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

丹溪心法


俗話說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三部曲”,流行病學回顧性研究也顯示80%的肝細胞癌患者存在肝硬化,因此已發展為肝硬化的人群需警惕發生肝癌的風險。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後均可發展為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均可發展為肝硬化。對於以上人群需注意定期複查評估肝功能、儘早干預,而發展為肝硬化患者更需6個月一次複查,因為肝硬化不加以干預可發展為肝硬化失代償,失代償的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也僅14-35%,而發展為肝癌者,預後更差。此外,40歲以後的男性乙肝病毒攜帶者,50歲以後的女性乙肝攜帶者,肝癌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丙肝患者,長期飲酒者等均是潛在危險人群。

那麼如何進行肝癌的早篩呢?

1. 甲胎蛋白(AFP) 是體檢常見的一個腫瘤標記物,常用於早期篩查肝癌。當然在肝炎、肝硬化等也會有一定程度升高,但肝炎的升高有波動性,2-3周經干預後可降低。而肝癌是呈持續性升高,因此如果有異常升高者,需增加檢查頻率。當其大於400ug/L,持續8周,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瘤等,就需警惕肝癌的可能。也可聯合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巖藻糖苷酶等進行聯合診斷,提高AFP陰性肝癌的診斷率。血清鐵蛋白 血清鐵蛋白也可作為肝癌診斷的一個腫瘤標記物,有資料顯示其準確率達50-90%。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肝臟損害的嚴重程度,如果病毒導致肝細胞壞死,大量肝內鐵蛋白可進入血液,導致血清鐵蛋白升高。

2. B超 是腹部臟器常用的檢測方法,無創無輻射且價格低廉成為常規體檢項目。B超對於肝臟病灶較為敏感,可發現肝臟上1cm的病灶,且對於肝臟的多種病變,如肝囊腫,肝血管瘤,肝癌等鑑別上有其一定優勢。

3. CT、MR、PET-CT B超常用於肝癌的篩查,對於肝癌的診斷還需行增強CT及MR檢查。肝癌在增強CT的特徵性的表現可以幫助我們早期診斷肝癌。MR可以幫助我們發現CT及B超未發現的更小的肝癌,顯示病灶與周圍肝組織的關係,還可以提示癌栓等。PET-CT在發現遠處轉移有其優勢,但對於小於1cm的肝癌也未顯示其優越性。

4. 肝臟穿刺 病理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但臨床上較少以診斷為目的常規肝穿刺獲得病理。日常工作中主要以腫瘤標記物聯合影像學表現做出肝癌的臨床診斷,而只有對於影像學特徵不明顯者採用穿刺手段。

肝癌預後差,病死率高,因此我們因早期進行一二級預防,例如乙肝疫苗接種避免感染乙肝病毒,乙肝患者注意檢測HBV-DNA,病毒複製活躍伴有肝功能異常者需早期治療,限酒及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等,對於預防肝癌均有積極意義。


胡洋


不論男女,一旦身體出現"2小、3紅",八成肝癌上身,早查肝功能


肝臟號稱"啞巴器官"。

一是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包膜上富有神經,只有腫瘤生長到一定的體積,才會壓迫包膜出現痛覺。

二是因為肝臟的代償能力好,當大部分的肝臟壞了的時候,才會有明顯的肝功能異常,因此臨床中,有大多數肝癌患者一經確診就是中晚期。

不論男女,一旦身體出現"2小、3紅",八成肝癌上身,早查肝功能

2小——食慾小、體重小

1、食慾小

有大約37%的肝癌患者會出現食慾變小的症狀。

肝功能的下降,會使體內膽汁的分泌出現異常,導致攝入食物無法被正常消化、吸收,出現反射性的食慾減退。

肝癌影響中樞神經功能與胃腸道肌張力時,也會引起食慾變小。

2、體重小

這是多種癌症的表現。

癌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先一步攝取人體內營養、能量,使人體營養不足。

再加上,肝癌引起的食慾減退,會加重機體的能量不足,使人快速消瘦。

生活中,在沒有可以減肥的情況下,突然快速消瘦,要警惕癌細胞在作亂。

3紅——蜘蛛痣、肝掌、出血

1、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功能下降,肝臟對雌激素的代謝滅活功能出現障礙,雌激素在人體內堆積引起的,毛細血管充血、擴張。

