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福建泉州和廈門哪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大?為什麼?

欠一音公子


經濟總量上看,福州,廈門未來五年,未來十年都不可能超越泉州。即使十年後超越了,那也是房地產的功勞,也是不長久的,福州實體經濟要量沒量,縣域經濟遠遠比不上閩南,土地一片荒涼,或者種點花、果、菜,缺少現代化工業集群,鄉鎮企業少,但廈其實還是好於福。建議福州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閩南比閩東優越的多,從商的多,敢於走出去闖。總體來講,大福建任重道遠,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隔壁省份大搞建設,遍地開花,大福建龜步前行,要把對臺劣勢轉化成對臺優勢,兩岸合作共贏,把海峽西岸經濟區拓展成為海峽兩岸經濟區。不要偏安一隅,做好規劃,未來可期。多借鑑珠三角,蘇,浙


冰山融化新能源2025


在泉州定居的外地人,當初幾個朋友和同事選擇了廈門定居,十來年過去了,住廈門強過泉州太多!以後的十來年,泉州沒有趕上廈門的希望,到了廈門,說普通話暢行沒任何不便,廈門政府對困難殘疾人的照顧政策在全國也走在前列!我另一個定居泉州的好朋友不幸得了慢性病,需要人照顧,夫妻兩人生活困難,低保申請多次無果,後來教會認識了教友,公務人員幫忙才申請到低保!不由得想起一句話,看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主要體現在該地對弱勢群體的照顧上,當泉州自豪的和廈門比GDP時,也比一下對弱勢群體照顧方面,誰做的更好吧!


passionwithlove


泉州人就如怨婦一樣,看誰都不順眼,開口閉口“大泉州”,能成什麼氣候?

號稱福建經濟總量第一,其實正如閩南話所說的“有蛤無肉”、“咬三嘴不見餡”。經濟質量、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交通物流、環保基礎、人才儲備、政府服務,與廈門比了不是相形見絀,而是差了一大截,世界和國內500強、臺資100強,有幾家來泉投資?號稱GDP8000多億,稅收只有廈門80%。財力、人力、政策被廈門遠運甩了幾條街,“歸身死得剩一張嘴”!

活在祖上餘蔭陰影中,靠昔日榮光討生話,不但不可能發展泉州,只能是糟蹋自已,帶壞各縣市區。唸叨曾經管過廈門、炫耀閩南文化發源地、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東亞文化之都、多元文化寶庫、地上文物看泉州…沒錯,這些都是寶貴文物資源。可資源沒有轉化為優勢,用以做大做強旅遊業,造成泉州遊,廈門玩,泉州打卡,廈門消費…泉州幼、小、初、高中基礎教育及大學知名度影響力,與廈門的差距不是一丁半點,醫療質量服務條件更加難予比拼,廈門BRT、地鐵等城市快速交通對於泉州來說還僅僅停留夢想階段,廈門機場在國際航線、起飛降落大飛機、客貨吞吐量方面,泉州比得了了嗎?東渡港與後渚港是同一級別同一水平綫上?…所有這些,泉州人的底氣安在,何以競爭?

只有正視不足,對標找差,以問題為導向,心平氣和積累人氣,方有彎道超車之可能。

醒醒吧!泉州!!光不服氣是不行的!!!


訥於行


如果沒有廈門留住閩南的中產富豪大學生們,閩南就會被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虹吸,閩南必然淪為潮汕非珠。沒有任何理由阻止人往高處走,三線地級市沒有任何理由留住大學生。

.

泉州本身土著人口過多,這是發展的阻礙。從北京寧願頂起荒無人煙的雄安,也不要旁邊千萬人口的保定,就可以看出推起廈門是必然!

.

泉州無法輻射漳州,且本身排外,如果以泉州為中心,閩南就不可能吸引到現在這麼多人,閩南就不可能有未來。

.

閩南衰退成為環福州貧困帶,這是福州最希望看到的,閩南人踩廈門,是極其犯賤而無知的,所以請不要拿敵人的期望當成真理,又或者,你就是敵人!

.

所以中央寧願推起雄安,也不要千萬人口的保定。如果當初選擇泉州做中心城市,也許現在福建輕輕鬆鬆就有一個萬億級別的大城市,但是伴隨的是大幾百萬的土著暴發戶,這些人將成為城市轉型建設的巨大阻力。且土著的優越感和方言問題必然導致嚴重排外。漳州對泉州自古就沒有認同感,連漳州都無法輻射,就算萬億,也沒有未來。

所以,福建的歷史早已註定,別無選擇。

.

