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回家說學校老師打他了,你怒氣衝衝找老師問罪,結果發現是孩子撒謊,該怎麼辦?

小狐狸的燈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透過事件看人物

【1】孩子的形象——愛撒謊、不真誠、有心機、自私

孩子欺騙家長,體現其“愛撒謊、不真誠”的性格特點;

孩子敢於欺騙家長,敢於讓家長“找老師”,說明孩子“有心機”,體現出孩子自私的一面;

【2】家長的形象——魯莽不成熟、愛衝動、愛子盲目

家長聽到孩子被老師打,當即發怒,說明家長“魯莽不成熟、愛衝動、愛子盲目”。

家長要找老師興師問罪,說明家長“做事不理智”。


老師內心感受及處理方式

該事件中,老師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遭遇學生與家長的“衝擊”,心理上必有“陰影”。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突然有人來質問你,甚至動手要打你,請問你作何感想?

老穆認為,老師的心胸還是寬廣的,可以接受家長和孩子的道歉,但內心的創傷,估計要過好一陣子才能彌合。

家長和孩子,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看似一場誤會,其實是家庭教育的一次失敗體現!

試想一下,以家長這樣的性格特點,在孩子的教育上能有多大的幫助?能起到正向作用嗎?

作為學生,公然說自己的老師打你,你有想過後果的嚴重性嗎?看似一件小事,但涉及到品行上,就無小事了!

【老穆結束語】

當我們遇到事情時,不要衝動,不要動怒,更不要輕易下結論,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老穆呼籲,我們在重視孩子成績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品格與人格的塑造。

家庭教育,請從小抓起!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我在高中當班主任時有這麼一件事,一個女學生和別人鬧矛盾責任在她。由於解決同學之間的矛盾她回家晚了一些就向家長撒了謊,說老師冤枉她。家長第二天到校找到我,怒氣衝衝的架子一看就知道是來興師問罪。我等他把話說完告訴他,不能聽一面之詞,要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說話。我把當事雙方和在現場的學生都找來,讓他女兒自己說是怎麼回事。有知情的同學在場她女兒只好說了實話,弄得家長很沒面子,連聲向我道謙。

有些當家長的就不明白一個理,老師管你的孩子就是嚴厲點甚至體罰了,肯定是學生有問題,沒有一個老師沒事找事學生好好的就去批評學生打罵學生的。老師管的嚴說明老師對你的孩子負責,如果老師真的不管你的孩子了,沒收沒管的孩子能好嗎?


甦醒459



工作20多年,倒沒遇到這樣的家長和孩子,不過遇到過撒謊的學生。

1.家長遇事要冷靜,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學校裡學習和生活時,難免會與同學,與老師發生點事情。如果孩子回家後告訴莫莫老師打了她或者什麼,沒同學欺負了他家長,一定要冷靜對待,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還應該是多方瞭解。而不能像問題裡面的這位家長氣沖沖的去找老師。因為氣沖沖的去找老師,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事態嚴重化。

去年這個時候,我任教二年級和五年級的語文課,還當五年級的班主任。有一天,二年級的一位家長來找到我,說我們班一個孩子欺負他家小孩。還說把他家小孩的肚子踢痛了,沒法吃飯。這可有點嚴重,我馬上把我班上的孩子找來一問,都說這個同學沒有欺負二年級的孩子,我又怕我們班的孩子袒護本班同學,又把二年級的小朋友找來問,結果是一樣的,都說沒有誰欺負這個孩子。

再一瞭解,這個孩子經常有撒謊的毛病,作業沒完成會撒謊說作業放在家裡了;誰碰他一下,就會躺在地上不起來……

看著氣憤的家長,再看看一臉瑟縮的孩子,我明白了是這個孩子回去撒了謊。我先讓孩子回到教室裡,等家長火發完了,再告訴他事情的原委,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2.家長要思考,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像上面這個這個孩子經常撒謊,是因為他的爸爸對他太過嚴厲,動不動就是打罵。因為害怕爸爸的打罵,所以經常說謊,甚至為了不想吃飯,也可以說謊。那麼題主談到的孩子可能是因為什麼說謊呢?是因為討厭老師,還是為了逃避什麼責任,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

