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四項能查出肝癌嗎?

鄔瑞忠86241985


很多朋友住院以後,要完善相關的檢查。有一些,患者可能知道它的臨床意義,但是有一些檢查,患者可能並不瞭解這項檢查的意義。就像題目中說的,是不是做術前4項,就能檢查出肝癌呢?

這樣的問題,如果在醫護群體中這樣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術前4項是什麼?其實不同的單位,可能會有不同的明細。所謂的術前4項,應該是指大部分需要做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應該完善的4項化驗,這四項之間可能沒有太大交叉,只是為了臨床方便,而臨時組合在一起的。我們單位沒有術前4項這個提法。但是我們有術前8項這個項目。具體是指:乙肝五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體、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體、乙肝病毒核心抗體)、丙肝病毒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HIV 抗體)。這些化驗的目的是為了瞭解患者有沒有相關的傳染病,而不是用於診斷肝癌。


那麼肝癌是如何診斷的呢?其實主要是通過下面幾項檢查:1. 血液學化驗,主要是指甲胎蛋白;2. 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CT、核磁、PET/CT等;3. 病理學檢查,這是肝癌確診的金標準。

因此,張大夫想和大家說的是,通常狀況下,術前四項,不能夠診斷肝癌,需要藉助於上面我講的其他方法,希望您知曉。


張之瀛大夫


我是小影大夫。術前四項能查出肝癌嗎?不能。術前四項一般是手術前要查的,包括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這四項是傳染病,所以手術前查這四項,在手術的器械和術後汙染物的處理都是不同的。如果艾滋是陽性的,醫務人員在為患者做手術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如果不小心刺破了手,一定要採取預防的措施。

術前四項是什麼?

術前四項主要查的是乙肝、丙肝、艾滋和梅毒,有些醫院是測八項,檢測的疾病也是一樣的,這四個都是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


術前四項的檢測很有必要,這涉及手術後醫療器械和汙染物的處理都是不一樣的標準。如果是陽性的,醫務人員在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保護自己,如果出現了刺傷,一定要及時的採取措施。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一個急診車禍患者送來,要緊急手術,術前四項結果還沒有出來,醫生就已經在手術了,術中不小心劃破了手指。術後,被告知那個患者有艾滋病。這個醫生要奔潰了,但是第一時間就去吃艾滋病阻斷藥。艾滋病阻斷藥,72小時內有效,2小時內最好。三聯藥:拉替拉韋、恩曲他濱、替諾福韋,每天1-2次,連服28天,總費用約2000-6000元;阻斷率約95%!警察和醫務人員免費!所以術前的四項檢測非常重要。

術前四項查不出肝癌,篩查肝癌要做影像學檢查

乙肝的項目有些查的是乙肝兩對半,只能測出有沒有乙肝,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但是不能查出來有沒有肝癌。

抽血的項目都不能查出來有沒有肝癌,只能作為提示的意義。有沒有肝癌,一定要做影像學的檢查,比如超聲,CT,磁共振等等,就是要實實在在的能看到長了東西。

如果篩查肝癌?要看有沒有肝癌,建議抽血查AFP,做B超或者CT的上腹部檢查。AFP明顯升高,而超聲又看到長東西,那麼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別是有乙肝的朋友,一定要半年到一年內定期篩查肝癌。


小影大夫


術前四項,又叫輸血前檢查、傳染病項目檢查,這是一個檢測血液傳染病的檢驗套餐,能初步篩查有沒有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4種疾病。

術前四項檢查不能查出肝癌!

但是,肝癌跟其中的兩個項目有密切關係,那就是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全世界大多數的肝癌和這兩種病毒相關,其他因素包括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等。



術前四項檢測的疾病

  • 艾滋病

艾滋病檢測檢測的是艾滋病抗體,艾滋病抗體是感染艾滋病毒的標誌物。不過,艾滋病抗體陽性提示艾滋病感染,如果陰性且超過了窗口期表示沒有艾滋病感染。如果還處在窗口期內,即使陰性也不能排除艾滋病感染,需要做艾滋病毒p24抗原或者HIVRNA檢測。

  • 乙肝

乙肝檢測是查乙肝兩對半,包括5個小項目: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以及乙肝核心抗體。這裡面,乙肝表面抗原陰性,一般情況下提示現在沒有乙肝病毒(HBV)感染;而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

在乙肝表面抗原陰性的情況下,要看有沒有乙肝表面抗體,抗體陽性表示有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特殊情況下,和艾滋病檢查同樣的是乙肝表面抗原陰性不代表等完全排除乙肝,處於窗口期或隱匿性乙肝患者,也是檢測不出來的,需要做乙肝病毒DNA檢測以確診。



  • 梅毒

梅毒的診斷是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TPPA)和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如果TPPA陽性,提示既往或現在感染梅毒螺旋體,但目前是不是處在發病狀態或者需不需要治療,則要看RPR的滴度。RPR陽性的梅毒螺旋體感染者,或者有症狀的梅毒,是需要治療的。

  • 丙肝

既往在沒有發現丙肝病毒(HCV)的時代,把丙肝稱為輸血傳播相關肝炎,輸血傳染是丙肝最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其他傳播途徑和艾滋病、乙肝類似,可見丙肝在術前檢查的重要性。

丙肝病毒感染,檢測的是丙肝抗體,這不是個保護性抗體,一旦陽性就提示丙肝病毒感染了,但還不能確定需不需要治療。丙肝抗體陽性,同時丙肝病毒核酸(HCVRNA)陽性的情況下,需要抗病毒治療。