具體為中央有一個痣點,向周圍擴散的輻射狀的小血管分支,因為形狀與蜘蛛相似,因此得名蜘蛛痣。

2、肝掌

肝掌的出現與蜘蛛痣的出現機制相同。

也是雌激素在體內堆積,使毛細血管充血、擴張的結果。

具體為在手掌的大小拇指根部(大小魚際處)出現的片狀充血、紅色斑點,施加壓力時會變為蒼白色。

3、出血

在排除上火等因素外,要警惕是肝病引起的。

肝功能下降時,人體內凝血因子數量會減少,使凝血機制出現異常,引起鼻出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狀。

提醒:並非所有的蜘蛛痣、肝掌、出血都是肝病的信號,一旦有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肝癌的發生,與這3大因素息息相關

因素一、肝炎

世界衛生組織將乙肝稱為"無聲的疫情"。

因為臨床中,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常見的肝病三部曲,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40萬人死於與肝炎有關的併發症。

研究結果表明,與肝癌有關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丙型,其中乙型最常見。

因素二、酒

酒是傷肝的一把好手。

乙醇在肝臟內代謝為乙醛,再代謝為乙酸,最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在這一代謝過程中,多種代謝產物都會產生毒性,對肝臟帶來損傷:

▪ 損傷肝細胞,使肝臟的轉氨酶從細胞內進入血液,這也是很多人喝酒後轉氨酶升高的原因。

▪ 使肝細胞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隨著病情的發展,轉變為肝硬化,最終可能發展為肝癌。

因素三、飲食

俗話說:病從口入。

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已經被證實有明顯致癌作用的物質,主要存在於黴變的糧食,如花生、玉米、大米等中。

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堆積,會在體內轉化為亞硝胺類物質,尤其是煙燻或醃漬肉製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亞硝胺類物質也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預防肝癌,這3件事不能少

第1件、補充硒元素

聯合國衛生組織指出,成年人每天補充200微克硒,可有效預防肝癌。

硒是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天敵",素有"護肝因子"之稱,它能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及時清除肝臟代謝過程中的有害過氧化物,保護肝細胞膜的完整性、穩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改善肝病病情,防止肝病病情反覆。

有研究發現,肝癌患者普遍缺乏這種元素,需要從外界攝取。

生活中,雁臺菊、苦蕎不僅富含硒元素,還富含茶多酚。其中雁臺菊含量較高,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輔助養肝的作用。

第2件、營養均衡

改掉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做到:

1、適量的糖分(米、面、薯類),不可過飽;以粗糧代替精米白麵;

2、每天一杯奶、一個蛋、禽畜肉配合魚蝦三四兩,適量補充蛋白質;

3、少油,可適量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4、每天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

5、每天1.5L~2L的水;

第3件、控制體重

肥胖者發生各種癌症的風險均高於體重正常的人。

醫學意義中,肥胖是以體重指數、腰圍等來界定的。

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²

體重指數≥25為超重、體重指數≥30為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即為腹型肥胖。

控制體重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堅持運動:

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如快速走、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游泳等,每週運動4~6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

最後,我們該如何面對乙肝?

