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類降壓藥(普利類)有什麼副作用,其中培哚普利有什麼不同?

無名藥師


在高血壓患者服用的降壓藥中,名字裡帶“普利”兩個字的藥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類降壓藥,從藥物分類上來說,這類藥物屬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CEI,但為了大家便於記憶瞭解,有時候也將其稱為普利類降壓藥。

普利類降壓藥是非常好的一種降壓藥物,作用明確,還有多個靶向器官的保護作用,但在我國高血壓患者身上,應用的卻遠遠沒有它的同胞兄弟,沙坦類藥物廣泛,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普利類降壓藥在我國高血壓患者身上,引起副作用的發生率偏高有關,這類藥物,到底有什麼副作用,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在介紹普利類藥物的副作用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普利類藥物的“好”。

普利類藥物屬於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性,從而達到抑制血管緊張,降低血壓效果的降壓藥,對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高血壓,都有很好的降壓作用,除了最早的卡託普利,其他的普利類降壓藥都屬於長效降壓藥,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達到24小時平穩控制血壓的效果。

普利類藥物除了能夠有效調節降低血壓以外,對於微量蛋白尿問題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對於輕度腎功能不全的朋友,普利類藥物具有降壓又護腎的作用。對於高血壓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合併蛋白尿腎病等情況的患者,普利類藥物是首選的藥物之一。

另外,相比其他降壓藥物,普利類藥物在心衰治療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普利類藥物具有心肌修復,這種作用主要來自於普利類藥物能夠抑制人體內緩激肽的降解有關,緩激肽這種物質,能夠擴張血管,還能夠對抗內皮細胞的凋亡,因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普利類藥物也有著重要的臨床地位(金三角藥物之一)。對於高血壓伴有急性心梗,高血壓伴有心衰的患者,普利類藥物也是首選的降壓藥物之一。

普利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

普利類藥物這麼好,為什麼臨床利用率卻並不算太高呢?這是因為普利類藥物容易引起一個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乾咳。普利類藥物引起乾咳,屬於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1%以上,在我們亞洲人種身上發生率更高,也更容易出現。之所以服用普利類藥物會發生乾咳的不良反應,還是因為普利類藥物對緩激肽的抑制分解作用,普利類藥物抑制緩激肽分解,緩激肽濃度增加,對於心血管來說,能夠對抗內皮細胞凋亡,對抗心衰,但對於人體來講,緩激肽是一種過敏源物質,會引起過敏性的咳嗽反應,這就是這類藥物引起咳嗽的具體原因。


對於普利類藥物引起乾咳的不良反應風險,還是要說明一點,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此類藥物都會發生乾咳的不良反應,還有部分患者服藥初期發生輕微的咳嗽,隨著服藥週期的延長,身體也會逐漸的耐受,如果屬於這兩種情況,普利類藥物還是可以放心服用的。

除了乾咳的不良反應以外,服用普利類降壓藥物,還應該注意監測血鉀水平,避免高血鉀問題的出現,另外血管神經性水腫,以及一些消化系統的不良反應,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

單獨說下培哚普利

培哚普利是普利類藥物中的一種,普利類藥物即降壓又保護心腎的作用,培哚普利也同樣具有,4mg的常規日劑量,相當於卡託普利50mg的降壓效果,相當於依那普利10mg的降壓效果,這個藥物同樣也是一個長效藥物,服藥後6~7小時達到最佳降壓效果,而其降壓藥效可以持續18~24小時,而且其降壓效果平穩,還有改善左心室肥厚方面的療效,是很好的降壓藥物。

這個藥物的吸收受到進食影響,因此一般推薦晨起後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對於有夜間高血壓的朋友,睡前服用培哚普利,對於糾正非勺型高血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從副作用方面來看,培哚普利的乾咳發生率在各類普利類藥物中不算高,大約在2.5%左右,除了要注意乾咳的不良反應風險以外,服用培哚普利還要注意其引起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方面的風險,另外頭痛,皮疹,血鉀升高等方面的普利類藥物共有的不良反應風險,也都值得引起注意。


李藥師談健康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您!普利類藥物可引起非特異性氣道超反應性、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持續性乾咳等。其中,咳嗽多發生於夜間,並且夜間或平臥時會加重,尤其是婦女或非吸菸者。