不管是哪種,孩子撒謊總歸不是好事,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冷靜下來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到孩子為什麼撒謊,對症下藥。

想想這樣的孩子,既可憐又可恨。這麼小就撒謊,長大還得了。更氣的是居然汙衊老師打他,幸好家長去找了老師,儘管態度不好,至少弄清楚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3.誠懇道歉,家校聯繫。

家長已經怒氣衝衝地找了老師,已經影響了自己與老師的關係,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了,為了孩子應該誠懇地給老師道歉,而作為老師也應該大方地接受家長的抱歉,畢竟不知者無罪。

家長還應該和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的癥結所在,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這位家長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孩子嘛!哪個家長都心疼,但是他的做法我完全不能苟同。 孩子回來告訴你被老師打了,去找老師瞭解情況,可以。但是千萬不應該怒氣衝衝地去找老師,因為那樣就先入為主,這樣的態度是不利於和老師的溝通的,也會影響你自己的判斷。

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本來就很緊張了,如果遇上這樣在家長面前誣陷老師的孩子,稍不注意就會引發戰火,這實在不應該。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一個成熟理智的家長,一般都不會輕易相信孩子回家後告老師狀,因為對於孩子來講,認知和分辨力肯定相對較弱,並且利已心理非常明顯,對告狀後果不會去做估計。就如題主便上了一回當,輕信孩子的讒言,結果一怒之下,去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可是沒想到劇情反轉了,竟然是孩子撒謊,家長該怎麼辦呢?

第一,馬上向老師道歉,請求老師的諒解,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道歉本身就是最好的態度表達,只要家長本著真誠的態度向老師道歉,老師一般都會接受家長的道歉。但是話怎麼說很重要,比如可以對老師講:“老師,我輕信孩子的話,對你產生誤解,我非常自責,請接受我真誠的道歉,好嗎?”或者說:“老師,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我貿然相信孩子的話,我必須向你道歉,請您原諒我的魯莽,我相信你是一位寬宏大度的好老師,以後我絕不再這樣的蠢事,你能接受我真誠的道歉嗎?”

第二,在老師接受道歉後,和老師交流孩子撒謊的動機和原因。

由於不知道孩子的年齡,上幾年級,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因此,只能以拿小學生為例吧。凡是說老師打他的孩子,八成都是特別淘氣,不聽從老師的管教,屢次違反紀律被老師批評,結果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了強烈的不滿,為了達到報復老師的目的,便編造謊言向父母告狀,想著讓父母給他去出氣。如果家長知道這些,便可以和老師進一步交流,向老師詳細瞭解孩子在班上的表現,同時把在家裡的表現也告訴老師,雙方結合孩子在家在校表現來客觀評價這個孩子,分析出孩子撒謊的動機和原因。

第三,家長要帶孩子到老師辦公室道歉,並當面授權老師有懲戒權。

對於愛告狀的孩子,往往是在家裡被袒護太多,造成受不了批評,吃不得虧的自我心理太強。為了避免以後孩子再度發生此事,家長必須要帶孩子到老師辦公室,向老師道歉,家長先道歉,讓孩子後道歉,給孩子做出榜樣。同時家長要當著孩子的面,把懲戒權交給老師,以後只要孩子屢次犯錯,批評老師不改,老師可以下狠手懲罰,只有讓孩子記住痛,才會長記性。如果家長真能如此做,反而讓孩子以後再也不敢隨便編瞎話回家告老師狀。

第四,家長回家後要認真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是否欠缺太多。

凡是貿然相信孩子的話,並膽敢去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的家長,大多是缺乏家庭教育知識,對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表現缺乏客觀認知,同時還有護犢子心理在作怪。在母愛氾濫的情況下喪失理智,基於此,家長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再不加強家庭教育知識學習,照做不懂教育的父母,今後孩子還會不斷用謊言來欺騙父母,甚至被教育時也不會認錯。家長唯有學習,才能提升自己的分辨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讓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尊重長輩,尊敬老師,服從管理,遵守紀律和家規的好孩子。

結束語:通過孩子撒謊這件事,能看出家長的育兒素養,如果家長真的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又願意加強學習,同時還能在今後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就一定能對孩子在家在校有底數,做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從而讓自己在面對孩子時,能及時看清楚孩子的做事的心理動機,不被孩子利已心理所矇騙。


寒石冷月


針對題主提出的問題:

如果孩子回家說學校老師打他了,你怒氣衝衝找老師問罪,結果發現是孩子撒謊,該怎麼辦?