① 積極預防

接種乙肝疫苗是最廉價有效的方法。

在接種乙肝疫苗後,要注意複查保護性抗體的產生量,必要時繼續補種。

② 診斷乙肝後

▪ 保持心情舒暢,過於緊張的情緒也會加重肝臟的壓力。

▪ 按醫囑服藥,切忌自行吃藥。

▪ 定期複查,並改善生活習慣。



李醫生是省級三甲醫院的消化內科醫生,經常收拾許多與肝臟相關的病人,他們都會問到這麼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得了肝癌?說明了他們對肝癌的害怕與恐懼,那麼李醫生告訴你怎麼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


肝癌屬於消化系統疾病,如果一個人得了肝癌,他必定會有一些相關的症狀表現出來。

1.肝區疼痛。是肝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由於腫瘤細胞生長過快引起的,這種疼痛多為持續性的悶脹痛;當然如果腫瘤細胞增長緩慢,則引起的疼痛是輕微的或者無痛。如果腫瘤細胞侵犯相關的神經、器官、組織,那麼肝區疼痛則有可能牽涉到右肩或右背部疼痛。

2.肝臟變大。肝癌是惡性腫瘤,隨著肝細胞會無限制的複製增長,肝臟會呈進行性的增大;同時隨著肝臟纖維化的進展,觸摸肝臟時感覺就像摸到一塊石頭一樣,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

3.黃疸。一般出現在肝癌晚期,這是由於肝癌細胞的生長導致壓迫或侵犯膽管和肝門轉移淋巴結腫大從而壓迫膽管,造成膽管堵塞,堵塞的膽管無法正常的分流肝內所生產的膽紅素,從而引起膽紅素的淤積,導致皮膚黃疸。

4.腹水。肝硬化失代償期是指肝臟無法調節目前病理狀況,隨著肝硬化的進入一步進展,很有可能會導致肝癌。而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腹水,一旦肝癌細胞侵犯到腹腔內,則可以導致腹水迅速增加,且多為難治性腹水。



5.全身症狀。肝癌細胞可以攝取我們人體內所需要的正常能量來促進自己的生長,導致了其他組織器官的營養不足,而引起進行性的消瘦、營養不良、食慾下降、貧血等全身性的表現。


當有上述症狀體徵出現時,應當警惕肝癌的發生,同時做一系列相關的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1.肝癌腫瘤標記物檢測。根據相關科研表明肝癌可以導致甲胎蛋白的升高,當甲胎蛋白大於400ng/ml時可以作為肝癌診斷的條件之一。當然其他的肝癌腫瘤標記物如血清巖藻糖苷酶、異常凝血酶原、鹼性磷酸酶同工酶等也可以作為肝癌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2.超聲檢查是目前肝癌篩查的首選方法,它不僅操作簡便、價格低廉,而且還可以更好地瞭解肝臟內病灶的血供情況,而且還可以判斷肝臟內病灶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3.增強CT/MRI。是診斷肝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可以通過該檢查項目發現肝癌的大小,形態,形狀以及有無侵犯到其他器官組織。


4.肝臟穿刺活檢。是目前確診肝癌最可靠的方法,對治療以及愈後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李醫生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為大家提供方便。關注李醫生告訴你,一起探討和學習健康知識,有問題的可以在留言區評論。你的點贊和評論是對李醫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李醫生告訴你


肝癌早期發現可以治癒!但肝臟是一個很有營養的器官,一旦出現癌細胞,會快速增長繁殖和轉移,所以晚期肝癌生存期往往很短。


肝癌的早期發現很重要!

這個月遇到幾位很幸運的病人,因為發現及時,已經治癒。

這位病人手術已經6年了,因為發現及時,手術完整切除,恢復很好沒有復發:

怎樣進行肝癌早期篩查呢?

首先正常人群不必過於恐慌,肝癌發生有比較明確的高危因素,40歲以上人群,具備下列高危因素要重視:有肝癌家族史,慢性乙肝丙肝患者,長期酗酒、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蟲性肝硬化,長期食用富含黃麴黴毒素食物等。

我們知道肝癌發展速度太快,所以高危人群每年體檢是不夠的。通常建議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每季度做一次彩超和甲胎蛋白檢測,可以發現早期病灶。另外要重視身體異常信號,包括腹脹、厭食、噁心、乏力等

這也是一位慢性乙肝患者,經常體檢,本次突發右上腹痛,馬上過來做彩超檢查,發現肝右葉異常回聲,進一步增強CT,發現小肝癌並出血(箭頭)。

已經在一年前做了手術切除,上週複查恢復很好:

