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評:年味兒

北方网评:年味儿

從元旦開始,各大商家為了招攬顧客,就開始了節日打折促銷活動,一直要持續到過年。有些人一進臘月就開始張羅著掃房做衛生,認為年前忙起來就沒空收拾了。從小年開始,更是一系列關於中國年的習俗被人們按部就班地安排上,吊錢、對聯、大福字全套“傢伙什兒”一樣都不能少;蒸饅頭,蒸年糕 ,煎炒燉煮,樣樣食材統統配齊。儘管大家都忙活得熱火朝天,可還是時常能聽到有人說“年味兒淡了”,“現如今都沒啥年味兒了”,“吃啥都不是小時候的味兒了”,“想當年我們小時候”……仔細想想,年味兒真的淡了嗎?還是新年新過法,新年有新樣?

所謂“年味兒淡了”,是因為刺鼻的火藥味兒少了。取而代之的電子鞭炮聲光電一體化,製造點動靜烘托節日氣氛一點也不遜色。沒有了傳統的煙花爆竹燃放後的紙屑垃圾,環衛工人的新年也能輕鬆不少;禁放煙花爆竹,我們的城市少了一個安全隱患,同時也能遠離霧霾的侵害;電子鞭炮外觀精美,安全環保的同時還能裝點居室,一舉好幾得。

所謂“年味兒淡了”,是因為擺攤兒賣年貨的少了。年貨節被搬進了室內標準化市場,或是各類電商平臺。人們再也不用在寒風裡採購年貨了。前幾日還聽到快遞小哥發牢騷,“現在人們什麼都從網上買,湯圓也能從網上買”。是啊,不正是因為電商平臺的興起才帶動了快遞業的蓬勃發展嗎?

所謂“年味兒淡了”,是因為挨家挨戶拜年的少了。從電話拜年到短信拜年,從QQ拜年到微信拜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拜年”總能讓那些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見面的人們在互聯網上相聚,花樣翻新的拜年信息更是凝聚了我大中華才子的智慧。或語音,或視頻,或是在家庭群裡搶紅包,相隔再遠大家也能一起嗨翻天。

所謂“年味兒淡了”,是因為居家打牌喝酒的少了。利用七天假期全家出遊,成為近些年來中國人過年的新時尚。讓旅途驅走往日的疲憊,給心情放個假,給家人一個歡聚的機會,或看看中國年的別樣風情,或領略異域風景的特色,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哪裡的風景都迷人。

有人開玩笑說,“小時候幻想,20年後動動手指想要的東西就能變出來,現在想想不就是網購嗎”?是啊,有多少曾經在科幻大片裡才能見到的場景,今天都成了百姓家裡的日常,我們不得不感嘆生活的日新月異。不是“年味兒淡了”,是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是“年味兒淡了”,是我們的文明程度提升了;不是“年味兒淡了”,是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中國人的“年味兒”就藏在“家”裡,藏在“煙火氣”裡,藏在我們幸福美好的日子裡!(楊璐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