我是一位高職院校的老師,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如果孩子回家說學校老師打他,做為一名家長來說,一定要冷靜,三思而後行,老師是不會無緣無故打你的孩子的,所以首先一定要弄明白以下三點:

A.如果老師打了孩子,為什麼打孩子?

B.如果老師打了孩子,打的哪兒?傷得重不重?

C.如果孩子身上沒有傷,孩子是撒謊了嗎?

如果以上三點沒有清楚,就怒氣衝衝去打老師問罪,根據以上三點,我們分析一下會是什麼結果:

A.如果老師打孩子是因為孩子或調皮搗蛋,或不完成作業,或是其他原因,並且打的很輕,就是為了教育一下孩子,這種情況其實錯在孩子,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找老師興師問罪,這是大錯特錯了,造成的後果有兩個:

1、從對孩子的影響來說,孩子自己做錯事情,有家長在背後撐腰,他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不怕老師的管教。這樣孩子以後做事就會有恃無恐,在孩子的眼裡就沒有對與錯的概念了,做事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說,這樣下去是非常危險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孩子的走上不歸路,不都是因為家長溺愛、護短而造成的。

2、從對老師的影響來說,孩子做錯了事,批評教育是一個老師必須要做的,甚至有可能還會為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而打孩子幾下,這其實都是為了孩子的好。但是家長不但不支持,反而找老師的麻煩,說實話,這其實是很傷老師的心的。孩子是家長的,將來怎麼樣與老師何干?所以家長不講道理,也就不要怪老師不再管教你的孩子。其實說到底,受到傷害的最終還是孩子。

B.如果老師打了孩子,而且還打得很重,這其實就是體罰孩子了,不管孩子有沒有錯,做為一名老師來說,這麼做都是錯誤的。做為家長來說,可以找校長,與老師溝通,協商怎麼處理。

C.孩子撒謊了,這個性質就不一樣了,做為家長來說一定要引足夠的重視。家長要靜下心來與孩子好好溝通一下,瞭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孩子這樣的做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或者不喜歡這位老師,或者是這位老師批評了他。但不管怎麼樣,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這麼做的危害有多大,一定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這是老師無法幫上忙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家長找老師問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了,所以家長必須馬上向老師道歉,請求老師的諒解,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對孩子也要嚴加管教。


文會教學


如果孩子撒謊,你不明情況,怒氣衝衝去找老師問罪,這時,你應該:

向老師賠不是。本來老師懷著父母心腸教育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都希望自己的桃李一樣讓人喜愛。可有的孩子大概是與班上的搗蛋同學沆瀣一氣,情況急轉直下,導致逃避學習,貪玩成性,讓老師氣不打一處來,一次教育不聽,二次勸告充耳不聞,即使這樣,老師也不會亂打一氣,而是與家長聯繫,請求配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老師不會無緣無故打你小孩,作為家長,要有點理智,既然真相水落石出,那就賠不是吧!



好好教育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撒謊,一旦出現,就應該解決在萌芽狀態。先問清為什麼要撒這個彌天大謊,而後讓他明白撒謊的危害,像現在,老師心裡不舒服,作為家長狀態失常,再提示孩子往後絕不能出現類似的事,如此,步步為營,給孩子警告,希望孩子的撒謊火熄燈滅。

家長深思。作為家長,應瞭解孩子,就那麼一句話,聽了就怒氣衝衝去問罪老師,為什麼不多多問清緣由,先注意孩子的表情,再會表演,也不會不露馬腳。你卻被孩子騙了你的火眼金睛,可見,知子莫如父,得好好與孩子相處。再者,也不必火氣如此之大,老師與你無怨無仇,會故意打罵你孩子?要學會三思而後行。假如,沒有到老師處問罪,問題不就沒如此嚴重,這才是家長更要仔細琢磨琢磨的吧!