泉州憑什麼這麼狂妄?因為工業城市容易堆GDP罷了。

.

所以工業城市就妄想成為中心?

.

那麼當年為了閩南的未來,而定位為一產城市的漳州情何以堪?為了閩南做這麼大的犧牲,發展一產,GDP難看。

到頭來被你泉州邊緣化?你覺得說得過去嗎?可能嗎?

.

中心只能是廈門,別無選擇。

.

我說句難聽的,只有弱智才會至今依然不明白什麼是中心城市。

.

我不是廈門人,我現在非常看不起犬州人。

.

同樣是廈門都市圈的工業腹地,怎麼漳州就能安安靜靜的?泉州已經夠幸運了,可以和廈門漳州組成一線都市圈,未來任何單打獨鬥的地級市都將邊緣化。

.

犬州人可以閉嘴了嗎?



用戶5292821012661


肯定是泉州,我有幾個關點,大家可以看下,從不亂說

第一:廈門高房價,不利於發展

廈門房價是泉州的4倍,廈門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4245元,房價均價4.56萬一平方,泉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3007元,房價均價1.08萬一平方

【可以看出兩地相差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試想下相同工作,不包吃住的情況下,房價4.5萬的城市跟房價均價1萬的城市,開的工資會相同嗎?

(數據來源於安居客,房價這東西本地人都知道無法亂說)

第二:廈門高房價,導致本地居民消費降級

2018年廈門社會居民消費增速排名福建各市中倒數第一,嚴重拖福建後腿,人均消費低於泉州(個人感覺應該是廈門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稍微高於泉州一點,但是房價是泉州的4倍,嚴重透支了本地居民的錢包,導致消費降級)---------廈門居民消費能力比泉州低。泉州人口870萬人,社銷總量3407億。人均消費39172元。增速12.3%。廈門411萬人,社銷總量1542億,人均消費37518元,增速6.6%

第三,廈門居民存借款槓桿全國城市中第一😓

第四:全國買房容易度廈門“全國第一”😃

廈門租金回報率全國倒數第一😂😂😂

第五:廈門經濟增速連續多年排名福建各市中中下游水平,經濟總量還低。

相反政策政治地位遠不如廈門優越的泉州普通地級市經濟總量差不多是廈門的1倍,2018年經濟增速8.9%全省第一

(數據在福建各市統計局均可查閱求證)

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當中廈門經濟總量年年墊底

第六:城市經濟地貌特點對比

(福建百強縣6個,泉州佔5個,千強鎮福建53個,泉州佔33個)泉州千億產業群7個,包含鞋子,服裝,食品加工,茶葉,陶瓷石雕,水暖衛浴五金,建築建材家居,機械裝備,廈門是旅遊業,金融業,服務業,房地產業,最近兩年廈門衰退房價大降,經濟受影響,廈門二手房房價大降不是沒有原因的,新樓盤價格被政策限制,不能大漲也不能大降,不然早給跟著大降了

★★★看上面圖片可以看出泉州平原面積,人口基數紅利,民營經濟實力,平原面積在廈門之上,只是缺個好政策,泉州有發展成大城市的平原框架,及泉州為數不多的深水良港,斗尾港,全國四大中轉港之一,泉州如果學廈門劃區的速度,市區周邊五個百強縣把其中的晉江石獅惠安劃區,城區人口可達到500萬左右。。。泉州隨便一個百強縣會比廈門翔安區同安區海滄區來的沒實力嗎?廈門發展已經差不多飽和。

第七:廈門森林覆蓋率排名全省各市中倒數第一😱

第八:廈門水質居然全國倒數

第九:廈門城市等級劃分,廈門年年在倒退,泉州在前進

2016年廈門新一線第12名,2017年二線第1名,2018年二線第3,2019年二線第6。2016年泉州二線第15,2017年二線第14,2018年第13,2019年二線第12

第十:文化底蘊、風景宜居方面

廈門建城史只有三四百年左右,泉州歷史1750年,★★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廈門至今都沒被評上。★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 是中國首屆東亞文化之都的獲選城市。文化底蘊廈門也是不行。

