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1》

茶圈裡,有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同時,也是爭論最多的話題。

那就是,什麼才是好茶?

對這個問題,麻花曾經看到過無數版本的回答。

這背後的故事,分析起來就有趣了。

不同人的喝茶理念以及追求,是不相同的。

有的人喝茶,注重外在。

要喝名氣大的,買包裝好看的,拿去送禮看起來“貴”的。

也有的人選茶,比較低調,注重實力。

認真比對產區工藝,香氣和滋味。

對剛入門的新人來說,茶圈內總會有看不明白的事情。

比如,同樣是巖茶裡的肉桂。

為什麼有的茶,十幾塊就能夠包郵到家?而有的肉桂,卻要賣到上萬一斤?

其實,掰扯到最後。

還是要歸入開篇提到的話題——什麼才算好巖茶?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2》

版本1.0,好喝就是好巖茶。

茶無好壞,適口為珍。

這是在外面喝茶時,最常聽到的說法。

那麼,真的是隻要好喝,就一定是好茶嗎?

麻花先來講一個故事。

有一回,某位北方茶友給麻花寄了泡“牛肉”的茶樣。

當時,收到的時候,剛巧在和幾位老朋友喝茶。

其中一位,還算是我們的喝茶前輩。

於是那天在閒聊的時候,就拆開了那泡牛肉,讓大家一起鑑定。

將那泡茶喝過兩杯,並聞了香氣後。

當時的麻花,沒有喝到任何的“肉桂”滋味,反而類似某種高香小品種。

而那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和我們說,這其實是用金牡丹冒充的“牛肉”。

於是,將那天喝茶的結果,告知了那位寄樣品的茶友。

得到回覆和答案後,那位茶友在字裡行間顯得並不意外。

“是不是牛肉沒關係,我覺得它挺好喝的,香氣特別好。”

嗯,這一下麻花就不知道說什麼了。

好喝就是好茶,對絕大部分的朋友來說,視為鑑定好茶的無上準則。

但麻花覺得,這要加一點誠信的前提。

一款好喝的花香金牡丹,它是好茶!

而用金牡丹冒充的“牛肉”,它不屬於好茶。

畢竟兩者之間,身價差距可太遠了。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3》

版本2.0,能消費得起的,就是好茶?

曾經在金駿眉的話題上,遇到過一回這樣的評價。

有人說,“不管是福建的金駿眉,還是浙江、四川的金駿眉。對老百姓來說,哪裡產的並不重要,能夠消費得起才是好茶。”

言外之意,賣得太貴的都不算好茶。

麻花覺得,這樣的說法不合理。

從古到今,真正的好東西都不會便宜。

一分錢,一分貨。

論客觀事實,金駿眉本身不屬於工藝,而是地理保護產品。

按照嚴格的標準定義,金駿眉屬於紅茶裡的高端品。

換言之,真正的金駿眉遠不會便宜。

按照這樣的標準,普羅大眾能消費得起的才算是好茶。

那麼,這世上就沒有真正的好茶了!

因為好茶向來身價不低,不適合大眾消費。

如果要讓所有的茶葉,都賣一樣的便宜、優惠的價格。

按劣幣逐良幣的原理,自然就不會有精品優質茶的出現了。

能夠讓大眾普遍消費得起的,只能算是親民茶。

而一款符合“三好原則”(產區、工藝、儲存三好)的好茶,背後要付出的成本不少。

親民茶與好茶之間,標準定義完全不相同。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4》

版本3.0,包裝好看的,就是好茶?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然而,在實際生活裡對人或者對事,總避免不了部分人的膚淺看法。

譬如說,只要外包裝好看,就一定是好茶。

提到這點,但凡是有理性的茶友,就會覺得這種說法不靠譜。

不過這種現象,卻在茶圈裡特別常見。

“我買了一盒老叢水仙去送禮,看包裝設計得還不錯,應該是好茶。”

“對這**肉桂很滿意,因為它送來的罐子特別好看。”

……

對於此,麻花只說一點。

單看包裝選茶,踩坑踩雷的風險很大。

聊一個題外的話。這是麻花從某位相熟的茶城老闆那,聽來的故事。

那位專賣茶葉包裝的老闆,此前每逢中秋和國慶會有一個老顧客。

專門批發好幾箱浮誇、精緻、上檔次的禮品包裝。

然後,再到隔壁的茶葉批發店,買最便宜的茶。

最後將兩者組裝在一起,拍上美美的照片,掛在網上賣。

據說剛開始的時候,生意做得還不錯。

剛聽到這樣的奇葩賣茶故事時,麻花只能感慨。

現如今,只看包裝和圖片就買茶的人,還不少哇!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5》

版本4.0,正巖產的,就是好茶?

喝巖茶,要講山場。

這一點,完全沒有錯。

但是,喝武夷巖茶,不能只看山場。

更不能,隨便看到一款正巖茶,就能肯定它絕對是好茶。

因為在正巖茶和好茶之間,隔了一條工藝和返青的大江大河。

憑几年的試茶經歷,麻花總結了一點經驗。

平常喝巖茶時,不能對正巖茶太過於盲目崇拜!

唯山場論,很容易讓你在買茶的時候吃大虧。

有一年,麻花在茶農家喝了一泡“馬肉”。

說實話,那一點不好喝。

煙味特別重,無限接近焙焦、焙死的狀態。

泡出來的茶湯,屬於標準的醬油湯。

至於泡了兩衝後,打開蓋子看一眼葉底,仍舊是僵硬沒泡開的狀態。

呃,這麼樣“重口味”的茶,它哪怕是山場出生再好。

也已經被製茶不精,工藝不當,拖了後腿!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6》

版本5.0,只要夠香的,就算好茶?

評價巖茶的好與壞,有兩大指標。

看香氣,或者嘗滋味。

那麼,當一款巖茶聞起來足夠的香氣,是不是可以認為它的好茶呢?

麻花認為,不一定。

至少,這樣的想法,容易看走眼。

有一天,某位平常不愛喝巖茶的閨蜜。

破天荒的拿了泡武夷水仙過來分享。

泡出來一嘗,只喝過第一杯茶湯,麻花心裡就有了答案。是外山輕火水仙。

花香聞起來特別衝,香到膩人。

不過在喝茶時,閨蜜卻連連點頭。

“哇,這茶好香……”

“快聞一聞香,我感覺它比九窨茉莉還香呢!”


呃,這時麻花出聲掃了她的興。

那是外山水仙!

說實話,它的茶香表現並不算好。

因為它的香氣並不落水,聞起來香,喝起來卻不夠香。

茶香太輕飄,不符合好茶的標準!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好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的定義是什麼?

《7》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費價值觀。

一千個觀眾,能看出一千個哈姆雷特。

關於什麼是好茶?

這個話題不會有最終版的答案。

因為每個人喝茶,對好茶的定義與定位完全不同。

依麻花的立場,從客觀的角度評價。

一款達標的好茶,要經得住方方面面的考驗。

從幹茶,到沖泡後的蓋香與滋味,再到葉底,需面面俱到!

無可挑剔,才是一款好茶的最終指標。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