要把自己的身體當寶貝

癌症病人的遭遇各不相同!有些人重視體檢,重視身體異常信號,早期發現的機會就會大很多;有些人粗枝大葉,往往拖幾個月就會變成晚期,失去根治機會:


這位病人就很遺憾,多年乙肝,幾乎沒做過體檢,首次檢查肝癌已經長到15釐米,並且發生腎上腺轉移,大概剩下不到半年壽命了……


影像科豪大夫


肝癌被稱為“癌症之王”不是毫無依據的,肝癌沒有疼痛細胞,就算肝受損了很多時候都是不疼不癢的因此肝癌一經發現就是晚期。而且很恐怖的是,這種病來勢兇猛,患者的一般生存期只為3-6個月,是名副其實的健康殺手。

近日,福建一30歲男子劉某所在的鄉鎮組織免費體檢,由某衛生院負責實施。小劉原本患有肝炎,因此檢查的時候也格外重視,體檢結果反饋單顯示劉某的身體一切正常。肝炎問題不大。體檢後20多天,小劉像往常一樣上班,只感覺有些噁心想吐,剛想站起來去洗手間,眼前一黑,人就倒下了。小劉醒來時,人已經在醫院了。

檢查結果是肝癌,讓小劉很崩潰的一點是,為什麼自己體檢的時候很正常,最後卻查出了肝癌呢!小劉以及家屬認為,衛生院體檢卻未檢查出劉某已患肝癌,這一誤診行為導致小劉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肝炎,還是肝癌,很可能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這也是肝病隱匿,肝癌一發現多是中晚期的原因。

肝癌早期5大症狀你要知道:

症狀一:食慾明顯減退:食慾下降、飯後上腹飽脹、曖氣、消化不良、噁心、腹瀉等,食慾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

症狀二:肝區疼痛,用力後往往加劇,或肝區不適,或右肩部不適等

症狀三: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發熱及水腫

症狀四:很多患者到了晚期會出現腹水抽完後很快又出現,而且出現腹水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有的患者會出現血性腹水。

症狀五:常常表現為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除了要注意自身症狀,到正規醫院定期檢查也很有必要。但是對於我們更多人來說,預防肝癌才是我們需要做的。

保護好肝臟,這三個要點要做到!

第一點:拍拍肩

  • 每天晚睡前,左手拍右邊肩膀,右手拍左面肩膀 拍完一遍再拍另一邊對肩頸。
  • 堅持這麼做能養肝, 堅持拍肩對疲憊有減輕效果,還能減輕手臂肌肉;

第二點:“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茶療養肝

“防”就是喝茶養生保健;“治”就是用茶(含藥茶)治療疾病,這也具體體現了茶療的原則:第一,以預防為主,特別要重視自我保健,學會科學喝茶並養成習慣是對疾病最好的預防。

下面要說的是《中國藥學》裡介紹的一個方子,
水中加通化丁香紅葉茶,養肝效果非常好!
  • 通化丁香紅葉茶原料為丁香葉
  • 《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溼。"
  • 《本草綱目》稱:“解酒醒脾”。

經過發酵的通化丁香紅葉茶不同於一般的茶。發酵過的通化丁香紅茶可以改善脂肪肝、酒精肝、降低轉氨酶、修復肝損傷、解酒等保肝護肝日常保健作用,效果好,安全性高。

通化出品的丁香紅葉茶為最佳。因為通化靠近長白山,靠近丁香的原料產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中藥之鄉”。

大部分人日常喝的茶,並不是真正具有治療意義的茶。通化丁香紅葉茶使用的是長白山2744米海拔上的丁香樹採摘的嫩葉,這對產地、土壤和樹種有特別的要求,喝下去後,它所蘊含的物質和歸經效果,自然不可能與日常普通的茶相提並論。

第三點:定期體檢,疫苗預防

定期體檢,尤其重視肝功能、乙肝兩對半的檢查,如果有肝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去大醫院檢查,切不可在小診所了事,乙肝疫苗是最佳預防乙肝方法。