★風景宜居方面:泉州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中國地理雜誌評選的全國最美八大海岸泉州崇武海岸榜上有名,廈門估計也是差不多都有,不過廈門房價拉分了,這方面算平手(下面為廈門美景)廈門熱門旅遊景點中山路周邊,地鐵一號線周邊,鼓浪嶼對面,機場周邊,地標性建築雙子塔周邊皆是城中村,房價全國第四貴,一平方六萬左右

第十一:旅遊方面,廈門更會宣傳罷了

廈門建城史三百年左右,本地小吃文化80%來自別的城市,鼓浪嶼一百多年前南京條約時期外國列強建的破房子,中國的恥辱史,無知的人過去玩還很開心,廈門大學幾十年前建的,廈門中山街都是這幾年建的鋼筋水泥,廈門海灘部分是人工填沙形成的,廈門只會炒作包裝,廈門森林覆蓋率排名福建各市中最低的,這兩年廈門經濟增速一直排名福建各市中倒數第2左右,2019年前兩個月增速倒數第一,2018年廈門社會居民消費品銷售增速也是排名福建各市中倒數第一,經濟總量還低,可以查查 ,廈門已從新一線掉到二線城市,廈門旅遊已經商業化了,來一個宰一個

★這兩年弄的面子工程,廈門中山路步行街

以上均為街景或衛星實拍,無法造假

十二:旅遊業:泉州增速也非常迅猛預計幾年後超廈門

2017年,泉州接待遊客5474.49萬人次,同比增長21.4%;實現旅遊總收入843.81億元,同比增長28.7%;

2017年廈門接待境內外遊客7830.52萬人次,增長15.7%;旅遊總收入1168.52億元,增長20.7%。

2018年泉州接待國內外遊客6659.8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7%。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089.68億元,增長29.1%

2018年廈門接待境內外遊客8900.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7%,旅遊總收入1402.12億元,增長20.0%

2017年對比2018年廈門旅遊人數增加8900萬-7830萬=1070萬

2017年對比2018年泉州旅遊人數增加6659萬-5474萬=1185萬

2017年對比2018年廈門旅遊收入增加1402億-1168億=234億

2017年對比2018年泉州旅遊收入增加1089億-843億=246億

數據來源於兩地市統計局,數據可查。無法亂說

十三:樓市情況成交需求量對比:

2018年泉州一手商品房成交80000套左右,廈門5400套左右。廈門跟泉州一個普通的縣差不多,2018年泉州人口870萬,廈門411萬。。

(廈門6區人口411萬人成交5460套) 自2015年開始,廈門樓市成交量一路走低,在去年成交量幾乎就是“腰斬”,而至2018年更是如此。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8年廈門樓市全年成交量共5460套,同比下跌53.5%。

附圖泉州各地區成交套數(泉州6區人口150萬人,成交28408套,不含各縣級)

第十四:網商經濟發達程度

2019年

福建省有318個淘寶村,泉州佔了205個,全國第5名。

福建省有106個淘寶鎮,泉州佔了54個,全國第1名。

不管是淘寶鎮還是淘寶村前20名數量,均未看見廈門

十五:2018年城市快遞業務量:

泉州市,9.72億件,同比增長30.65%,

廈門市,3.03億件,同比增長24.4%。

十六:全球經濟競爭力200強(廈門經濟特區靠政策扶持幾十年,吸引大量外地企業國企入駐。居然排泉州後面)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

十七:外貿(貨物出口)(2019年前9個月)

泉州增速17.9%,廈門增速3.9%

更多數據還會持續更新……

總結:廈門也並非沒有優點。比如政策好經濟特區大家都清楚,還有國家級自貿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別,靠政策扶持幾十年。這些為廈門提供了非常大的優勢,吸引大量外地企業及總部人才(企業總部都是公司精英工資普遍都高,廈門個稅高不無道理)。廈門zhenfu靠自身優勢政策帶起3家世界500強國企。廈門製造業跟泉州沒的比但是港口貨物出口總量超過泉州不覺得奇怪?很大比例都是泉州的貨物,特別是晉江石獅一帶,商人逐利。居住在廈門前20富估計不超過3個是本地人。都在為廈門做貢獻納稅。所以廈門經濟總量比泉州低,稅收總量比泉州高並不是泉州經濟水分大。畢竟經濟特區等諸多政策不是叫好聽的。

