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2020年第一個開盤日,最引人矚目的竟然是貴州茅臺。前一天,公司發佈業績預告,稱2019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8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這些數字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股價應聲而落,盤中一度跌幅超過5%,收盤時下跌4.48%。第二天繼續下跌,兩天市值跌去1200億。

其實整個2019年,白酒行業就不再像2018年那樣氣貫長虹,不斷的讓投資者心神不寧。洋河三季報幾乎零增長,酒鬼酒年底曝出甜蜜素事件… …

是中國人不愛喝白酒了嗎?還是品牌知名度下降了?

都不是。

是因為中國的消費市場進入了殘酷的存量時代。由於人口增速的下降,以及城市化進程接近尾聲,消費市場跑步進入了寒冬。感觸最深的應該是汽車行業,2018年以來汽車銷量連續下滑。

格力、美的、涪陵榨菜、安琪酵母… …等成長性極佳的企業都遭遇到了瓶頸,這不是偶然個例,而是當前新形勢下的必然。

早在十多年前,另外一個消費品行業,早早的進入了這種佛系狀態:啤酒。

比如青島啤酒,2010年,公司的淨利潤15.8億元;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15.6億元。公司近十年的業績,就像一條直線,年營收在200-300億之間,甚至還會發生向下的波動。

看起來,這是一家毫無成長性的企業,不值得投資嗎?


一、低調賺“真”錢


A股的投資者比較喜歡用市盈率(PE)來簡化估值,但PE實際上只和歸母淨利潤、股價有關,本質上是淨利潤指標。對於上市公司會計來說,修飾利潤不要太容易。

很多上市公司賺到了利潤,卻沒有賺到錢。如何確定公司是賺錢的呢?

要看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尤其是看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這個指標是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和採購原材料支付的現金的差,是理想狀態下的“真實”利潤。

利潤表中的利潤再高,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如果常年是負數,那公司的經營成果是不健康的,並沒有收到錢。

而青島啤酒的現金流就格外好看,由於預收款項較多,甚至常年超出淨利潤。

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不僅如此,公司賬面的貨幣資金也非常可觀。雖然看似業績平平,但公司的現金飛速上漲。最新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賬面現金超過160億元,接近公司資產總額的一半。

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二、有錢人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1、佛系賺錢


筆者寫了上千家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公司在遇到成長性瓶頸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兩條路:一是併購;二是多元化轉型。

啤酒行業早已度過了血雨腥風的併購時期,年長一點的恐怕都還記得,小時候,每一個縣級城市,幾乎都有一家地方啤酒廠;而如今,誇張一點說,每一個縣級城市,都會有一家青島啤酒或者雪花啤酒廠。

青島啤酒財報顯示,公司旗下近百家控股參股公司,遍佈全國各地。

啤酒行業在資本的裹挾下,曾經進行了瘋狂的併購潮,經過多年鏖戰,形成了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燕京啤酒三足鼎立的態勢。

在併購擴張抵達極限之後,青島啤酒並沒有嘗試多元化轉型。對於啤酒行業來說,這是個英明的決策。

雖然都是酒,但隔行如隔山。貴州茅臺曾經嘗試做啤酒和葡萄酒,前者虧損八年,後者虧損十三年,至今都還在血虧。


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嘗試向中高端轉型,開發出各種高端口感的啤酒型號,並在一些區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這種轉型是小心翼翼循序漸進的,並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

一邊是大把的現金進賬,另一邊是公司幾乎沒有大額的投資支出,所以賬面源源不斷的現金堆集起來。

近年來,很多有錢的上市公司都會拿閒置的資金去買理財。風險低、收益高,投資時間可以任選,從某種程度上,是否買理財產品成了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有錢的標準之一。

但青島啤酒卻沒有買理財產品,一想到一些存貸雙高的公司也在賬面現金居高的情況下不買理財,就會感到警惕,是公司的錢有問題嗎?


