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穷途末路"》?

小编因电影《人在囧途》,对王宝强、徐峥影星路人转粉。此后,陆续关注过徐峥导演的《泰囧》、《港囧》、《囧妈》,以及他监制的《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等等。不得不说,不管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徐峥都能很准确的把握观众的胃口。偶尔会有影片评分不高,但基本不会影响“徐峥”这两个字的票房号召。

但需要说明的是,自打《泰囧》、《港囧》口碑一路下跌时,小编就对徐峥“商人”的标签很不看好,他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但可能已经不是小编喜欢的演员了。

  • 01、开篇之作:《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于2010年6月上映,是一部以春运为题材的电影。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电影内容不再赘述。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人在囧途》海报

但作为一部700万成本的电影,2010年6月4日开画,截至6月27日累计票房3690万元,最终总票房约以5000万收尾。对比2006年颇为成功的“小成本大制作”电影----《疯狂的石头》,以300万成本,收获2350万的票房之下,《人在囧途》电影开创了“囧字系列”的开门红!

《人在囧途》的成功,得益于优质的剧本,这点从该片所获的几个奖项就可以看出来。

第2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剧本 获奖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喜剧片创作奖人在囧途 获奖

西部星光2010—2011中国电影推动力人物及影片揭晓典礼中国电影发展创意推动力影片人在囧途 获奖

除此之外,徐峥和王宝强的喜剧天赋,在该片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原本以为自己会走实力兼具偶像路线的徐峥,没想到喜剧之路,走出一条通天大道。《人在囧途》的大获成功,也让彼时的徐峥,彻底迷失在商业电影的巨大利润中。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徐峥小鲜肉时期

  • 02、《人在囧途之泰囧》侵权已成定局,也不妨碍徐峥名利双收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人在囧途之泰囧》海报

2012年12月,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22天累计票房突破10亿人民币,最终票房为12.6亿人民币。这可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新的华语片票房冠军的同时,徐峥也因此夺得第15届华表奖优秀青年导演奖。

但是《人在囧途之泰囧》所涉及的侵权纠纷官司,一直打了5年。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华旗诉徐峥等人终审判决

2017年12月31日,最高院结案,侵权案件终于告一段落。最高院判决,光线传媒公司、光线影业公司、影艺通公司、被告真乐道公司、被告徐峥,赔偿华旗公司经济损失500万、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登报声明。详见:(2015)民三终字第4号民事判决书。

就此侵权案件而言,第一:《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票房丝毫未受影响;第二:500万的赔偿较之于12.6亿票房而言,真真儿的九牛一毛;第三:“人在囧途”这四个字不能再用了,但是“囧”系列电影,在社会大众的眼里,彻底变成了“徐峥系列”。如此一来,这场官司的输赢,对徐峥及出品公司而言无足轻重了。反而是华旗公司,2017年底获得500万的赔偿款,但在2012年-2017年赔了几十亿的市场营业额(这点从“囧”系列电影收益可看出)。

可见官司“谁输谁赢”,你我心里都透亮着呢。

  • 03、《港囧》换汤不换药,徐峥再斩10亿+票房(16.14亿)

本片上映于2015年9月25日,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时候,侵权案件尚未告一段落。也就是说,官司照打,钱照赚,名照收!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港囧》海报

就小编所说的,“徐峥囧字系列”名声已经打响,他已经不需要“人在囧途”四个字了。《港囧》再次让徐峥及几家出品公司赚的盆满钵满。换言之,华旗公司官司应该是“输”了28亿才对。虽然对于包贝尔替换王宝强一角,网友大喊不买账,但还是没有逃过真香定律。

从影片的豆瓣评分来看,囧系列电影从《人在囧途》的7.7分,降至《泰囧》的7.4分,再降至《港囧》的5.7分。豆瓣评论一落千丈,徐峥式幽默在大卖特卖的表象掩盖下,已有黔驴技穷之相。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港囧豆瓣影评

对于娱乐圈的侵权事件,多如牛毛。为何这么多人还会选择顶风作案呢,原因就是,侵权的代价完全可以接受。《泰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04、《囧妈》神操作,亲情牌也挽救不了“抵制徐峥”热潮

《囧妈》先后经历了定档、提档,然后转线上“免费”放映。不得不说,头条让我等吃瓜群众,躲避新冠病毒的同时,免费在家观影,确实是福利到家。但是徐峥的一系列神级操作,惊呆了不少同行的眼球。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囧妈》宣传海报

第一操作:《囧妈》6.3亿卖给字节跳动(头条爸爸公司)

为什么不卖给光线?网传徐峥要价6亿被拒,转而易主。徐峥和光线的矛盾早有端倪,网上曾有爆料泰囧“分赃不均”,徐峥起诉光线一事。虽然事后徐峥出来辟谣,称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但可见其和光线已有嫌隙。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网传徐峥出售《囧妈》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网传徐峥出售《囧妈》

6.3亿出售,徐峥再次赢钱输口碑。

第二操作:出售后,《囧妈》转线上播放

徐峥此举,遭到多名同行抵制,网传更有23家影视制作公司联名抵制徐峥。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多家公司联名抵制徐峥

因其一招,院线上映的电影票房,遭遇断崖式下跌。虽然新冠病毒是原因之一,但哪家公司愿意看到自己亏本,别人赚钱的?宁愿大家一起亏钱。

《囧妈》是《人在囧途之:徐峥

《囧妈》遭官方谴责

来看看同期上映的贺岁片:《中国女排》具有国家性的代表作品,实力非凡;《紧急救援》是林超贤的又一动作片;《唐人街探案3》是陈思诚的第三部续集大作,前两集票房和口碑已经说明其实力恐怖;《姜子牙》是继《哪吒》后原班人马的又一精良动画片;《急先锋》是成龙大哥的,评分应该不高(偷笑)。导演陈思成得知徐峥的一系列操作后,只说了电影如期上映(我不喜欢你的操作,但我不效仿你,也不诋毁你,言尽于此)。



结语:徐峥从演员做起,一路做到监制、出品人、导演。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从演员做到商人。并在商人的道路上,走的昂首阔步。或许他已经不是我们喜欢的“老板”、“猪八戒”了。也或许,是“黔驴技穷”、“穷途末路”?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他成功的背后,有多少团队和个人的版权、知识产权等权益被侵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现象,在现今的娱乐圈,一定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小编呼吁,在保证公平公正竞争的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版权等。也呼吁国家应该加大侵权责任的代价,让不法分子投鼠忌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