普利類藥物副作用

原來,普利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乾咳,其發生率高達20%。普利類藥物還可能引起低血壓。普利類藥物可以減少醛固酮的合成,對於那些腎功能不全、正在補鉀治療或者正在服用保鉀藥的患者來說可能引起血鉀升高,嚴重時引起高鉀血癥。普利類藥物可能導致神經血管性水腫。所以,對於可能發生神經血管性水腫的患者來說最好不要服用普利類藥物。

培哚普利

培哚普利常釋製劑主要不良反應:血鉀水平升高、頭痛、咳嗽。培哚普利片必須飯前服用,因為食物改變其活性代謝產物培哚普利拉的生物利用度。培哚普利每天服用一次。培哚普利片必須飯前服用,因為食物改變其活性代謝產物培哚普利拉的生物利用度。

在所有ACEI中,培哚普利優勢凸顯。培哚普利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抑制作用強,每日單次8 mg降壓效果顯著,目前已擁有超過5萬例患者的豐富循證積累,鑄就了ACEI經典循證。


研究表明,培哚普利可顯著降低PCI術後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發生率。培哚普利8 mg/d應用1年可逆轉急性心肌梗死後患者左心室重構,從而降低心力衰竭發生風險。


黃志豔大夫


我們知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也就是普利類是高血壓指南推薦的一線降壓藥物,這類藥物降壓效果溫和,服用2-4周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起始劑量從最小推薦劑量開始,按降壓療效或患者耐受性逐漸增加劑量直至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這類藥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對靶器官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應用非常廣泛。



普利類藥物有一些副作用是需要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比如干咳,ACEI類藥物會引起10%~20%的患者出現喉嚨發癢、陳發性發作的刺激性乾咳,以夜間為重,嚴重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這種乾咳不良反應女性多於男性,這種不良反應出現的時間長短不一,可以在服藥一週或一個月後出現,甚至一年後出現,如果做一些輔助檢查多為陰性結果,一般鎮咳、祛痰、消炎等藥物無效,臨床常常會誤診,給患者帶來痛苦,減量或停用 ACEI 類藥物後咳嗽可明顯減輕或消失,多數可於停藥 1 周後消失,停藥後可以換用ARB類藥物。

ACEI另一類罕見但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血管性水腫,症狀輕微者,停藥數日後便可消失,但偶可發生喉痙攣、喉水腫、呼吸衰竭等嚴重不良反應,危險性較大。多見於首次用藥或治療最初24h內。一旦疑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者,應立即停藥,同時告誡患者應終生避免使用所有的 ACEI 類藥物。普利類其他不良反應有低血壓、皮疹,偶見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味覺障礙。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

至於培哚普利和其他藥物的不同,培哚普利主要是擁有最廣泛人群循證證據的ACEI,它是第三代,高脂溶性ACEI,組織親和力更高,是谷峰比最高的ACEI,持續24小時降壓,更平穩安全。總之,這類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用藥期間要監測血鉀及血肌酐變化。

參考文獻: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培哚普利說明書


南開孫藥師


培哚普利是屬於血管經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它的作用機制是顯著降低血管緊張素II水平,阻斷腎素血管素系統,從而發揮降壓作用。



培哚普利是前體藥物,在肝臟內可以被轉換成有效的藥物,發揮降壓作用,目前來說,培哚普利是臨床證據較多的ACEI類藥物。

與組織結合力相比較,貝拉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卡託普利,所以培哚普利在幾種普利類降壓藥中效能中等。



培哚普利主要經過腎臟清除,其半衰期為24小時,所以它為長效製劑,通常每天使用1次即可。培哚普利降壓的谷峰比為35,卡託普利的谷峰比為25,依那普利谷峰比為51,雷米普利谷峰比為50-63。谷峰比是藥物的血藥濃度最低濃度與最高濃度的比值,谷峰比越高,說明血壓波動較小,降壓作用越平穩,所以培哚普利相比其他普利類藥物,可能控制血壓並不是很平穩。


ACEI類降壓藥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咳嗽,培哚普利發生咳嗽率是2.5%,與其他普利類藥物比較,相對較低。使用一種ACEI類製劑發生咳嗽,可嘗試換用另外一種ACEI類,有可能緩解症狀。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合理用藥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