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期,尤其是技術工人,但是為什麼有些企業不願意招?

傑森董681


45歲確實是人生黃金期,但這個黃金期,是從人的體力、智力和經驗技能等方面綜合來看的。

45歲的技術工人,也不是所有的企業不願意招,有些行業對吃苦耐勞和技能等級的要求比較高,比如說採礦、鋼鐵等行業,年輕人一般比較難適應,所以對45歲的中年人是比較歡迎的。


有些行業,比如電子行業,一般都是三班倒運行,可能對技術工人身體的要求大過技能的要求,而45歲的人,單從身體條件來講,肯定不能算是黃金時期,自然不能受到這類企業的青睞。


說到底,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對員工的年齡設定過多限制條件,挑挑揀揀,由是人口紅利造成的結果,但現在隨著這種紅利的逐步喪失,相信以後企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齡員工的。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職享營


45歲的人沉穩、成熟,要經驗有經驗、要精力還有精力,國外企業都搶著要這樣的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隨處可見白髮蒼蒼的老技術人員,但為何國內很多企業都不願意要?箇中原因令人揪心!

1、聘用你成本太高。45歲的人員,工作了二十餘年時間,這個年齡的他們熟悉業務、技術精湛,要經驗有經驗、要精力還有精力,但對於用人單位來說,聘用這樣的一個人員,尤其是一名技術人員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成本太高了,一個年輕小夥可能只需要給四、五千元就可以打發掉了,而聘用一名45歲的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沒個一、兩萬月薪根本沒人理會,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企業經營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企業能不招大齡的技術人員,就儘量不招了。

2、加班比不上年輕人。45歲的人,可能家中尚有二老,下有二小,家務事繁多,也就無法跟年輕人比拼加班時間了,而年輕人尤其是未結婚的人,晚上都閒得發慌,不讓他加班反倒覺得無聊,也就只有通過加班來打發時間了,所以,45歲的人員是無法跟20來歲的年輕小夥子比拼加班時間的,而加班就意味著無償為公司付出,作為公司老闆當然是樂見的,所以公司更傾向於招聘年輕的人員。

3、45歲的人都變老油條了,不像年輕人好忽悠。45歲的人工作了二十多年,算得上是久經江湖,已經變成老油條了,公司如果想玩點花樣,很可能會被一眼識破,老闆就認為,是很難讓他們喝下雞湯的,那這樣就很難激發這些大齡員工的工作熱情,而年輕人就不一樣,給你喝下一碗雞湯,可能就會馬上變得熱血沸騰,可能就會加班至通宵達旦為你賣命,所以就會更傾向於招聘年輕的員工。

4、思維變固化,創新性不足。職場上想要做得出色,創新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尤其對技術人員來說更是如此,大齡的員工,往往可塑造性開始降低,思維已日漸固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站在老闆的角度,認為聘用這樣的一個人是不符合公司發展需要的。

5、缺乏對大齡職場人士政策保護。為什麼在國外的公司會有那麼多白髮蒼蒼的大齡工人?原因就是他們有相關的法律保護,在國外,一旦企業被舉報歧視大齡員工,就會面臨被起訴。在美國,人家的人事表格都不允許有年齡這一欄目的,面試談話也不允許談及年齡,否則將被視為侵犯年齡隱私權而被處罰。而我國企業不招45歲以上的大齡員工,原因很多,但缺乏法律保護就是重中之重。

藉此,呼籲社會各界人士要尊重大齡員工,他們也曾經拼博過,也曾為公司、為社會奉獻了二十多歲的青春與汗水,而現在他們年紀大了,請不要一腳把他們踢開,這是讓人心寒的,長久下去,這種做法也可能會毀掉國內廣大企業的。再次呼籲相關部門立法保護這些大齡員工,唯有這樣,或許整個社會才有可能得到良性發展!


設計製造迷


你好,45歲左右的員工正是年富力強、經驗豐足的高峰期,尤其是一些技術人才更是難求,但為什麼有些企業不願意招用呢?我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吧。具體如下。

我認為一些企業不願意招用45歲左右的員工,是因為這些人(尤其是技術人才)大多對工資待遇要求很高,超過了企業的工資支付能力,所以即便這些大齡人才能力再強,企業也不會招用。這主要的可能是企業本身的利潤比較薄,對45歲左右的高技術人才用不起,所以乾脆不招這些人算了。所以,企業出不起價錢決定了不願意招那些正處於黃金期的45歲職場人。

