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1》

有一年,麻花連吃了好幾箱的福安大葡萄。

當地的小夥伴,接連在那夏意濃濃、熱浪滔天的季節,貼心的寄來這樣的時令佳物。

一顆顆的大葡萄,有近乒乓球大小。

難怪它的名字,要叫作巨峰。

顧名思義,看著像一座小山峰的體型,就知道了。

當時還是在暑假,上大學的表妹不時就會過來這邊。

蹭茶,蹭水果,湊湊熱鬧。

不過表妹對待吃葡萄,態度比較潔癖。她要足足清洗三遍。

第一遍,清水加入小蘇打,清洗。

第二遍,流動清水沖洗。

第三遍,滾水放涼後,用溫水泡洗。

這前兩步,麻花還能理解。

這到第三步,用溫水洗水果,麻花當時很不理解。

這原本水靈靈的鮮葡萄,一番折騰下來,連味道都不對了。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2》

說回今天的正題。

從表妹的洗葡萄這事,接下來想說的是洗茶。

並且還不是常規的洗茶方法。

是用冷水洗,比較特立獨行。

有一天,網上有位茶友和麻花說:

“沒人規定洗茶要用熱水,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可以用冷水稍微洗洗。”

說實話,這一點麻花在之前從來沒想過。

真真是,太奇思妙想了。

不過簡單一想就覺得他的提議,可實踐性不高。

在麻花的耳畔,突然間就想起了小表妹的聲音:

這熱水最後洗一遍,可以去掉“生水味”。

要不然,吃起來味道多奇怪?

這說到洗茶,冷水洗茶簡直比熱水洗,還不靠譜!

冷水沖洗巖茶,肯定要帶出“生水味”嘛。

這對於聞巖茶的幹茶香氣而言,多不方便?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3》

正常的用蓋碗沖泡武夷巖茶,步驟如下。

準備好一泡8克的茶,洗淨一個標準器型的100-110ml蓋碗備用。

做好泡茶的準備後,將燒水壺內的水加熱至沸騰。

再接著,燙壺溫杯。

用滾燙的水,將白瓷蓋碗的碗身,杯蓋,以及相應的公道杯,主人杯均勻燙洗。

這之後,茶具內可以保留一定的溫度。

趁著熱量未散,用小茶剪子剪開泡開。

焙過火的巖茶要遠比一般茶葉更幹,條索觸碰在一塊兒時,發出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倒入幹茶後,合上蓋子,稍微的均勻搖晃。

這一步,稱之為搖香。

剛煮出來的咖啡,倒進熱的杯子內,香氣更能保留。

而乾燥的巖茶條索,放入溫杯後的蓋碗內,藉助微微的熱量,更能讓香氣擴散。

泡一款足火級的肉桂,此時打開杯蓋,湊近嗅聞。

鼻息內嗅入的,皆是溫暖的焦糖香,堅果香,烘焙香。

像冬天裡的一把火。又香,又暖,又幹燥,並且還很熱烈。

如果在喝茶聞香前,先用冷水將巖茶的條索洗一洗。

那麼,畫面就不好想象了。

自古來,水與火不相容。

這焙了火的巖茶,幹茶上的焦糖香遇上冷水,完全就是一場災難。

像是被雨打溼的火堆,變得味道悶悶的。

聞著生水味明顯的茶湯,原本喝茶的美好心情,就得要打消大半了。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4》

冷水洗巖茶,畫風很不搭。

武夷巖茶的幹茶,品質要求是焙火透徹,揉捻到位。

經過妥當揉捻的巖茶,幹茶像是一根根的繩索,緊緊的抱在一處。

於是,經過繁雜工藝,千錘萬鑿製成的武夷巖茶,沖泡時一定要用熱水。

要不然,簡單的用冷水,或者溫水沖泡。

這條索緊結的巖茶,根本泡不開嘛。

冷水洗茶,與此同理。

冷水洗巖茶的操作,有點像清洗一個沒開殼的鮑魚。

連殼都沒打開。

要談及下一步的清洗和處理,根本就是沒門嘛!

用冷水洗巖茶,並且只是稍稍簡單洗一洗。

那麼直接的後果是,巖茶的條索根本浸不透。

這樣的“洗茶”,除了沾一身生水味外,沒任何好處。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5》

洗茶,麻花認為它不是茶桌上必須的儀式。

品質好的,信得過的茶,不用洗。

焙過火的巖茶,也是這理。

對那些品質不放心,或者是品質實在差勁的茶。

光是在幹茶上,就能聞到悶味的劣質茶。

那麼,光是靠洗一洗,也徒勞無益。

曾經有一回,和一位茶友交流喝茶感受。

他說,手裡有一盒返青的桃樹窠肉桂,放的時間比較久,青味有些重。

不過,在熱水洗茶兩道後,蓋上的青味變弱了。

問這盒肉桂還能不能喝?

麻花的回答很直接。建議不要喝。

返青程度深,青味很重,存壞痕跡明顯的巖茶。

為了避免喝壞了肚子,最好是不喝。

光是靠洗茶,只能掩去一時的悶味,改變不了它存壞的本質事實。

由此見,關於洗茶與否的話題,其實不需要太多的糾結。

與其煩惱一款茶到底要不要洗,不如認真挑一款好茶,才是正經事。

再說了,洗茶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

因為不論冷水洗,或者熱水洗, 對於部分品質不堪的巖茶而言,都洗不乾淨。

在茶桌上喝茶,洗茶這件事,又不像洗衣服、洗被子。

可以反覆的動手搓洗,捶打,沖洗。

嬌弱的巖茶,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6》

乾燥的茶,一經與水邂逅。

內部的茶味物質,如同滔滔不絕的長江水,磅礴釋放。

哪怕是簡單的沖洗,快速的出湯,也能消耗不少茶味。

更何況,完整的喝一款巖茶,頭道茶湯不容錯過。

最好的做法是,從第一道茶湯,一直喝到最後一道茶,都不要錯過。

有頭有尾, 由始到終喝茶,茶味體驗更完整。

喝武夷巖茶,頭道茶湯有“還魂湯”的說法。

意思是,第一沖泡出來的茶留一小杯,放到最後再去喝。

等茶味喝淡,茶味釋放結束,喝到曲終人散的時候。

再去品一品第一道茶湯,能豐富喝茶的感受。

任何的茶,第一道茶湯內釋放的風味物質都極精彩。

像每一人的初戀裡,發生過的故事最多。

按正常的泡茶方法,第一道茶湯內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鹼含量均是最豐富的。

喝茶時,以洗茶的名義,將第一沖茶倒了不喝,是浪費。

特別是喝“牛肉”這樣的茶,哪怕倒掉一小杯, 也會讓人肉疼。

新鮮飽滿的福安葡萄,清洗的次數多了,外層的“霜”得洗去一層皮。

吃的時候,少了一分新鮮爽口的滋味。

洗茶過後的巖茶,難免要洗去一些味道。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沖泡水仙、肉桂、大紅袍時,擔心洗去巖茶的味道,那用冷水洗洗?

《7》

沒有人規定,喝武夷巖茶一定要洗茶。

麻花覺得,蓋碗泡正巖茶。

正確的做法是,既不需要用熱水洗茶,更不適合用冷水洗。

但凡是好茶,只管放寬了心去喝。

品質豐厚的正巖茶,不論怎麼洗,都會洗去些許風味。

讓一個完滿的圓,變得不完整。

讓一杯香甘清活,白白被浪費。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