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为什么叫“破五”?农村都有什么习俗,应该吃什么?

新大风歌


今天初六了,已经破五了,我们来谈谈正月初五为啥又叫破五,原来是这样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名族,在这几千年的传统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习俗,就拿春节在我老家湖南来说,比如一定要在当年结束前的几天打扫卫生,洗澡洗衣服不能把当年的不好留到来年,而不能在正月初四前不能洗衣服啦,不能动刀,不能倒垃圾,不往外扫地,不洗衣服,妇女不用针缝纫,不用刀剑,不工作,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等。而到了初五呢!新年已过,这些禁忌都要破除,恢复正常生活,所以正月初五就称破五。

过了初五新的一年就正式开始了。在“破五”的这一天,有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迎财神。现在的人,不论是普通的家庭还是做生意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这一点。迎财神,图吉利。因此“破五”这天又被称为“送穷日”,很多店铺在这一天之后就可以开门或者开张了这样的活动并不仅仅是希望能够得到财富,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的家人们都能够健康。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间的习俗更是多种多样,这使得我们的节日文化更加的具有底蕴,简单的一个“破五”,就有如此多的说法,汉语词汇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家和万事兴!





青裁桃鸢


大家好我是提子yue,在我们老家大年初五除了破五要包饺子放炮外初五也是猪的日子(并不是骂人哈),在我们老家有一个说法是猫三狗四猪五羊六。

在老家农村都是家家有个大院子,一般家里都养些猫狗一类的动物,从除夕到初二是过年,一般供奉家谱的都初二晚上或是初三一早撤供。然后初三开始是猫日子,家里养猫的不要在初三这天做针线活,意思是扎猫头,也不能使用刀剪子等一类的东西。初四是狗日子,家里养狗的一样不能使用锋利的刀剪一类的。

初五是猪日子,初六是羊日子,这两天家里养猪或是羊的,这天除了不能使用刀剪一类的还要包饺子,一般都是蒸饺,而且包的饺子尽可能的大,饺子越大意味着家里养猪下的猪仔或是羊下的羊仔越大。[大笑]

然后初七是人日子,一般吃面条,象征一整年顺顺利利的。新年七天乐就过去了,初八就没什么说法了或是有说法我不太清楚了[呲牙]





提子Yue


大年初五,在我们老家,零点开始家家户户鞭炮阵阵,接财神,送穷神,祝愿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来。这一天也是“财神日”,“破五”是破过年的禁忌,除夕至年初四不能扫地,主要是留住财气,从年初五开始可以正常扫地了,处处打扫得一尘不染。在吃的方面从年初一中午开始就没有什么禁忌了!











对讲机达人


破五,它有两层意思,也就是到了初五的时候,原来初一到初四的那些禁忌呀,规矩呀,都可以不用遵守了。就是春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开始工作生活了,这是第一层破

第二层破事破坏运,把霉运,一些不好的东西通通的扫出去。不破不立。这样寄托了一种愿望,今年万事都顺利。家家户户都要扫垃圾。倒垃圾,打扫。表示节日结束,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然后就请财神回家,保佑自己家风调雨顺,发财。


知常容


1、正月初五,也叫“破五节”,是春节里面重要的一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破五”意味着之前的很多禁忌在这一天开始,便可以解除了,接下来就可以真正“开年”了,新的一年,百无禁忌,样样就手,心想事成。也寓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2、大年初五,也是很多门店开市的日子,不过今年就不同了,因为很多地方依旧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型的饭店不宜开市,当然,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在旧时的春节,年初一到年初四,大家都会休息,或者是忙着自己家里的事,而没有开门做生意,到了年初五这一天,才打开门迎接八方来财。所以,年初五,也寓意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3、传说中正月初五还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这一天用来开市也最好不过。另外,人们还会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先送穷,再迎神。把曾经的那些穷运全部送走,迎来崭新的财运,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赚到盘满钚满。也寄寓了广大人民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穷苦,迎接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心愿。

4、正月初五迎接财神,送走“穷鬼”,希望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事业红红火火,薪水成千上万,职位步步高升,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在财气洋溢的一年里,可以福气盈门,万事顺意。过往的那些破旧寒酸可以一一消除,美好富足的生活即将降临你身边,财运亨通,年年有余,今年要比去年更进一步。

