂的乾淨水,品質還無法完全保證,選還是不選?

有人說了,那為什麼不燒開喝?問得好,沒那個習慣。水剛燒開時,太燙喝不下。晾涼了,看起來和涼水有何區別?

所以,不是人家中世紀的歐洲城市人不好好喝水,只是因為水質太差了!

那怎麼辦?辦法有。

在中世紀的人們看來,酒代替水,是個不錯的方法

酒這個東西,現代人看來,和“醉”這個字離得不遠,但實際上,古代歐洲人的酒,度數一點都不高,和中國古代的米酒一樣。

酒的好處,一是可以殺菌,喝了不拉肚子;二是能夠開闊心情,微醺一點,暈乎一點,煩惱忘了,快樂來了。

當時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酒,主要是葡萄酒和啤酒,葡萄酒主要是法國和周邊區域比較盛行,畢竟這個地帶的日照好,葡萄多。而啤酒主要是德國附近區域,德國的啤酒非常純,包括到現在,德國的黑啤依然旺銷。

因為低度酒的種種好處,開始有了家庭作坊專門做酒,市場上也有專門賣酒的。相比而言,大多數酒,比起乾淨的水,便宜了很多。

在《13、14和15世紀倫敦和倫敦生活編年史》中記載:
當時在倫敦花上0.5到1便士就可以喝上一杯(容積約半升)葡萄酒。而啤酒被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飲品,常常被當作報酬支付給工人們。

0.5便士的價格,大家普遍容易接受。但喝多了,還是會喝窮有些人的,一般每人每天喝一到兩升,那是可以的。當然,如果家裡有錢,另當別論了,可以放開了喝,不用過於擔心。

總之而言,哪怕等級最低的酒,喝下去都比當時的水有保證,畢竟裡面含有“乙醇”,這是可以殺菌的。

當然,靠近原料基地的人家,各個家庭也常常自己簡單釀酒,這成了那裡每個家庭常常必做的一件事情了。

濃度太高的酒,還是有所限制

當時的酒,低度數的葡萄酒也好,脾酒也好,其實就是一種飲料,一杯兩杯解個渴,三杯四杯喝不醉,所以,老少皆宜,普及率非常高。

最重要的是,那時的酒保存沒有問題,不會變質,這就給酒的保存、運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那高度酒,當時有沒有呢?那是有的。在蒸餾酒的技術發明以後,烈性酒就出現了。一些重要場合的宴請,往往需要用到高度酒。酒精度數高了,所需葡萄等原材料就多了,製作工業複雜了,製作成本就上升了。

不過這樣的高度酒,烈性酒,不是天天能喝的。

偶爾在一些重要場合,喝一喝高度酒,那就不錯了。平常時間,一是喝不起,二是喝多了,啥也幹不了。

政府單位,軍隊等機構,當時是控制喝烈性酒的,特別是軍隊,嚴格控制烈性酒的飲用,因為喝多了打仗是要快快送命的。

中世紀是歐洲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水的淨化、處理技術還是有所欠缺,於是人們只能“望水興嘆”,這導致容易保存,喝起來又安全的低度酒登上了社會大舞臺,充斥在社會當中,成了每個人不可或缺的飲品。


藍風破曉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中世紀的歐洲人為什麼只喝酒不喝水?那是因為“”眾所周知,中世紀的歐洲是“黑暗時代四處瀰漫著致命病毒,法律法規形同虛設,四處在殺人。所以歐洲經歷這麼一套,水早已經不是水,更切確的說應該是“毒藥


中世紀歐洲的歐洲人就是一幫野人,和東方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中世紀歐洲的環境衛生那是差的讓人無法相信!舉一個(慄)例子,歐洲人無論男女出門都是穿高跟鞋的,並不是因為臭美,而是你會踩到不可名狀之物,歐洲人隨時隨地的大小便,城市裡的垃圾成堆,異味沖天,而且歐洲人把垃圾、廢水、排洩物等都扔到潔淨的河流,長此以往,河流都變成了臭水溝。

而河水則是歐洲人的飲用水,所以這水你還會喝嗎?這種狀況是貫徹到歐洲的所有階層,現在所謂的歐洲貴族,在當時也是一樣,骯髒惡臭的代名詞,連貴族都是半年或者一年才洗一次澡。所以當時的歐洲人不得已只能靠另一種的物質來維持自己平身所需,那就是酒。



酒和水不同,酒能殺菌,在當時歐洲可是最乾淨的液體了,連出生的孩子都是喝酒,因為很有可能連母乳都散發著惡臭,所以包括歐洲各個名畫中,無論是貴族和平民都喝酒,不是因為有錢,有情調,而是因為酒在當時是唯一正常的產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