其實廈門僅僅zhengfu富。而泉州是民富。2018年廈門居民消費能力比泉州低。泉州人口870萬人,社銷總量3407億。人均消費39172元。增速12.3%。廈門411萬人,社銷總量1542億,人均消費37518元,增速6.6%,廈門居民人均負債率全國第一

說到民生問題是醫療、交通、基礎建設、教育等廈門這些確實比泉州做的好,畢竟政策扶持不單單僅扶持經濟,而是多方面的。泉州這個普通地級市只能自立更生。基礎設施這幾年突發猛進。中心市區城東片區海峽體育館。城東第五中學分校(省內排名第4)。城東泉州第一醫院分院。東海片區泉州第二醫院分院。東海片區市歌劇院,市圖書館,科技規劃館,市文化宮。都已經建設完畢投入使用。東海片區城東片區等地新城區主路都是雙向6車道8車道。許多民生項目還在建設完善中。我相信再不僅的將來將會迎頭趕上廈門。


sjsjksksksj


個人認為,會是廈門。

GDP不用說,用GDP說事的,不用往下看。

鯉城區,老城區囿於“古城保護”計劃,4個街道外觀就不用說了,道路交通說髒亂差也不為過。江對面的4個街道,沿江都有房地產開發,現今入住人數也多,但公交線路屈指可數。應該就一條吧。雖說現在家家戶戶要麼有轎車,要麼也有電動車,但這不能成為不發展公共交通的原理由。

江濱南路,浮橋附近有個大S彎,從動車站過來的,以及鯉景灣、金色外灘、建發等居民外出必經之地,一旦上下班高峰期必堵,也很容易發生事故。但主政者依然不為所動。

鯉城區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部分“古蹟”旅遊區域以及教育資源,但後者我想隨著經濟發展也會被其他區域超越,如晉江、豐澤等。說到旅遊,印象中鯉城沒有一條純粹的商業街,連西街電動車依然亂串,用戶體驗非常不好。

也有可能財政困難,至於原因,肯定也是多方面的。但重點我覺得應該到江對面發展。

豐澤區,相對來說就強很多。從各法院案件收件數就能看出來,豐澤幾乎是鯉城和洛江之和。隨著萬達、泰禾、城東、東海等各板塊崛起,各類公司悉數入駐寫字樓,肯定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稅收增長。但豐澤也不是沒缺點,作為泉州的“政治中心”,或許會有有一些政策優惠,但冰沒有利用政策優惠創造出相應的“成果”,比如沒有一家較有名的企業或者重心落戶豐澤。除了各類開發的小區。

洛江太小,除了各類“小區”外,有工業區,但具體收益情況不明。

剛才從動車站二樓進站口進站時,發現只開東邊的自助驗證通道。西邊的全關上了,之前早上高峰期有開過。這樣從西邊樓梯上來的人就要走到東邊,扛著行李,曬著太陽。把西邊的驗證通道打開,為何不可?

之前去清源山時,看到兩個非本市人購票,問60週歲以上不是免票嗎?售票工作人員答:本地居民才有的優惠,外地人沒有,只能半價。遊客很不爽,嘟噥了幾句,我只聽到:泉州我再也不來了。不知道這是否涉嫌歧視?還是任何一個城市景點都有這樣的“優惠”。景區管理者制定政策時應該都要考慮到。

不否認泉州GDP大市,但要追上廈門,並非“指日可待”。從華大(大部分理工院系)到廈門新校區,及晉江等多數國內知名體育運動品牌運營中心搬到廈門來看,都用腳投票了。而且,我們在發展時,廈門也在發展。


林永權律師


福建泉州和廈門兩個城市發展潛力比較?都是二線城市中的一員


從圖中的GDP來看,泉州2018年首次突破8467.97億元,增速12.%排名第一,而廈門以4791.41億元,排名第三,在經濟上泉州穩做第一,主要增速也是泉州第一,一般發展潛力都是以增速為重點關注,而且泉州地區生產總值一直都是全省的冠軍,而廈門是最近二十年才後發起步,所以趕超泉州這個本土企業居多的城市還有很長時間,目前國家一直在發展廈門,目前廈門規模企業越來越多,產值上億的一百多家,泉州主要是家族企業為主,也就是本土化發展