5、正月初五,愿我们也能破除一切厄运,迎来源源不断的好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总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愿大家抛下过去的烦恼,忘掉曾经的苦闷,放下过往的忧郁,往事清零,开启自己元气满满、好运连连的新生活。相信,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只要自己有信心,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便有好运围绕,越努力越幸运。

6、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把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关心的人,希望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回报,但愿每一个此时此刻付出的人,在下一个阶段都能如愿以偿得到应有的收获。努力的人,财运、好运都能如约降临。愿每一位努力的人,年年岁岁有好运,日日夜夜都幸福。

7、庚子鼠年,大年初五,让我们破除禁忌,事事顺利,送走穷苦,送走瘟神,迎接财神,纳福好运。新的一年里,祝福大家八方来财,大财小财进口袋,幸福祝福温馨满足。祝福各位家人安康、笑口常开,祝愿国家安宁、民族富强!

8、今天这个重要的节日都吃水饺、老北京人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有了。“破五”的饺子讲究馅儿是一个肉丸的。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子很相似。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担得严严实实,谓捏“小人”嘴。家家户户剁“小人”,“小人”又指谁呢?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人们心目中的“小人”,形象的说指戏剧舞台上勾着白脸、心怀鬼胎、行为不轨的丑角儿。人们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旧“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菲菲姐的Vlog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国臣幸福一家人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1、正月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图吉利,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财神,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没到大年初五零时零分,人们就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炮竹,点烟花,像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2、送穷神,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民俗认为,破五前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3、吃饺子,初五这天,民间通常食俗是吃饺4、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1db02d35bd240098fd915fd822553cf\

农人艳儿


1、祭财神

  祭财神不仅是南方的传统,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3、扫房子

  大年初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4、接路头神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

  5、要放鞭炮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6、要吃饺子

  在大年初五这一天,每一家每一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我们在包饺子的时候,都要捏每一个饺子的边,这个边相当于小人的嘴,所以也就相当于捏小人的嘴,这样可以避免那些闲话传言什么的。在这一天,家里的妇女一般会找几件衣服来拆一拆,俗称“拆小人”,这样可以减少霉运。



明哥vloy


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1要放鞭炮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2要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霉运。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3一定要清垃圾

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4不宜做事

按照旧的习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可能会有灾害发生。无论则南北方,过去坊间都忌讳吃藕,也忌讳梳头。但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

5忌串门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初五不串门其实就是避免见到穷神也就是小媳妇、有的地方干脆叫“初五送穷媳妇出门后喜迎财神”,其实是古时对妇女的一种不尊重。

另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忌讳在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大年初五的4种习俗

1祭财神

祭财神不仅是南方的传统,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3扫房子

大年初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4接路头神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





热门奇迹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那么,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正月初五又被称作“破五日”,人们认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百事禁忌,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受到了约束,诸如不准妇女串门、不准动针线等。



初五这天也有禁忌,比如这一天不能用生米做饭,必须吃饺子等。但是过了初五,这些禁忌都可以破除了。因为初五过后人们便要开始工作,商店开门营业、学子返回学堂。

破五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由来,慢慢的演变出来的

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是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

第二种说法

还有一说,初五是迎接财神的日子,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第三种说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按:"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习俗二 祭财神
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味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习俗三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赶五穷”“送穷土”等,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等到初五,用纸剪一个小人,让其随垃圾一起送到门外,这便是“送穷”。


习俗四 大扫除
大年初五,人们从黎明起便开始放鞭炮,打扫卫生。按照习俗,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搞卫生的,垃圾只能放在屋里拐角处。因此到了破五这一天,家家都会彻底搞一次大扫除。把垃圾扫出大门,堆放在一起,将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隆一声,把一切晦气全部赶跑!

习俗五 开市
旧俗中,大小店铺均从正月初一起关门,从正月初五起开市。人们把大年初五认为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习俗六 吃饺子放鞭炮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霉运。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财源广;

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

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

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希望小丸子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1000d854b7acc93f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