再一個,我認為一些企業不願意招用45歲左右的人,也是企業的一種用工策略。怎麼說呢,在大多數企業看來,不管是什麼崗位,都是可以替代的,也都是可以找到那種“物美價廉”型的員工,所以企業就覺得沒有必要非要招一個技術能力非常高超的人,招一個一般般的一樣可以搞好工作,用一句非常流行的話講就是“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企業在用工策略上大多都會遵循這個原則,所以這種情況下,一些45歲的優秀技術人才可能對企業來說反而不是最合適的,所以也就不會招錄。求職者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能力超強,企業就一定會要你,還是要看合不合適企業。

還有,

我認為一些企業不願意招用45歲左右的大齡求職者,很可能跟企業的業務性質有關。比如一些企業的崗位都是服務性質的,它要求的就是年輕,這個時候別說45歲,恐怕35歲企業都不要的。比如還有一些企業,它裡面幾乎全都是高級技術人才,而且那些人的年齡更年輕,這種情況下,即便45歲的人技術能力很強,可能人家企業也不缺這方面的人,自然也不會招用的。

最後還有一個因素,我認為一些企業不願意招用45歲以上的人員,跟企業的管理層或領導層的思想認識有很大關係。說直接點吧,企業之所以不願意招用那些45歲以上的大齡員工,就是領導或者老闆的意思。他們不願意用這些人,管你有沒有能力,都不考慮,求職者也沒轍的,誰也管不了,就是這麼直接乾脆。

以上就是我自己從招聘經歷中總結的一些情況吧,我覺得企業之所以不願意招用45歲左右的大齡求職者,主要就是上述四方面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如果想要全社會的企業大量招用45歲以上的大齡勞動者,必須要勞動部門和企業方面提高責任意識才行。


Sir聊HR


恰恰相反,老卓倒是非常喜歡錄用有經驗、有技能、家庭穩定、重責任的中年大哥大姐們(技術工人)。

現在相當部分的企業會把用人標準卡在45歲以下。當然,這跟企業性質、行業特性、產品週期等息息相關,比如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電子商務、軟件研發等。但是,傳統的製造業、建築業、生產型企業等自動化水平並不高,仍然需要大量踏實吃苦的技工。相比之下,年輕人的選擇餘地就更大了,一言不合就走人:待遇不好,同事關係不融洽,心受委屈了等等。

另外一點不可否認,就是人才和技術的的更新迭代太快。三天不學習,肯定趕不上鄧紫棋。45歲年齡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應酬多,你要給他掰嘴餵食確實有難度,只能連推帶哄。

其實,現實中歧視無處不在。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45歲真不應該人為的硬性劃歸中老年。老卓都覺得有必要把《勞動法》修改修改了,真要到了青黃不接的那天,損失的不單單是企業,而是整個社會。





老卓侃天下


何止45歲,很多企業連35歲以上的人都不願意招了,這股來自於互聯網的邪風已經吹遍了整個中國,核心需求其實就是資本家把壓榨剝削擺到檯面上來了,又想要年輕有潛力,又想要好忽悠聽話幹活的,這樣才會誕生了這種不合理的需求。

其實人到中年,積累了很多經驗,也擁有豐富的閱歷,經過了前面30多年的人生磨礪,40歲正是一個人工作上巔峰時期,也是收穫時期,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因為他們受到體能的影響較小,動腦的工作更能體現他們的價值,要知道45歲人的身體機能是無法和20多歲相的。他們在各行業崗位發光發熱,充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也是正道,但是某些企業和老闆為了追逐利益,追求資本最大化,就喜歡用年輕人,為什麼?

第一,人年輕好騙,容易忽悠,一般畫餅就能騙到他,說一些豪情壯志更能引起這人剛從學校出來不久的人的共鳴。有經驗的人經歷過太多風雨,不會這麼容易上當的,不好忽悠。

第二,工資需求低。年輕人多半是單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對工資的需求沒有已經成家立業的中年人來的大。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甚至助學貸一大堆,壓力山大,對工資要求不可能低得了的,哪裡工資開的高就去哪裡,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第三,年輕人精力旺盛,因為沒有家庭的負擔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只要工作需要,996甚至通宵都是常態。中年人因為年紀的原因,不可能再像年輕人一樣去拼命,再加上家庭的負擔,更多的會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家庭上,比如輔導小孩寫作業,照顧身體不好的老人等等。

寫在最後,誰都年輕過,都是從年輕人成長起來的,也經歷過老闆的畫餅和許願忽悠,這段經歷很有用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願大家都在自己的中年時期能做到事業有成,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來。


飛翔的亞洲之鷹


怎麼可能,我們東風公司某改制完企業廠領導和技術部領導在開會的時候明確說40歲年齡就太大了,早晚要淘汰。關鍵是我們是搞機械的,電腦畫圖、力學計算、工藝工裝設計都是我們這些老人家在做,竟然嫌棄我們了[捂臉]