育心福生


如果孩子回家說老師打了她,作為家長,我不會氣沖沖的去找老師,首先要確定這件事情是怎樣發生的。

首先,和孩子進行溝通,確定老師打孩子這件事情是怎樣發生的。

瞭解原因,老師為什麼要打孩子;

老師是怎麼打的孩子;

老師打完孩子之後,孩子是怎麼想的。

搞清楚上面3個問題再去找老師,去找老師之前,需要搞清楚,我們找老師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怎樣來和老師進行溝通。

見到老師的時候說明來意,搞清楚事情發生的真相,是不是如孩子所說的那樣。在這個過程中,要確定是不是孩子在撒謊,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不管老師是否真的打了孩子,既然是來溝通的,肯定是要冷靜,客觀,並且要尊重老師在先。

第三,老師被冤枉了怎麼辦?

瞭解了事情發生的經過,確定是孩子在撒謊,當面和老師道歉。

當面道歉其一,是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知道有錯必改是一種態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其二,當面給老師道歉,也是對老師的尊重。讓老師知道這是家長的態度。

很多人成年後覺得道歉是一件特別難為情的事情,但是錯就是錯,對就是對,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四點,對於孩子的態度,應該是誠懇的而不是罵一頓或者打一頓。

孩子為什麼要撒謊,才應該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而不是孩子撒謊的現象。瞭解孩子撒謊的原因,與孩子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做好對孩子的引導,目的是讓孩子學會不撒謊,而不是對他的行為做出懲罰。


豌豆媽媽育兒


我的觀點:給老師真誠道歉,同時也問清孩子撒謊的原因。我覺得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是有的,當然我們要調查清楚孩子為什麼說謊,而且還敢誣陷自己的老師。我並不建議家長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打,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找上門去,應該調查一下被打的原因。

先給老師真誠的道歉,消除誤會。

既然是發現老師被冤枉了,那就應該先給老師道歉,這是最基本的禮貌。同時也應該給老師消除不良影響。畢竟現在體罰學生是違反師德師風的惡劣行徑。

因為孩子的謊言造成你和老師之間的誤會,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比較敏感,為了挽回在老師心中的印象,給老師真誠的道歉,相信老師也是通情理的。

當然你很有可能給老師留下護犢子的不良影響,所以要和老師耐心的解釋,避免老師在管理咱家孩子的時候放不開手腳。



問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的孩子是比較尊重和害怕自己的老師的,現在孩子居然敢誣陷自己的老師。也許是做錯了事情,想逃避責任,或者轉移家長的注意力。也有可能對老師心存不滿,想借家長的力量給自己出氣。

所以我們一定要問清楚原因,並且嚴肅地告訴孩子,以後絕不允許再發生類似的事情。因為喊狼來了,喊多了也就沒有人信了。更何況這樣的做法是對自己老師極大的不尊重,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危害。

家長自己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也要避免衝動。

退一萬步說,孩子真的被老師打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先調查一下孩子為什麼被老師打,該不該打,打的程度輕重。那天我兒子說他被老師打了一下手心,我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自己太粗心了,於是我說打得好。

我一直並不贊成體罰學生,但是有時候學生犯錯誤,老師稍稍給一點懲戒還是應該的。作為家長,在處理和老師的關係上避免衝動。不然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只會挫傷老師管教孩子的積極性。



總結:通過這樣的事情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對自己孩子的話不能偏聽偏信,要調查清楚,避免衝動;孩子撒謊的行為不能縱容;不要輕易挫傷老師管理孩子的積極性,不然受損失的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軒老師談教育


怎麼辦?道歉唄!