所以,術前四項檢查只是一個病原學檢查,檢查的是4種病原體引起的相關傳染病,而並非為了檢測肝癌而設置的。

肝癌患者,之所以需要做這個檢查。是進一步排查有沒有合併相關的疾病或者看看肝癌是不是由丙肝和乙肝引起的。

如果是丙肝和乙肝引起的,在治療肝癌的手術、化療和介入治療的同時,也是要抗病毒治療的,以阻止病因的繼續作用。

  • 龍大夫的總結

肝癌主要指原發性肝癌,通過影像學和腫瘤標誌物檢測來診斷。通過增強CT和磁共振,絕大多數肝癌是可以確診的,但早期依然難以發現。早期檢測腫瘤標誌物如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異質體,以及B超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粗略的判斷有沒有肝癌的風險。如果有相關的風險,需要進一步做檢查,診斷不清楚的肝癌,可能需要做血管造影或肝穿檢查。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溫暖的肝病和感染科醫學知識,請關注@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什麼是術前四項?得具體說,而且既然是術前檢查,那就是至少基本有診斷了是什麼病,已經懷疑肝癌而打算手術?那應該已經基本診斷或已經明確診斷了,為什麼還想到靠術前四項來檢查出肝癌?術前四項,不管是哪四項,這種術前的常規檢查,通常是從排除手術禁忌症的角度,比如查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電解質,傳染病篩查項目比如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因為手術是有創操作,而且可能涉及輸血,這些是必查項目)。一般來說,多數醫院的所謂術前四項是指手術前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這四項相關病原學檢查,以確診是否患感染了這幾種傳染性疾病,我們醫院叫術前感染八項(乙肝兩對半共五項,加上丙肝,艾滋,梅毒,共八項),不管哪種叫法,這些檢查是術前的篩查性檢查,也是常規檢查項目。


這些檢查能查出肝癌嗎?這跟查肝癌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本身就很奇怪,提的問題讓人云裡霧裡。非要回答,當然是不能,這跟查肝癌沒關係啊,只是查有沒有這四種傳染性疾病,比如查有沒有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當然,有乙肝丙肝的人可能更容易得肝癌,但這是兩回事,有乙肝丙肝的人不是一定會得肝。當然,有乙肝丙肝的人要定期做肝癌篩查,比如做肝臟的彩超和抽血查甲胎蛋白。


腫瘤專科醫生


不一定,所謂的術前四項,指的術前傳染四項的檢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如果有這四種傳染病,是可以被查出來的。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長期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是誘發肝癌的基礎疾病。所以,有慢性肝病及肝癌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並定期去醫院體檢,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健康。

目前針對肝癌,標準的篩查方式是AFP甲胎蛋白腫瘤標記物的化驗,+腹部超聲檢查。這是比較簡單的篩查方式,但也不是說做了這兩項檢查沒事,就一定可以排除肝癌的風險。所謂篩查,只是針對健康人群或者風險人群進行的一個很初步的篩查。

例如AFP,大部分肝細胞肝癌對腫瘤標記物AFP是比較敏感的,但是肝癌中還有一種佔比相對較少:膽管細胞癌肝癌,通常不會表現出AFP升高。因此,腫瘤標記物不是絕對的。

超聲能夠發現一定大小的肝癌病灶,但和檢查設備以及超聲科醫生的水平,檢查細緻程度,醫生經驗等都有直接的關聯。對於一些可以的病情,或者有不適症狀的人群,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做增強CT和增強核磁,甚至普通CT和核磁都不一定能夠完全看清楚。

當然,說了上面多種檢查手段,我們需要知道,確診肝癌的金標準,依然是病理,例如活檢穿刺明確診斷,或則是術後病理明確診斷。

而具體適合哪種檢查方式,這就涉及到非常具體的病情了。總之,建議有危險因素的人群,要遵醫囑定期體檢,一旦發現異常,還需要去專科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明確診斷。針對癌症,如果能夠早發現,其實並不可怕!


守護生命光彩


不能,術前四項全稱是術前感染四項,是對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傳染疾病的檢查,並不包括肝癌檢測項目。

什麼樣的檢查才能發現肝癌?

如果是原發性肝癌,可通過血清甲胎蛋白、血液酶學、腫瘤標誌物等化驗及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進行檢查;繼發性肝癌則需要做癌胚抗原、核磁等檢查。


北大男科醫生張國喜


不能,手術前的術前四項即乙肝,丙肝,梅毒,艾滋。術前四項檢查主要是確認你有沒有這四種傳染病。

而肝癌的症狀在早期很不明顯,甚至患病後較長時間毫無不知感覺。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逐步產生一些以肝區疼痛、食慾下降、疲乏無力、日漸消瘦等症狀。到晚期限則會有黃疸、腹水、嘔血、昏迷等表現。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腫,但此時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處轉移。

指導意見:

1:酶學檢查r-谷氨酰轉肽酶及同工酶(GGT-II)在肝癌時柯明顯升高,GGT- II陽性率可達90%。

2:甲胎蛋白(AFP)的檢測 是肝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特異性較高。

3:超聲顯像 B型超生顯像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對早期定位檢查有較大的價值。

4: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攝影(CT) 可顯示直徑1.0cm以上的腫瘤。

5:放射性核素掃描 能顯示直徑3-5cm以上的腫瘤。

6:其它X線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對肝癌診斷有一定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