兩座城市的背景,泉州周秦時代就開發了,宋元時代的第一大港,自古以為泉州都是本土企業發展,所以泉州經濟為什麼一直登頂,家族式企業穩定性很強,關係網已經根深蒂固;廈門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容納性強,成立特區比較早,先後獲批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廈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目前還是旅遊名城,所以發展潛力股也是有的,但是這兩年房價太高,外來人口流失量大,勞動力是一個城市工業發展的根本,但是廈門有旅遊業填補,而且廈門一直都是國家和省裡一直扶持開發的城市,未來前途潛力股。



泉州本土人口過多,而且還排外,所以這制約了泉州市的深度發展。如果泉州容納性更加開放,未來的泉州的經濟實力更加上一層樓,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指日可待,目前來看泉州的未來發展潛力更加大


小螞蟻觀點


泉廈是一家,合則兩利,分則俱傷!清代以前是一家,就是泉州府!

辛亥革命之後也是一家,1912年起至1949年,福建分為四道(1935年福建省四道改為四個行政區): 廈門道,汀漳道,閩海道,建安道(圖 1)。廈門道管轄範圍就是現在的: 廈門,金門,晉江,泉州,莆田,仙遊,大田(圖 1)。 1933年廈門建市,首任市長,晉江龍湖枟林人許友超。

可惜的是1949年金門戰役失利,把廈門、泉州一家人分開了。否則廈門道早早是特大城市了。當時廈門解放成立軍管會,1950年軍管會改為省直轄市,首任市長梁靈光,書記梁靈光、林一心。梁、林搭檔,都是泉州永春人,梁為解放廈門主力部隊29軍軍參謀長,黨委常委。歷史脈絡還是一脈相承!

而今珠三角,長三角都在搞大灣經濟協作區,做強做大(圖 2)。

泉、廈父老鄉親們理應為千秋萬代子孫作想,強強聯合,爭取成為臺海經濟核心區,帶領閩南人出埃及,完成歷史史命 (圖 2、圖 3)!!!





海蠻牛


廈門有天然資源,靠海花園城市,城市漂亮,這幾年一直要改為金融,旅遊為一體城市,可這幾年高房價制約了外來對廈門的嚮往,而且以前湖裡工業區都變成商住宅區了,沒有發展實體經濟,如果沒有以實體做基礎而一味靠房產支撐,在過幾年資源用盡,那廈門絕對會走下波路,泉州主要靠晉江,石獅。後兩個縣級市名氣都蓋過泉州,80年代石獅就很出名,走私,服裝,那時已經全國聞名,那時廈門才一個小島,跟石獅都沒得比,後面廈門成為經濟特區一路猛追,那時湖裡工業區有多少大企業落戶廈門,使得廈門外來人口增加,為廈門GPD做了多少貢獻,後面高房價廈門把企業都趕出了廈門,即時現在要企業到廈門去也難承受土地貴,租廠房貴,廈門可以說現在遇到瓶頸了,除非翔安區,海倉區,做為工業區引進實體進來,那就不一樣了,廈門還有希望,泉州雖然實體經濟為主,GpD全省最高,可泉州太排外,使得外來企業很難落戶泉州,泉州企業都是以本地為主,沒有大城市的包容,漳州以前城市很小,市區就幾條街,在80年還是這樣,漳州也是這十幾年才發展起來,可每一任領導來漳州就像做客,沒把漳州定位好,使現在漳州不倫不類,農業城市不像農業城市,工業不像工業,漳州土地廣域,應該大立發展工業興市,不要跟著廈門走高房價城市,那樣很危險,因為你沒工業支撐,沒有外來人口支撐,應該用最優惠的政策引進企業進來,讓企業在漳州落戶,這樣漳州在過十年肯定是不一樣的漳州


h-j-強


泉州人,在廈門工作過一段時間,但是人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泉州過的。


發展潛力來說,廈門是遠遠大於泉州的,作為福建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廈門的行政級別是大於福州和泉州的。


目前翔安國際機場預計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廈門也將成為國內第七個雙國際機場的城市。


其他沒啥補充的,廈門潛力大,但是天花板明顯,是服務型城市,泉州是工業性城市,沒啥對比性的,在這兩座城有跑過的都知道兩座城市的區別,也沒必要去對比GDP和人均收入房價什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