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由於疫情嚴峻,家裡親戚們都將竄門改成了線上拜年,我小時候就跟大表姐關係好,索性第一個給她打了電話拜年,順便問問我那上了一年級的小外甥。

視頻裡看著大表姐心情很差,小外甥卻開心不已,我問大表姐為啥愁眉苦臉。

“唉,還不是因為疫情學校延期上學,補課班也去不了,好端端一個假期就這麼被荒廢了。”大表姐在為外甥不能按時上學補習著急。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姐,他才多大啊,就當放鬆休息了,其他人家的孩子不也在放假?”

“你不懂,現在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啦。教育競爭太激烈了,一天恨不得掰成幾天用,耽誤的時間補不回來,妹子,我不跟你聊了,得趕緊去聯繫他的老師,看看能不能線上教孩子。

她急匆匆掛了視頻電話,我笑笑,心中除了為小外甥默默祈禱,也暗自慶幸,想想,至少我小時候挺快樂,不像現在的孩子。

記得我們小時候,回到家裡自己做作業,做完了就出去找上幾個小夥伴瘋玩,那時候樓房也不像現在這麼高,一吆喝恨不得全小區的孩子們都出來一起玩。沒有補習班,沒有家長接送,大多數孩子在一起談天說地,別提多有趣了,童年和成長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也不知從何時起,教育成為了家長們為孩子打保衛戰的戰場,孩子們渾渾噩噩,只會跟著爸媽走,爸媽說打哪,孩子們就往上衝,根本不知道戰爭會不會打贏,也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

而這一代父母,也自然而然成為了焦慮社會中最焦慮的一批人。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從什麼時候起,這一代父母如此焦慮?

如今這一代父母是最焦慮群體之一,在孩子還沒出生,就已經為孩子開始準備胎教,剛出生就要為孩子準備最好的進口奶粉,孩子剛上幼兒園,生怕孩子在公立園學不到太多知識,轉去高價的私立園,恨不得讓孩子沒上小學前就把所有小學知識學完。

孩子上了學,要跟在他們後面收拾書包,督促他們寫作業。孩子放了學,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拿著準備好的樂器,舞蹈鞋,毛筆,送他們去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這樣的生活是這一代每個家庭的常態,如同陷阱一樣,困住他們無法脫身。

我不禁好奇的問,從什麼時候起,教育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如果說有個答案,就叫“高考效應”吧。

可以說,從60後到80後都是因為“高考”坐上了通向階級躍遷的一批人。1977年恢復高考,60後趕上了最早恢復高考的機遇,70後已經習慣高考的生活節奏,80後又遇到國家985 211新政策,獲得擴招新機會。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總得來說,“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這個思想已經在一代又一代人腦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對如今這一代父母來說,對子女教育的成敗,直接決定上一代人的辛苦付出是否有用,還決定著能不能將下一代送到更高社會階層,進而實現躍遷。

我們回顧下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庭,深夜裡因偶像金庸先生去世痛苦的黃磊,為了全力讓女兒衝擊高考跟女兒吵到不可開交的陶虹,電視劇中演繹的劇情,讓觀眾既感覺好笑又意味深長。現實中每個家庭為了孩子高考的付出,實在值得深思。

自恢復高考後到2019年,高考錄取率也確實從5%上升到79.53%,從數據中顯示,這一代父母為了子女的高考幾乎傾注了所有精力。而飆升數據後的另一個現實也逐漸浮現出來,競爭確實更加激烈了。

但這現象只是中國社會的一半,還有大多數這代父母並不知曉的另一半,對那一部分孩子來說,高考似乎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中國有大約一半的學生,從來沒有獲得參加高考的資格,和如今為了子女教育付出全部的父母比,那些孩子的父母可能對孩子上學都沒有概念。

不少人驚訝這是真的麼?根據《變量》一書中統計,北京高考升學率只有65%,上海是59%,深圳有8.5萬名學生參加中考,但全市普通高中僅能提供3.5萬個學位,也就是說,深圳的高中升學率還不到50%,這些孩子更別提考大學了。

同樣都是被教育普及下的孩子,在我們這一邊,高考如日不落的天邊,永遠光明。而那一邊,太陽從來沒有升起過。

如今中國式教育的終點究竟在哪裡?

說“考大學”是如今中國式教育的終點毫不為過,似乎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學

然後父母總是對子女說,等考上了大學就可以隨便玩,把曾經失去的快樂從大學生活中找回來。

但,你以為這是決戰,其實只是第一站,更何況,高考也並非決定整場戰役勝負的關鍵,我們只看清了這場戰役,卻沒看清整個戰場。

就像如今的中國式教育,父母總是要子女拼命學習考大學,想方設法在考試中取得更高分數,卻忽略了對未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未來如何養活自己,怎麼做家務?做香噴噴的飯菜?怎麼保持身體健康?生病了該如何做出最快反應?如何找到與自己共度餘生的另一半?等到未來子女在有了子女,該如何教育他們?

哪怕是中國最精英的大學,關心的仍然是如何讓學生學好專業知識,面對這些步入社會後最基本的問題,大學不教。

有些父母也會對此產生不滿提出疑問:“上了好大學或者出國為孩子履歷上鍍金難道不重要麼?優質的企業要的就是那張畢業證難道不對麼?那些基本的東西在未來會學習到。”

但在2019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經論證得出的結論說:“未來,中國的大方向更趨向於徒手攀巖,而不是像曾經坐電梯,以前,只要有個好學歷自然而然會進入最優秀的企業,但這個趨勢卻正在被中國複雜經濟體制慢慢打破。”

舉個簡單例子,拿“海歸”來說,2019年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候選人陳明宇做了一項調查表明,六成海歸表示平均年薪在10萬元以下,而八成留學生期望的年薪平均在20萬元,更令人震驚的是,七成海歸表示學非所用。

變相證明了如今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們,漸漸不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了。

相反,中國一些反其道而行的新型教育學校,如成都的“百年職校”中的學生們,在沒有畢業時,就已經被國內甚至國外很多家大型企業預定作為儲備人才。

因為百年職校會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專業人才,讓學生們在勞動以及自我管理中得以修行,也支持學生們自由形成團體,為的是讓他們儘早適應社會,從而應對各式各樣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一代父母們期盼教育的終點,才是教育的起點。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對於教育真正的意義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式教育的已經不在於“教育點亮人生”,而在於各大考試中激烈角逐下,獲得更高分。

可能,很多父母認為不按照傳統教育培養子女很可笑,但就是有著一批教育路上的先行者,一次次打破常規,為了適應時代而因材施教。就像如今的“先鋒學校,百年職校等等”

而教育的意義究竟該如何理解呢?說複雜複雜,說簡單簡單,仔細想想,是不是我們看似玩笑的問題,最不用在意的問題,卻構成了教育的根本呢?

我們是不是要讓子女們發現自己的才能和興趣?怎樣學會控制情緒,怎樣更有效的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如何在多變的社會中好好生活?

設想一下,一家人省吃儉用,在一天比一天焦慮情況下,孩子們經歷20年寒窗苦讀,最終換來的就只有一張文憑麼?會甘心麼?

由疫情引發的當下這一代父母,對如今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我們要教育的並不是要按部就班,教育出一個個如同演員一樣,在舞臺上演同一出戏的孩子,而是在同一片天空下,需要他們用不同思想,不同行為產生碰撞,衍生出的新生力量,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義。

也希望,未來的教育能迎來新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