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1》

一眨眼,又到了下午茶時間。

剛從外邊回來,發現今天村姑陳在教小妹妹喝茶。

她們今天喝的是一泡馬頭巖肉桂,焙火特別透的那款。

等到麻花上去那會兒,蓋碗裡的茶已經泡到了第五衝。

頓時間,就有錯過全世界的感覺。

一般情況,四、五衝之後屬於巖茶滋味的分水嶺。

等泡到了第五衝,已經像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了。

那款“馬肉”,芳華正正好的時候,麻花白白的擦身錯過了。

不過,那泡馬肉的後幾水,喝起來也很不錯。

越喝到後面,湯水越是犀利。

獨屬於肉桂的辛辣滋味在喉嚨間徘徊,特別的盡興。

一直喝到最後,小丫頭問我們倆:

姐,喝了這麼久。

湯水犀利柔滑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2》

曾經的互聯網上有一個紅人叫,犀利哥。

勾勾手指頭算了下,麻花嚇了一大跳,這已經過去好多年。

話說20後都來了,再舉這個例子,要暴露年齡了。

“犀利”這個詞,對巖茶來說是個高度的評價。

因為一般的普通茶湯,還真用不了這個詞。

能夠具備“犀利”的特性,說明這款茶的個性特徵很突出。

嘗一口茶湯就能喝出是什麼茶,並且還有正巖茶的氣韻。

通常,麻花只會對正巖核心山區的肉桂、或者是慧苑老叢水仙等類型的茶湯,會用上這麼高的評價。

好比是人間諸葛這評價,麻花只頒給村姑陳那樣。

喝那泡“馬肉”,茶湯一入口,湯感特別的明亮歡快,湯質清新。

湯水裡的桂皮香有如穿雲箭那樣,特別的清晰。

一句話,有肉桂的那個味。

而在喝慧苑老叢水仙時,從第一衝,喝到第十二衝。

夾在極醇極厚的湯水中間,都能嚐到叢香、木質香等老辣風味。

茶湯一入口、一入喉,滋味辨識度高,讓人一下子就調動的味覺記憶。

按嘴巴的感受看,來者何茶,一喝就嘗得準準的!

犀利與柔滑,看起來有點兒像反義詞。

不過,當這兩種滋味同時出現在一款茶湯裡,並不衝突。

柔,是指茶湯起來,不濃重,不刺激。

總而言之,給舌面帶來的負擔,並不算重。

入口柔和,像抿了一口某牌的巧克力,順滑綿柔。

順滑、輕柔的湯感,再碰撞上直接、犀利的茶味,曼妙異常。

如果是苦澀感比較重的茶湯,入口就會生澀。

這類喝到舌頭髮麻的澀感,會讓一款巖茶的表現丟分。

兼具犀利和柔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3》

第一點,天氣給力,巖茶的湯感才能犀利柔滑。

按本質上講,茶屬於經濟作物。

天氣的好與壞,對茶葉的最終品質,多少都有影響。

麻花今天要講的天氣,分兩處地方。

第一處,茶樹生長期時,天氣好。

第二處,茶青加工期間,天氣適宜。

縱向比對看,武夷巖茶的生長期,時間要比其他茶更長。

巖茶,講究開面採。

所謂的開面,是指等到芽長成葉,葉片長到一定的規格後,再進行採茶。

春茶季時,正當別的茶在緊鑼密鼓的採明前茶、雨前茶時,巖茶的採摘還沒動靜。

不過,這段時間是巖茶生長的關鍵期,天氣因素的影響很重要。

通常這會兒,三晴兩雨的好天氣,更有利茶樹新梢的內質積累,讓茶青的長勢喜人。

而等到採茶、初制加工的關鍵節點,晴朗、乾燥的天氣更有利巖茶的“走水”。

巖茶的茶青採摘下來後,常常一刻也不能耽擱,需要儘快的處理。

要不然,哪怕是再好的茶青,做青加工的那幾天,如果是天氣不好,空氣溼度大,影響到了茶葉的走水,那就得廢掉了。

原本好好的茶,就會有被悶到的風險。

喝起來就不再具有鮮爽的口感風味。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4》

第二點,及時薄攤,湯質才能確保清新。

放眼六大茶類,新鮮採下來的茶青都嬌弱得很,需要立馬處理。

麻花此前在太姥山上,就遇見過一回春茶季專門運茶青的車。

那位當地的茶農,憑著熟門熟路,在山道上連連飆車。

這讓跟在後邊的麻花,簡直看呆了。

這麼流暢的飆車,封他是太姥山車神,也不為過啊。

再扯回正題,所有的好茶都得靠及時薄攤、薄晾,才能做成。

趁著新鮮採下來的茶,一旦沒有及時的攤開、薄晾著。

茶葉內的脈絡通道,就容易堵住,不通暢。

堵住了,路不通,茶葉內部的水分就不好散失。

連帶著,茶葉內部苦澀物,也不好及時的排出來。

所以,茶青是最怕悶的。

悶一悶,時間長了,就徹底壞事了。

茶青被悶到後,任憑技術再高超的大師做茶,也是回天乏術。

很難很難,再做出清爽、柔滑的茶湯。

一款巖茶的身價,很容易因為這樣一悶到,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5》

第三點,山場好,才能做出有個性的巖茶。

喝好茶,最重要是是與眾不同,要有亮點。

犀利有個性的巖茶,山場條件一般都不差。

今年麻花有喝到過一款“馬肉”,芳香物質多元,香氣層次異常的豐富。

從第一衝,整整喝到第十衝,茶香變了又變。

一開始,桂皮香落水很明顯。

喝過了兩三衝,喉嚨裡的微微辛辣感,就特別的舒服和過癮。

而再泡了幾衝,揭蓋聞蓋香時,竟然聞到了明顯的高雅蘭花香。

要是不留神,就差點兒把它誤會成水仙了。

不過,嘗一口茶湯,湯水裡的辛辣滋味,恰到好處。

能夠具備那麼明顯蘭花香的肉桂,在肉桂裡算是很少見了。

桂皮香和蘭花香齊芬,茶湯的韻味還特別的清爽。

仔細想一想,那片馬頭巖的小山場環境,應當是長在了背陰面。

並且,那裡種了比較多的水仙和肉桂,氣息彼此薰染。

要不然,普通的肉桂,哪裡能生出這麼多元的香氣?

這類有個性,有特點,有記憶點的巖茶,香氣表現特別的多元化。

蓋香上的香氣,一層一疊,交錯變化。

多變的茶香,能夠佐證到茶葉內部裡的芳香物,是很足的。

喝巖茶,要遇上香氣馥郁,茶香明顯的茶,不難。

但是,要喝到香氣落水明顯,茶香雅正清新的風味,就很不簡單了!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關於巖茶的茶湯,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麻花要說一個新評價

《6》

湯質柔和清新、明快清爽,是好巖茶的硬性指標。

麻花喝了這麼久的巖茶,覺得犀利與柔滑,很有代表性。

這兩個詞,意味著很高的含金量。

喝巖茶越久,就越喜歡這類個性凸顯的茶湯。

辨識度高,不容易喝茶臉盲。

下午一起喝我們喝茶的小妹妹,喝巖茶的次數不是特別多。

一進來,今天就給她泡了“馬肉”。

她認真的喝了茶,聞了香後一直點頭,好喝好香。

看看,說新人喝不來火功太高的茶,其實是不妥的。

但凡是好茶,怎麼可能不好喝呢?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