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1》

下午,一連喝上了四泡肉桂。

這中足火的肉桂,特別的刮油。

等喝到後面,眾人都有了餓意,喝不動了。

而午餐就吃了碗沙拉的麻花,更是早就餓得受不了。

就到樓下的便利店,捧回了三大包薯片。

還沒過多久,這三包薯片就通通見了底,幾下子就吃完了。

於是,打發藍小笛跑腿,出門再買點吃的。

領了任務後,做事風風火火的藍小笛,一轉眼間,又買來了三大包薯片,連口味都一模一樣。

“呀,便利店裡那麼多吃的,你怎麼不換點別的?”

重新扯開一袋山藥片的藍小笛,淡定的回到:

“這不是擔心買了其他的,你們不愛吃嘛。”

“再說了,這幾袋子薯片,還挺好吃的。”

這話一聽,麻花仔細想了想,也有幾分道理。

就像買巖茶,要想穩妥不出錯,也可以沿用這個法子。

不論是平常自己喝的口糧茶,還是買來送禮,選水仙、肉桂、大紅袍這三類,準沒問題!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2》

水仙、肉桂、大紅袍,是巖茶裡的基礎品種。

與此同時,還是名氣最大的品種。

若按著名氣選茶,這三種茶裡邊,不論哪一種,都可以拿得出手。

這三種茶裡邊,大紅袍成名最早,一度被人視為頂級巖茶的代表。

到了近代,尼克松當年訪華過後,被周總理戲稱為“半壁江山”的大紅袍,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時至今日,大紅袍身上的光輝,依舊光芒閃耀,引人矚目。

而肉桂,作為巖茶界的新貴,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

自“天價茶葉蛋”新聞過後,憑藉著時來運轉的東風,肉桂的名氣連年攀升,不容小覷。

最早,水仙是武夷山的外來戶。

然,小喬木的水仙,來到武夷山這片碧水丹山的沃土後,實力迅速的茁壯。

時至今日,當水仙成為巖茶的當家品種後,少有人再去提,水仙這層外來品種的身份,英雄不問出處。

武夷山的這片熱土裡,孕育出了無數的好茶。

有實力,自然就能脫穎而出,嶄露頭角。

在激烈的巖茶品種競爭中,向來是勝者為王,憑實力說話。

故而,我們在買巖茶時,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其實不會錯。

畢竟,水仙、肉桂、大紅袍,為何歷來都能被人推崇?不是沒有道理。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3》

一款茶,如果僅有名氣,而沒有實力,那註定火不了多久。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名不副實時,當名氣有多響,跌下來就會有多痛!

唯有兼具名氣和實力,一款茶才能走得長遠。

巖茶裡,水仙、肉桂、大紅袍,無一不是,香氣、滋味、湯感,面面俱到的品種。

俗話雖說,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然,在品質到位的水仙和肉桂裡,香氣和滋味從來不會出現短板。

肉桂,除了多變的桂皮香、花香、果香、花果香外,同樣可以具備醇厚綿柔的湯感。

像是正巖產區裡出來的肉桂,但凡將工藝做到位,湯感斷然不會差。

比如。喝一杯天角肉桂。

滋味淳滑清爽,好比是利口酒,小口一抿,湯感熨帖極了。

而對於水仙來說,茶如其名,香氣絲毫不遜色。

高雅的蘭花香,清幽持久,作為水仙的品種茶香,讓其別具一般風情。

而隨著樹齡的增加,水仙發散出來的木質香氣,更是迷人。

至於達到60年樹齡以上的老叢水仙,厚實沉鬱的叢香,更是令人動容。

更別提,老叢水仙那醇厚至極的湯感。

喝茶的時候,輕輕晃動茶杯,竟能像一杯濃醇的蜂蜜水,緩緩的在盪漾!

