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為什麼叫“破五”?農村都有什麼習俗,應該吃什麼?

新大風歌


今天初六了,已經破五了,我們來談談正月初五為啥又叫破五,原來是這樣的原因: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名族,在這幾千年的傳統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習俗,就拿春節在我老家湖南來說,比如一定要在當年結束前的幾天打掃衛生,洗澡洗衣服不能把當年的不好留到來年,而不能在正月初四前不能洗衣服啦,不能動刀,不能倒垃圾,不往外掃地,不洗衣服,婦女不用針縫紉,不用刀劍,不工作,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等。而到了初五呢!新年已過,這些禁忌都要破除,恢復正常生活,所以正月初五就稱破五。

過了初五新的一年就正式開始了。在“破五”的這一天,有我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迎財神。現在的人,不論是普通的家庭還是做生意的人,都非常的重視這一點。迎財神,圖吉利。因此“破五”這天又被稱為“送窮日”,很多店鋪在這一天之後就可以開門或者開張了這樣的活動並不僅僅是希望能夠得到財富,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的家人們都能夠健康。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民間的習俗更是多種多樣,這使得我們的節日文化更加的具有底蘊,簡單的一個“破五”,就有如此多的說法,漢語詞彙博大精深,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新的一年裡,家和萬事興!





青裁桃鳶


大家好我是提子yue,在我們老家大年初五除了破五要包餃子放炮外初五也是豬的日子(並不是罵人哈),在我們老家有一個說法是貓三狗四豬五羊六。

在老家農村都是家家有個大院子,一般家裡都養些貓狗一類的動物,從除夕到初二是過年,一般供奉家譜的都初二晚上或是初三一早撤供。然後初三開始是貓日子,家裡養貓的不要在初三這天做針線活,意思是扎貓頭,也不能使用刀剪子等一類的東西。初四是狗日子,家裡養狗的一樣不能使用鋒利的刀剪一類的。

初五是豬日子,初六是羊日子,這兩天家裡養豬或是羊的,這天除了不能使用刀剪一類的還要包餃子,一般都是蒸餃,而且包的餃子儘可能的大,餃子越大意味著家裡養豬下的豬仔或是羊下的羊仔越大。[大笑]

然後初七是人日子,一般吃麵條,象徵一整年順順利利的。新年七天樂就過去了,初八就沒什麼說法了或是有說法我不太清楚了[呲牙]





提子Yue


大年初五,在我們老家,零點開始家家戶戶鞭炮陣陣,接財神,送窮神,祝願新的一年財源滾滾來。這一天也是“財神日”,“破五”是破過年的禁忌,除夕至年初四不能掃地,主要是留住財氣,從年初五開始可以正常掃地了,處處打掃得一塵不染。在吃的方面從年初一中午開始就沒有什麼禁忌了!











對講機達人


破五,它有兩層意思,也就是到了初五的時候,原來初一到初四的那些禁忌呀,規矩呀,都可以不用遵守了。就是春節告一段落,接下來就開始工作生活了,這是第一層破

第二層破事破壞運,把黴運,一些不好的東西通通的掃出去。不破不立。這樣寄託了一種願望,今年萬事都順利。家家戶戶都要掃垃圾。倒垃圾,打掃。表示節日結束,新的一年正式開始。

然後就請財神回家,保佑自己家風調雨順,發財。


知常容


1、正月初五,也叫“破五節”,是春節裡面重要的一天,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破五”意味著之前的很多禁忌在這一天開始,便可以解除了,接下來就可以真正“開年”了,新的一年,百無禁忌,樣樣就手,心想事成。也寓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2、大年初五,也是很多門店開市的日子,不過今年就不同了,因為很多地方依舊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型的飯店不宜開市,當然,這是為了安全起見。在舊時的春節,年初一到年初四,大家都會休息,或者是忙著自己家裡的事,而沒有開門做生意,到了年初五這一天,才打開門迎接八方來財。所以,年初五,也寓意招財進寶,財源滾滾。

3、傳說中正月初五還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這一天用來開市也最好不過。另外,人們還會搞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先送窮,再迎神。把曾經的那些窮運全部送走,迎來嶄新的財運,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可以賺到盤滿鈈滿。也寄寓了廣大人民辭舊迎新,送走舊日窮苦,迎接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心願。

4、正月初五迎接財神,送走“窮鬼”,希望每個人在新的一年裡,事業紅紅火火,薪水成千上萬,職位步步高昇,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在財氣洋溢的一年裡,可以福氣盈門,萬事順意。過往的那些破舊寒酸可以一一消除,美好富足的生活即將降臨你身邊,財運亨通,年年有餘,今年要比去年更進一步。

5、正月初五,願我們也能破除一切厄運,迎來源源不斷的好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願大家拋下過去的煩惱,忘掉曾經的苦悶,放下過往的憂鬱,往事清零,開啟自己元氣滿滿、好運連連的新生活。相信,沒有什麼事是過不去的,只要自己有信心,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便有好運圍繞,越努力越幸運。

6、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把美好的祝福送給我們關心的人,希望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回報,但願每一個此時此刻付出的人,在下一個階段都能如願以償得到應有的收穫。努力的人,財運、好運都能如約降臨。願每一位努力的人,年年歲歲有好運,日日夜夜都幸福。

7、庚子鼠年,大年初五,讓我們破除禁忌,事事順利,送走窮苦,送走瘟神,迎接財神,納福好運。新的一年裡,祝福大家八方來財,大財小財進口袋,幸福祝福溫馨滿足。祝福各位家人安康、笑口常開,祝願國家安寧、民族富強!