健康小貼士

同時日常中儘量不要抽菸,喝酒,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很有必要,對於患有乙肝的肝癌高危人群來說,養成定期體檢也很有必要。

一隻孤獨的美食家


肝癌號稱癌中之王,治療難度大,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及時控制病情。要診斷肝癌,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所有實體腫瘤裡面,唯有肝癌可使用臨床診斷標準,不一定需要病理診斷。


診斷肝癌,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作為依據:

1、症狀:有高危因素如肝炎,有如下症狀如:肝區疼痛、右肩右背牽涉痛、黃疸、腹水、進行性消瘦、反覆低熱、食慾不振、惡液質等症狀。

2、體徵:肝癌的體徵多不明顯,出現腹脹,懷疑腹水,右側腋窩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黃疸,肝病面容等。

3、輔助檢查:ABC檢查,動脈造影等。A是AFP(甲胎蛋白),可以通過驗血如肝功能檢出。B是彩超,彩超是篩查肝癌首選方法,簡單易行,無創傷。C是CT檢查,CT檢查更客觀敏感,特別是增強CT,對癌腫的大小、定位、與周圍組織關係更直觀,對手術治療至關重要。再個就是動脈造影檢查,能發現1~2cm的肝癌。

4、肝臟穿刺活檢:是最準確的檢查方法,但屬於創傷性檢查,且有出血以及經針道轉移風險,多在上述方法不能確診是使用。

符合一下任何一項,都可診斷肝癌:

1、有兩種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彩超、CT,磁共振,動脈造影任意兩個)病灶大於2cm。

2、有一種典型的影像學表現,病灶大於2cm,AFP>400ng/ml。

3、肝臟活檢陽性。



肝癌的的診斷方法已非常普及,大部分的醫院都可以做簡單的篩查,對於懷疑肝癌,只要去做個彩超即可排查。


奀大夫


首先肝臟是人體啞髒,是因為肝臟病變早期症狀是不明顯的,肝癌的發展過程是比較長的,主要是有一些肝臟炎症到肝硬化再到腹水,最後是發展成肝癌,肝癌主要是由於肝臟萎縮,肝細胞壞死導致的,而且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場所,所以肝臟受損會導致出現全身性的症狀。



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得了肝癌會出現哪些症狀?

1、上腹部隱痛不適,這也是肝癌主要要的首發症狀,多位於劍突下或右肋部(肝區),呈間歇或持續性鈍痛或脹痛,可伴有右肩、右背或右腰部放射性疼痛,偶爾腫瘤刺激會出現突然發生的劇烈腹痛。


2、乏力納差、腹脹不適,肝臟主要是人體的消化性臟器,也會產生消化液,所以當肝臟功能異常時會導致一些食物消化不良而且容易出現腹脹、腹瀉及噁心嘔吐等症狀。

3、而且還會出現不規則的低熱,呈持續發熱或午後低熱。主要是由於腫瘤壞死感染,而且發熱與癌腫壞死產物吸收有關。癌腫壓迫或侵犯膽管可併發膽道感染。

4、還會出現蜘蛛痣及肝掌,主要是由於肝臟異常所以會導致出現雌激素分泌滅活,還有就是體內一些黑色素的代謝異常,還有就是毒素的排除異常,所以會導致出現手掌及面部、頸部等部位出現肝掌及蜘蛛痣。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如果是一個平時健康、沒有肝病的人,要判斷有沒有得肝癌,做普通的甲胎蛋白和影像學檢查就可以大致知道有沒有問題,因為肝癌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得的。



有肝癌的高危因素者,除了需要定期的做上述檢查外,還要加上跟病因相關危險因素的其他檢查,以全面瞭解目前肝臟的狀況,或將來是否有肝癌的可能。

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癌”,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快,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因此,篩查出容易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群,是很重要的。

這些高危人群,包括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是因為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男性肝癌的發病率,要明顯高於女性,比女性多3到6倍。