做事要有擔當,既然冤枉了老師,就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

這樣做,既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同時也維護了家長與老師的關係。

所以,一舉兩得的事情,就不要在乎面子,是非常值得馬上反省與道歉的。

但是,這件事絕不只是道歉那麼簡單。


回過頭來,分析一下這件事。

(一)你有沒有問清來龍去脈?

每個媽媽都心疼自己的孩子,這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情。

當我們聽到孩子說自己被打了,一定會心疼,這個很容易理解。

但是,心疼的同時,我們是否不要直接“怒髮衝冠”?要不要冷靜幾分鐘,好好與孩子聊一聊事情的來龍去脈?

聊清楚了,也好更準確地去與老師溝通。

(二)你提問的方式,恰當嗎?

每個父母每天會與孩子說很多的話。

但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聊天方式和提問方式,會給孩子不同的引導。

有的父母接孩子回家,會問:“今天有同學欺負你嗎?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

這樣的問題,都會讓孩子更關注在是否被欺負、被批評的事情中,容易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不斷地去覺察自己是否有被欺負。

這就是一個非常負面的提問方式,一個非常負面地引導,容易讓孩子及你們的溝通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相反,一些父母不但不用這種負面方式去提問,即使在孩子說出“今天誰欺負我了”這樣地話時,也能很好的給孩子正向地引導。

比如:

  • 他欺負你了,你一定很難過吧?

  • 能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嗎?因為什麼事,你說了什麼,他說了什麼?

  • 你能想一想他為什麼這麼做嗎?他當時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這樣的引導下來,孩子自己就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也能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不再覺得自己被欺負,與同學更友好的相處。

當然,如果孩子真的比惡意傷害了,父母是一定要保護孩子,支持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去伸張正義。

但我相信,真心惡意傷害他人的孩子,不多。大多數孩子都是不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而已。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正向的思維模式,幫助孩子理解同學,同時也引導孩子幫助同學用正確的表達方式交往。這樣才能形成一個

良性循環

(三)憤怒的時候不要急於處理問題!

孩子對你說被老師打了,即使是真的,也不要讓自己在憤怒的情況下去處理事情。

正面管教中關於情緒管理,引用了腦博士專家丹尼爾•西格爾掌中大腦理論。

這個理論中提到: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管理情緒的前額葉皮質失去了與腦幹和原始腦的連接,處於斷開狀態,此刻我們完全被情緒腦(原始腦)控制,對事物做出的反應只有三種:

  • 逃避;

  • 呆住;

  • 反擊。

作為孩子,他們面對高高在上的我們時,大多數會選擇沉默(逃避)、茫然(呆住、發木),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他們選擇“反擊”的可能也便越來越大;

作為成人,內心力量強大,在憤怒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反擊”,對罵或者對打,都是可能發生的。

所以,即使我們想要找老師理論,也要在自己恢復平靜的情況下再去。

當你處於平靜中,也不妨礙你維護自己的孩子,保護自己的孩子。

但是你處於憤怒當中時,則言行容易過激,有可能非但沒有保護到孩子,反而因為衝動容易把自己也栽進去,給孩子做個不良示範。

(四)錯了,就要承認;責任,也一定要認清!

你冤枉了老師,要在第一時間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給老師道歉。

至於,孩子撒謊的責任,也是需要和孩子進一步溝通與引導的。

  • 孩子為什麼撒謊?

  • 撒謊的背後,是想看到父母維護自己,還是想看到老師難受?

  • 撒謊的背後,是否想逃避說真話給自己帶來的後果?比如被父母責罵或打。

這些原因要弄清,再去與孩子對症下藥式的引導與溝通。

否則,不問原因,不管三七二十一,回到家給孩子一頓狠批或者一頓胖揍,那麼後果很嚴重。

因為,這樣一來:

  • 你依然不懂得孩子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擔憂,而且與孩子距離越來越遠;

  • 孩子依然不知道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到底是說還是不說?撒謊還是不撒謊?到底如何做能給自己帶來比較輕的傷害?

每個人做事情都會本能地趨利避害,孩子也是如此。

我們一定要看清孩子撒謊背後的原因,給孩子正向的引導,學會積極的面對問題和處理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一般都連歉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