2、青島啤酒的財務公司


這其實是因為公司組建了財務公司。

A股市場上幾乎所有大型央企都採用了財務公司的資金管理方式,財務公司和各大銀行合作,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分子公司存的錢會實時到財務公司的賬戶。這種資金歸集方式一般叫做“銀企財直連”。

利用信息化技術,財務公司可以高效的統籌使用集團內部的資金,能有效減少資金使用成本,給集團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購買理財產品。

財報顯示,為了調動資金使用效率,青島啤酒的財務公司對內部公司貸款收取利息,年利率為 3.9%,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收入,站在集團角度是0成本使用的,屬於內部收入要進行抵消。


三、不差錢的公司,財務指標往往也是優異的


隨著貨幣資金不斷增厚,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也越來越好看。對於投資者來說,除了淨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外,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主要有以下幾個: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一家公司償債能力的基本指標,通常低於60%比較安全,低於50%比較好。青島啤酒的財報顯示,公司近幾年來的資產負債率基本在43%左右。對於資產比較重的啤酒企業來說,這是非常優異的指標。


2、存貨週轉天數

存貨週轉天數可以理解為從原材料採購到發貨的間隔時間,是衡量企業的產品暢銷程度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帶有效期的產品來說,週轉天數越短越好(而茅臺等高端白酒則是長一些更好)。

另外,如果存貨金額巨大,只需要在轉成本環節輕微的調整,就可以增加不少利潤。

銷售商品之後,確定商品的成本價並做賬的過程,叫做轉成本,這是一個會計概念。因為原材料的購進批次不同價格不同,所以售出的成本需要計算確定,結轉成本通常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如果結轉成本的時候,財務人員虛減了銷售成本,那麼公司的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就會增加。

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結轉到成本的存貨金額減少了,剩下的存貨金額就相對增加了,所以如果存貨金額非常大的時候,就需要警惕。

如何判斷存貨的金額是否合理呢?對比連續幾年的存貨週轉天數,如果出現明顯的增加且沒有正常原因,則極有可能通過存貨修飾了利潤。

青啤的存貨週轉天數大約50多天,不足倆月,符合啤酒的生產銷售週期,屬於合理範疇。


3、應收賬款週轉天數


應收賬款是另一個經常被用來修飾收入和利潤的項目,判斷的最佳方法也是看週轉天數。青島啤酒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是多少呢?

1.7天。

平均不到兩天就收回欠款,雖然這樣的回款效率略低於茅臺,但也可以忽略其風險了。


4、預收款項的變動


預收賬款被稱為最幸福的負債,預收賬款越高,說明公司未來將要實現的收入越高。

2019年開始,公司的預收賬款變成了0,是因為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嗎?

其實是因為根據財政部的規定,公司同時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提前執行了新會計準則,根據新準則,公司的一部分預收賬款和營收調整到合同負債項目。

消費市場的存量時代,悶聲發大財的青島啤酒

公司2018年以來,合同負債基本維持在40億以上。由於季節性因素,年底的合同負債會更高一些。


四、以退為進,放棄低效工廠


雖然長期以來業績比較平穩,但公司2019年的業績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019年10月28日,公司發佈了2019年三季報。營收較上年同期增加5.31%,增幅不大,但淨利潤增加了23.15%,非常可觀。

是什麼讓公司突然發力了呢?升級提價、關廠增效。


1、公司雖然沒有轉型去造白酒,但公司開始向高端產品轉型並收到較好的效果,高端產品銷量佔比從 2014年的18.1%增至現在的 21.6%。


2、根據公司年報,2018年實際產能987萬千升,產能利用率為78%。啤酒行業是重資產行業,低效產能將產生折舊和運營費用,拖累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將業績較差的子公司進行關停,從而提升了淨利率。公司2018年已對楊浦、蕪湖兩家工廠進行關閉清算,2019年公司已關閉浙江台州和北京三環工廠,公司計劃通過3-5年關閉整合10家左右的工廠。


五、新常態下的印鈔機


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在談到業績時稱,作為一家“千億級”企業,寄望於長期保持30%左右的增速,既不理性、不現實,也是不負責任。

而青島啤酒早就意識到了這種新常態,不再追求規模,甚至主動瘦身,關停低效工廠。從追求業績成長性改為追求現金流成長性。

反過來,對於投資者來說,將遇到越來越多的成長性達到瓶頸的好公司。

如何判斷這些公司的質地呢?經營性現金流是衡量業績真實性最簡便的“鑑定機”。

一方面,判斷公司賬面是否有大把現金,另一方面,確定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是否常年優秀。如果是,恭喜你,發現了一臺印鈔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