慢性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世界上絕大多數肝癌的發病原因,而其中丙肝的癌變率更高一些,甲肝、戊肝一般不轉為肝癌。

經常食用黴變、油炸、煙燻肉類食品,飲用不潔河水或池塘水的人,癌變的風險要高。這些飲食可能有一些具有強烈的致癌性的物質,其中最主要的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在發黴的玉米、花生等食物中含量高。



肝癌家族史,以及嗜菸酒者,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高。有報道指出,酒精性肝硬化發生原發性肝癌的幾率為15%。如果長期喝酒,同時有乙肝和丙肝的話,風險就更大了。

因此,針對以上特定人群進行定期檢查,如甲胎蛋白和B超,能早期發現一些問題。一旦有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增強CT和核磁共振檢查。這些檢查提示有強化的腫塊,一般是可以確診肝癌的。

其他一些檢查,比如肝彈檢查,肝僵硬度指數非常高,大於25以上者,有頑固性低血糖,以及其他一些副腫瘤綜合徵的患者,也要當心是不是有肝癌。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我是小影大夫。如何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去醫院做檢查!!!要想通過症狀表現來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幾乎是不可能的。肝癌的生長都是悄無聲息的,小的肝癌沒有任何症狀。只有長大的肝癌才會表現出來症狀。

怎麼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

得了肝癌,可能會有上腹部隱痛、噁心嘔吐、嘔血等症狀,但是這些症狀並不是肝癌的特異性表現。上腹部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現為類似的症狀。另外,即便是肝癌的症狀,有這些不舒服的時候去就診,大多數已經是肝癌晚期了。所以,不能通過症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

要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目前我國肝癌的患者大多數有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慢性乙肝,肝硬化到肝癌,三部曲很常見。所以有乙肝的患者,每半年到一年要有針對性的篩查早期肝癌。另外沒有乙肝的人,也有可能的肝癌,相對來說會比較少。

有乙肝的朋友,每半年到一年要去醫院檢查下肝功能、抽血查AFP和超聲檢查。如果AFP升高明顯>200,超聲又發現有長東西,一定要進一步做CT或者磁共振平掃+增強掃描,如果影像上是非常典型的肝癌,AFP又升高,可以不做病理,直接治療。這也是唯一一個不需要病理就可以直接的癌症。


我見過最年輕的肝癌是23歲。那天晚上,他因為劇烈腹痛就診做了CT,發現肝臟有個5cm大的腫塊,因為病灶靠近肝臟包膜,所以就破裂出血了,導致整個腹腔大量積血,才出現的腹痛就診。再來晚一點可能就失血性休克死亡了。也見過27歲,也是慢性乙肝的女患者,腹痛一來就發現肝臟有一個10cm大的肝癌。

在我們工作中首診發現的肝癌,大多數比較大,因為早期肝癌不體檢不容易發現。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要定期體檢篩查肝癌的原因。


小影大夫


所謂原發性肝癌,就是病源在肝臟本身,而不是因為其它部位癌變轉移到肝臟上的。原發性肝癌起病隱匿,自然病程約為兩年。但一旦出現肝癌的相關症狀,則發展很快,生存時間多數約為2—6個月。

肝癌中晚期患者主要表現有:上腹疼痛,肝臟腫大而硬,表面凹凸不平。患者容易疲倦、厭食,體重減輕。另外患者還有脾靜脈、門靜脈栓塞,癌性胸腹水的產生,黃疸加深等表現。哪些人群具有發生肝癌的可能呢?也就是說哪些人群是肝臟癌變的高危人群呢?

(1)肝癌的早期診斷:

攜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臟已經發生硬化的患者,也屬於肝癌的高危人群;經常食用黃麴黴素量較高的醃製食物、黴變食物也有誘發肝癌的可能。另外吸菸、酗酒、心情長期抑鬱,也可誘發肝臟癌變。

以上這些誘發肝癌的致病因素,一旦激活了體內的肝癌基因程序,就可以導致肝癌病變的發生。肝癌一旦有了相關症狀,就已是肝癌的中晚期病變了,怎樣才能早期發現肝臟癌變呢?