減肥進行


中國絕大多數單位,都是抱著短期思維來快錢,低成本。不會珍惜人才和尊重人才,所以他們的隊伍是不穩定的。對白馬式的人才他們只有獻媚般的渴求,談不上尊重的因素。另一面對於他們不認為是人才的職員,他們是各種言語上的危機恐嚇。殊不知對人才的尊重首先是對職員的尊重,否則任何職工對單位是沒有歸屬感,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離開,沒有機會他們就會虛於應付。主要區別在於一個是主動積極工作,在單位攻堅或危機時候特能顯能量,另一個是被動工作,一旦單位停滯發展或危機階段,就能顯出其巨大危害性,這是凝聚力的重要性。


手機用戶55093845651


現在招工的工廠,大多數都是勞動密集型,無需什麼技術的外加工廠,超過三十五歲的男人,三十歲的女人,已不適應這種工作。因為勞動時間超長,上了上述年紀的人挨不了。

四十五歲以上的技術工,不是沒人要,但崗位較少,要人也是千挑萬揀的。

為什麼中國缺熟練的技術工,血汗工廠居多,市場沒有迫切的需要,因而工人缺乏成長的渠道,要時卻沒有。


安平144796971


"獵頭葩葩說"並不贊同題主所說的45歲是人生的黃金期 ,45歲在職場中,對於大多數招聘企業,已經處於年齡上限,而且是針對高管崗位,其他中層崗位對年齡要求會更小。甚至在某些行業高管年齡要求在38歲以下。


因此,對於45歲技術工人而言,對於大多數技術工人而言,已經進入了職場衰退期,也就是企業不願意招聘情況,具體原因,"獵頭葩葩說"認為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管理成本,45歲的技術工人,具有豐富的職場經驗與人生經驗,都已經是老江湖了,俗稱"老油條",搞對立鬥爭,拉幫結派,偷奸取巧 ,倚老賣老,虛與委蛇,而且對於他們而言,人生已經看到盡頭,對未來事業的追求已經停止,類似種種行為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容易使企業內耗之中。

2、人力成本,45歲的技術工人,面臨更大生活壓力,而且以資深員工自居,同等崗位,但是對於薪酬待遇往往希望高於年輕人,但是年齡不等於資歷,對於大多數技術工人,可替代性太強,你並沒有市場競爭力,你的二十多年的經驗,可能三四年工作經驗年輕人就可以承擔。

3、風險成本,45歲的技術工人,受限於自然規律,這個年齡人體機能退化,各種潛藏的疾病可能容易隨時爆發,而且很可能倒在工作崗位上,在中國的國情下,家屬不鬧個幾十萬都不好意思講出來。即使年輕人都有入職體檢要求,對於一些工作壓力大導致疾病突發率增加的員工是拒絕的。

4、工作效率,45歲的技術工人,與年輕人相比,精神專注力,工作強度的承受力等方面始終無法與年輕人相比,因此工作效率就明顯下降了。我們大家都可以看到銀行櫃檯人員都是年輕人,為何沒有40歲以上的呢?

5、創新能力,年齡越大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弱,甚至會強烈排斥,更何談創新能力。目前技術進步革新速度非常迅速,45歲的技術工人學習能力已經退化,而且很多不屑於學習,但是對於企業而言,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學習型組織,才能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

最後,對於45歲的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些高精尖行業發揮核心價值作用。對於他們而言,即使年齡再大都沒有關係,是我們技術工人學習的榜樣與力量。



職場風雲亂,獵頭揭秘扒,迷局真相顯,關注“獵頭葩葩說”。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的觀點,保證答題皆為原創,如果喜歡,"關注","點贊","轉發"一下,謝謝。

點擊頭像關注我,也許遇到職場中另一個疑惑焦慮的你


壩上牧羊


真正的技術工人,只要沒到退休年齡,身體健康,企業都願意要,而且搶著要。

有些有技術的老師傅即使到了退休年齡,公司依然會高價返聘。甚至一些重要崗位的老師傅,公司還會單獨安排車接車送。

企業選擇可替代性強的技術工人時,就會挑挑揀揀,最重要的選擇標準就是年齡。

45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今天孩子鬧了,明天老人生病了。即使不請假,也會在工作中分心。

人老奸馬老華,企業的雞湯文化對於45歲的員工毫無作用。老員工更大的概率會偷懶,企業會增大管理成本。

可替代性強的技術工作,更多的是靠體力。年歲大了,體力跟不上,影響工作效率。

老員工有個磕碰,發生工傷事故,企業會很麻煩。

我們買菜都會挑嫩的,更別說企業挑選員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