8、今天這個重要的節日都吃水餃、老北京人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徵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麼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餃子褶要擔得嚴嚴實實,謂捏“小人”嘴。家家戶戶剁“小人”,“小人”又指誰呢?恐怕很難說清楚。在人們心目中的“小人”,形象的說指戲劇舞臺上勾著白臉、心懷鬼胎、行為不軌的丑角兒。人們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舊“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此外,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據說,這樣可以免黴運。



菲菲姐的Vlog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國臣幸福一家人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1、正月初五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圖吉利,人們以各種方式迎接財神,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沒到大年初五零時零分,人們就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炮竹,點菸花,像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2、送窮神,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民俗認為,破五前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生,所以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講究,叫“送窮”
3、吃餃子,初五這天,民間通常食俗是吃餃4、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生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1db02d35bd240098fd915fd822553cf\

農人豔兒


1、祭財神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2、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衣”。民俗認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講究,叫“送窮”。

  3、掃房子

  大年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

  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4、接路頭神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

  5、要放鞭炮

  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人們要用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6、要吃餃子

  在大年初五這一天,每一家每一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我們在包餃子的時候,都要捏每一個餃子的邊,這個邊相當於小人的嘴,所以也就相當於捏小人的嘴,這樣可以避免那些閒話傳言什麼的。在這一天,家裡的婦女一般會找幾件衣服來拆一拆,俗稱“拆小人”,這樣可以減少黴運。



明哥vloy


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允許搞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

1要放鞭炮

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人們要用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2要吃餃子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此外,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這樣可以免黴運。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初五這天,有些地方餃子裡還要包上硬幣、蜜棗、紅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3一定要清垃圾

一定要將過年期間所製造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否則會帶來窮困。將灶灰及清掃房屋的垃圾送出門外,再放炮驅邪。寓意在新的一年裡送出窮困,迎來富裕和幸福。

4不宜做事

按照舊的習慣,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財。“五忙日”,禁止動土,否可能會有災害發生。無論則南北方,過去坊間都忌諱吃藕,也忌諱梳頭。但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

5忌串門

《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新婚女子亦於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清裨類鈔》也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

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破五”。初五不串門其實就是避免見到窮神也就是小媳婦、有的地方乾脆叫“初五送窮媳婦出門後喜迎財神”,其實是古時對婦女的一種不尊重。

另外,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還會忌諱在這一天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

大年初五的4種習俗

1祭財神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2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衣”。民俗認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講究,叫“送窮”。

送窮的方式頗多。簡單的只是清早響著爆竹把垃圾倒出門外完事,複雜些的則要用紙剪一個小人(窮媳婦)送走,甚至還要讓她背個裝了垃圾的紙袋送在門外;更有破五飽食或汲水滿甕的,稱“填窮”,或者把別人家的“窮媳婦”拿走,稱“得富”。

3掃房子

大年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

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4接路頭神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





熱門奇蹟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允許搞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那麼,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講究呢?
正月初五又被稱作“破五日”,人們認為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百事禁忌,人們的很多活動都受到了約束,諸如不準婦女串門、不準動針線等。



初五這天也有禁忌,比如這一天不能用生米做飯,必須吃餃子等。但是過了初五,這些禁忌都可以破除了。因為初五過後人們便要開始工作,商店開門營業、學子返回學堂。

破五的來歷
第一種說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圓年”,意思是說年過完了,到這一天要做一個總結,劃句號了。其實,這是“破五”的變種,是由於不知“破五”的由來,慢慢的演變出來的

據《封神榜》所說,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有令她“逢破即歸”。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封了窮神以後,就更讓人討厭了,還沒聽說有誰是喜歡窮神的是不是?所以人們就在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即歸”----馬上滾回去吧!

第二種說法

還有一說,初五是迎接財神的日子,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寓意就是迎接財神的到來。

第三種說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

由於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

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按:"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習俗二 祭財神
我國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南西北中,意味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點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大富大貴。

習俗三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神。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趕五窮”“送窮土”等,民俗認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等到初五,用紙剪一個小人,讓其隨垃圾一起送到門外,這便是“送窮”。


習俗四 大掃除
大年初五,人們從黎明起便開始放鞭炮,打掃衛生。按照習俗,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許搞衛生的,垃圾只能放在屋裡拐角處。因此到了破五這一天,家家都會徹底搞一次大掃除。把垃圾掃出大門,堆放在一起,將爆竹放在垃圾堆上點燃,轟隆一聲,把一切晦氣全部趕跑!

習俗五 開市
舊俗中,大小店鋪均從正月初一起關門,從正月初五起開市。人們把大年初五認為是財神生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習俗六 吃餃子放鞭炮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此外,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這樣可以免黴運。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初五這天,有些地方餃子裡還要包上硬幣、蜜棗、紅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

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

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

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

希望小丸子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1000d854b7acc93f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