高危人群應該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的測定。發現甲胎蛋白升高達到每升200微克時,就應每半個月複查一次,進行動態觀察。如果每次檢查結果都在升高,並持續兩週大於每升400微克,並排除活動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妊娠所致的甲胎蛋白升高的可能,就應該考慮為早期肝癌。

發現甲胎蛋白有異常變化後,就應配合“B”超同步檢查。甲胎蛋白和“B”超,是發現小肝癌的重要手段。發現甲胎蛋白升高,“B”超仍未發現有肝臟癌腫的情況下,應每月複查甲胎蛋白和“B”超。對於甲胎蛋白不升高的高危人群,也要至少每三個月定期複查一次“B”超,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手術切除,是早期肝癌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如果癌腫數量較少,癌腫直徑小於3釐米,並沒有轉移跡象時,進行局部肝切除療效更好,有望徹底治癒。即使出現癌腫復發,少數患者也可再次進行手術切除,並結合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療效仍然很滿意。

介入治療,應該是中晚期肝癌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但只有在肝臟功能情況尚可,黃疸、轉氨酶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才可以實施。

介入治療是經股動脈插管照影,顯示插管的行走方向,在“B”超或CT圖像顯示的幫助下,將明膠海綿等栓塞材料將癌腫周圍的供養血管進行堵塞,使癌腫缺乏血供而發生壞死。在填塞了明膠海綿後,還可以在癌腫局部注入化療藥物。這樣一來,化療藥物就不易對其它組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癌腫局部的化療藥物也可以達到很高的濃度,而且持續時間較長。

介入治療還可以使一些不易發現的微小癌腫,也因缺血和化療藥物的作用而發生壞死。介入治療可反覆進行,經治療後如果癌腫能夠縮小成為小肝癌,中晚期肝癌患者便可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所謂小肝癌,就是癌腫直徑小於3個釐米的肝癌。

如果癌腫很大,經過介入治療後腫塊體積縮小仍不理想時,只要轉氨酶和黃疸等肝臟損傷指標尚可,還可嘗試直接經皮膚進行肝穿刺,在癌腫的內部注射無水酒精造成癌腫潰爛壞死。

醫生藉助“B”超或CT定位後,將穿刺針直接經皮膚刺到癌腫組織內部。除可在癌腫的內部注射無水酒精外,這時還可以通過穿刺針,利用微波熱療來破壞癌腫組織,使癌腫縮小。另外,還可以通過體外γ射線,聚焦在肝癌局部產熱,殺傷肝癌細胞。一般情況下,超過45℃的高溫就可直接殺死癌腫細胞。如果經過這些手段治療後,腫瘤得以縮小,也可以給外科提供手術切除的機會,以延長患者生命。

是否實施以上治療方法,要依據患者的肝功能損害程度和患者體質好壞而定,不是一概而論。在實施以上治療措施後,只要患者肝功能情況許可,均可給予適當的中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治療。尤其是早期肝癌手術治療後,可接受相應的中藥進行長期調整治療。如果是沒有肝硬化基礎的早期肝癌,在治療後還可以給予干擾素治療一年,可防治癌變復發和肝硬變。

對於肝癌患者來說,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有利於更好地治療疾病。確定了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也就決定了病人的治療結果,因為這些都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

總體來說,不管是採取什麼樣的治療手段來消除腫瘤,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來說,都是很難實現的。因而治療的目的應該是提高生存質量,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命,儘可能減輕病人的痛苦,這是晚期肝癌的治療重點。但是如果治療措施不得當,就可能加重病人的痛苦,加速病人的死亡。摘自《計沙肝病講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

所以肝癌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B超、AFP、CT等等都很難做到超早期診斷肝癌。目前5hmC檢測技術已經用於臨床肝癌超早期診斷,靈敏度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目前費用比較昂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