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的一張閃亮名片。

如今市面上可以購買到的商品大紅袍中,若選用的原料,山場夠正,拼配技術足夠嫻熟,能讓茶香和湯感,盡善盡美的發揮。

讓人從頭喝到尾,半點都挑不出毛病。

品質足夠優越的巖茶,就是這麼有底氣!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4》

很多茶友在買巖茶時,挑來又挑去,到最後買到水仙、肉桂、大紅袍的機率很大。

畢竟,這三類茶,佔據了過大半的巖茶市場。

抬頭是肉桂,低頭就是水仙。

產量足夠大,是一款茶可以躋身為口糧茶選的前提。

要不然,將一款小眾茶,選來三五不時的常喝,哪裡能有這麼多的量支撐呢?

前段時間,在一家常去的早餐鋪子裡,麻花看見那位相熟的老闆娘,在曬花生。

問過之後,才知道是老闆娘家鄉的特產,是平潭的白曬花生。

熱情的老闆娘,當下給麻花抓了一把花生,當作嚐鮮。

試吃過後,發現滋味真的很不錯。

於是,向老闆娘要了十斤,直接一路扛了回去。

朋友們過來喝茶時,吃到這花生,人人都交口稱讚,口碑好極了。

沒過多久,那大十幾斤的花生,就徹底見了底。

於是,這些天,麻花打算向那位早餐店的老闆娘,再買一些。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沒貨了。

“小妹啊,你上次來就把花生全買走了,我們自己可是半點沒留哇!”

……

可見,若想挑到合心意的口糧巖茶,同樣少不了高產與量大。

要不然,僅夠嚐鮮,數量哪裡能夠呢?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5》

如今的巖茶市面上,高產和易推廣,是一款茶站穩腳跟的前提。

君不見,這些年的武夷山的,有多少的小品種茶樹,被茶農毫不留情的砍了,改種成經濟效益更高的水仙和肉桂。

不高產的茶樹,連在武夷山的生存地位,都岌岌可危,更何談在市場上多分一杯羹呢?

相比於其他茶類,水仙和肉桂這兩大品種,可供選擇性更廣。

尤其是肉桂,如今在正巖的各大山場裡,早已經遍地開花。

肉桂,扦插繁育能力好,易成活,新梢持嫩性好,產量效益高……

種種的先天優勢相加,為肉桂的大面積推廣,奠定下了必要基礎。

如今,在巖茶的市面上,若想選好一款好肉桂,可供選擇的茶,實在是太豐富了。

從三坑兩澗頂級核心山場,再到正巖產區,半巖產區,甚至於外山,都有肉桂的供應。

並且,絕大部分的正巖山場裡,都有著肉桂的身影。

不論是產自“坪、巖、峰”等,茶味相對剛猛霸道的肉桂,還是出自“坑、澗、窠”等,風味更顯清新綿柔的肉桂,環肥燕瘦,應有盡有。

故而,從大堆的肉桂裡,要想挑選一款好茶,根本不怕沒得選!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6》

太陽快要落下時,和朋友一一道別。

回到茶室裡,將零亂的茶具和茶桌,逐一洗淨和擺齊。

整個下午的時間,和朋友說說鬧鬧的,悠哉的一起喝幾泡好茶。

沒多久功夫,時間就過去了。

在和朋友們一起喝茶,集思廣益,給麻花提供了不少的靈感。

A朋友提,“光是買薯片這事,你就可以寫一篇‘怕出錯的心理,為什麼買不到好茶?’”

藍小笛聽了後,不太樂意,連連反駁。

“為什麼現在喝巖茶,喝來喝去,都是水仙、肉桂、大紅袍,那是因為這樣選,不會錯。”

看了半天熱鬧的B朋友,回過頭來問麻花。

“喝巖茶,你喜歡一個人喝,還是多點人,喝著熱鬧?”

……

按麻花說,排除試茶的情況,一個人喝茶,喝得是自在。一群人喝茶,喝得是熱鬧。

只要是茶好,怎麼喝都行。

但是,你們下次再過來蹭茶時,能多多帶點茶點,那更好不過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